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飞行保障人员耳鸣的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耳鸣在空军飞行保障人员中的流行特点,分析其听力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空军两个场站飞行保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和听力学检查,收集耳鸣的相关信息.结果:666名研究对象中,耳鸣发生率为24.2%,耳鸣残疾量表(THI)总分主要为1、2级;THI总分在各工作年限组存在差异,而耳鸣发生率在各听力状况组存在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觉听力状况(OR=1.79)、交谈时要求对方重复话语频率(OR=1.64)、高频听力损失(HF-HL)分级(OR=1.39)是耳鸣的独立影响因素;工作年限0~5年人群中耳鸣耳HF-HL、扩展高频听力损失(EHF-HL)发生率高于无耳鸣耳,而6~10年、>10年人群中耳鸣耳与无耳鸣耳EHF-HL发生率无差异;THI总分与SAS标准分存在中度相关性(r=0.759),与PSQI总分存在弱相关性(r=0.445).结论:高频听力损失、隐性听力损失者发生耳鸣的风险升高;工作年限可影响耳鸣严重程度而不同频率听力状况仅影响耳鸣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噪声暴露在耳鸣的发生中作用逐渐下降.
其他文献
慢性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病变可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全球2%~3%的人口.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耳道流脓、听力下降及鼓膜穿孔,严重者可引起颅脑内、外的并发症.尽管近些年来医学科学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慢性中耳炎引起的耳部不适、日常活动受限和情绪问题仍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2].
研究目标:测算2010~2019年中国乡村振兴水平,分析各区各省乡村振兴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区域差异、分布动态演进及空间相关性.研究方法:熵权法、描述统计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研究发现:中国乡村振兴水平整体上偏低但呈递增态势,四大区域中东部遥遥领先,中部、东北部和西部均在全国均值之下,乡村振兴五个一级指标中,生态宜居得分最高,产业兴旺其次,后依次为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水平存在总体差异但不严峻,总体差异主要源于由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差异所导致
研究目标: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类型专利且可包纳大量未失效专利的价值综合测算方法.研究方法:将专利续期模型的测算对象和范围拓展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以及未失效专利,依据不同类型专利特征引入预期收益衰减模式,以平均预期总收益现值测度专利价值.研究发现:新方法预测的三类专利续期概率与实际观测的续期比率拟合良好,且与已有研究相比能够有效测算大量未失效专利的价值.1985年以来中国专利总价值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均增速达23.61%.中国专利数量的激增伴随着“含金量”的协同提升,但不同专利的价值“千差万别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1],在所有年龄段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为2.4%[2],是外周性眩晕最常见的疾病.因该病易反复发作,其他前庭疾病也易继发或并发BPPV,导致其误诊、漏诊率较高.而详细询问病史可使70%~80%的头晕/眩晕的诊断近乎明确[3].
研究目标:廓清中国分企业所有制的出口技术含量地域结构及变化动因.研究方法:基于区分内外资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的出口技术含量和反事实分析法.研究发现:中国内外资企业出口中来自(内资企业)国内技术含量的比重逐渐强化,表明中国出口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本土技术升级.对计算机业分析发现,其出口国外技术含量地域结构具有稳定性,但趋于下降,而来自内资企业国内技术含量的贡献不断上升.质和量均对中国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但更多依赖最终生产工序技术含量的提升.研究创新:首次将中国内外资企业生产异质性纳入分析范畴,科学分析
目的:研究奥马珠单抗与个体游离免疫球蛋白E(IgE)的结合能力强弱及其对奥马珠单抗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共28份,分为高、中、低IgE组.在体外给予不同剂量的奥马珠单抗进行抑制性结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抑制后血清中游离IgE的变化,计算奥马珠单抗对血清游离IgE的抑制常数,同时分析奥马珠单抗与个体游离IgE结合能力情况.结果:从总体趋势来看,当对血清中100%游离IgE进行抑制时,所需加入的奥马珠单抗与原血清中游离IgE浓度呈正相关(高、中、低IgE组所需奥马珠单抗浓度分别为9.
研究目标:从空间维度考察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9~2018年30个省份和四大区域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金融集聚的空间效应,即特定地区农民消费如何关联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金融集聚.研究发现:在全国省级层面上,农民消费不仅受本省农村金融集聚的显著影响,同时还受到邻近省份空间溢出的显著影响.分区域检验显示,一方面,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农民消费受到域内金融集聚的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这一区域差异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一致性,但农民收入影响更大.另一方面,中部
现有文献强调信息外溢高度地区化,空间邻近是信息溢出的重要条件.中国出口贸易包含部分多工厂企业,其同一时期多地组织生产并出口的运营模式为信息跨区域溢出提供了可能.本文构建跨区域信息溢出的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利用2000-2011年中国异地分布多工厂企业微观数据,检验跨区域信息能否通过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对工厂出口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异地出口企业信息溢出显著促进了工厂出口销售额,跨区域信息溢出效应的影响会因信息接收方(出口工厂)和传递渠道(信息网络)的异质性有所不同.本研究对推动中国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和探索高质量发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国内价值链(NVC)与全球价值链(GVC)联动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界定和区分了外需对中国国内各区域在GVC和NVC中增加值收益及增值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外需对国内区域垂直分工和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结果 发现,首先,1997-2012年外需对中国各区域增加值收益攀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拉动作用占主导地位但呈快速减弱趋势,而发展中经济体和世界其他地区(RoW)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这为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验依据.其次,外需驱动下中国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
基于改进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本文采用大样本跨国数据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协同性进行了时变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出国际通胀协同的特征事实.结果 显示,样本期内通胀协同指数的国际共同因子曲线呈波动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通胀全球化论断提供了证据支持;因子曲线的演变形态同时表明,通胀全球化是一个较为缓慢、逐步演化且波动性突出的过程,特定时段下通胀协同性下降、通胀全球化现象弱化的状况同样客观存在.基于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本文进一步就嵌入全球价值链与通胀协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基于不同方法及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