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显身手” 乡村振兴“劲头足”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855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清明,山东省乐陵市不少村的村民早已浇完小麦返青水。郭家街道南夏村的种粮老把式——70岁的张玉红,每天却不慌不忙地关注气温、查看墒情。“按照传统的种田经验,过了农历正月十六,村民们就会浇水施肥,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说,只有气温和地温都上升的时候,才是浇水的最佳时机,我听他们的。”张玉红说。
  2014年起,乐陵市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的科技小院,如一粒科技的火种,先后入驻2名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像一条情感的纽带,连接起爱农业、爱农村的高校老师、在校研究生、农技推广者和广大农民,激发起社会各界振兴乡村的活力与激情;是一个服务平台,走出象牙塔的高材生扎根乡村服务农村、农民,成就自身,实现了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完美结合。

1、搅动乡村“一池春水”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穿简单的黑色T恤、浅蓝牛仔裤,脚蹬一双帆布鞋,如果不是事先了解,笔者很难将眼前这个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皮肤白皙、长发披肩的姑娘和种地联系起来。姑娘出生于1997年,名叫姜晓芹,就读于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學院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现任乐陵市科技小院的第四任院长。“这群年轻人可不一般,年纪不大,懂得不少,还肯吃苦,能有大出息。”说这话的是村民李洪册。
  科技小院刚建立时,李洪册可没这么想。2014年5月,乐陵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乐陵市科技小院”,成为山东省首家科技小院。农家院里来了研究生,一时间成了当地的大新闻。一开始村民们说啥的都有,很少有人相信这些学生真会种田。
  “我们就是希望真正扎根在农民中间,与农民打成一片,把真正满足农民需求的科技带到农民身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是“科技小院”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对科技小院寄予厚望,也把这种理念“种”在入驻小院的每一名学生心里。
  住进小院以后,学生们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看谁家的庄稼长势不好,主动凑上前来找原因,想办法解决,晚上及农闲时把村民召集起来,讲种田的技巧,介绍研究成果,忙得不亦乐乎。
  79岁的村民夏秀兰拿着得了虫害的小麦来“问诊”了。学生们告诉她:“小麦玉米防虫防病,时机最重要,预防工作提前做,省工省力省药钱。”听了学生们的建议,到了种玉米的时候,夏秀兰每天都往小院跑,今天问啥时候浇水,明天问啥时候喷药……几年下来,她的种田技术眼见着“高”,和老伴儿种的2亩庄稼,每年都比周围的地块长势好、产量高。去年,她家的玉米每亩收获750公斤。如今的夏秀兰已当上了村里“农民田间学校”的校长,“小麦出苗40天喷除草剂最好、拔节期一喷三防‘治虫不见虫’、玉米晚收一天增产12斤……”这样的专业话语,她随时都能脱口而出。南夏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友感慨道:科技小院的年轻人,不仅推广了科学种田技术,更让农民看到了知识的力量,给村里带来了活力。

2、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乐陵是金丝小枣之乡,小枣收获期的裂果现象曾经是困扰枣农的大难题。首批入驻乐陵科技小院的2014级硕士研究生李建丽将“金丝小枣防裂果”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借鉴外省喷洒羊奶为果皮补钙防裂技术,因地制宜地试验用牛奶喷洒小枣,使裂果率降低了近50%。考虑到成果期的雨水是导致小枣裂果的主要原因,李建丽又带领枣农到山西找专业果袋制造商,带回500只果袋对枣树进行套袋试验。结果,周边枣树裂果率高达84%,而袋内小枣无裂果。枣农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给小枣做了衣服,这办法管用!”
