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圆号情

来源 :乐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eiyo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音乐学院圆号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张诚心,是中国圆号学会执行会长和中国乐器协会音乐教育圆号研习会首任会长。他曾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管弦乐队分队长及圆号首席、中国中央乐团圆号首席、中央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圆号首席、北京交响乐团圆号首席。1999年,张诚心入选《中国世纪专家》和《世界华人当代名人大辞典》。
  自己动手制作乐器
  张诚心出生在山西太原,小时候他家居住的地方大学聚集,文化氛围浓郁。张诚心的外公是山西大学的教授,家中藏书很多。生性文静的张诚心读了很多书,打小接受了许多书香的浸润。
  6岁的时候,张诚心随父母支边到了内蒙古。
  张诚心的哥哥会吹笛子。年幼的张诚心看到哥哥能用一支短小的横笛吹出旋律,感到十分新奇。在哥哥的启蒙下,他也学会了吹笛子。邻居有一个大哥哥会拉二胡,张诚心觉得二胡的技术含量更高,就缠着父母也要学。没有胡琴,他找来一个铁罐头盒,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鼓皮,绷在了罐头盒前面,又寻到一根木杆插进罐头盒作为二胡的琴杆。没有二胡弦,他就用两根儿细钢丝代替。邻居家哥哥会雕刻二胡琴马,令张诚心非常羡慕,于是他也琢磨着自己动手做琴码。没有材料,他就把家里筷子粗头部分锯掉一截然后截成几段,雕琢、打磨学着制作琴码。码子装上后,他用一根别人给的旧琴弓试着拉,发现这把土造胡琴的声音跟木头二胡的声音一点也不一样。尽管如此,这把自制的胡琴,开启了张诚心的音乐之旅。
  考入艺校雏鹰展翅
  进入小学之后,爱好音乐的张诚心作为班里的文艺骨干加入了学校的宣传队。在宣传队里,他接触到了许多乐器,除了民族乐器外,他还学会了吹小号。张诚心的父母对他学乐器秉持着“只要你愿意学,我们就不反对”的态度,这种开明的教育方法,给予了张诚心很大的自由度,因此他在学乐器方面没有任何羁绊。
  1972年,内蒙古艺校恢复招生。一天,学校里来了几位艺校的老师,他们来学校挑选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
  招生老师问张诚心都会什么?张诚心为老师施展着十八般技艺,唱歌、吹笛子、拉二胡外加翻跟头。老师们兴趣盎然地欣赏完之后又追问道:你还会什么?张诚心想了想回答道:我还会吹小号!老师一听喜出望外,忙找人取来小号,张诚心毫不胆怯,接过小号就吹了一段他熟悉的旋律。
  老师们对张诚心非常满意,当下就决定录取这个音乐好苗子。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名言,用到张诚心身上十分贴切。因为热爱音乐,张诚心赢得了去艺校学习的机会。令他没想到的是,因为学会了几件乐器,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进入内蒙古艺校之后,系领导看到张诚心身体瘦弱怕吹小号太费力,就让他改学圆号。从此,张诚心就与圆号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诚心坦言:在铜管乐器中,圆号是最难学的乐器。“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面,出错最多的是圆号。为何难?因为它泛音太多,不按键子就能出16个泛音;再有就是小号和长号是直管的,而圆号管道达三米长,拐弯的管道很多,这自然会形成气阻,所以很容易出错。在内蒙古艺校,当时学校没有固定的圆号老师,张诚心就跟内蒙歌舞团的圆号首席韩义老师学习。有时背着圆号去老师家上课,正好赶上老师排练或是演出,无法上课的他只能沮丧地自己走回学校。“老师也没有什么教学大纲,只是让你吹一段儿,他听完给你指出哪些地方不足。”这种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张诚心的学习愿望。待学校放后,张诚心就坐火车来北京找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圆号家高世广和王玉才老师学习圆号。
  几度寒来暑往,张诚心的圆号演奏技艺日渐精进,由最初只能跟着别人后面吹,到后来能够独挑大梁完整吹下舞剧《白毛女》的全剧。
  为谋发展赴京学习
  三年多的艺校学习生涯结束了,张诚心从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蜕变成接受过科班学习和专业训练的圆号演奏者,这为其未来事业的发展和日后成为专业圆号演奏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令他难忘的是,在艺校学习期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犹如父子关系,每每想起,他的内心都会涌起一股暖流。
  毕业之后,张诚心被分配到内蒙古二连浩特文工团。
  此时,北京国防科委文工团招聘圆号演奏员,乐团领导听完张诚心的演奏后非常满意,也希望他尽快到乐团报道。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为了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张诚心最终告别了内蒙古来到了北京,加入到中國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委文工团。此时,中央广播艺术团交响乐团也在频频向他招手,可张诚心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不愿意辜负了国防科委文工团对他的信任,便断了去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的念想。在北京期间,张诚心还拜资深铜管乐教授夏之秋先生为师。
  在几位辅导老师眼里,张诚心在国内圆号领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是出鞘的利剑,闪耀着夺目的锋芒。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1979年,张诚心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因为乐理和视唱练耳基础扎实,所以这两门课他免修两年。利用免修课程的机会,张诚心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经过四年系统的学习,他的综合素质和演奏技艺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军艺学习期间,他品学兼优,被学校发展为中共党员。
