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件石器再现游牧生活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颗小小橄榄壳,透露了古人类的“食谱”。一个巴掌大的“石锛”,就好比“餐具”……日前,经过半个月考古发掘工作,位于隆安县境内的一处古人类文化遗址已进入发掘收尾阶段。记者跟随南宁市博物馆考古专家走进谷红岭遗址发掘现场,探秘5000至6000年前古人类部落的生活习俗。
  遗址出土上百石器文物
  广西南宁隆安县最为闻名的考古发现,源自上个世纪70年代野外考古发掘出土的200余件大石铲,从此,广西考古界专家学者研究古人类生活习俗有了更进一步的史料证据。
  谷红岭遗址位于隆安县乔建乡儒浩村儒浩屯一带的谷红岭,分布面积25万平方米,呈东西走向,属于右江下游的第三级台地,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顶部较为平坦,遗址东、西、北三面均为低缓的土岭。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遗址工地里布有方正规格大小一致的32处探方,考古工地已全部发掘完成,遗址内的文物已取走。
  南宁市博物馆考古领队黄云忠说,因云桂高速铁路建设需要,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铁路沿线各地文物部门,于2010年底对云桂铁路建设用地范围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确认了该区域为古人类文化遗址。2011年10月20日,受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他们对谷红岭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开工至今,共发掘遗址面积800平方米,发现石器文化遗物100多件,类型有石锛、石斧、石砧,石铲、砺石、陶器陶片等,出土的石器多数小巧精致,就连大石铲也极为精致。例如石锛、石斧、石砧、石铲、砺石部分才巴掌大,可以轻易地拿捏在手中;清理发现文化遗迹8处,为灰坑、灰烬堆积,目前,可确认灰坑有三处是祭祀坑。目前尚未发现遗址内有墓葬。
  据推测,古红岭遗址距今有5000至6000年,为新石器时代中后期。
  再现古人“游牧”生活
  记者在文物库房里欣赏到最为有趣的出土遗物是几颗撖榄核,这些橄榄核埋藏在地层里已经有5000至6000年,尽管已碳化,但外表看起来与现在的橄榄核没什么区别。与橄榄核有关的文物就是一件石砧石器,这件小巧的石器正中间有一个凹槽,正好是一个橄榄核大小的形状。
  在考古队队员的分析复原下,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场景:至今5000至6000年前,沿着河边一路游走的古人类来到此处。这里有一条江水流经,周边植物生长茂密足以让这些“路过”的古人类果腹。
  这些古人类用从河边和山边采集而来的砂石打磨成简单的劳作工具,如石锛、石斧——用于割砍植物根茎或捕捉河里的鱼。古人到坡地附近的植物群里采集果实,发现了野生橄榄,为了能吃到橄榄核里的仁,他们在石砧上首先凿开一个小凹槽,然后,把橄榄放入其中用硬石敲打,久而久之,橄榄的外形就印刻在这处石砧上。
  为了有丰富的植物供采集,他们过着游牧民一样的生活,但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举行一些仪式,祈求风调雨顺。考古队员黄强说,在发掘过程中有一处遗迹的出土坑里,分别在坑内两边竖起石铲,中间还并排平铺着石铲,“这些石铲显然是被有意识的摆放。”
  遗址遗物将做深入研究
  考古领队黄云忠说,综合谷红岭遗址的地层地貌、陶器陶片与石制品情况,初步分析认为,谷红岭遗址的年代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其中,灰坑内及地层里出土的大石铲残件及碎片,从石制品的岩性、制作工艺等方面分析,其与隆安县其他大石铲遗址出土的大石铲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以前发现的大石铲多数都是地表采集且较为零星。但谷红岭遗址除了出土了大量石器,还发现有祭祀遗迹。大石铲是桂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标志,它包含着反映原始农业和古代祭祀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研究壮族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广西的原始宗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我们收集了遗址泥土样本。要经孢粉分析做进一步科学研究”,黄强表示,考古工作进入收尾工作阶段,下一步将把谷红岭考古遗址现场采集泥土样本,送往专业鉴定机构,通过分析孢粉来研究了解当年的植物成分和种类,判定当时古时生态环境,为更好进一步研究古人类文化遗址提供有力证据。
其他文献
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为期两天。1月7日下午、8日上午进行分组讨论,8日下午进行会议总结。  1月7日上午大会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召开,在北京设主会场。在各地设分会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级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及部机关各司局、直属单位,土地督察机构负责人及处以上千部,有关地勘单位、高校、矿业企业负责人共约5.7万人参加了大会。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
期刊
全国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000余万亩  2011年全国实现补充耕地480多万亩,占补平衡后净增耕地70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000多万亩,为实现全国粮食“八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国土资源部“保红线”成效显著:首次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省级政府2006~2010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考核,考核结果总体良好,其中辽宁、吉林等9个省(区、市)成效突出。全面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科技化,电子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成为广大国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从而促进了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由于计算机本身拥有者超乎寻常的统筹功能、信息查找功能和储存功能,故而也被广泛用于各大企业的工作管理中来。其博物馆本身作为陈列文物、展示文物、并且修复与保护文物的,以发扬璀璨传统文化,让后世人系统性学习并了解中华文化底蕴为目的机构,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
期刊
2011年11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力争到2020年试验区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25~30个百分点,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发布  国土资源部正式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将围绕全面
期刊
在一片茂密的史前丛林中,一只年轻的食肉恐龙安静地潜伏在高大的史前灌木丛中。它一动不动紧盯着前方一一只正在啃食树叶的甲龙。甲龙似乎没有感觉到一点威胁,仍然安心地吃着。突然,食肉龙从树叶中窜了出来,以雷霆万钧的力量压向甲龙。甲龙躲闪不及,虽然躲过了锋利的牙齿,但由于巨大的冲击力,还是被冲倒在地。  食肉龙虎视眈眈地看着甲龙,伺机再次一招致命,被撞倒的甲龙侧过身去,晃动着它那巨大尾锤与食肉龙形成对峙的态
期刊
近日,吉林大学教授刘祥等人在黑龙江五大连池的老黑山、火烧山附近首次辨认出火山爆发时由山崩形成的岩屑崩落堆积。岩屑崩落堆积是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火山学家的广泛重视。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刘祥就开始研究五大连池火山群,特别是老黑山火山和火烧山火山。刘祥告诉《地球》记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先后完成了原地矿部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喷发
期刊
2010年4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称《响应与对策》)。通知指出,在浅层地热能开发上,计划用三年时间查清我国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中国浅层地热能的分布状况与开发特点是什么?浅层地热资源推广与利用情况怎样?浅层地热能与地质气候关系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地球》杂志专访了
期刊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地质工作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过,地质工作既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又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盖楼需要前期的地质勘探和地质测量,铺路同样也需要地质工作,
期刊
2011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第七次垒国环境保护大会并讲话。他强调,环境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良好环境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生活质量,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固本强基,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天蓝地干净的宜居安康环境。  李克强说,“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从认
期刊
钨是稀有高熔点金属元素。原子序数74,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二长周期)的VIB族。钨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外形似钢。颜色呈钢灰色或银白色,硬度高,熔点高。钨称为——tungsten,wolfram,元素符号W。这个名字的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1781年,瑞典化学家舍勒(C.W.scheele)发表了他在瑞典发现的一种白色的矿石tunsten的报告(白钨矿),它因为比重大而得名——tungste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