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人生的追问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12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关《伤逝》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爱情说、经济说、哀悼兄弟情绝说等等。这些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品的某个侧面,但也疏忽了文本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局限了视野。另外,在阅读与理解《伤逝》之前,我们还应该理清作品中的叙述者同作者的关系。试图从多个角度揭示出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对人性与人生的追问。
  关键词:《伤逝》;整体性;丰富性;人性与人生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084-02
  
  有关《伤逝》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比如“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或者“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些观点总体而言都与爱情直接相关。再进一步,由于爱情的不稳定性,有一类观点认为作品讲的是女性的经济独立问题。还有一些观点也值得关注,比如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所提到的“《伤逝》不是普通的恋爱小说,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
  我们先梳理一下作品中的叙述者与作者的关系。在涓生身上,我们感受到了鲁迅的某些气息,比如对自我的反诘、对灵魂的拷问、对转了一个圈一切化为虚空的无尽彷徨等。然而,文学作品总会受到作者自身经验和特点的影响,无论有多少重合,叙述者和作者都必然存在着距离。《伤逝》中,“作者以副标题特别标示‘涓生的手记’,就是在提醒读者要注意是谁在讲述”,“涓生在讲述的同时,又是被作者所讲述的”。涓生的手记细腻真挚,很容易使读者顺着涓生的认识去感受事情的发生发展,不过一旦明确了叙述者也是被讲述的对象,我们不难发现作品既写出了涓生的悔恨与悲哀,也暴露了涓生身上潜藏的更深层的问题。
  认识到叙述者和作者的不同之后,我们就不会把涓生所认为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或者“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归为作品的全部主题。至于经济独立问题,对于妇女的自由和解放非常重要,但这不是子君悲剧的全部成因。就周作人所说的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而言,也不可推定为作品主题的全部。一者兄弟二人的恩怨纠葛中夹杂着太多因素,他们自己也未必能真正捋得清楚;二者周作人在作这样的表态时,其心态、目的都要商榷;三者他也是个读者,他所解读出的“第二文本”一定存在着对“第一文本”的异变;四者《伤逝》中对爱情关系和爱情本质的探讨是作品的重要内容,很难归结为香草美人般的隐喻。我们无法否定关于爱情、经济、亲情的思考中的任何一项对鲁迅创作《伤逝》的影响,但也不应把思路局限于一人一事。那么,《伤逝》都写下了什么呢?
  一、涓生的性格走向
  涓生是怯懦的。在热烈地爱着子君时,因为怕再次被子君的胞叔骂而不敢去探望子君,只在“久待的焦躁”中期待着恋人的到来。接到局里的辞退信时,涓生的心跳跃着,“仿佛近来自己也较为怯弱了”。尽管渴求分手,但涓生始终是加以暗示,直到子君先发问。
  涓生还耽于幻想、缺乏行动。热恋中的涓生,打算为子君换一张雪莱的记念像或伊孛生的,却也最终没有换。同居后,早就有了钞写、教读、译书的决定,涓生是直到被辞退才被迫去做的。写到局里来信时涓生的情形,鲁迅用看似不着力的一笔轻轻带过——“双十节的前一晚,我呆坐着,她在洗碗”,一个“呆”字,把涓生从为生活而忙碌或为理想而拼搏的一切行动中统统拽了出来。
  困难当头,涓生总是想着逃避、自保。在接到辞退信的当晚,涓生就开始怀念没有子君时“会馆里的破屋的寂静”。后来的日子里,他更是不断地想到“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
  在利益与良心的尖锐冲突中,涓生暴露了他的虚伪。分明是自己想解脱,涓生却向子君说“这于你倒好得多”。为了逼子君主动离开,他以“更久地在外面徘徊”的方式,期待子君早日“勇猛地觉悟了,毅然走出这冰冷的家,而且,——毫无怨恨的神色。”
  人总有弱点,但为什么涓生的良心没有给他勇气和力量,反而走向了虚伪和卑怯?