  1983年7月,张诚心从军艺毕业后,进入总政歌舞团,任管弦乐队分队长及圆号首席。张诚心说:“当年付庚辰是团长,徐新任艺术指导。”张诚心回忆,当时他参加了许多大型节目的演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节目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张诚心任联合乐团的圆号首席,高质量的完成了其中圆号独奏的任务。
  1986年底,张诚心离开总政后又去了中央乐团,次年担任圆号首席。1992年,35岁的张诚心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演奏员,他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国家一级圆号演奏员。
  那些年,张诚心辗转了许多乐团,无论他到哪里,哪里的圆号声部都会得到极大改观。
  张诚心曾先后参加了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天鹅湖》《斯巴达克斯》和歌剧《图兰朵》《弄臣》《蝴蝶夫人》《茶花女》《卡门》《阿依达》等中外名剧的演出,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是许多人都不曾经历过的。   1998年,鉴于张诚心在全国大赛中获过奖项、炉火纯青的圆号演奏技艺和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中央音乐学院将其招至麾下,以充实圆号教学工作。从此,张诚心告别舞台开始了他教书育人的生涯。从台前走到了幕后,张诚心翻开了他的人生新篇章。
  天赋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张诚心开始执教生涯后,意识到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对教学的帮助非常大。
  他懂得,每一个学习乐器的学生都将会走上舞台,一些学生在台下发挥很正常,而在上台后由于紧张难免会出错。张诚心在教学中会把自己演奏音乐会时的切身体会都会传授给学生。他甚至能告诉学生上台演奏某段音乐“SOLO”时的心跳次数。演奏时什么时候深呼吸、哪些地方会产生紧张感觉、遇到某种情况如何应对和处理等,他都会告诉学生。学生演完后会兴奋地告诉他:老师,您说的真对!
  张诚心不仅教大学生,也有教中小学生的经验。每年在小金钟奖比赛及全国中小学生乐器独奏展演中,张诚心都会受邀担任评委。谈到对孩子的教学,张诚心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他说:“学乐器跟学舞蹈不一样,它是单兵制。教学中基本功的东西和曲子的东西掺和在一起教,分配好。”为了让孩子们从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中体味到兴趣,他把简单的音阶变成旋律。他说,基础的东西和基本功一定要练,同时把兴趣的东西揉进去,这样就能达到训练效果。兴趣提高了,自然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兴趣以后,学生练琴的自觉性也会提高,老师不用督促,他也能自觉训练。张诚心深有感触地说:天赋和热爱,对学音乐的孩子很重要。
  张诚心对女儿的培养和教育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说到女儿张咪咪,张诚心非常自豪。她是中国第一个圆号博士。她四岁师从宋金兰老师学钢琴,达到十级程度后又学习圆号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最后赴美留学取得圆号演奏博士学位后回国。
  张诚心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老师的孩子不跟他父亲学大管,学大提琴也半途而废,后改学长笛,最后居然在比赛中获奖。这就说明一个孩子学习乐器,在选择中总有一款会适合他。只要他心中的音乐之火没有熄灭。
  艺术永恒值得一生追求
  张诚心谈到自己年轻时也曾恃才傲物,对于圆号的“高、快、响”能够轻松驾驭,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争强好胜的心态变得平淡了许多,大有“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他坦诚地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一定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否则就不会进步。
  张诚心从小学习音乐,对何为音乐、何为技术,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学音乐就是这样,技术问题解决了,音乐内涵的东西就要多做,多下功夫。因为音乐最后拼的不是技术,而是音乐以外的东西,是个人的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技术是有限的,通過实践和长时间的训练都能够掌握,而音乐内涵的东西只有不断地吸收别人的长处,由人生感悟和艺术情怀的叠加才能够形成。音乐追求是无限的。追求音乐内涵、音乐美感需要一生的时间。作为演奏家,要解决‘技’与‘道’的关系,技术有涯,艺术无穷。艺术是永恒的东西,值得我们永远去追求。”
  结语
  张诚心从1998年到中央音乐学院执教,至今在教育战线已经耕耘了22余年,他先后出版了《圆号经典名曲集》《圆号演奏入门与提高》《圆号每日练习》《圆号乐队演奏困难片断精选60例》《中央音乐学院圆号考级教程新版》《圆号演奏杂谈》《圆号教学》《圆号基础教程》。
  如今,张诚心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大专业院团,如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广州乐团……目前在一些院团的圆号首席、副首席的位置上,都有张诚心的学生。“再过几年,这些人都是乐团的中流砥柱。”像园丁看见自己辛勤培育的树苗已经开花结果,张诚心十分欣慰和自豪,成就感油然而生。
其他文献
