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强化责任心和使命感,明确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四个领路人”的要求为导向。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努力争取社会支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路径积极应对挑战,在思想理念方面坚持回归本真与前瞻发展相结合,在师德建设方面坚持正面教育与激励驱动相结合,在专业发展方面坚持基础性培养与分类推进相结合。
【关键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使命感;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4-0014-02
【作者简介】刘元良,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江苏镇江,212004)局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高度,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就我们镇江市而言,经过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來的不懈奋斗,教育现代化建设已经从数量外延型发展转向质量内涵型发展新阶段,进入到办好“适合的教育”新时期。新时代的教育,呼唤新时代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更新的战略思考以及更扎实的实践举措。
一、教师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但常规性的工作需要更强烈的使命感
只要有学校存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就一直存在。无论是师德教育、专业发展,还是待遇保障、机制推进,常规性工作要想干出不平常的成绩,而且要干出与时俱进的新意,首要的就是强化我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是认识上要不模糊。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某种意义上,当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结为教师发展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又归根到底在于发展教师。所以,我们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镇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2017年又争取各方面支持,成立镇江市教师发展中心,全面统筹教师发展和校长培训工作。二是目标上要不偏向。切实将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四个领路人”要求,内化为每一名教师的共识,转化成日常教师职评、奖励的标准,落实为实践中的行动。近期,我们正在展开专题调研,准备出台新的教师职评、绩效考核文件,进一步突出“四有”导向。三是工作上要不松懈。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新世纪以来,我们镇江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体系,持续开展“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三大”(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专业技能大训练)“三关心”(关心教师思想、关心教师情感、关心教师生活)活动,并且一以贯之,切实做到了不折腾、不停步。
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但系统性工作需要更精准的举措
教师队伍建设牵涉方方面面。既要集聚资源,形成“众人划船”的合力,又要立足供给侧思路,强化“量体裁衣”的精准和实效。为此,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既做教育发展的责任人,又做全体教师的“娘家人”,努力向政府争编制,为教师争待遇。长期以来,我们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连续几年增加幼儿教师编制的基础上,今年市直新增教师编制又翻了一番。同时还有效解决了市区教师改革发展奖的问题,为各辖市区政府带了个好头。二是要努力争取社会支持。先后发起感动教育十佳人物、寻找身边最美教师等“海评”活动,推动了以管办评分离为核心的学校“社会评议会”制度改革,进一步赢得了社会和百姓的理解与信任,行风评议连续2年列全市第二。三是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虽然我们的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以“三爱”铸师魂,以“三大”长师才,以“三关心”暖师心,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镇江也先后2次被评为省师资建设先进市,但是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特别是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我们还要进一步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加快推出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三三三工程”。
三、教师工作是一项挑战性工作,但挑战性工作需要改革的精神、创新的路径
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有一个现象,就是既有的教师规范、专业发展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又碰上了“互联网 ”与人工智能的新冲击,加之相关政策的新变化,呈现出问题叠加、挑战加剧的局面。比如,网络培训虽普及面大,但过程如何抓实?拔尖人才数量虽逐年增加,但作用如何发挥?教师岗位需求虽基本满足,但职业倦怠又如何克服?为此,一是在思想理念方面,要坚持回归本真与前瞻发展相结合。既坚持回到以人为本、稳中求进的教育原点,又前瞻教育技术、教育理念的新趋势,特别是人工智能、智慧校园建设的新走向。2017年我们就将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和国际化素养,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是在师德建设方面,要坚持正面教育与激励驱动相结合。这几年,我们改变了过去灌输训导式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活动体验式教育。年年都开展诸如志愿导学服务、新教师入职宣誓、在职教师师德公开承诺等主题活动,年年都举办各学段“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等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同时还将开展理想、评价、荣誉等“八大激励行动”,以进一步提升师德建设效果。特别是2017年,我们在计划投入近2000万元、做好教师改革发展奖发放的基础上,又增加投入30多万元,在市直推出教职工大病保险、女教工特殊疾病保险项目,以及师生保险“扩面工程”这“三个保险服务”,惠及2600多名教师。
三是在专业发展方面,要坚持基础性培养与分类推进相结合。一方面,继续加大“名师”培养力度,让一部分教师先发展起来。我们已成立了特级教师讲师团、学科带头人示范团,下一步就将进乡入校,充分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更积极培育优秀“民师”,即民间的“名师”、群众中的“名师”,让每一位教师都发展起来。着眼于全市3万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培养培训机制。尤其是针对广大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有需要却少平台、有空间却少机会的现实,成立市、县、校三级青年教师成长接力团,努力为青年人成长搭桥铺路,为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至于面广量大的乡村教师,虽然我们有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但还存在着工作分散、支持乏力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由市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在省市既有投入的基础上,专门拨付扶持资金,形成“市统筹指导、辖市区片区合作、学校自主提升”的工作新机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句容市的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和扬中市的校长职级制改革。以教师、校长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活力。