  二、涓生的男尊意识
  作品中多次暗示了涓生的男尊意识。涓生看得到自己操劳的价值,看不到子君操劳的价值;晓得自己吃不饱,不明白子君已经灰黄;知道天冷要找个有火炉的地方取暖,从未想过子君如何在冰冷的家中孤身枯坐;不满意子君冰冷的神情,自己超过她的冷漠却理所当然。
  又如,涓生向子君表示纯真热烈的爱的时候,“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了”,“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然而“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在内心深处,涓生对男性尊严的降低是难以接受的。
  再如,涓生发现吃他残饭的只有油鸡们,便“如赫胥黎的论定‘人类在宇宙间的位置’一般,自觉了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子君吃的饭是不是少得连残饭都剩不下,只看这位置中的子君在哪里?
  涓生深受新文化的影响,他提倡男女平等,也想实践男女平等。然而,男尊意识早已融入了整个民族的血液,不是说没有就没有、想没有就没有的。
  三、子君的悲剧
  思想的不更新,经济的不独立,都是子君悲剧命运的成因。当子君把幸福完全寄托于爱情和家庭时,就注定了生命的脆弱性。没有经济作后盾,“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更是无从谈起。
  然而原因不仅于此。在应对两次重大的人生变故时,子君是那么无力。面对着涓生爱的表示,子君“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我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面对涓生表明不再爱时,子君“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前者,涓生认为“她已经允许我了”,但悲喜的“悲”从何而来?眼光的惊疑又暗含着怎样的心理?为什么要力避视线、破窗飞去?这种允许是子君完全的意思表示吗?后者,子君无助地在无可寻求处寻求着关怀。
  面对着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男人,以子君为代表的女性在心理上是不成熟的,还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接受了新思想,想着打破旧习惯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们,更加容易成为男性社会的牺牲品。
  四、爱情与家庭关系维护之难
  他们曾经爱得那么热烈与纯真,然而同居后不过三个星期,灵魂与身体已经读遍,“所谓真的隔膜”出现了。说是“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可是精神的生长能时时吗?身体又如何不断创造?爱情的更新不同步了怎么办?涓生认为读书能使人更新,但他分手时的闲谈“也还是去年在会馆的破屋里讲过的那些话”。
  生活是具体而琐碎的,如何平衡各种要求呢?同居后,涓生希望两人有充裕的时间“读书和散步”,子君则一头扎进家务中。对于子君的操劳,涓生是不屑的,“曾经忠告她:我不吃,倒也罢了;却万不可这样地操劳”。但是,子君走的当晚,涓生看来没吃晚饭,不到半夜“暗中忽然仿佛看见一堆食物,这之后,便浮出一个子君的灰黄的脸来”——终究还是因肚子问题触发了涓生对子君的思念。另一方面,子君对涓生的理解也是不够的,“也不想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使她明白了我的作工不能受规定的吃饭的束缚,就费去五星期”。
  内在的矛盾与外来的打击,最终摧毁了涓生和子君的爱情与家庭。
  五、除了物质,人还需要心灵的慰藉
  子君爱动物,饲了四只小油鸡,还买了一只叭儿狗取名阿随。阿随,随什么呢?子君随涓生?涓生随子君?阿随随涓生和子君?总之都是希望相依相伴。为了度过每日独处的时间,子君养起了小动物,互动而贴心。
  涓生何尝不需要心灵的慰藉呢?涓生的爱开始时就有着很强的精神因素,“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接到辞退信后,在“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坚忍倔强的精神”时,便“看见从新萌芽起来的将来的希望”。子君走后,涓生倍感“空虚与寂寞”,希望子君会“出乎意表地访我”。他的离开吉兆胡同,“也不单是为了房主人们和他家女工的冷眼,大半就为着这阿随”。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但涓生用无爱的真实换来的不过是更加虚空的存在,是在无爱的人间独自负着虚空的重担走着所谓人生的路。人要求生,要自由,又何尝不需要心灵的慰藉?
