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量的变化及对疾病过程的影响,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219例各类肝病患者做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并与50例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显示:所有慢性肝病患者肿瘤坏子因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慢迁肝,肝硬化和丙肝组与慢活肝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量明显低于慢活肝组(P<0.01);而慢迁肝、肝硬化和丙肝组之间肿瘤坏死因子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提示:肿瘤坏子因子在慢性肝病过程中产量增加,并与肝炎的活动有关。

其他文献
作者采用RAPD技术用20个OPG引物(OPG1~OPG20)对淋球菌WⅠ、WⅡ、WⅢ三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反应,除OPG20外,其余19个随机引物均能在三群淋球菌中扩增出特异的DNA片段条带。其中多数条带为三群淋球菌所共有;少数条带为二群淋球菌所共有或一群淋球菌所特有。这一方面说明三群淋球菌的基因组同源性很高,在 "表现型" 上的共性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三群淋球菌在基因组DNA中
对一组临床应用的全血(配血用标本)、血液制剂与丙种球蛋白制剂进行检测。血浆制剂抗HCV阳性率显著高于全血(32.64%与11.68%、P<0.01)。三组标本中抗HCV阳性者HCV RNA检出率基本相似。但丙球制剂组HCV RNA阳性标本在
1995年 ,美国Simons等和Linnen等分别从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克隆出庚型肝炎病毒 (GBV C/HGV)的基因组 ,并建立了检测血清GBV C/HGVRNA的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PCR)方法。但是 ,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存在着较大
观察了HIT^+4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CD4和CD8亚群中的分布及CD^+4HIT^+4、CD^+4HIT^-4细胞的增殖特性。结果发现:1.HIT^+4细胞在CD4和CD8亚群所占的百分率分别为36.9&#177;6.6%和19.7&#177;4.8%。2.CD^+4HIT^+4细胞对ConA、TT、PPD和Auto-B刺激的增殖反应明显低于CD^+4HIT^-4细胞,而后者与总
用9株伤寒杆菌Vi抗原诱导的单克隆抗体研究Vi抗体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该单抗具有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其中一株对受100LD50Ty2菌攻击的小鼠的半数保护剂量达每毫升195PD50单位,Ty2全菌免疫血清的PD50为220单位,二者大致接近。在人小肠粘附模型中,9株单抗均不能提供有效的抗定居作用。补体参与下的杀菌试验表明,Vi单抗不能杀灭伤寒杆菌;免疫小鼠和正常小鼠巨噬细胞杀菌试验显示,在补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