  梁勇是乐陵市孔镇镇王木腿村的种粮大户,从2012年开始流转了村民的500亩地,想通过规模种植提高效益。前两年,梁勇凭经验种小麦、玉米,一年忙到头,一算账还赔钱。2014年,得知乐陵建起科技小院,梁勇想方设法找到了驻扎在小院的博士陈广锋,上门向陈广锋请教种粮“妙计”。
  陈广锋把梁勇的需求与自己研究的课题“华北平原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设计与验证”相结合,为梁勇“量身定制”了一套小麦玉米种植技术体系方案。
  “以前一亩地要用50斤种子,听了陈博士的建议现在改成了一亩地播30斤,喷药也是找准时机,一次就能喷防到位,施肥全用配方肥,成本减少了,产量却比以前高。”用上了陈广锋给列的“管理清单”,现在梁勇种500亩地游刃有余,效益明显好转。去年,他种的小麦、玉米亩产都到了700公斤,全年收益98万元。
  乐陵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梁军认为,由于气候、土壤和水利条件适宜,乐陵市粮食生产水平整体较高,但农民种地的科学素质低,对新型技术的认知较差,对高产高效技术的接受比较慢。“科技小院的优势是突破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注重推广单项成熟技术和企业推广单一产品技术的传统做法,建立了一套从种到收、涵盖整地、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全生育期管理,一直到收获整个过程的系统的服务推广新模式。”梁军说,这种模式一旦推广,效果显而易见,可从根源上解决“技术很好、农民不信不用”的窘境。
  而在乐陵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妍看来,科技小院不仅是技术推广的平台、载体,它更像一个杠杆,凝聚起各方力量“撬”动农业发展;它又像一个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了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和农民的联系,各方紧密连接、形成振兴合力。她介绍,以科技小院为桥梁,乐陵市农业农村局已与多所农业高校、农业农村部、省土肥总站等相关部门实现对接,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李晓林等成了枣乡人的“常客”,常为乐陵市乡村振兴建言支招。

3、留下一支本土科技队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的2019级硕士蒋伟入驻科技小院近两年,一直专注研究小农户的冬小麦种植技术应用,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小农户冬小麦种植技术应用效果限制因素及增效途径”。经过去年冬春一季的试验观察,他已经得到了论文写作需要的大部分数据。“再跟踪这一季冬小麦的收获,我就要告别小院,回学校专心写论文了。”蒋伟说。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蒋伟这里,他把这句话改成了“铁打的小院流水的研究生”。研究生共有3年学习时间,从研一进驻小院,到研二下学期离开,一茬接一茬的研究生离开,他们留下了什么?这不仅是村民期待的,也是蒋伟他们“小院人”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举办“农民田间学校”是科技小院研究生为广大农民培训和普及农业知识、提供技术指导,培育新一代“科技农民”的重要载体。“研究生给咱老农民讲课,以前可不敢想,也不敢信。”回忆起第一次上科技小院的培训课,南夏村村民张香芝感慨地说,2015年,她第一次听研究生们说小麦可以配方施肥,是真的信不过,怕自己吃亏就没用,后来看着夏秀兰和其他几家用了配方肥的小麦亩产高了好几十公斤,后悔得直跺脚。
  张香芝说,从那以后,科技小院田间学校的每次培训,她都必到。现在她就信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的技术,自己还当起了技术宣传员,经常协助夏秀兰召集村民培训。
  除了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科技小院的研究生还在南夏村选择了52户科技种田示范户,并通过600多亩的示范田“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田间观摩指导活动全面覆盖了南夏村和朱集镇王清宇村,并辐射到郭家街道大牛韩、宋龙海村,孔镇杨盘、王木腿社区、郑店樊屯、西段安子杨等十几个村庄。
  针对一些种粮大户农技知识匮乏的现状,科技小院还建立了面向种粮大户提供服务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联盟”。梁军还把乐陵市的60多个种粮大户、农场主组织起来,建起了微信群,方便他们和小院里的研究生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种田技术。“科技小院通过多种方式把本地的农民、种粮大户、农场主培养成了‘土专家’,在乡村振兴中,这些人就是一支接地气、带不走、高素质的农技人才队伍。”李妍说。
其他文献
4月28日,北京市密云区科协联系市农学会邀请相关领域科技专家到溪翁庄镇黑山寺村科技小院开展科技服务。   日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刘宇研究员及相关专家为黑山寺村示范种植了榆黄菇、玉木耳等多个珍稀食用菌品种,搭建了食用菌林下拱棚。此行专家重点在食用菌種植湿度、通风等管理方面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林下食用菌种植稳产高产。当日,针对黑山寺村民俗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陈明莉老师为村民举办
