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的策略与提升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P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之间的联系增强,国与国之间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互相依存。还在文化,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相互交流影响,因此,国际传播成为中间重要的一个环节与载体。本论文以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为切入点,从传播技术,传受关系,叙事话语,主持人等方面总结其策略与实践经验。并提出新的思路,对我国的电视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做出展望。
  【关键词】国际传播;传受关系;叙事话语;文化认同
  随着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一对多”的模式被打破,以国家,民族为主体的政论新闻与传播逐渐成为过去式,随着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受众眼界的开拓,传播内容的日益丰富,使得国际传播活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其传播策略的研究,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具有典型性的以“中国内容”与“西方渠道”的有机结合的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为例,从传播的观念,格局,传受关系等角度研究国际传播的策略与提升。
  近年来,纪录片成为形塑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分别有《祖先》、《丝绸之路与中国船舰》、《黄金时代》、《明朝》、《末代王朝》和《革命年代》六个主题。
  一、从《中华的故事》看国际传播的策略
  (一)从“宏大叙事”到“微末叙事”
  宏大叙事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在叙事方式上实现了由“宏大叙事”到“微末叙事”的转变,我们可以将其与BBC的同类型纪录片《中国新年》进行一个比较分析,纪录片《中国新年》虽然介绍的内容详实,涵盖了中国传统春节的方方面面。却是一种平铺直叙,展示外表的宏观叙述方式。而纪录片 《中华的故事》采用“微末叙事”摆脱宏大叙事的桎梏,以受众为基础、采用百姓视角、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让不同社会阶层的观众找到精神的共鸣。
  在具体作品中,宏大叙事造成的传播效果是“无法使形象清晰可辨,使人们丧失真实触感”。《中华的故事》采取写实的手法,让细节成就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当中,说到唐太宗时,并没有像史书中描绘的“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这样的专业术语去宏观概括。而是站在普通受众的角度去看待,片中写道:“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是一个儒家的道德典范,他认为治国少不了文化的辅助”,从文化,治国,统治制度,相关事迹等细枝末节中刻画了人物形象,点明了西方视角之下,中国著名统治者的形象,生动有趣。
  (二)重视受众参与度,挖掘平民视角
  纵观近现代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无论在传播本身,还是纪录片的创作上,出现了高度的“受众本位”,从早期的传播的“广播化”走向传播的“窄播化”再走向传播的“国际化”。这无不意味着传受双方的地位越来越趋于平等,传播者具有了受众意识。
  相对应,纪录片创作范式经历了从仰视向平视的递进。早期纪录片中的人物被抽象为一种承载意识形态宣传功能的符号,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对影片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宣教中心主题为主要传播内容,没有与受众平等的交流的意识。 《中华的故事》以平民视角为主,通过主持人幽默诙谐的引导,呈现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普通百姓的生活化与常态,在这种环境之下,受众不仅可以主动参与,甚至自觉选择,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的模式使得《中华的故事》一度获得中外观众与学者的一致好评。
  挖掘平民视角,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倡日常化审美。从普通受众的生活视角出发,符合老百姓的审美趣味。第二,主持人以平等的姿态与观众交流,《中华的故事》以写实的手法展开,散淡的镜头,未经刻意处理过的市井原貌。无不体现了生活的烟火味,体现了最真实的人文气息。第三,从传播内容来看,《中华的故事》制片人提出了两个“尽可能”原则,一是他们“尽可能不把西方的视角强加到片中,二是尽可能完整呈现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将要传播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将中华文化中蕴涵的朴素人生哲理通过中国学者与普通民眾的视角折射出来,增添了传播内容的真实感与文化认同感。
  (三)从“单一型”主持人向“参与型”主持人的过渡
  受众对于节目的主持人并不陌生,从广义上讲,主持人是指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的个人,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主持人在现场的主要任务就是介绍和寻访,介绍观众不了解的东西,因此,主持人作为此类节目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把握好主持人在电视纪录片中的角色定位,对充分发挥主持人的关键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中介作用 《中华的故事》一片由Michael Wood(伍德)担任主持人,作为一名历史学教授,他不仅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的历史,而且一些富有历史深度,或是宏大艰涩的人物经历,故事习俗,唐诗宋词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传递给受众。
