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敏锐的直觉,也需要严密的推理,只有两者能够在思维过程中实现顺利切换,协同演进,才能促进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在课堂变式教学中,研究者以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Ⅲ卷一道力学平衡题的变式教学为例,探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切换受阻的问题,对教学案例和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物理问题;直觉思维;推理思维;变式教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研室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物理SK试卷分析技术与摘错本技术综合运用研究”(FZWL2016-001);江西省电教馆省级课题“运用教学一体机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2017-W-1-499)
【作者简介】刘大明,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能力开发与发展;江秀梅,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一、物理问题解决中的直觉与推理
物理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对问题的整体感知和敏锐的直觉,还依赖于对问题的细致论证和严密的推理。因此,解决物理问题需要运用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
1物理思维与数学思维之辩
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再要问物理思维与数学思维有什么异同,有人或许会说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存在不同之处。但是,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很多人还是说不清楚。我们经常会听到“数理不分家”的说法。数学思维与物理思维有众多相通之处,但是又存在差异。本文未能给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下严格定义,也未能详尽论证两者的异同。笔者仅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给出假设: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同属于自然科学思维范畴,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物理思维侧重对物理现象的整体观察、感知,并在這个基础上做出语言文字方面的抽象描述,再转化为抽象的符号描述,即数学模型,然后又由此演绎、推导出新的数学模型反照或预测新的物理现象;而数学思维侧重数学符号的演绎、运算,即对数学模型的深度研究,注重对符号运算中方法、法则的研究。不管是物理学科,还是数学学科,只要是从学科发展角度而言,两个侧重点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相反,更多地体现了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特点。
2对物理思维与数学思维感知及其影响
对物理现象观察后的总结、归纳、抽象、描述,需要借助“理想化”方法。所谓“理想化”,就是突出某些属性而忽略其他属性,被忽略的属性一般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或者无影响。例如物体有大小、形状、温度、质量、体积,还有吸热、放热、通电后有电流和电压等属性。突出质量、体积两个属性,忽视其他属性,就得出了密度这一固有属性及相关定理;突出温度、质量、吸热和放热属性,则得出比热容这一固有属性及其相关规律;突出电流、电压两个属性,得出电阻这一重要属性;关注大小、形状属性,得出电阻定律。由此可见,“理想化”方法对物理规律探究的必要性。另外,在“理想化”的过程中,我们会采用近似处理,例如探究自由落体规律时,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进而得出“轻重物体同时落地”的结论。这种忽视或近似处理给人一种感觉:物理研究失去了事物的(部分)客观性,所得结论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多大作用。显然,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但不少人仍会产生这种错觉,而且物理问题解决的推理过程给人一种“不严密”之感,对进一步的逻辑演绎、结论判断容易产生潜在的“心理障碍”[1]。
数学是符号模式化学科,研究的是数学模型的符号演绎、推导。在演绎推导中,不需要近似处理,整个过程都是严密的,绝对“精确”。目前,中小学生接触的数学都是“精确数学”,数学推理、推导、归纳都是绝对严密的,这种严密的思维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物理问题解决之心理学成因分析
心理学中的知觉选择性——图形/背景理论指出,知觉是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很大。根据自己的经验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属性当作知觉对象——图形,这部分知觉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这部分知觉就比较模糊。问题的解决正是在这种图形/背景的选择与转换过程中协同完成的。由于我国中小学课程安排的客观性原因,数学思维多是图形,物理思维多是背景。物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严密的推理,也需要敏锐的直觉,但不少学生未能顺利完成两者的切换,特别是数学思维切换到物理思维的通道容易被堵塞,最终阻碍了物理问题的解决。