期刊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金台唱晚”发表了笔者写的《一枚奖章》,怀念我的老领导郭连义在三年困难时期下乡救穷的故事。  今年是建党百年,太行山传来喜讯,郭连义的孙子郭宏伟在左权县麻田镇蹲点脱贫4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60年前,郭连义担任山西省左权县委财贸部长。他经常领我骑自行车到石匣公社马家庄一带最穷的村庄访贫问苦,送救济粮、钱、物,把奶粉、饼干送到有老人和小孩的家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杨洋 “学史力行跟党走,服务转型蹚新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航天老总”黄纬禄到中国核科技事业奠基人朱光亚,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苏步青到“医学泰斗”颜福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坚持把个人理想系于国家命运,以家国情怀书写科技华章。5月10日,山西省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报告会在省科技馆举行,山西省科
期刊
上午到棚里查看番茄长势的时候,睢大哥到我们棚里查看番茄长得怎么样。上次浇过水后,番茄植株一直长得很水灵,叶子变得很绿,同时植株现在成三角状,说明苗子长得很旺,这都要归功于育苗育得好。看到番茄的第一穗花穗已经冒出来了,我感觉一周左右就要开花了,最近就可以放熊蜂了,要提早联系公司送雄蜂。睢哥说一个星期可能还开不了,得一个星期以上。因为当时大棚内底肥用的不足,所以我们要提早追施点水溶肥,然后我问了睢哥他
期刊
5月7日,福建省永春縣气象局科技人员一行走访永春芦柑“产学研用政”新模式的科技小院,就永春芦柑复壮、芦柑智能观测及项目合作等开展座谈交流。   双方负责人分别对科技小院成立的背景、人员组成、研究方向、永春芦柑气象服务等现状做简要说明,对今后永春芦柑的复壮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双方将在小院内建气象科普园地、示范基地、人才基地,气象局进一步强化芦柑服务工作针对性,为农户提供全时段、全方位的气象服务。  
期刊
近日,广东珠海白蕉海鲈鱼科技小院在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市祺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广东珠海白蕉海鲈鱼科技小院是广东首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之一,也是珠海市唯一的一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會、广东省科协、华南农业大学共同筹建,每个小院将由共建单位派驻导师担任专家,每年派驻研究生2人,长期服务于农业企业。针对当地生产实际问题展开研究,形成绿色增产模式,直接服
期刊
积极情绪是一种健康的、能够使人感到愉悦的情绪,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加强管理效能,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积极情绪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一、减轻学生的压力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小学生受到不良文化侵蚀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小学班主任
期刊
早晨起来下楼跟师兄称肥料,感受到一股寒气,天气很阴,下着小雨,冻得我瑟瑟发抖,回屋找出来轻薄羽绒服穿上,才好了许多。本来今天是该施肥的日子,但是下着小雨,害怕施肥之后雨下大,就先根据师兄的试验设计称好对应的尿素和硫酸钾的量再看看一会儿天气如何。雨一会儿停了,看了看实时天气预报下午没雨了,我们决定赶紧去把肥施了,然后看看下午翻地。   试验地晾了两天以后有的地方还是有点泥,师兄按照划分的12个小区用
期刊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知识的讲授中,要想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提高小學数学的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时应该注重调整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形成的阶段,教师与家长的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平常的课程活动中,要运
期刊
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班主任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学的根本,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重大。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采取激励法的班级管理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强化德育教育的工作效果,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就激励法在小学班主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