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06-02
  
  摘要:自1983年我国正式颁布贫困生相关资助政策以来,有关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一直备受关注,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虽然对缓解高校贫困生经济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结构单一、内容片面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构建和完善高校贫困生非经济资助体系,促进高校贫困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拟对此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 资助体系 精神资助
  
  
  
  作者简介:陈凡峰(1985.10-),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后发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初探》、《实用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双重影响》等多篇论文。
  
  
   自1983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高校收费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党和政府也因时因势,不断完善和调整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和形式。目前,我国已经针对高校贫困生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这些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为保证高校贫困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远非尽善尽美,本文试在分析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构建和完善高校贫困生非经济资助体系的对策建议。
  1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问题分析
  1.1 贫困生身份认定标准不一,伪贫困生层出不穷。贫困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和地域的概念,它随着时间、空间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1]正是由于贫困所具有的这种地域性、历史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使得贫困生认定标准难以统一,现有的认定方式即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都存在着诸多缺陷,使得高校中滋生出伪贫困生现象,部分同学在这种资助下养成了不劳而获的卑劣思想。
  1.2 资助方式重物质轻精神,缺乏人文关怀。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是借助贫困生以外的力量对其进行物质资助,从而具有外在单一性和物质片面性”。[2]现行资助体系的制度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如何帮助受助者提升综合素质、完善人格,从而脱离了贫困生个体对自身发展目标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背离了资助的初衷。
  1.3 资助对象被动受援,容易产生精神贫困。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存在着结构的单一性,这种结构上的单一性表现在资助对象权利与义务的严重不对等性。现行的资助体系绝大部分只是从外在给予贫困生物质资助,而其参与到资助过程中的行为仅限于“接受”,从另一个维度上来说,贫困生仅享受了资助行为的权利而并没有尽义务的约束。
  2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原因分析
  2.1 概念的曲解和误读。究竟何为“贫困生”?“根据国家所颁布的贫困生量化标准和贫困生的认定程序,贫困生主要指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3]。在这个定义中,“贫困生”这个概念被囿限在了经济层面,然而,经济层面的窘迫必然延伸至贫困主体的其他诸如人际关际、心理调适等方面的问题和困境,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对“贫困生”概念的误读,使得现有的资助体系呈现出了结构的单一性和物质的片面性。因此,有必要对“贫困生”这个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二次界定。 
  2.2 现行资助体系资助内容单一,忽视精神诉求。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更为精确的定位应该是高校贫困生物质资助体系,因这它仅仅是为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物质援助,提供并保障贫困主体享有或继续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却忽视了资助行为本身所具有的伦理本质,如对人的心理、尊严、情感、人格、素质的关注和教育,当然也就丧失了借机提升贫困生主体意识、人格与素质的可能。
  2.3 资助方式的路径选择缺乏尊重。“许多资助活动的立足点主要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贫困生资助政策和设置资助活动,往往淡化了贫困生个体的情感、精神欲求而更多地注重于社会的政治目的和任务。”[4]在资助实践过程中,有部分高校或捐助者把贫困生看作是施舍的对象,没有顾及到贫困主体的心理感受、思想感情,反而常常流露出以救世主自居的心态,这容易使受助者产生心理自卑、敏感、脆弱等心理问题。
  3 高校贫困生非经济资助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如何构建与完善高校贫困生非经济资助体系?笔者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3.1 心理资助。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压力,往往会导致穷困主体产生诸如内心孤僻、脆弱敏感、抑郁沮丧、焦虑愤懑等心理问题,因此,必须注重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辅导,一方面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心理辅导员,开通心理热线,帮助贫困生答疑解惑。通过老师指导、一对一帮扶、心理咨询服务等消解贫困主体心理上的阴影、减轻其心理负担。
  3.2 感恩教育。受助学生大多能够自立自强,涌现出一批批先进模范,但不容否认的是,也出现少数受助学生存在感恩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国家社会的资助视为天经地义,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岗位挑肥拣瘦,获得资助后恣意挥霍等,久而久之形成懒惰、依赖的心理。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教会贫困生识感恩、会感恩、用心去感恩。
  3.3 诚信教育。当前我国社会失信惩罚机制和信用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客观上助长了部分学生失信行为。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帮助贫困学生了解诚信的社会价值及修养方法等知识,启迪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建立个人诚信系统并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将学生诚信状况纳入到奖学金、助学金评比及推优入党的考核体系中,形成制度约束。
  3.4 励志教育。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物质与精神的双层压力,教育者“除各方筹措经济援助之外,进行励志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成功品质,激发内在潜能,才是有效办法。”[5]高校可以通过在校内选拔一批“励志学长”开展朋辈互助教育活动,“励志学长”与高校贫困生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心理情感,这些都使得高校贫困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邀请校外成功校友走进校园。此外,励志主题演讲、讲座、励志影片等也是易操作的有效载体。
  3.5 素质拓展。由于高校贫困生主要来自偏远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这些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很多贫困生的专业成绩尚可,但课外素质实难与其他学生相比,高校可通过采取优惠措施,免费提供一些课程的培训,如计算机讲座、交际舞、礼仪装束、基本球类运动、基本乐器学习等等,进一步增强贫困生自信心。
  3.6 就业指导。学校就业部门可面向全校贫困生组织开展专题就业培训,帮助贫困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应聘技巧和方法,提高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如有就业资源尽量优先推荐贫困生就业;就业后,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对已经就业的贫困生作跟踪调查,注重提升和强化贫困生职业素质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最终实现就业脱贫。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校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减少校园矛盾,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如何突破现有局限,变“有限物质资助”为可持续“物质+精神资助”、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笔者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作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20
  [2] 陈志丹.高校贫困生非经济资助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35
  [3] 陈志丹.高校贫困生非经济资助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34
  [4] 薛深,刘慧婷.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113
  [5] 姜微微.高校贫困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励志教育初探[J].教育长廊,2009,(5)(下旬刊):7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23-01  摘要:藏族传统文化能否对平面设计有启示价值作用?为提升平面设计设计价值,本文通过藏族色彩、文字及图形民族元素这三方面的探索分析,阐述其历史形成根源与特点,论证出该民族元素与
期刊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27-01  摘要: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50-02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层次日益多样化,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和校内师生的关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薄弱状况的教育和引导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53-02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层次日益多样化,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而不断增加,该群体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和校内师生的关注,成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64-01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联系科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促进学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促进班级学生学习的提高就要充分利用发生在当今社会或校园的学生感兴趣的事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62-01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是否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级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生活在一个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96-01  摘要:通过对《绿叶对根的情意》语文综合活动回忆、反思,综合自己以前的工作实践,向大家介绍成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为广大教师探索这一课题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93-02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130-02  摘要:单一的书面标准化纸笔测验和考试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综高英语课堂教学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多元途径及多元方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149-01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