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效果,为乙肝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卫生院2014年1-12月的50例接种乙肝疫苗婴幼儿,总结不良反应、乙肝抗体滴度、表面抗体阳转率、表面抗体反应情况。结果:婴幼儿不良反应未经特殊治疗情况下均耐受,不同年限乙肝抗体滴度对比P<0.05,不同接种时机表面抗原体阳转率对比P<0.05,不同年限产生的表面抗体反应占比P<0.05。结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2年疾病预防价值最高,建议推行。
  【关键词】婴幼儿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不同年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Methods: 50 cases of hepatitis b vaccine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summed up the adverse reactions, hepatitis b antibody titer, surface antibody positive rate, surface antibody reaction.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infants were tolerated without special treatment. the titer of hepatitis b antibody in different years was compared with p <; 0.05. the positive conversion rate of surface antigen in different inoculation time was compared with p <; 0.05. the proportion of surface antibody in different years was compared with p <; 0.05. 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value of hepatitis b vaccine in infants is the highest in <; 2 years after vaccination.
  keywords: infant hepatitis b vaccine hepatitis b different years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067-02
  乙肝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流行性强,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婴幼儿阶段做好乙肝防控工作尤为重要[1]。基于此,此次实验就200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作为实验对象,总结乙肝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4年1-12月1年期间,均为婴幼儿。男28例,女22例;月龄介于6个月-18个月,月龄均值(9.50±3.50)个月;纳入标准:监护人对接种方案知情同意,婴幼儿无接种禁忌症。排除标准:婴幼儿存在免疫缺陷,合并急性疾病以及恶性疾病[2]。
  1.2 方法 乙肝疫苗均选用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婴幼儿上臂三角肌为疫苗接种部位,肌肉注射。新生儿出生24h内,接生医院完成乙肝疫苗首次10μg接种,HBsAg阳性母亲婴幼儿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禁止同一注射处、注射器肌注。新生儿出生15d,HBsAg阳性母亲婴幼儿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2次接种,新生儿出生3、6个月,行乙肝疫苗2、3次10μg接种。
  1.3 观察指标以及检测方法 总结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乙肝抗体滴度以及表面抗体阳转率、抗體反应情况,行真空静脉采血法,空腹抗凝静脉血(3ml),血清分离基础上检测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50例疫苗接种婴幼儿观察指标计算。计数指标以%形式展开,进行x2检验;计量指标(乙肝抗体滴度)以_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情况 50例乙肝疫苗接种婴幼儿中,上臂三角肌局部红肿、硬结者1例,轻微吐奶1例,总发生率4%(2/50)。无特殊治疗情况下,均在婴幼儿耐受范围内。
  2.2 乙肝抗体滴度变化情况对比 接种1年、2年、3年乙肝抗体滴度结果见表1。经进行计算,不同年限指标差异明显,P<0.05。
  2.2 HBsAb阳性率对比 接种不同时机HBsAb阳性率占比结果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接种后4周、12周、24周HBsAb阳性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
  2.3 HBsAg反应情况对比 全程免疫后不同年限HBsAg反应情况占比结果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婴幼儿全程免疫后3年HBsAb无应答、低应答、阳性占比均低于1、2年,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乙肝传播途径多样化,包括母婴传播(约占1/3)、性接触传播(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医源性传播(输血、血制品、医疗器械感染等)、非肠道外途径传播(唾液-口途径、吸血昆虫传播等)[4]。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成功避免了乙肝病毒入侵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轻微,疫苗注射不同时机以及不同年限相同指标差异明显P<0.05,其中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2年疾病预防价值突出。
  综上所述,以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在增加体内抗体含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抗病毒能力,避免乙肝病毒入侵。
  参考文献
  [1]王选中.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25):145-146.
  [2]韩磊.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饮食保健,2016,3(3):240.
  [3]朱桂新.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8):144-145.
  [4]黄泽琼.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7,4(19):341-342.
其他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新课程中强调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从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高危出血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抗凝的疗效。方法:择期我院2018年08月-2018年11月诊疗的40例血液透析高危出血患者,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即对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儿应用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其术后躁动产生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中抽取149例,将所抽取患儿分为参照组(n=73)与探讨组
<正> 为了严防通过进口动物带入国外疫病,对进口动物进行登机、登船、登车和隔离场的现场检疫和临床诊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通过现场检疫,记录动物的临床表现,可以在畜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简称TDP)是现代新型医疗器械。各种试验研究表明.TDP在畜牧兽医和农业上的应用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1986年,TDP获得萨格勒布国际博览会“金质奖”,获得35届
艾比湖为一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封闭型湖泊 ,其沉积物粒度是反映湖面消长和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很好记录。对该湖Ash孔湖相沉积粒度分维值的研究表明 :沉积物的粒度具有分形性 ,与传统的粒度参数相比较 ,分形的定量指标———分维值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能很好地揭示本地区环境变化的规律性。分维研究在粒度分析中的应用为以后的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参数
<正> 一、危害性本病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给养鸡业带来很大危害。虽说死亡率一般并不算高,但幼雏发病后,如在其他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死亡率也会高达40~60%以上,并且病雏发育不良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108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裹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实验组运用盐酸多奈哌齐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50年前,球虫病可能是当时集约养禽业主感到最可伯的疾病,由于化学预防的发现和应用,这种忧虑不复存在。现在认为,球虫病的发生与在有限的空间饲养大量的鸡有关:密闭饲养使大
仔猪提前断奶是有效提高猪繁殖能力的重要措施.我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于1988年3~5月份在松江县五里塘乡供港猪场,进行给仔猪补饲“311”乳猪料(泰国正大康地有限公司生产)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