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我国华北地区1966~1984年原地应力测量数据49组,结合各测点附近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要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地壳浅部断裂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比值随时间变化与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使在同一断裂上同一时域内,由于不同地段地震活动性的差异,所对应的有效应力比值亦有不同的变化。分析认为,当断裂面上有效应力比值在0.5以下时,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微弱,断裂呈现稳态,大于此值时,地震活动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我国华北地区1966~1984年原地应力测量数据49组,结合各测点附近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要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地壳浅部断裂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比值随时间变化与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使在同一断裂上同一时域内,由于不同地段地震活动性的差异,所对应的有效应力比值亦有不同的变化。分析认为,当断裂面上有效应力比值在0.5以下时,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微弱,断裂呈现稳态,大于此值时,地震活动增强,断裂失稳。
其他文献
针对青藏高原中部东经88~96°、北纬30~36°地区,采用确定论与概率论相结合的构造物理方法,根据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地层结构、地热环境和驱动背景,计算了各潜在震源区的震源参数和发震概率,对比分析了1988年11月5日沱沱河沿以西7级地震前、后发震概率的变化,并就该地区地震危险性趋势进行了讨论。考虑到两次强震之间较小地震所消耗的能量,文中还提出了“有效孕震时间”的概念,给出了推算方法。
采用Cora-3修改方法和Hamming方法对辽宁及其邻区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性特征进行研究,划分了6级、6.5级和7级以上潜在震源区,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经k值试验、删除对象试验和删除特征试验,均表明结果比较稳定可靠。这一成果弥补了辽宁地区这方面工作的不足,并为确定辽宁及其邻区的潜在震源区提供了依据。
岩石圈热状态是制约岩石圈深部物质的力学强度及其流变学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Brace等(1970)研究了圣安德烈斯断裂带震源深度分布后,将该断裂带内最大震源深度小于12~15km归因于较高的热流值。由此提出这样的假设:震源区较低的温度是地震活动发生的基本条件。Molnar等(1979)在研究了板块俯冲带中最大震源深度分布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通常,地震只能发生在岩石圈内的脆性部分,因此,最大震源深
《西藏中部活动断层》是对西藏中部地区的活动断层、地震地表破裂研究的全面总结。书中详细论述了西藏中部主要活动断层及沿其分布的地震地表破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讨论了强震的发震构造;总结了西藏中部主要构造盆地类型及其特征,并探讨了拉分盆地和地堑系的发展演化;最后,根据不同方向活动断层、地震地表破裂的力学性质和运动特征,结合粘土实验、数学模拟结果,讨论了西藏中部的现今受
以大理岩为样品,在围压10~60MPa下进行了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破坏实验,统计并分析了主断裂面的分维几何特征。在环境因素和介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D值不随标本尺度变化,表明岩石破裂结构的确具有自相似性。围压是影响D值大小的一种因素,在约35MPa以下,D值随围压增加而降低;在约35MPa以上,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加。提出在分析野外断层迹线的分维特征时,尚应考虑断层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及其可能的随深度的变化
经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批准,地质科技期刊研究会于1992年10月23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至同月26日闭幕。出席大会的代表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53个编辑部共70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世源,中国地质学会期刊处处长罗正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赵鹏大、副校长杨巍然及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栗陶生等同志出席了大
地震转换波测深法首次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州地区进行地壳深部构造的探测,得出了该区地壳中的4个主要界面的构造形态图和沿北东方向穿越本区的地壳深部构造剖面图。查明闽江断裂由两条北西向产状较陡的超壳断裂组成,福州断陷盆地的深部上地壳G界面呈条带状下沉,下地壳C、C_1界面和M面及壳内低速层均相对上隆,这一结果为解释本区高地热异常提供了深部依据。
该固体围压介质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装置的应力和围压修正方法是从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变形实验室的三轴实验系统中经过实验总结出来的,简便易行,可应用于同类系统的实验设备。确定了该实验装置采用氯化钠传压介质时氯化钠的传压特性和内部摩擦力的大小,并进一步确定出样品实际所受的围压和应力与表观值间的关系,求出修正量,从而应用于具体的实验研究中。
应用震源波谱分析对红河断裂带深部震源环境介质力学性质和地质资料的研究,证明在弥渡以南的红河断裂深部存在有利于蠕滑活动的环境介质条件,从而对红河断裂地震活动的不均匀性提出了新的解释。
中国地震学会第5届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和岩石力学学会第3届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2月1日至7日在长沙召开。与会人员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单位,其中包括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西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地质学院,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等。专业委员会主任马瑾教授致开幕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