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牌坊,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小品,通常解释成为纪念性建筑,与之相对应的总让我联想到西方的凯旋门,而作为“胜利之拱”的凯旋门,在西方是一种独立的特殊形式的纪念性建筑,而已有数千年历史的牌坊,作为纪念性建筑的历史,不过是明清以来的五、六百年,在此之前,它的原型是什么?在牌坊的整个发展演化中,他在功能和形式上发生怎样的变化?当今在城市中的形态又是怎样的?跟随这样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吸取当代学者对牌坊的研究成果,完成了这篇读书报告,也是对我思考,整理和学习过程的记录。
  一、 牌坊的演变
  1、从形式上的思考开始
  古今不论是放在建筑群的前面,还设立在通衢大道上,牌坊总归有一种大门入口的特点,所以它的起源与建筑群的“门”分不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建筑总是成群成组的出现,就单幢房屋来说,他的体量都不大,结构也不复杂,这些房屋之所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多种要求,靠的是由众多单幢房屋围成一个个院落,再由门将院落串联成一个群体,从而满足不同的建筑功能和性质,牌坊作为群体最前面的“门”,与建筑的门有着天生的联系。
  关于牌坊的由来,乐嘉藻先生提出三个原型,其一:其设于道周或桥头及陵墓前者,由古之华表而来。古代帝王为了听取民意,在宫外悬挂“谏鼓”,在道上设“榜木”;其二:设于公府坛庙大门之外者,由古之乌头门而来。《洛阳加蓝记》曰“永宁寺北面,不施屋似乌头门”;其三:用以旌表者,由绰楔chuo xie之制而来。乌门绰楔是乌头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外门,又称“将军门”,门限可抽以通车马。
  从以上三种是从功能上寻找牌坊的雏形,而牌坊不同于华表(表木)“取谏”的功能,从形制上看,牌坊的起源很早,与古之衡门、乌头门、棂星门有关,其基本形式是“二柱穿一木”形成的门洞,明清时期的牌坊外观造型复杂,但也未脱离这种“门”的基本原型。后期牌坊旌表和尊崇的功能也与乌头门、棂星门有关。
   汉代住宅简陋,外为衡门,即左右两边立柱,上有一根或两根横梁,立柱之内再按门扇。根据宋《营造法式》中的图示,乌头门与衡门无太大区别,也是两木间横穿一木,下有门扇,但唐宋时期它特指六品以上官员住宅前设置的仪门,含有旌表之意。在此意义上,后来的乌头门演化为衙署、王府门前的牌坊,加大旌表之意,并大量的用于宗祠建筑中。棂星门与衡门也基本相同,“棂星”汉代称“灵星”,今之“天田星”,与祭祀有关。因而,棂星门与乌头门虽结构、形状相似,但其主要用于坛庙、宫苑,意在尊崇。由此后来的牌坊或附于门屋上的牌楼门又多了一种尊崇的功能。
  2、名称上的联想
  根据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的分析,提出牌坊是由古代的坊门演化而来的。
  提及牌坊,即隐含着其与里坊門的关系,里坊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居住单元。里坊制(前身闾里制)是自周朝以来就出现的一种编民制度,也就是说,牌坊的历史与古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密切相关。了解牌坊的由来就必须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里坊制说起。
  3、变换的历史角色
  (1)禁锢的工具——战国至唐末
  根据文献记载,周代城市就实行闾里制。在天子王城附近的区域被称为效区,稍远的地区称为甸区,通称王畿。效区居民的基层组织方式是五户为“比”,五比为“闾”,甸区居民的基层组织方式是五户为”邻”,,五“邻”为“里”。今天我们还常使用的“邻里”、“比邻”就是来源于古代的城市规划居住区单元的概念
  战国时期的闾里在唐代称为“里坊”,制度发展日臻完善。城中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这种城中之城,一般为方形或矩形,这些方块土地被称为“里”或“坊”,四周围有墙垣围合,中央开始开十字大街或东西向的大街,街头皆设坊门以供出入,坊门晨启夜闭,夜间不能自由出入。居民的住宅只能把门开在坊巷内,只有万户侯,寺庙能向大街开门,这是出于一种管制和防卫的布置,因而可以说古代坊门是统治阶级禁锢人民的一种工具。
  坊门在古代称为“闾”。坊内居民,若在伦理道德、市井民风等方面有值得表彰之处,官府会张榜于坊门上,所谓“嘉德懿行,特旨旌表”。榜于门上者,谓之“表闾”。这种“表闾”之制,是牌坊主要功能之一——旌表的又一来源。
  唐代坊门之形制因坊而异,与坊之面积和自身功能有关。这为后来不同尺度和形式的牌坊与牌楼提供了原型
  (2)繁闹的地标——宋、元
  宋代以来,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打破理坊围墙开设店铺的事不断发生,城市商业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变化,夜市已成为必要,最终封闭的里坊制逐渐被开放的街巷制所代替,城市居区规划由面性转向线性发展,相对以往的规矩严整,线性带来的是活泼,有机和更高的土地利用率,这刺激了竞争,也促进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因而里坊制到街巷制的发展既是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牌坊脱离坊墙,摘掉坊门这一“禁锢”帽子的大动作。