“新时代雷锋学校创建活动利在当前,功在千秋。作为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的红军小学,理应走在前列,创造经验……”5月13日上午,正在上海希望工程培訓基地暨“雷锋学院”参加培训的全国部分红军小学校长和教师,听了《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将军关于传承雷锋精神的报告后,纷纷表示出自己的心愿。  由共青团上海市市委、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上海市青基会、上海市希望志愿中心主办的红军小学、希望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
期刊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建二局广州分公司坚持以学为基、以史为鉴、以行见效,组织广大职工为群众送服务办实事,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启“党史+志愿”新模式,掀起“学习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活动新热潮。  近日,粤海江门甘化厂项目部联合江门市甘棠社区党委、市中心医院机关二支部、市交建集团党支部、碧桂园西江分公司党支部,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从“
期刊
2021年3月1日,是河南省中小學开学的日子,邓州市文渠镇聂营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从学习雷锋精神开始。该校邀请邓州市编外雷锋团领导以及电力营“三八雷锋班”的阿姨们来到学生中间,为孩子们讲述雷锋叔叔的故事。  同学们一边阅读着阿姨们送来的《雷锋日记》等书籍,一边热烈地讨论着:“我要学习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后帮助大家”“我要当一个有爱心的人,长大像供电公司的阿姨们一样,加入‘编外雷锋团’,帮助更
期刊
“大凡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特别空气。”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也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行动指南。  实现中国梦,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
期刊
河南省南阳市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位于伏牛山深处,学校虽说坐落于村里的中间位置,但住得远的学生步行要3小时才能到达。全校75名学生中,40多人在校住宿,而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日前,孩子们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雷锋叔叔”来帮助他们了。  在国家和各省市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指导帮助下,雷锋杂志社联合中国教师杂志社、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于2018年
期刊
5月的皖西大别山腹地,群峰翠绿,杜鹃花红。  在安徽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为民服务站,记者见到了扶贫干部驻村的余静,这位来自城里,文静、瘦弱的女扶贫队长,为了兑现曾在总书记和全体村民面前立下的“只要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的铮铮誓言,坚守深山6年多,带领大湾村旧貌换新颜。截至2020年,该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建成4000多亩茶园, 32家农家乐,开发开放多个景点,阔步走向康庄大道,她获得
期刊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了体现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先进文化,彰显时代特征和关乎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精神谱系。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当中的重要坐标之一,维护和用好这一坐标,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思想内核的生动体现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初心
期刊
10月26日,美麗的塞外古城呼和浩特,蓝天白云,阳光明媚。8点30分,某消防训练基地6楼会议室里熙熙攘攘,掌声阵阵。雷锋杂志社工作年会暨《雷锋》杂志创刊五周年总结表彰会,在这里隆重召开。群英荟萃的盛会  雷锋生前战友、邓州编外雷锋团政委姚德奇来了,“当代雷锋”庄仕华来了,为北疆人民造福的“大漠龙王”“学雷锋金质奖章”获得者龙凡将军来了,“草原英雄小姐妹”代表玉荣来了,雷锋团第11任团长、雷锋战友联
期刊
4月下旬,“践行雷锋精神,做大国工匠——世界技能大赛优秀选手事迹报告会”在广东省茂名市六所中学隆重举行。报告会邀请了近年来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5位选手作为演讲嘉宾,零距离与青年学子交流分享。  “一千多个日夜,没有白费。2020年,我和搭档获得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广东省选拔赛第一名。”曾经怀疑自己不适合园艺竞赛的杨华雄,在45届省赛被淘汰,后来却逆袭成为了第一名!当时他代表广东44
期刊
世界上有许多名船,但恐怕没有哪一艘船像这条小船一样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这艘长约16米宽3米、要弓着背才能进入的小小红船,却承载千钧,开启了跨世纪的航程。  5月6日,雷锋杂志社入党积极分子来到革命红船启航地嘉兴南湖,追寻红色记忆,感受新时期红船精神。  雷锋杂志社老中青同志怀揣朝圣之情,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内认真聆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大家驻足细观史料,重温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百年光辉历程,深讀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