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条件下溢流液膜厚度测量方法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超声速溢流液膜冷却是一种新型的飞行器热防护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液膜厚度作为最基本的参数,对研究液膜形成条件、冷却机理、冷却性能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膜厚测量的基本问题,总结各研究领域内相关的方法,并对各方法应用于高超声速溢流液膜冷却实验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筛选确定了利用电导法测量高超声速溢流液膜厚度.在高超声速激波风洞来流Ma=6的条件下,开展了15°楔模型溢流液膜冷却实验,利用电导法测量液膜建立过程中液膜厚度的变化,验证了电导法测量溢流液膜厚度的可行性,并对高超声速条件下的
其他文献
本文探索了乙烯/丙烯/极性单体三元共聚物的合成方法.乙烯/丙烯/ω-Cl-α-乙烯基单体三元共聚物由于分子中引入了ω-Cl-α-乙烯基极性单体,改变了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化学惰性.我们采用催化剂Cat.L-Pd配位催化乙烯/丙烯/ω-Cl-α-乙烯基单体三元共聚合,合成了极性三元无规共聚物.探讨了催化剂结构、聚合条件对三元共聚合行为的影响,并优化了聚合条件.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氢谱
期刊
聚烯烃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乙丙橡胶或丁基橡胶等,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可控聚合反应可以实现制备高性能烯烃聚合物材料及不同微观结构、序列结构及拓扑结构的烯烃基高分子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通过乙烯/丙烯配位共聚制备乙丙共聚物及通过异丁烯正离子聚合制备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及非茂单活性中心钒催化剂催化乙烯/丙烯共聚方面的
期刊
近年来,氧热法制电石工艺因相对电热法的明显优势而受到关注.为了设计适用该工艺的反应器,本文建立了包括热解动力学以及热传递效应的复合颗粒热解模型,通过模拟分别考察了单一组成球形颗粒(包括煤、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以及煤与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组成的双组分复合颗粒在高温气流中的热解.基于模拟结果发现,氧热法制电石反应器宜采用氢氧化钙为钙源、烟煤和氢氧化钙以拟均相结构组成复合颗粒.颗粒热解过程中,氢氧化钙的热解吸
期刊
为了实现大通量、高效率的目的,本文根据复合塔板的设计思想,开发设计了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Novel FVPT).在一个直径为500 mm的有机玻璃塔内,使用空气-水(富氧水)物系对该塔板进行冷模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清液层高度、干板压降、湿板压降、雾沫夹带、漏液以及传质效率,研究其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效率随着气液相负荷的变化规律.本文还根据压降产生原理,结合影响塔板压降的因素,推导出了新型导向立体
期刊
撞击流是一种过程强化形式,因其能产生较大的湍流动能与湍流耗散率而适用于快速反应体系.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与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对不等径撞击流反应器内的流动与微观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分湍动情况下,雷诺数的改变对撞击腔内无因次化的流体平均速度、脉动速度以及湍流动能分布影响不大,微观混合效果随着撞击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强;适宜的上方空间有利于增强传递过程,在较低的上方空间
期刊
化学吸收法是碳捕集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单乙醇胺(MEA)是最常用的化学吸收剂.然而由于MEA的解吸能耗较高,造成CO_2捕集成本居高不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盐析效应开发新型CO_2相变化吸收剂的方法,并开发了吸收剂组成为"MEA+叔丁醇+水"的新型CO_2相变化吸收剂.实验考察了不同配比下吸收剂的分相情况、循环负载量以及吸收剂的物理性质,并用气相容积法测定了40℃、0~0.5 MPa下,CO
期刊
硫代葡萄糖苷-黑芥子酶体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抗虫体系.在植物细胞被破碎之后,硫代葡萄糖苷会与内源的黑芥子酶相接触,并被其降解成为可以抗虫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在近年来还被发现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其中抗癌活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就是从中药莱菔子中提取的莱菔素.但是,使用内源性的黑芥子酶酶解硫代葡萄糖苷时,原料中的杂酶会导致大部分底物转化为副产物腈类,不仅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
期刊
常规油气井可较容易求得解析产能,而页岩气的解吸、滑脱和扩散等非线性流动机理导致产能模型具有严重的非线性.本文运用三线性流模型,引入新的拟压力和拟时间处理页岩气的解吸和压缩性的非线性,运用逐次替换法处理滑脱和扩散的非线性.引入动用范围的概念,结合物质平衡方法和牛顿迭代法求得不同时间下的平均压力,以此不断更新模型参数,获得产能的半解析解.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高效处理模型的非线性,准确快速地获得页岩
期刊
红外透明导电薄膜凭借其在可见光-红外光范围内高透过和高导电的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德鲁德自由电子理论可知,透明导电薄膜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之间难以协调.为了探明透明导电薄膜能否同时具有中-远红外光学透过性能和高导电性能,首先从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的机制出发,分析红外波段光电性能难以协调的本质原因,并提出实现红外透明导电的可能性.其次对近几年氧化物薄膜光电性能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探讨其光学性能和电学性
期刊
褐煤选择性氧化制羧基化学品是其高效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褐煤氧化制化学品的方法主要包括硝酸氧化法、次氯酸钠氧化法、双氧水氧化法、钌离子氧化法、碱-氧气氧化法、催化氧气氧化法以及其他氧化法等.采用不同的氧化方法对褐煤进行氧化,可能得到组成与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别的氧化产物.但所有的氧化产物均是一种羧基化学品的混合物,需要进行分离纯化.因此,研究者对不同类型羧酸混合物的分离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反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