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kl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依照年龄对其进行分组:年龄低于60岁为中年组;年龄高于60岁为老年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50例。结果:老年组患者在活动期间发生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概率、阵次及心律失常概率均比中年组要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较高,应对其给予高度关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监测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主要是指人体心肌缺血的一种客观上的证据,其所包括的内容有:心肌代谢出现异常状况、心肌血流灌等,但不存在胸痛或是心肌缺血主观方面的症状。无症状型的心肌缺血会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在近些年来越发引人关注。为了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特点及规律,文章选取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所选取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测,依照其年龄对其进行分组,分别为中年组与老年组。中年组患者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42~59岁,平均年龄为(46.2±2.1)岁。老年组患者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61~76岁,平均年龄为(67.3±2.8)岁。
  1.2 方法
  选用动态心电图系统仪器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12导联心电波形监测记录,对其日常活动及具体时间段进行记录。与此同时,再对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状况的起止时间进行具体严谨的记录,对其心率进行测定。
  1.3 判定标准
  心肌缺血判定标准为:将R波作为主导联,在J点后的85ms处患者的ST段水平值及下斜型的压低不低于0.2mV,整体持续时长不少于1分钟,且患者两次病症发生的时间差距不小于1分钟。在对心肌缺血进行判定时,应将可能存在的位差值变化及心房颤动、药物服用等会对ST段水平值产生一定影响的因素作排除处理[1]。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与时间、活动及患者的心率值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老年组发生心肌缺血时,其ST段的变化阵次为385;中年组的变化阵次为152。
  表1 两组患者SMI发生与实践、活动及心率之间的关系[阵次(%)]
  通过表格的对比分析表明,老年组患者在活动期间发生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概率、阵次及心律失常概率均比中年组要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较多[2]。在临床上对于无症状型心肌缺血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的方式为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出现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原因尚不明确,最为可能的是:在缺血症状发生时,其疼痛感尚未达到阈值,且持续时间较短;或是患者自身的心絞痛系统存在着一定缺陷。心肌缺血症状的发生与患者身体是否存在疼痛感并无直接性的关联,有部分心肌缺血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无痛性的,也就是指无症状型的心肌缺血。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出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昼夜性规律,在白天出现的阵次较高,夜间较低。而且经研究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高峰期为每日上午的6:00~12:00,集中时间段则为6:00~9:00。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出现的时间规律与心肌梗死存在着一致同步性[3]。此规律存在的原因可能为人体在早间的交感神经其张力度较强,而且儿茶酚胺分泌较多。另外,在研究中还发现,中年组与老年组患者在活动时出现SMI的阵次分别为(112/152)、(323/385),其概率分别为73.7%及83.9%,老年冠心病患者在进行活动时出现心肌缺血的机率较大。由此表明,如果在冠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上再因为活动增加心肌耗氧量是引起SMI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与老年患者进行活动时其机体代偿能力存在减弱的情况有所关联。老年患者的冠脉硬化病变实际上就是一个长期且无症状的过程,身体内部细胞出现浸润及增值,节段性病变逐渐发展,诸多病变的发展使得一过性心肌缺血病症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生可能会使得患者心肌细胞遭受严重损伤,继而引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又将会对心肌缺血造成一定的加重影响,致使低氧血症发生。低氧血症的发生会使人体中的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大为提高,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状况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老年组及中年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表明心肌缺血病症致使心肌损伤过重是心律失常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较为常见,而且患者心脏神经遭受到的损伤度与心肌缺血度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应着重关注无症状型心肌缺血。
  参考文献:
  [1]高欣彤.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J].医学信息,2014(01):356-357.
  [2]钱春丽,刘东亮,刘燕,栗浩.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2)307-308.
  [3]高燕,卢学春,曹剑,等.老年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联用钙拮抗剂的疗效观察:一项基于倾向评分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51):72-7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43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总结得出常见用药问题以及合理用药方式。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主要包括用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当、未注意禁忌症、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总问题率为12.91%,其中抗菌藥物使用不当最为突出,占比为7.62%,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第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6.6±3.8)分、(5.1±3.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法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病人对照组仅采用TP、GP、NP等化疗方案,每 21 天为 1 个疗程,每位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生黄芪,沙参,天冬,麦门冬,百合各20g,元参,浙贝,杏仁各15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g。据证加减。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各方面优于对照组(P3 个月;无重要器官障碍;近 3 个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4例,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7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
期刊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由于医疗机构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实验室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实验室内部的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小,多项实验研究表明,很多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临床药物对检验过程的干扰已经成为影响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曾遇到一例检查血清总胆固醇的慢性肾炎的患儿,反复测定三次,结果均低于1mmol/L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治疗脑梗塞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性治疗,给予患者生命支持、退水、适量肝素溶栓等。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显效患者74例(82.2%),有效患者15例(16.7%),无效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诱因、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采取个体化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7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相应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显效的有38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29%,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围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各取患者36例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前者给予温针治疗,后者配合主穴围刺治疗,对临床疗效与疼痛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痊愈率69.44%高于对照组50.00%,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1.2±0.3)分低于对照组(1.6±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1.2方法  研究组:以肩髃、肩前、肩贞、阿是为主穴,以双侧阳陵泉为
期刊
摘要:目的:面对近几年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断增加,提高对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十分具有必要。方法:在本院当中选取200名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设立常规护理组与加强护理组进行干预分析,最终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最终趋于稳定,但是有一例不幸离世,总体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满意度来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通过在护理工作中添加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将有效的帮助患者减
期刊
摘要:针灸康复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有研究表明,针灸能够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改善患者病情。针灸康复作为非药物治疗方式,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且相关文献报道非常多,近年来,针灸康复综合干预治疗方式不断完善,其效果越来越得到认可,我院将对针灸康复综合干预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血管性痴呆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针灸;康复;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由不同的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