  这是“单一型”节目主持人达不到的专业高度,他在本片中,作为一名“参与型”的主持人,能够活跃在节目的采写,编辑,播出等各个环节,换句话说,一个有着专业知识,个人魅力,个人品牌的参与型主持人将会推动整档节目的口碑与品牌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用边行走、边观察,边采访的方式,完全参与,融入到中国的社会当中,为全世界的受众展示一个整体性,视觉化又不失真实生动的中国,作为一名参与型主持人,他能够站在普通受众的立场上进行思考,把观众感兴趣的问题,迷惑不得解的问题,能够缓解节目气氛,增长知识的话题融入到采访的过程中去。让受众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一名参与型的主持人更要有贯穿,串联整部片子的能力,电视纪录片主持人在节目的开始、结尾、段落之间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或在重要的纪录现场出现,介绍整个事件的背景、进展等情况,使受众对传播的内容有了更加清晰与深刻的理解从而真正达到传受双方情感的共鸣。
  《中华的故事》中伍德用专业的历史知识亲切热情,不偏不倚地地为中外观众进行解说,也符合纪录片真实,自然,客观的风格,从而为本纪录片节目特色与品牌建设做出极大的贡献。   二、实践启示
  (一)拓宽国际传播传播渠道
  近年来,国际新媒体环境为国际传播带来了机遇,也为我们国家的主流媒体形成了挑战。因为在传播手段,传播渠道这方面我国与国外主流媒体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流媒体非常能够意识到“知沟理论”带给媒体与受众的影响,受教育水平高,收入可观,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精英阶层往往有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与信息,接受的信息面非常广,而受教育水平低,无社会背景的平民阶层甚至是底层群众不仅接受信息的过程十分缓慢,久而久之,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会形成十分明显的知识鸿沟,而且,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改变。这对于整个国家传播业的发展,国际水平的提高,对外传播水平的提高都是十分不利的,前文说到,从西方早期有关中国的纪录片来看,在西方视角下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往往采取“仰视”角度,运用宏大叙事的手法,过于宏观与概括性的解读。给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觉,无法全面、客观、准确地呈现中国形象 。面对文化差异和历史隔阂,西方受众对中国形象的感知往往停留在猎奇层面,所以,多种传播渠道,手段,途径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华的故事》所讲述的“活着的历史”则为观众深入了解真实的中国提供了有效平台。
  (二)建立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尤其在国际传播当中,建立文化认同性,对于传播者的传播活动与受众的接受与反馈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对中国文化只有宏观印象的西方大众群体是很容易被影响而去建立文化认同感的受众群体,《中华的故事》正是以“文化认同感” 为切入,采用了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叙述模式,从普通中国观众的视角寻访历史在当下的映射,摒弃以往纪录片恢弘大气的叙述和冷冰冰的学术资料。从西方视角下让观众更快地理解各种中国元素,建立认同感和“文化接近性”。但是,在此要说明的一点是,文化的认同感是在国际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受众与西方受众对于中华文化的一种理解,一種信仰,我们不能将文化认同简单地等同于文化趋同,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应该永葆其多样性与生命力。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软实力的体现。
  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在镜头中展现的没有刻意美化市井街头稍显杂乱的景象,例如,在主题《寻祖》当中讲到,皇帝向自然的洪荒之力下跪叩首这一方面,以一种真实,客观的方式去传递中国古代的传统元素符号。向受众展示真实存在,充满烟火气儿,不那么完美的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与细枝末节。所以,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芸芸众生,既是传播主体,又是受众,通过传播活动,使得他们对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独立的思考意识,建立属于个体的文化体系,建立文化认同感。
  《中华的故事》采用平民化视角,以普通受众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为基础,展现出隐含其中看不见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 传递了普通人物的情感,获得观众情感的共鸣。该片摆脱严肃正式、宏大叙事、刻板正规、勾勒蓝图式的叙事风格,走向普通受众的日常化审美中去,引起中外的一致好评与共鸣。 它的成功启示着我们,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国际传播活动,都应该本着“真实”“客观”的原则,在叙事方式上,从“宏大叙事”的刻板模式走向以刻画细枝末节,情感细节的“微末叙事”,让每一位受众都能够在片中学到知识,增进情感,培养自己的思维模式与体系。这也是国际传播的精髓所在。此外,用纪录片等影片形式进行国际传播时将“中国内容”与“西方渠道”相结合的新型传播方式与“见微知著”式的叙事方式也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张凤铸:《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0-65页。
  [2]居延安:《信息﹒沟通﹒传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页。
  [3]郭光庆:《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9页。
  作者简介:曲雪,1995——,女,汉,陕西,硕士,西安工程大学,广播电视学。
其他文献