  六、关于“人生的要义”和“新的生路”的思考
  涓生与子君曾把人生的要义投注于爱情,并为了爱情与世俗抗争,以为“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然而,生活愈加艰难,爱情日益冷漠。
  于是,涓生向往着“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讲台上的教授,昏夜的运动者和深夜的偷儿……”向往着子君还他自由后的“别的人生的要义”。可是,终于再度自由时,“在合着的眼前经过的豫想的前途,不到半夜已经现尽”。
  “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新的生路还很多”,还活着的涓生四处求走,他要跨进一条新的生路,他要找到人生的要义,但“还不知道怎样跨出那第一步”。
  美好的前景一次次升起又破灭,“人生的要义”到底是什么?“新的生路”到底在哪里?
  以上各项都是贯穿《伤逝》始终的重要内容,它们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作品的有机体,很难抽出某个方面单独作为作品主题。如果一定要给《伤逝》的主题定个方向,我想应该是作者对于人性与人生的追问。
  我们的时代不同于涓生和子君的时代,然而许多问题并未因时代的变化而瓦解。从这点上说,解读《伤逝》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今.析<伤逝>的反讽性质[J].文学评论,2010,(2).
  [2]杨联芬.叙述的修辞性与鲁迅的女性观[J].鲁迅研究月刊,2005,(3).
  [3]鲁迅经典全集[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4]钱振纲.清末民国小说史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5]孙郁.鲁迅与胡适[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6]李山.中国文化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干部教育培训中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三点依据:学员差异化特点、多元化培训需求和成人的学习特点,并据此探讨教学实施的方案。  关键词:干部培训;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9-0141-03    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是一个由不同环节组成的系统,它可以描述为:适应环境与输入条件的要求,有明确的培训目标,选择翔实的培训
期刊
摘要:在指导本科生学位论文写作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改变选题喜欢“大”、“全”的偏向,培养他们从细微处着眼、从纵深处挖掘、积极探索问题的论文写作意识。以卢仝为例,通过把其诗歌结构方式分为“倾诉式”、“对话式”和“反问式”三类进行细致探讨,从而使本科生对于论文的写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直观认识。  关键词:论文选题;卢仝;结构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
期刊
摘要: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和谐的内涵,并结合高校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高校贫困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使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和谐校园形成统一内在的认识。  关键词:贫困;和谐;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5-0176-02    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的变革发展,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政府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关注
期刊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重塑政府形象运动,使政府形象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政府形象传播也成了世界性的竞争。中国加入WTO后,在吸引外资和遵守贸易规则的要求下,不断地优化政府形象传播,塑造高效、民主、透明的政府形象。应用大众传播是一个国家政府形象传播的重要策略选择,中西方在应用大众传播存在差异,就在比较中西方政府形象传播策略选择,特别以用大众传播为例,分析中西方的差异,从
期刊
摘要:以中山学院为例,阐述了独立学院在留级生学籍处理上所作的留级试读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留级;试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5-0224-01    留级生是指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达不到学校所规定的学分要求,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需要跟随下一年级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兴起,降低了
期刊
摘要:从社会、经济、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构建丽水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丽水市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并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对丽水市在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各项效益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高的驱动作用进行分析。丽水市工业化初期,土地利用环境生态效益值明显高于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各效益系统基本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进入工业化中期后,社会和经济效益增长较
期刊
摘要:结合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发掘学生社团作为自发的学生群众组织,以其独特的组织特性为创新人格的培育提供了载体、营造了氛围、创立了空间,以求进一步拓展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创新人格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创新人格;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5-0271-02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人格教育的
期刊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其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其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整合课程的内容和思想,深化课堂内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外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改革 
期刊
摘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中国和世界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陕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可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陕西文化产业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高校正是至关重要的人才孵化器。以咸阳师范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为例,着重探讨了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互动关系,旨在为陕西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发展出谋献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互动关系
期刊
摘要:清季中国出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其中二万万女性在报刊等媒体与亲友等人的触动下,开始走出“三从四德”之牢笼进入社会,由此催生了女报人、女教师等新女性,但这些新女性最终犹如昙花一现,在传统压力下以回归而告终。以清末著名女报人陈撷芬为考察对象,分析她在报刊传播与人际交往的夹击下思想蜕变的轨迹,及最终怎样面对传统压力。  关键词:陈撷芬;大众媒介;人际交往;新女性;传统道德  中图分类号:I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