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主要包括设计技术、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四大部分,教师应理清课型,明白理论课与实验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等,全面提升整体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小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运用情境导入课题,吸引学生的目光与注意力。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加入问题,引导小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可明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可采用猜谜语、多媒体、讲故事或小游戏的方式,引出实验教学内容,还原生活情境,引发小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激发他们参与实验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营造一个活跃、宽松、民主的实验教学氛围,提升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例如在教三年级《土壤的保护》一课时,课前,我将学生带到田野中的空地上,师生席地而坐,学生会特别兴奋,陶醉在大自然中。我饱含激情地向同学们推荐一首关于土壤的小诗,我和学生一起有感情的诵读着。我见机创设问题情境:“你对土壤有哪些了解?”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被激活,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一定会根据眼前的情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津津乐道地畅谈自己对土壤的认识。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倾听他人发言,并进行评价、补充。让学生感受到土壤母亲的伟大,培养学生对土壤的感激之情,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
  二、实验探究,自主合作
  实验探究是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尊重实证的科学品质。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一起设计和操作实验,不能过于注重其实验探究结果,而且让他们明白理论知识和个人假设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科学品质。当小学生提出假设之后,教师应准备丰富、典型的实验材料,引领他们从多个层面、不同角度思考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比如,在讲授“观察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实验时,针对部分材料小学生并不知道将它们放在水中时,会出现哪种现象?此时,教师应准备丰富的材料,来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包括木头、泡沫、石块、塑料、金属和纸张等,然后让其自主探究,一起分析和验证实验原理,掌握科学知识。
  三、总结归纳,交流质疑
  在小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和操作,才能对自己的假设与猜想进行验证,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共同解释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充分感知科学理论知识中的实际内容。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等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一起分析和讨论各种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对科学知识接纳——质疑——再接纳,总结和归纳出事物的发展规律与本质属性,促进科学概念的形成、修正和完善。例如,在讲解“观察哪种液体流得快一些”实验时,教师准备好水、食用油和洗洁精等液体,以及玻璃或瓷板、一次性水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不同液体的流动速度,并相互比较,然后分析其流动速度快慢的原因,通过交流和质疑,最终掌握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液体黏度的影响。
  四、拓展应用,回归生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还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使教学回归生活,而且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的科学认知,需通过实际应用得到解释和验证,这是知识内容和能力遷移的表现形式。同时,教师拓展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思维深度,让小学生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比如,在学习“学做一个指南针”实验时,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实验操作,已准确掌握制作指南针需要的各种材料,在课下,教师可要求他们使用钢针、磁铁、水和水杯等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然后测试指南针的准确性,辨别方向,以此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回归生活。
  五、总结
  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是相辅相成的,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与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形成科学概念,并培养其实践能力,形成科学品质。
  【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区黄珏学校江苏】
其他文献
科学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动手基础上,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式,分组实验更是科学课上教师常用的手段。放眼现今的科学课堂,科学教师大多很怕做实验,究其原因,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小学科学实验课合作教学为何低效?如何提高实验目标达成度?这些是急需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一、合理分组分工,变“随意”为“有序”  在科学课中,分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也是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地展现学生
唐家山堰塞湖是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形成的规模最大、危险性最高的堰塞湖。唐家山堰塞坝体的工程地质特征直接决定了它自身的稳定性和泄流冲刷稳定性。通过分析唐家山堰塞
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施工中,混凝土是重要的建设材料,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水库的质量和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根据工程实例,阐述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混凝土
卫生防疫机构担负着对食品、环境、劳动、放射以及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方面的监督监测任务。常用的玻璃量器则是监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计量器具,所以,常用的玻璃量器容量的准确
通过舟山海岛水工隧洞工程实践,分析研究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对在舟山海岛丘陵地貌中的浅埋引水隧洞的安全施工、衬砌支护等施工组织设计等提供围岩工程地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