  封闭的坊墙被打破后,被街市取代,只剩下坊门立于街巷口,作为街区的一种标志,逐渐演变为融标榜、装饰于一体,在一条条繁闹的街市中醒目的竖立。
  牌坊出现之初,继承了坊门的基本特征,同时作为独立设置的建筑物,根据不同的街巷尺度和特点,有趋于华丽和高大的倾向,应该说,街市牌坊在装饰性上的加强既是经济繁荣的结果,也是街市之间特色竞争的表现。这一过程中,在细部和装饰上可能受到华表和门阙的影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华表与牌坊在细部上相似(日月板),但并无严格的继承关系。
  里坊制消亡之后,“坊”作为各街区的命名保存了下来,如今之总称“街坊”。可以看到现在的牌坊或者牌楼仍具有记载地名、表彰功德两种功能。除此之外,宋代,牌坊又扩展了作为“门”最基本的功能,作为独立的建筑,出现在建筑群前,引导其后的一系列空间。《平江图》中子城前积善、吴会二坊,扩大了子城的前导空间。
  (2)华丽的纪念——明、清以来
  明清牌坊的形式、构造和用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今保存下来的牌坊也多为这个时期建造的。明代,牌坊除发展了引导空间序列的功能外,更为突出的演变是成为一类纪念性建筑,这与历代的继承和发展的旌表方式有关。明代统治阶级强化宗法意识,使纪念性牌坊得到很大发展,以至人们差不多忘却了他本来的用途。
  各种纪念性牌坊的日益增多,牌坊的造型也日趋讲究,并且对纪念性加强和空间引导的尺度要求,牌坊的开间,层数也在增多,各地普遍出现四柱三楼、四柱五楼的牌坊形式,并成为以后牌坊建造的主流。
  元末明初,技术、工具的进步使利用千金之石建造建筑成为了可能,全国的牌坊用材由木向石过渡,这些都丰富了牌坊的形式与做法,不但有木构、石构、砖构,而且产生了石柱砖构、木柱砖构、石仿木构,砖仿石构等多种形式,清代还出现了砖砌拱券门洞的牌坊,且多在砖墙上贴满琉璃瓦,成为琉璃牌坊。可以说,明清建设了形形色色的牌坊,在建筑艺术上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3)传统的化身——今天
  当代存留的古代牌坊,复建的仿古牌坊和新建的艺术牌坊的实用性渐渐退化,已从城市布局中的一种必要设施演化成为装饰性的传统符号。牌坊,作为一种历史性建筑,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浓缩着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和民族精神。
  整个演化过程中看到,从坊门到牌坊,命名上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从形式到内涵都在改变。这种在失去本来的实用意义之后,演化成为某种艺术的载体的例子在中国古文化上例子很多,书法是这样,漆器也是这样,牌坊也是这样。而牌坊的艺术载体就表现为它于历代继承下来的功能——旌表,尊崇,标志,空间引导,纪念性。
  
  二、牌坊的种类
  牌坊的种类可以从两方面来区分,一是根据不同的建造材料来区分,二是根据功能来区分。
  从牌坊的建造材料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木牌坊、石牌坊和琉璃牌坊三类。
  木牌坊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木柱子立在地上,下部靠夹杆石夹住,夹杆石外用铁箍相围以防散裂;柱子上安横枋将左右两根立柱连为一体;横枋上安屋顶,牌楼的屋顶虽小,但也有屋脊和脊上的小兽,也有庑殿、歇山、悬山等各种形式。由于顶部的重量容易造成整体的不稳定,所以在立柱前后有时加两根戗木,斜撑于地面;在屋顶下的挑檐枋和牌楼梁枋之间也加设铁制的挺钩,以防止屋顶部分的不稳定。
  石牌坊的形制与木牌坊十分相近,也是直立石柱,柱上加横向的石枋,上面有顶楼,大小也是以柱数、间数和顶楼的多少来区别。它和木牌楼在形式上的区别在于:一是顶楼因为石结构的关系,挑出不可能那么大,因而体积也相对地小。而是石料比木料重,且顶楼小,稳定性相对地讲比木牌楼好,所以多数石牌楼不用戗柱。而且体积较小的石牌楼的立柱下面不用夹杆石,只用抱鼓石,前后夹住立柱就可以了。总体上看,石牌楼用冲天柱的比较多。
  琉璃牌坊是一种用砖筑造、外表贴以琉璃砖瓦的牌楼。正因为是砖筑结构,所以不能采用梁柱体系而采用砖筑的实体,下面用石料发券开门洞的形式。在砖筑实体的表面用琉璃面砖拼贴出立柱、横枋的形式,栱枋上再安琉璃烧制的斗拱和屋頂。它们的大小也是由间数和顶数的多少决定,但没有冲天柱这一类型。这种牌楼,体形浑厚,色彩华丽,多用在大型寺庙或者宫殿建筑群中。
  从功能上看,牌楼在不同的情况下起到不同的作用。立在宫殿、寺庙、陵墓等建筑群的前面,作为这组建筑的一个标志的,称为标志性的牌楼。例如在颐和园万寿山前麓,排云殿建筑群最前面的“云辉玉宇”牌楼。
  标志性牌坊往往立于建筑群的最前端,实际上也有起到大门作用的,但他们都独立存在,牌楼的柱间、门洞也不安设门扇,所以还不能真正起到门的作用。现在我们讲的大门式牌楼是真正属于建筑群的一种院门,但他们具有牌楼的形式。北京颐和园宫廷区主要大殿仁寿殿前面有一座仁寿门,完全是木牌楼的形式,二柱一顶楼,柱间安有门框和门扇,他是这组宫廷建筑的院门,门两边有影壁与矮墙相连。
  在古代,为了纪念一件事或一个人,往往正在当地建立牌楼,把人名及其事迹可在牌楼上以资纪念,其内容多为宣扬忠孝节义,此为纪念性牌坊。安徽有一座“许国石坊”,就是为了宣扬许国报效皇室的忠君思想。牌楼立在县城的十字路口中心,上面刻有“恩荣”“先学后臣”“上台元老”等大字和“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一串官名。
