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新工科”理念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工科院校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以校企协同育人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例,综合食品类相关专业的特点,从工科偏弱、校企脱节、教学资源不足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食品类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
:
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E-SPNL20202318),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JGLX021),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SJGLX076),河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2019ZD-006),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2019YB-041),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SJGLX57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工科”理念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工科院校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以校企协同育人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例,综合食品类相关专业的特点,从工科偏弱、校企脱节、教学资源不足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食品类专业人才。
其他文献
基于旅游业绩和效率二维视角,以黔桂云3省区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法、DEA模型、耦合协调模型测量旅游业绩、旅游效率及绩效耦合协调度,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及高铁在演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旅游业绩与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相似并存在协调关系,高铁改变了城市区位优势,实现了旅游绩效的提升。(2)旅游绩效耦合度、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具有相似的时序演化规律,但空间演化存在差异。(3)耦合类型逐渐集中于高绩高效、低绩低效两种,且“双低”耦合占比较高;空间上,贵州呈扩散之势,云南带状延伸,广西双核遥望,且省际交界之处多为
基于白酒园区成品库物流功能,成品库内产品和储位布局分布不合理,库内运营效率不高,叉车拣选作业效率、出入库作业效率不高。从提升叉车作业效率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L白酒成品库历史出入库数据,研究成品白酒品规间需求相关性、白酒出库量的关系。基于出库量和成品白酒品规间需求相关性,以叉车拣选成品白酒距离最短为目标,建立成品白酒库储位分配优化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从历史出库数据中提取出20个销售订单进行验证。储位优化后,叉车拣选成品白酒的距离平均减少56.08%,证明了成品白酒库储位分配优化模型的优化效
本研究旨在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70岁及以上的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 SCCHN)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在年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在法国的4家医院开展了这些回顾性研究,纳入了于2014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ICI治疗的R/M SCCHN患者,评估了的受试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以及肿瘤结果。
为研究优化石家庄都市区多中心发展模式,结合功能、形态多中心研究方法,对石家庄都市区多中心的发展模式、发展问题及成因进行研究。同时,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从功能联系的视角对多中心的结构特征进行测度,通过空间定量分析从形态视角对多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石家庄都市区“一主一次三组团”的水平交互式多中心结构基本形成,并处于极不均衡的多中心城市扩张阶段;中心城区分化为“双中心、三层级”的多中心结构,各功能区发育尚未成熟。在后续发展中,石家庄应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统筹安排节点,优化产业
依据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结合酱卤牛肉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对其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从从物理、生物和化学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确定了原辅料验收、滚揉腌制、杀菌和金属异物检测为关键控制点(CCP),并确定了其关键限值,构建了酱卤牛肉产品HACCP体系的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监控程序,进而全面制定了合理有效的酱卤牛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HACCP计划表,为有效保证酱卤牛肉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以桂林相关的国内外游客网络游记为研究对象,借助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中英文网络游记文本进行定量分析,从“吃、住、行、游、购、娱”6个维度分析国内外游客在桂林旅游的感知差异。结果发现:国内外游客对桂林的认知形象差异主要集中在“吃、购、娱”3个维度;在情感形象上的差异表现为国内游客倾向于热闹繁华的现代都市,国外游客偏爱古朴传统的原始村落。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实训过程中设计了科研课题和化学实验相结合的新型前处理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的综合性实验。实验设计中以甲基睾酮为研究对象,结合科研项目制备新型前处理材料,与大型检测仪器联用进行兽药残留项目训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和讨论、实验实施和总结反思,增加了对实验设计和操作的信心,提高对大型化学检测仪器的操作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成为“德、规、技”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针对“食品分析”课程特点和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对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旨在实现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引导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复杂检测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基于问题驱动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理念,进行了食品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传统灌输式被动型的学习转变为互动式主动型学习,将结果性、应试性的教学评价转变为覆盖课前、课上、课后全过程的过程性评价。经过实践发现,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加了课程满意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以期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为自主学习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以新工科课堂评价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将学生作为主体,以“提高自主学习、创新、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构建适合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工程教育与学生学习特点的《食品工艺学》课堂评价方式。形成“评价-分析-反馈-改进-再评价-再分析-再反馈”的螺旋闭环式的评价方式提升机制,实现课程评价方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