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愿失去面包,也不愿失去水仙花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只追求物质享受,而对精神追求不以为意,然而,物质享受真的比精神追求重要吗?水仙花永远抵不过面包吗?
  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抛弃了安逸舒适的都市生活,选择隐居瓦尔登湖。荡舟在那烟波渺渺、波光粼粼的湖面,他与自然融为一体,像是在做一个缥缈的梦。木屋虽简陋,生活虽清苦,他的精神世界却充盈富足,巨作《瓦尔登湖》横空出世。时光流转,当后人從那儿走过,仿佛还能听见梭罗回归自然的脚步声。梭罗放弃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才创作了这部文学巨著,才让《瓦尔登湖》在他死后的一百多年间被无数后人捧读,被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诺贝尔曾说:“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1949年,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声名大噪。然而此时的他早已被金钱所累。福克纳不善理财,加之妻子崇尚奢华生活,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为了偿还债务,他不得不与财大气粗的好莱坞公司签约,为他们编写剧本。尽管获得了丰厚的报酬,却丧失了宝贵的精神自由,丧失了创作才能。他痛恨为了金钱而写作,可偏偏不得不为金钱而写作。他得到了世人眼中的面包,却失去了精神世界的水仙花。
  曾经看过一段话:“这才知道什么叫夜凉如水,月色如洗。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哪一座屋顶了?”我们心中的明月被黑暗一点点吞噬,是时候把它放回群星之间了。有人说,当我们把珍珠看得比玻璃弹珠贵重时,我们就已经可悲地长大。可如果物质是人的外壳,精神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外表再华丽也代替不了内心的空虚。“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饱满的灵魂才能撑起一个完整的人。

  穆罕默德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对我来说,我宁愿失去面包,也不愿失去水仙花。
  佳作点评
  文章思维清晰而严密。开头从现实中人们重物质轻精神切入,以疑问引起读者注意。接着用梭罗和福克纳的例子进行正反论证。在此基础上,作者联系现实,由实到虚,结论水到渠成:我宁愿失去面包,也不愿失去水仙花。在严密的思维之间,作者巧妙借用名言进行过渡,使得文章如行云流水,多了一分灵动。(洪方煜)
其他文献
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继续撰写政法笔记,因为这已经坚持了三年。  2010年,新闻“井喷”的一年。涟漪09年重庆打黑的余波,从坐了十一年冤狱的赵作海重返家乡到南京的换偶教授“聚众淫乱”,从跌倒的山西煤官到辽宁的“土地奶奶”也疯狂,我们的生活永远不缺喧嚣。除了热闹,我们还需要什么?  混乱秩序之下的残酷事实日渐被娱乐式的调侃所遮掩,理性与批判的声音在冷僻的角落里声嘶力竭,取而代之的是非诚勿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整个中国就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那时的一些留学生“深造”后回国,受到尊重便自认学富五车,殊不知自己漂洋过海,也只是空学了一堆文化糟粕。纨绔子弟一副优柔寡断、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的浮华相,社会上人们则是一副或崇洋媚外,或顽固不化、迂腐不堪的末世脸,再加上当时那灰蒙蒙、阴沉沉的天,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亟待冲破的围城。  《围城》成功塑造了方鸿渐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他看不起博士学位,
很多学生认为,一篇文章只要立意准确、观点鲜明、结构清晰,就可算得上一篇好文章,可以获得高分。他们不愿意在语言上精雕细琢,写出的语言粗糙,甚至低幼化、口水化,而这已经成为很多高中生作文的通病。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明确规定,一篇好作文应该做到有文采,即指文章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做到文质兼美。语言自然流畅、内容丰赡的文章,可以使读者身心愉悦;语言枯燥呆板、内容乏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以少年儿童的视角来完整呈现新中国70年伟大变化的书。一个固执而深情的老人带着秘密从海外归来,寻找家族传人“昊水庆”,引出一个叛逆期的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任性小男孩,和一个善良勤劳勇敢的职业女性妈妈。他们一起进行了一场充满趣味和思索的寻觅之旅。故事通过新中国建立之初、改革开放之初等远去的年代和今天新时代的时空对比,突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一起翻开书,感
近年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野。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超4亿。网络文学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阅读方式。在网络文学普及以前,国人的年平均阅读量只有可怜的4本,远低于邻近的日本、韩国等国。网络文学出现后,国人人均阅读量得到了提升。  但是,综览网络文学作品,我发现优质作品很少,大部分作品受众群体只限于所谓“圈内人”,能在各大文学奖上获奖的作品更是寥寥无几,
思辨,作为一种求真的思维品质,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的推崇。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让他们的文字具有逻辑的力量、理性的光辉?下面我将通过一道作文题,具体阐述思辨性作文的四个升格之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尼采说:“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  这句话给了你哪些启发和思考?让你产生了哪些联想?请你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
我们阅读名家作品,不仅能从中汲取思想的养料,加深对人生的理解,还能以其为写作的标杆,补己之短。从名家作品中积累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技巧,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技艺不断攀升。  读名家作品时,我们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关注,并用心揣摩,学习借鉴。借鉴点一捕捉瞬间,工笔描摹  有道是“文章最忌随人后”,名家们不写“复制”的文章。即便是同样的题材,他们也会比常人写得新鲜有趣的奥秘就在于,他们具有极强的捕捉瞬间画面
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这是文明与文化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根据定义,我们发现文明和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失去了读诗、写诗的能力。人们沉浸于日常事务或是娱乐中,却忘记了“诗意”是什么。对此,有人表示痛惜,有人视作理所当然,有人努力寻找诗歌。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  一精准审题  阅读这则材料,
古代“高考”也封卷  现在高考有严格的弥封制度,每场考试结束便弥封答题卡,以防出现人为舞弊现象。实际上,这种弥封制度在古代“高考”时就已经有了。  考卷弥封制度始于宋。据《宋史·选举志》记载,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即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确定所录取的试卷后才拆开。不过在古时封建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实行考卷弥封制度,还是有不法考官凭借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