下面,笔者以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Ⅲ卷一道力学平衡试题的变式教学为例,探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切换受阻的问题。
二、变式教学过程回眸与反思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高二第二学期末,学生即进入高考第一轮复习。当年高考结束时,高二学生已经复习到力学平衡知识点,于是笔者借助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Ⅲ卷力学平衡试题开展专题复习和变式教学。
1高考题启动练习教学
母题(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Ⅲ卷第4题)如图1,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
Am2 B32m Cm D2m
解析:由直觉思维可知,a、b两环及细绳关于竖直直径对称。如图2,设圆弧的圆心为O,因为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所以△Oab是等边三角形。根据轻绳特点,绳上张力处处大小相等,且等于mg。对a环或b环受力分析,不难得出半径Oa、Ob为对应角的角平分线。设小物块悬挂点为O1(由对称性可知,其在竖直直径上),由几何关系不难得出∠aO1b为120°,于是可知小物块质量也为m。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一个班的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试题并得出正确结论的为22人(全班共73人)。成功解题的A生展示分析过程时说:“ab一定是水平的。”B生反问:“为什么?”A生答:“整个情境都是关于竖直直径对称的。”B生又反问:“为什么?”A生面对B生的追问陷入“笑而沉思”之中。笔者随即做了调查统计,在解题中和B生有同样困惑的学生有40人;直接把ab作为同一高度处理的学生有33人;得出∠aO1b为120°的学生有22人,而他们正是成功解题的学生。 根据题意,本题解答的模式有两种。
①整体感知对称性(物理思维)→隔离a环或b环受力分析,得出有关结论(数学思维)→根据几何情境得出相关角度关系(倾向直觉思维的数学思维)→获得∠aO1b为120°(数学思维)→对悬挂点O1受力分析得到最终结论(倾向判断的物理思维)。
②怀疑a、b环等高(怀疑式物理思维)→不等高情况下对a环或b环受力分析得出两个环支持力大小和方向(数学思维)→整体受力分析得出系统不可能平衡结论(物理思维)→回到模式①。
在高度紧张的限时考试中,学生能用模式②成功解题是十分难得的。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成功的解题模式都依赖于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的频繁成功切换,并在流畅的思维切换中解决问题。
2变式教学
(1)初步变式
为了引出变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问答。
师: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质量为2m,将会怎样?
生: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因为质量为2m的小球一定会向自己这侧拉动绳子,直到另一小球被光滑环卡住为止。
师:左右小球质量不同时,能不能对绳子进行一定处理,以保证两小球和小物块于悬挂中保持平衡呢?
生:绳子拴着挂钩打一个死结就可以了。
变式题1 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2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拴结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试求小物块的质量。
解析:如图3所示,设圆心为O,因为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所以△Oab是等边三角形。根据轻绳特点,施于悬挂点O1的两张力大小分别等于mg、2mg;對a环或b环受力分析,不难得出两半径Oa、Ob为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由观察得∠OaO1+∠ObO1=∠aOb=∠baO1+∠abO1=60°,从而可知∠aO1b为120°。不难画出悬挂点O1的受力情况(如图4),于是小物块质量为3m。
做变式题1时,很多学生未能正确画出情境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光滑环a置于环b之上。之所以这样,显然是受母题的影响——以母题为初始条件,右边小球质量增大,则要向右滑落。殊不知,如果是这样,之后整个对象都不能处于平衡状态。在教学中,笔者原以为有了母题的讲解,会有更多学生能顺利解答变式题,结果反差甚大。其根本原因是,条件变式后,并没有像母题一样给出符合题意的情境图,学生必须进行推理后自我生成情境图。这一情况说明,由数学思维向物理思维切换极易受阻。
(2)进一步变式
变式题2 一轻绳跨过两个等高的定滑轮(不计大小和摩擦),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4kg和m2=2kg的物体,如图5所示。在滑轮之间的一段绳上悬挂物体m,为使三个物体可能保持平衡,求m的取值范围。
解析:物体平衡时,对O点受力分析,建立方程得
T1cosθ1+T2cosθ2=mg,
①
T1sinθ1=T2sinθ2。
②
将T1=m1g,T2=m2g及有关数据代入①②,得
m=4cosθ1+21-4sin2θ1。
③
当θ1=0°时,m取得最大值,即mmax=6kg;当θ1=30°,m取得最小值,即mmin=23kg。
