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示,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在语文学科上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追真、求实。
关键词:语文;课堂;高效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写好字,读好书,习好作”,在“字、词、句、段、篇”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阵地”,学生们渴望着能从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老师就应该努力打造高效的40分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我刚刚讲过的一节观摩课《忆江南》,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吧。
一、抓好课前预习,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也是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后,新课对学生来说已不是新课,导人就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刚刚讲过一节观摩课《忆江南》,在导入时我这样设计:第一课我们学过了两首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请同学们来背背。这两首古诗描写了祖国河山的美丽风景,那么今天我们要一起去看看江南春色,学习白居易的一首词《忆江南》。这样的导入就是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直奔重点,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以上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文本。
1、抓题眼。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课文,抓住题目,步步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人教版四上的课文《乌塔》,紧扣题目,引导学生分以下步骤教学:乌塔是什么样的人?他做了件什么事情?他为周游欧洲做了那些事?紧扣题眼,就抓住课文的重点,使教学设计清晰,课程目标得到整合。
2、抓中心句。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如:教学三上的《秋天的雨》,有位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时这样安排,老师读每段的第一句话,学生接着读后面的内容,然后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三年级的学生在降低难度后很快找出每段的第一句话,即“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這就是每段的中心句,合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的设计很高明,符合三年级学情。训练是初步的,带有过渡性质,因此要求不能过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
3、抓关键词。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如:特级教师卢静上四上的课文《白鹅》,先出示丰子恺画的白鹅,不难让学生找到课文是围绕一个关键词来写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的“高傲”,学生纷纷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来交流体会白鹅的高傲。比如:我在讲《忆江南》时,整首词虽有五句话,但我只抓住一个重点就是词中描写的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来品读,指导、赏析。通过作者忆的美景引出忆江南的人,再次整体感知全词,体会作者对江南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三、读中感悟,不同形式的“读”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学生自由读、默读、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范读等等。新课标中关于“有感情的朗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如:《忆江南》这节课,我设计了初读,读通诗句,感受节奏。再读,感受江南风景的美丽。教师范读、引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让学生在吟诵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词中的景美。特别是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引导学生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等不同的情感去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诗词中所蕴涵的感情。这样,学生对诗词的画面美、意境美、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之一就是低年级会写的字数量要求减少,但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旧课标”中要求一二年级学生会写1000字,三四年级会写2000字,新课标则对会写的字数量要求大为降低,一二年级学生写字要求降至800字,三四年级降至1600字,并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投入更多的力量,特别强调“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練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我听过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语文课《爱如茉莉》让我感受至深,除了生情并茂的朗读之外,教在如何教小学生写好字上给我们做了榜样。于老师的课堂上,除了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工夫,还教给学生写规范字的三步曲:一看、二写、三对照。一看,让学生们用30秒钟的时间看,看字形结构,看笔画笔顺,把字记在心里。二写,写描红字贴,再临写字贴。三对照,把学生们的字与字贴相对照,弥补不足,再往下写。一个流程下来,学生们不仅会写字,而且能给自己找毛病,把字写好了。中国汉字方方正正,学生们当然也要写得端端正正。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扎扎实实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工作细在每一点,必定会创造出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高效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写好字,读好书,习好作”,在“字、词、句、段、篇”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阵地”,学生们渴望着能从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老师就应该努力打造高效的40分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我刚刚讲过的一节观摩课《忆江南》,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吧。
一、抓好课前预习,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也是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后,新课对学生来说已不是新课,导人就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刚刚讲过一节观摩课《忆江南》,在导入时我这样设计:第一课我们学过了两首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请同学们来背背。这两首古诗描写了祖国河山的美丽风景,那么今天我们要一起去看看江南春色,学习白居易的一首词《忆江南》。这样的导入就是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直奔重点,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以上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文本。
1、抓题眼。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课文,抓住题目,步步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人教版四上的课文《乌塔》,紧扣题目,引导学生分以下步骤教学:乌塔是什么样的人?他做了件什么事情?他为周游欧洲做了那些事?紧扣题眼,就抓住课文的重点,使教学设计清晰,课程目标得到整合。
2、抓中心句。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如:教学三上的《秋天的雨》,有位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时这样安排,老师读每段的第一句话,学生接着读后面的内容,然后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三年级的学生在降低难度后很快找出每段的第一句话,即“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這就是每段的中心句,合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的设计很高明,符合三年级学情。训练是初步的,带有过渡性质,因此要求不能过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
3、抓关键词。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如:特级教师卢静上四上的课文《白鹅》,先出示丰子恺画的白鹅,不难让学生找到课文是围绕一个关键词来写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的“高傲”,学生纷纷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来交流体会白鹅的高傲。比如:我在讲《忆江南》时,整首词虽有五句话,但我只抓住一个重点就是词中描写的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来品读,指导、赏析。通过作者忆的美景引出忆江南的人,再次整体感知全词,体会作者对江南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三、读中感悟,不同形式的“读”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学生自由读、默读、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范读等等。新课标中关于“有感情的朗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如:《忆江南》这节课,我设计了初读,读通诗句,感受节奏。再读,感受江南风景的美丽。教师范读、引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让学生在吟诵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词中的景美。特别是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引导学生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等不同的情感去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诗词中所蕴涵的感情。这样,学生对诗词的画面美、意境美、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之一就是低年级会写的字数量要求减少,但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旧课标”中要求一二年级学生会写1000字,三四年级会写2000字,新课标则对会写的字数量要求大为降低,一二年级学生写字要求降至800字,三四年级降至1600字,并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投入更多的力量,特别强调“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練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我听过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语文课《爱如茉莉》让我感受至深,除了生情并茂的朗读之外,教在如何教小学生写好字上给我们做了榜样。于老师的课堂上,除了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工夫,还教给学生写规范字的三步曲:一看、二写、三对照。一看,让学生们用30秒钟的时间看,看字形结构,看笔画笔顺,把字记在心里。二写,写描红字贴,再临写字贴。三对照,把学生们的字与字贴相对照,弥补不足,再往下写。一个流程下来,学生们不仅会写字,而且能给自己找毛病,把字写好了。中国汉字方方正正,学生们当然也要写得端端正正。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扎扎实实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工作细在每一点,必定会创造出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