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多年的咨询经验,我发现有相当多的家长有着惊人的一致:热心塑造孩子而不热心了解孩子,只重視自己的计划而忽視孩子的感觉。
一个6岁的女孩奉妈妈的命令学钢琴,历时一年,非常勉强。妈妈最后只好放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却常常自己在那里弹,只要有谱子就能弹,而且弹得挺是那么回事。妈妈大喜过望,抓住时机对孩子说:“你不是弹得挺好吗?咱们继续上钢琴班吧?”孩子连连摆手,从此又不弹琴了。她妈妈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这使我想起一则外国故事。一位科学家用小勺给他的小狗喂鱼肝油,小狗挣扎着把勺子打翻在地,然后却跑过去舔这个勺子。这位科学家说:“小狗给我上了一课。它不是不喜欢吃鱼肝油,而是不喜欢我喂鱼肝油的方式。”
真不愧是科学家,他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努力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
我们的家长缺乏的正是这种科学认识事物的态度。每当孩子不符合家长要求的时候,他们总是责备孩子,给孩子施加压力,自己却很少想一想,这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老师说孩子上课做小动作,家长就骂孩子“多动症”;老师说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家长就批评孩子“光知道玩”。总而言之,全是孩子的错误,全是孩子的责任。
如果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努力了解他们,我们就可能发现,上课做小动作的害处常常被老师夸张了:对有些孩子,小动作甚至是专心听讲的必要条件。家长常常把孩子讨厌某种学习方式误以为是厌学,而且总是把厌学的责任推给孩子,这也是不正确的。
所以我认为:当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时候,宁可先把这看成是他的特点,而不要轻易看成是缺点。家长教育孩子,首先是了解孩子,正像医生首先是诊断而不是治疗一样。
我们回到开头的那则外国故事。当小狗打翻鱼肝油勺子时,那位科学家的结论是“小狗给我上了一课”。而当孩子不按家长的指令行动时,我们的家长却立刻坚定地说:“再给他上一课!”科学态度和非科学态度的区别就在这里。不体察孩子的感觉,而只顾设计各种“科学”的方案来管束孩子、折腾孩子,这正是我们教育滞后的原因。
一个6岁的女孩奉妈妈的命令学钢琴,历时一年,非常勉强。妈妈最后只好放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却常常自己在那里弹,只要有谱子就能弹,而且弹得挺是那么回事。妈妈大喜过望,抓住时机对孩子说:“你不是弹得挺好吗?咱们继续上钢琴班吧?”孩子连连摆手,从此又不弹琴了。她妈妈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这使我想起一则外国故事。一位科学家用小勺给他的小狗喂鱼肝油,小狗挣扎着把勺子打翻在地,然后却跑过去舔这个勺子。这位科学家说:“小狗给我上了一课。它不是不喜欢吃鱼肝油,而是不喜欢我喂鱼肝油的方式。”
真不愧是科学家,他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努力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
我们的家长缺乏的正是这种科学认识事物的态度。每当孩子不符合家长要求的时候,他们总是责备孩子,给孩子施加压力,自己却很少想一想,这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老师说孩子上课做小动作,家长就骂孩子“多动症”;老师说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家长就批评孩子“光知道玩”。总而言之,全是孩子的错误,全是孩子的责任。
如果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努力了解他们,我们就可能发现,上课做小动作的害处常常被老师夸张了:对有些孩子,小动作甚至是专心听讲的必要条件。家长常常把孩子讨厌某种学习方式误以为是厌学,而且总是把厌学的责任推给孩子,这也是不正确的。
所以我认为:当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时候,宁可先把这看成是他的特点,而不要轻易看成是缺点。家长教育孩子,首先是了解孩子,正像医生首先是诊断而不是治疗一样。
我们回到开头的那则外国故事。当小狗打翻鱼肝油勺子时,那位科学家的结论是“小狗给我上了一课”。而当孩子不按家长的指令行动时,我们的家长却立刻坚定地说:“再给他上一课!”科学态度和非科学态度的区别就在这里。不体察孩子的感觉,而只顾设计各种“科学”的方案来管束孩子、折腾孩子,这正是我们教育滞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