  装饰性的牌楼见的最多的是用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店铺门面上,在这里,牌楼既不是独立存在的标志,更不是大门,而是附在店铺门脸上的一种装饰。他们多半是紧贴在店铺外面立牌楼柱,立柱一般与店铺的开间檐柱相合,牌楼的梁坊与店铺的屋顶持平或高出屋顶,使牌楼顶部与店铺不至于发生矛盾。
  三、牌坊在城市中的空间形态
  牌坊作为一种建筑小品,在城市中对空间的制约形态,主要表现为独立式牌坊与街道和建筑群的关系
  点式——牌坊作为一个建筑小品,无论是表达纪念性,还是起标志作用;也无论其后引导的是一系列建筑群体,还是城市街道,它悠久的历史文化使牌坊一出现就表达了一种信息,像点式辐射对周围的环境做出了限定。
  线性——由于牌坊是空透的,因而能产生较强的引导性,牌坊在城市中对空间的限定也较多表现为线性,常见形式有三种。
  面性——标志性牌坊以十字街为中心,在城市街道上双向线形排列时,在其交汇处拍产生了一种成区域布置的形式——四牌楼。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地铁终点车站公共区和设备管理用房规模相对较大,且经常带有物业开发。针对这些特点,本文从设计标准、通风井及机房方案配置、通风空调系统划分、系统形式及排烟设计等方面阐述
期刊
在体育课改实验中,教师的素质、学校场地器材离新课标的实施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尚未确立,新课改的实施流于形式.应大力加强体育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全面改进
由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年版)中消防车的活载是在无覆土的情况且在一定板跨范围的给出的取值,本文针对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通过考虑覆土对消防车荷载的扩算
期刊
磷酸镁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的胶凝材料,具有初凝时间早、早期强度高、粘合强度及耐久性好等优点,其工程应用明显增加。然而不同配比对磷酸镁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有不同影响,本文将分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监理单位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程监理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以专业化、客观化、公正化的监理制度,确保工程的各项施工任务达到设计标准和国家相关质量要求,而建筑工程所追求的是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现代化、科学的施工技术则是实现建筑工程建设目标的基本保障。在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进行中,监理单位要注意对施工技术的监督与管理,而反之随着施工
期刊
火灾的经常发生常会使建筑物发生不可修复的破坏,从而研发新的耐火材料对经济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们对高温作用后普通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进行了
期刊
最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浙江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范例》系列丛书。丛书站在理论的制高点、立足实践、条分缕析,深入解剖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操作要点和特色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安全监理工作的状况: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理的安全监理力度越来越大,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质量安全监督站对监理的安全检查力越来越大,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对监理处罚力度越来越重;施工单位是施工主体,但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业主单位管理的重点是进度,特别是房产公司建造房子的目的就是出售,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监理单位作为现场监控主体,安全责任
期刊
期刊
本文就当前开展审查的基建项目中发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剖析并总结出审查的方法、途径和对策。为了更好完成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监督审核,本人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