因为θ1=0°,θ1=30°时取不到m值,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23kg 当笔者问学生这道题的情境与变式题1的情境有什么不同时,很多学生疑惑不解地回答:“情境没有什么不同,但一个求的是定值,另一个求的是取值范围,是不是哪道题目有问题?”显然,这是物理思维受阻了。两个光滑环可以在圆弧上滑移,而两个定滑轮却固定不动,但依然有不少学生感觉不出有什么不同。笔者请学生C到讲台板演。C生板演到步骤③时无法往下解答。笔者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时,C生回答:“在物理上θ1可取0°到90°的任意值;而在数学上θ1不能大于30°,不知道为什么?”显然,C生的数学思维向物理思维切换时受到了阻碍。
教师把C生的问题抛给全班同学,D生回答说:“θ2的取值范围是0°到90°,那么θ1只能取0°到30°。”实际上,在得到m和θ1的关系后,学生进入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切换的十字路口,因左右为难而陷入困局之中。如果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能够快捷切换,变式题2完全可以在①②式基础上直接进行讨论,即当θ1=θ2=0°时,m取得最大值;当θ1=30°时,θ2=90°,m取得最小值。
三、教学启示
物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有序、快捷、顺利地切换,但是这种切换极易受阻,从而导致问题无法解决。如何避免在解决问题时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切换受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
第一,物理教学应重视实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完成教材或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实验,还要重视一些小实验,以弥补学生物理情境体验的不足,从而增强学生物理思维,培养物理直觉。例如,未打结的柔软光滑轻绳贯穿或跨绕物体时,绳两端受力不等,因此容易滑移;而打了结(结上再拴上物体)的轻绳,就发生了“奇迹”性变化。教师只有指导学生亲手实验,才能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轻绳和“绳结”模型。
第二,重视物理问题的数学建模教学。很多学生面对原始问题,甚至对未给出确切物理量的“加工”试题一筹莫展。这实际上也说明学生的物理思维向数学思维的切换受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增加原始问题的深度教学,提升学生由物理思维向数学思维成功切换的水平。
第三,重视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特别是要重视对数学运算结果所隐含的实际物理意义的探讨。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练习课上,有的教师在计算出练习题的结果后就停止了教学,师生容易忽视对数学运算结果做进一步探讨,这也是导致数学思维向物理思维切换困难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大明,江秀梅.“多方建模”突破物理模型思维障碍:以理想气体压强微观表达式的探究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8(1/2):2226.
【关键词】物理问题;直觉思维;推理思维;变式教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研室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物理SK试卷分析技术与摘错本技术综合运用研究”(FZWL2016-001);江西省电教馆省级课题“运用教学一体机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2017-W-1-499)
【作者简介】刘大明,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能力开发与发展;江秀梅,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一、物理问题解决中的直觉与推理
物理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对问题的整体感知和敏锐的直觉,还依赖于对问题的细致论证和严密的推理。因此,解决物理问题需要运用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
1物理思维与数学思维之辩
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再要问物理思维与数学思维有什么异同,有人或许会说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存在不同之处。但是,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很多人还是说不清楚。我们经常会听到“数理不分家”的说法。数学思维与物理思维有众多相通之处,但是又存在差异。本文未能给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下严格定义,也未能详尽论证两者的异同。笔者仅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给出假设: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同属于自然科学思维范畴,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物理思维侧重对物理现象的整体观察、感知,并在這个基础上做出语言文字方面的抽象描述,再转化为抽象的符号描述,即数学模型,然后又由此演绎、推导出新的数学模型反照或预测新的物理现象;而数学思维侧重数学符号的演绎、运算,即对数学模型的深度研究,注重对符号运算中方法、法则的研究。不管是物理学科,还是数学学科,只要是从学科发展角度而言,两个侧重点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相反,更多地体现了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特点。