【关键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使命感;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4-0014-02
【作者简介】刘元良,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江苏镇江,212004)局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高度,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就我们镇江市而言,经过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來的不懈奋斗,教育现代化建设已经从数量外延型发展转向质量内涵型发展新阶段,进入到办好“适合的教育”新时期。新时代的教育,呼唤新时代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更新的战略思考以及更扎实的实践举措。
一、教师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但常规性的工作需要更强烈的使命感
只要有学校存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就一直存在。无论是师德教育、专业发展,还是待遇保障、机制推进,常规性工作要想干出不平常的成绩,而且要干出与时俱进的新意,首要的就是强化我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是认识上要不模糊。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某种意义上,当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结为教师发展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又归根到底在于发展教师。所以,我们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镇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2017年又争取各方面支持,成立镇江市教师发展中心,全面统筹教师发展和校长培训工作。二是目标上要不偏向。切实将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四个领路人”要求,内化为每一名教师的共识,转化成日常教师职评、奖励的标准,落实为实践中的行动。近期,我们正在展开专题调研,准备出台新的教师职评、绩效考核文件,进一步突出“四有”导向。三是工作上要不松懈。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新世纪以来,我们镇江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体系,持续开展“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三大”(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专业技能大训练)“三关心”(关心教师思想、关心教师情感、关心教师生活)活动,并且一以贯之,切实做到了不折腾、不停步。
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但系统性工作需要更精准的举措
教师队伍建设牵涉方方面面。既要集聚资源,形成“众人划船”的合力,又要立足供给侧思路,强化“量体裁衣”的精准和实效。为此,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既做教育发展的责任人,又做全体教师的“娘家人”,努力向政府争编制,为教师争待遇。长期以来,我们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连续几年增加幼儿教师编制的基础上,今年市直新增教师编制又翻了一番。同时还有效解决了市区教师改革发展奖的问题,为各辖市区政府带了个好头。二是要努力争取社会支持。先后发起感动教育十佳人物、寻找身边最美教师等“海评”活动,推动了以管办评分离为核心的学校“社会评议会”制度改革,进一步赢得了社会和百姓的理解与信任,行风评议连续2年列全市第二。三是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虽然我们的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以“三爱”铸师魂,以“三大”长师才,以“三关心”暖师心,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镇江也先后2次被评为省师资建设先进市,但是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特别是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我们还要进一步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加快推出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三三三工程”。
三、教师工作是一项挑战性工作,但挑战性工作需要改革的精神、创新的路径
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有一个现象,就是既有的教师规范、专业发展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又碰上了“互联网 ”与人工智能的新冲击,加之相关政策的新变化,呈现出问题叠加、挑战加剧的局面。比如,网络培训虽普及面大,但过程如何抓实?拔尖人才数量虽逐年增加,但作用如何发挥?教师岗位需求虽基本满足,但职业倦怠又如何克服?为此,一是在思想理念方面,要坚持回归本真与前瞻发展相结合。既坚持回到以人为本、稳中求进的教育原点,又前瞻教育技术、教育理念的新趋势,特别是人工智能、智慧校园建设的新走向。2017年我们就将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和国际化素养,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是在师德建设方面,要坚持正面教育与激励驱动相结合。这几年,我们改变了过去灌输训导式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活动体验式教育。年年都开展诸如志愿导学服务、新教师入职宣誓、在职教师师德公开承诺等主题活动,年年都举办各学段“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等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同时还将开展理想、评价、荣誉等“八大激励行动”,以进一步提升师德建设效果。特别是2017年,我们在计划投入近2000万元、做好教师改革发展奖发放的基础上,又增加投入30多万元,在市直推出教职工大病保险、女教工特殊疾病保险项目,以及师生保险“扩面工程”这“三个保险服务”,惠及2600多名教师。
三是在专业发展方面,要坚持基础性培养与分类推进相结合。一方面,继续加大“名师”培养力度,让一部分教师先发展起来。我们已成立了特级教师讲师团、学科带头人示范团,下一步就将进乡入校,充分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更积极培育优秀“民师”,即民间的“名师”、群众中的“名师”,让每一位教师都发展起来。着眼于全市3万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培养培训机制。尤其是针对广大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有需要却少平台、有空间却少机会的现实,成立市、县、校三级青年教师成长接力团,努力为青年人成长搭桥铺路,为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至于面广量大的乡村教师,虽然我们有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但还存在着工作分散、支持乏力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由市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在省市既有投入的基础上,专门拨付扶持资金,形成“市统筹指导、辖市区片区合作、学校自主提升”的工作新机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句容市的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和扬中市的校长职级制改革。以教师、校长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