摘要:无论是图文时代还是视频时代,媒体都是最具稳定生产能力的群体,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弯道超车,是很多传统媒体都在探索的重要课题。随着媒体融合转型的推进,《河北青年报》把视频尤其是短视频设定为必须拿下的桥头堡。2018年,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河北青年报》为了在“报业寒冬”中突出重围,发力布局短视频,结合自己的定位特点,寻找差异化竞争路线。在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发布的《媒体抖
期刊
在河北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时期,在渠道过剩、信息多元的时代,河北交通广播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近年来对我省文化旅游市场的深挖、反复实践总结,开创出顺应市场需求的——融媒智媒型“中央厨房”合作模式,并以持续创新的内容和技术占领传播制高点。目前,呈现出影响大、口碑好、利润高、正循环的特质,各级政府部门、景区景点及旅行商合作意愿应接不暇。  一、“中央厨房”模式的前生今世  今年1月2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新兴科技的加速迭代,手机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微博、微信、各类订阅号、头条号、短视频等 APP 的层出不穷,这样的传媒生态已经深刻影响到受众接受信息的阅读模式和方式,教育电视台作为专业化的电视频道,也面临栏目设置匮乏等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以J市教育电视台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科学的栏目设置和排布,打造专业特色突出、品牌美誉度高、盈利模式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家宝藏》的叙事主体、叙事方式和叙事风格的分析,认为该节目在叙事主体上,具有双重时空交叉讲述、多元主体立体呈现的多元化特征;在叙事方式上,具有纪录片式综艺、小剧场+慢综艺的创新化特点;在叙事风格上,则有借古喻今、打造“奇观性”审美体验的现实主义风格。《国家宝藏》的叙事策略不仅对其他文化类综艺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去博物馆化”贡献出了一份力量,是不可多得的一档优秀
期刊
“英雄谱写历史,我们记录历史”,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外宣部承制的一部讲述开国大将张云逸传奇一生的三集爱国主义教育电视文献纪录片《张云逸大将》,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旅游卫视和三沙卫视播出后广受好评。很多观众,包括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老师们,都认为这部纪录片很真实,很感人,叩击心灵,发人深思。  一、享受过程,叩击心灵  说实
期刊
【摘要】《“大”人物》上映后一度得到观众在微博和豆瓣等平台的热议,电影围绕“跳楼案”小刑警孙大圣和富二代赵泰“正面刚”铺开故事,而这当中的正反人物的塑造也成了一大关注点。这部写犯罪动作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简言之还是以常见的“警察”与“坏人”分类,但人物形象立起来的过程是有故事情节的依托的,有血有肉的正派人物有着买不到“学区房”生活的烦恼,生活不易却没有丧失勇气;嚣张跋扈的反派人物遵循着自己的恶人法则,
期刊
6月12日,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数字电视盛典”在北京圆满落幕。本届盛典以“智显未来,赢享世界——电视的革命,点亮全场景智慧生活”为主题,汇聚TCL、海信、创维、小米、长虹、康佳、奥维科技等行业重量级“大咖”,集中探讨了彩电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本年度表现突出的企业、品牌、产品、渠道进行表彰。  在本次盛典上TCL狂揽三项重量级大奖,不仅凭借在国际市场上的突出表现荣获了2019
期刊
【摘要】在这些年以来,我国的教育领域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之下,我们的其他方面也一直在进步和改善,就是我国现在的多媒体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非常可观的。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正在不断的转型,尤其是在媒介时代之下,这对于我们当下的新闻教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专业的高校加强对此的关注和教育。我们需要通过对媒介融合时代特征,由此更加全面的剖析这项领域。因为在经过了相关的研究和调查之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我国私家车保有量也呈直线上升趋势。电台汽车节目是广播媒体窄播化之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节目内容满足了私家车主这一特定人群的需求。但从2014年开始,车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私家车主可以通过网络选择自己所要收听的内容。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传统电台汽车节目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分一杯羹,就必须发展自身优势,取长补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迎接新的挑战。本文将简要
期刊
【摘要】随着4G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4G移动直播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各电视体媒体的节目生产和信号传输中,河北广播电视台农民频道《非常关注》栏目作为一档直播公益帮扶节目,大量4G技术的运用,其真实性和及时性通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本文通过4G直播技术案例分析,介绍如何利用4G技术打造品牌公益帮扶节目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4G直播;流程再造;公益策划;融媒体传播  《非常关注》栏目是河北广播电视台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