2对物理思维与数学思维感知及其影响
对物理现象观察后的总结、归纳、抽象、描述,需要借助“理想化”方法。所谓“理想化”,就是突出某些属性而忽略其他属性,被忽略的属性一般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或者无影响。例如物体有大小、形状、温度、质量、体积,还有吸热、放热、通电后有电流和电压等属性。突出质量、体积两个属性,忽视其他属性,就得出了密度这一固有属性及相关定理;突出温度、质量、吸热和放热属性,则得出比热容这一固有属性及其相关规律;突出电流、电压两个属性,得出电阻这一重要属性;关注大小、形状属性,得出电阻定律。由此可见,“理想化”方法对物理规律探究的必要性。另外,在“理想化”的过程中,我们会采用近似处理,例如探究自由落体规律时,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进而得出“轻重物体同时落地”的结论。这种忽视或近似处理给人一种感觉:物理研究失去了事物的(部分)客观性,所得结论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多大作用。显然,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但不少人仍会产生这种错觉,而且物理问题解决的推理过程给人一种“不严密”之感,对进一步的逻辑演绎、结论判断容易产生潜在的“心理障碍”[1]。
数学是符号模式化学科,研究的是数学模型的符号演绎、推导。在演绎推导中,不需要近似处理,整个过程都是严密的,绝对“精确”。目前,中小学生接触的数学都是“精确数学”,数学推理、推导、归纳都是绝对严密的,这种严密的思维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物理问题解决之心理学成因分析
心理学中的知觉选择性——图形/背景理论指出,知觉是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很大。根据自己的经验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属性当作知觉对象——图形,这部分知觉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这部分知觉就比较模糊。问题的解决正是在这种图形/背景的选择与转换过程中协同完成的。由于我国中小学课程安排的客观性原因,数学思维多是图形,物理思维多是背景。物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严密的推理,也需要敏锐的直觉,但不少学生未能顺利完成两者的切换,特别是数学思维切换到物理思维的通道容易被堵塞,最终阻碍了物理问题的解决。
下面,笔者以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Ⅲ卷一道力学平衡试题的变式教学为例,探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切换受阻的问题。
二、变式教学过程回眸与反思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高二第二学期末,学生即进入高考第一轮复习。当年高考结束时,高二学生已经复习到力学平衡知识点,于是笔者借助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Ⅲ卷力学平衡试题开展专题复习和变式教学。
1高考题启动练习教学
母题(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Ⅲ卷第4题)如图1,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
Am2 B32m Cm D2m
解析:由直觉思维可知,a、b两环及细绳关于竖直直径对称。如图2,设圆弧的圆心为O,因为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所以△Oab是等边三角形。根据轻绳特点,绳上张力处处大小相等,且等于mg。对a环或b环受力分析,不难得出半径Oa、Ob为对应角的角平分线。设小物块悬挂点为O1(由对称性可知,其在竖直直径上),由几何关系不难得出∠aO1b为120°,于是可知小物块质量也为m。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一个班的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试题并得出正确结论的为22人(全班共73人)。成功解题的A生展示分析过程时说:“ab一定是水平的。”B生反问:“为什么?”A生答:“整个情境都是关于竖直直径对称的。”B生又反问:“为什么?”A生面对B生的追问陷入“笑而沉思”之中。笔者随即做了调查统计,在解题中和B生有同样困惑的学生有40人;直接把ab作为同一高度处理的学生有33人;得出∠aO1b为120°的学生有22人,而他们正是成功解题的学生。 根据题意,本题解答的模式有两种。
①整体感知对称性(物理思维)→隔离a环或b环受力分析,得出有关结论(数学思维)→根据几何情境得出相关角度关系(倾向直觉思维的数学思维)→获得∠aO1b为120°(数学思维)→对悬挂点O1受力分析得到最终结论(倾向判断的物理思维)。
②怀疑a、b环等高(怀疑式物理思维)→不等高情况下对a环或b环受力分析得出两个环支持力大小和方向(数学思维)→整体受力分析得出系统不可能平衡结论(物理思维)→回到模式①。
在高度紧张的限时考试中,学生能用模式②成功解题是十分难得的。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成功的解题模式都依赖于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的频繁成功切换,并在流畅的思维切换中解决问题。
2变式教学
(1)初步变式
为了引出变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问答。
师: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质量为2m,将会怎样?
