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加大了对曾生、王作尧领导的惠东宝抗日游击大队的进攻。曾生同志率领重组后的新编抗日游击大队从坪山出发,经过十余天的苦战和跋涉,被迫东移入驻高潭。 曾生的队伍到达高潭后,受到了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热情接待。国民党顽军又组织了2000余人分别从海丰、紫金和时属惠阳的多祝向高潭扑来,妄图消灭这支抗日的队伍。曾生带领新编抗日游击大队的特务营和一、三中队驻扎在柑树下村的大夫第及附近民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加大了对曾生、王作尧领导的惠东宝抗日游击大队的进攻。曾生同志率领重组后的新编抗日游击大队从坪山出发,经过十余天的苦战和跋涉,被迫东移入驻高潭。
曾生的队伍到达高潭后,受到了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热情接待。国民党顽军又组织了2000余人分别从海丰、紫金和时属惠阳的多祝向高潭扑来,妄图消灭这支抗日的队伍。曾生带领新编抗日游击大队的特务营和一、三中队驻扎在柑树下村的大夫第及附近民居里,二中队驻扎在河对岸的陈田坝。邀功心切的顽军头目凌育旺团从多祝、白盆珠直扑陈田坝与二中队交上火。
当时天降大雨,河水猛涨,两岸信息中断。一位叫黄阿哥的村民泅水过河把对岸的敌情告诉了曾生,曾生同志看着湿漉漉的黄阿哥,自言自语地说到:“将来革命成功了,一定要在这里建座桥,方便群众往来”。随后,曾生同志率领的抗日队伍在高潭党组织和黄阿哥等群众的帮助下,安全地脱离了险境,这支抗日的火种才保存下来。
改革开放后,高潭人民有了修建水口桥的愿望,時任国家交通部部长的曾生听到这个消息后,指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一座长近100米、宽4米、高不到3米的水口桥终于建成了。1986年春,曾生亲自来到这里,为水口桥剪彩。
一座小桥,搭起了曾生和高潭人民之间的革命情谊,见证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老区建设的关怀和重视。
其他文献
初夏的一个星期天上午,从大埔县城出发,沿梅潭河岸边公路直奔枫朗镇。大埔的公路,许多都是沿着碧绿的江河或小溪流水岸边延伸,视野里的蔚蓝色天空下溪山画廊,总是让人心旷神怡。梅潭河环抱着的枫朗镇,是一个景色至美的客家小镇。据《大埔县地名志》称,古时候枫朗岭有大枫树,在阳光照耀下“银光碧影,翠盖生辉”,故名枫朗。可见,单单该镇的地名就极为美丽。 约莫半小时,就到了枫朗镇街道的路口边。停好车后,从镇政府门
1月9日,大埔县老促会召开2016年度年终总结会。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部署了新的一年为大埔脱贫奔康再立新功的宏伟目标。 2016年,大埔县老促会主动作为,当好参谋,奔走呼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推动苏区政策的落实,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对做好2017年的工作,会议提出,县老促会将积极推动中央和省有關文件的贯彻落实,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服务,继续为老区人民做实事好事,助力发展红色旅游,做好老区宣
1月17日至19日,茂名市茂南区老促会会长彭国才带领班子6位成员,深入该区山阁、金塘、公馆、新坡、高山、镇盛、鳌头、袂花8个镇1个街道辦事处,慰问解放前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家属18户,革命“五老”有功人员19人,发放慰问金33200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老促会的爱心送到他们的心坎上。(黄华雄)
如果要评选广州最有年味的地方,一定要把一德路排在前面,因为它能满足绝大多数老广舌尖上的需求。毕竟年味年味,味道才是最重要的。 广州越秀区的一德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因路旁有明清时期的一德学社而得名。 广州人对数字的喜爱,恐怕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媲美。看看这一串地名:一德路、二沙头、三元里、四牌楼、五仙观、六榕路、七株榕、八旗路、九曲巷、十甫路。 我们从“一”开始,寻找一德路的美食美景,和记
高潭,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 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和全国革命老区县人民一样,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上演了壮丽史剧,镌刻着一幅幅可歌可泣的英雄画卷。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英勇呐喊,浴血奋战。他们不惜抛头洒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高潭的中洞,被誉为“东江红都”。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
日前,始興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向该县在校就读的13位中专以上革命烈士后裔学生发放助学金,共计36000元。 县老促会会长阳日成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致辞,鼓励革命烈士后裔继承先辈遗志,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化作动力,自强不息,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有贡献的人。(吴 婷)
丁酉鸡年,风和日丽,融融春光,依传统习俗过大年。除夕日,吃团圆饭、欢聚守岁、看春晚、拜年祈福。新春伊始,晴空万里,走亲戚、会朋友,抱拳作揖、飞盏品茗、说事言情、不亦乐乎。乘兴作词一首,以记盛年。 举国庆新禧,万户千家同喜。 埔地俗无异。 祝佳节,情遥寄。 续鸿篇,商儒会际。 贺岁酒,举杯对饮豪气。 四海歌盛世。 山河美,风光绚丽。 艳阳高照,泰运今启。 立志为,崛起中华发力。
惠东县地处东江腹地,是中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的诞生地,其辖下的稔平半岛被称为“革命摇篮”,高潭中洞更有“东江红都”之誉。 惠东县高潭镇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11月成立的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之一。从1922年起,高潭人民长期坚持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直至新中国成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潭革命烈士纪念碑,屹立在镇圩的下圩铺。碑身基座的左側镶嵌着一块墓碑。这块墓碑既铭刻着高伟烈士的丰功伟绩,也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 1927年反革命政变后,高潭区农民自卫军向镇圩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发起了反攻。高伟,海丰梅陇人,黄埔军校毕业,时任海丰农军负责人。他奉命带领海丰农军前来增援,不幸在战斗中牺牲。数月后,在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期间,高潭民众近万人在下圩埔为高伟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将
2015年,在清远召开的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座谈会上,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在致辞中说:“清远市老促会带着对老区群众的深厚感情,工作非常深入。特别是赵伯杰老书记,带头每年多次深入基层,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给市委、市政府提了很多非常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葛长伟赞扬的赵伯杰,在清远市老促会会长任上连续五届、一干就是十八年。 不忘初心,任劳任怨,为建设老区甘当“老黄牛” 赵伯杰曾任清远县委书记,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