生: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因为质量为2m的小球一定会向自己这侧拉动绳子,直到另一小球被光滑环卡住为止。
师:左右小球质量不同时,能不能对绳子进行一定处理,以保证两小球和小物块于悬挂中保持平衡呢?
生:绳子拴着挂钩打一个死结就可以了。
变式题1 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2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拴结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试求小物块的质量。
解析:如图3所示,设圆心为O,因为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所以△Oab是等边三角形。根据轻绳特点,施于悬挂点O1的两张力大小分别等于mg、2mg;對a环或b环受力分析,不难得出两半径Oa、Ob为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由观察得∠OaO1+∠ObO1=∠aOb=∠baO1+∠abO1=60°,从而可知∠aO1b为120°。不难画出悬挂点O1的受力情况(如图4),于是小物块质量为3m。
做变式题1时,很多学生未能正确画出情境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光滑环a置于环b之上。之所以这样,显然是受母题的影响——以母题为初始条件,右边小球质量增大,则要向右滑落。殊不知,如果是这样,之后整个对象都不能处于平衡状态。在教学中,笔者原以为有了母题的讲解,会有更多学生能顺利解答变式题,结果反差甚大。其根本原因是,条件变式后,并没有像母题一样给出符合题意的情境图,学生必须进行推理后自我生成情境图。这一情况说明,由数学思维向物理思维切换极易受阻。
(2)进一步变式
变式题2 一轻绳跨过两个等高的定滑轮(不计大小和摩擦),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4kg和m2=2kg的物体,如图5所示。在滑轮之间的一段绳上悬挂物体m,为使三个物体可能保持平衡,求m的取值范围。
解析:物体平衡时,对O点受力分析,建立方程得
T1cosθ1+T2cosθ2=mg,
①
T1sinθ1=T2sinθ2。
②
将T1=m1g,T2=m2g及有关数据代入①②,得
m=4cosθ1+21-4sin2θ1。
③
当θ1=0°时,m取得最大值,即mmax=6kg;当θ1=30°,m取得最小值,即mmin=23kg。
因为θ1=0°,θ1=30°时取不到m值,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23kg
教师把C生的问题抛给全班同学,D生回答说:“θ2的取值范围是0°到90°,那么θ1只能取0°到30°。”实际上,在得到m和θ1的关系后,学生进入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切换的十字路口,因左右为难而陷入困局之中。如果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能够快捷切换,变式题2完全可以在①②式基础上直接进行讨论,即当θ1=θ2=0°时,m取得最大值;当θ1=30°时,θ2=90°,m取得最小值。
三、教学启示
物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有序、快捷、顺利地切换,但是这种切换极易受阻,从而导致问题无法解决。如何避免在解决问题时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切换受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
第一,物理教学应重视实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完成教材或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实验,还要重视一些小实验,以弥补学生物理情境体验的不足,从而增强学生物理思维,培养物理直觉。例如,未打结的柔软光滑轻绳贯穿或跨绕物体时,绳两端受力不等,因此容易滑移;而打了结(结上再拴上物体)的轻绳,就发生了“奇迹”性变化。教师只有指导学生亲手实验,才能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轻绳和“绳结”模型。
第二,重视物理问题的数学建模教学。很多学生面对原始问题,甚至对未给出确切物理量的“加工”试题一筹莫展。这实际上也说明学生的物理思维向数学思维的切换受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增加原始问题的深度教学,提升学生由物理思维向数学思维成功切换的水平。
第三,重视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特别是要重视对数学运算结果所隐含的实际物理意义的探讨。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练习课上,有的教师在计算出练习题的结果后就停止了教学,师生容易忽视对数学运算结果做进一步探讨,这也是导致数学思维向物理思维切换困难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大明,江秀梅.“多方建模”突破物理模型思维障碍:以理想气体压强微观表达式的探究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8(1/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