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践行阳光体育的道路上前行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有关精神,近年来,荔湾区以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抓手,以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创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为切入点,推进区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荔湾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关键词: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文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3-0064-03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强健体魄,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目前在全国开展的“一校一品”体育特色的创建活动,为全面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开创了有效途径。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多年来坚持以“掌握运动技能、提升体质健康、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抓手,以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为切入点,推进区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目前全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创建工作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有效提升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并初步形成具有荔湾特色的阳光体育校园文化氛围。
  由于荔湾区学校体育工作成效突出,2014年11月,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授予荔湾区“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称号,荔湾区华侨小学等21所学校被命名“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学校”。
  一、荔湾区域体育特色概括
  荔湾是广州市独具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现有区属普通中学38所、小学52所。其中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6所,广州市足球推广学校33所,荔湾区“体育、艺术2 1项目”试点学校20所,涉及足球、篮球、排球、游泳、毽球、棒球、跆拳道、击剑等15个项目,并覆盖了区内所有中小学。同时,荔湾区连续八届荣获全国“游泳之乡”的称号,连续五年荣获省“体育突出贡献奖”,并获广州市城运会团体总分“七连冠”。良好的体育氛围和优异的竞技成绩为推进学校“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区域“一校一品”体育特色的具体做法
  1.加强领导,确定推进“一校一品”工作的机制
  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荔湾区迅速跟进,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体教结合领导小组,建立由教育、体育、财政、卫生等多部门参与的体教结合联席会议制度,并先后制定了《荔湾区关于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的通知》、《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荔湾区深化体教、艺教、科教‘三结合’特色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体育艺术科技的“2 1 1”工程,确保让每个中小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和一项科技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各项文件的制定,提高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度,确定了创建体育特色的工作机制。
  2.加大投入,保障“一校一品”开展的软、硬件
  近几年,我区加大了对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和经费的投入。五年来,荔湾区政府投入专项资金,为全区98%的学校建设了塑胶运动场,100%学校配齐配足体育器材,保障了开展“一校一品”工作所需要的硬件设施。
  自2012年开始,荔湾区教育局每年投入1200万元特色经费,鼓励学校根据现有的场地、师资等情况申报体育特色项目,有力的保证了校园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引导学校积极打造“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另外,为了吸引各方面力量投入学校体育特色工作,一方面,荔湾区教育局每年拿出100余万元用于聘请高水平体育特色教练,以提升学校体育特色的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师招聘方面对体育学科适当倾斜,以改善体育师资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充实体育教师队伍,提升学校体育“软件”实力。
  3.精耕细研,细化“一校一品”工作的具体内容
  为了努力实现“学生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发展、教师专业与学校体育特色发展、学校体育特色与区域体育特色发展”的三个目标的统一,促进学校体育均衡化、特色化的发展,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教研文化,2013年,荔湾区成立了“体育研耕工作团队”,以“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实效性以及特色化的有关研究”为核心,以“教研问题化、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为主线,开展“互助式、联盟式、课例式、案例式”的教研活动,建立“专家——教研员——研耕团队——项目学校”为一体的捆绑式的教研实体,形成“自主与互助、合作与共生”式的教研文化(表1)。
  目前,深入推进体育研耕各项目工作成为荔湾区体育教研的主要内容,教研方式由以往“教研员讲座”的传统形式转变为“研耕团队自行组织、各项目学校争相承办、老师们积极发言”的新方式,丰富了教研的形式与内容,提升了教研的效果。
  4.强化培训,打造“一校一品”工作的教师团队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的构建,最离不开的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荔湾区的体育教师培训工作一直以“提升综合素质、提振团队意识、促进专业发展”为目标,注重发挥有经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及骨干教师的示范及指导作用。开展的培训内容涉及教师专业技能、教师职业心态、学校群体活动的组织、紧急救护技能的培养、科研方法培训、上课技巧提高等方面,保障每位教师均能有机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
  扎实的教师培训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荔湾区现有358名公办体育教师,近十年获得区级教学评比一等奖以上的人数为156人,占44%,其中一部分能力突出的教师逐步转到学校的管理岗位。据统计,体育学科教师担任学校中层以上的为82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23%。
  在刚结束不久的2014年广州市第十六届青少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以及教师基本功大赛上,荔湾区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14年全国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中,8篇论文获奖,获奖数量与质量位列广东省第一名。这些成绩的获得充分证明了荔湾区的体育教师团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正是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才能够保证构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工作的落实。   5.提供平台,让“一校一品”特色走出校园
  2004年,荔湾区率先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尝试,经过了近十年的探索,荔湾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广州学校体育的一大亮点。率先在全省开展“柔韧素质”提高工程,经过努力,区内学生柔韧素质得到飞跃;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方面,坚持以阳光体育活动为抓手,在重点做好“特色体育大课间活动”(即每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开展的运动项目,并落实到校本课程,实现全员参与)的前提下,努力打造“荔湾大课间文化”,鼓励学校每天安排不同形式的大课间活动,如:“校本特色大课间”“素质练习大课间”“常规素养大课间”“百花齐放大课间”等等。经过几年的实践,林凤娥小学的篮球特色大课间、鹤洞小学的“柔韧有愉”大课间、蒋光鼐纪念小学的排球大课间、南塘小学的跆拳道大课间、华侨小学的“绳舞飞扬”大课间等成为荔湾开展“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工作的突出代表。荔湾区的“一校一品”特色活动也涵盖了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毽球、跳绳、乒乓球、体操、橡皮筋等项目,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为了鼓励“一校一品”工作先进学校,每年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后,荔湾区教育局均组织制作荔湾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光盘,出版《荔湾区阳光体育活动成果册》,并作为对外交流以及区内学习的资料,该举措的实施极大推动了各校实施“一校一品”工作的力度,同时保证了体育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思考与建议
  1.落实学生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是学校体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常规性、基础性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该项工作的落实关系广大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关系民族的未来。
  2.荔湾区的工作实践证明,实施“一校一品”工程必须坚持与校本特色教学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应开发校本教材,扎实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做到学生全员参与,在普及的基础上促进运动队竞技成绩的提高。
  3.要保证“一校一品”体育特色的生命力,需要注重运动技术的渗透,同时紧紧抓住学生兴趣与身体素质两条线,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并且结合区域的教研与督导工作,阶段性的对学校予以指导,以导正“一校一品”特色工作的方向与步骤。
  4.充分利用家长、社区、媒体等资源,加大宣传、扩大影响,把“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工作创建成为区域性的教育品牌,从而打造一批学校体育品牌示范学校,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形成以点带面的局势。
  四、结束语
  毛泽东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认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只有从身体到心灵都格外强健、充满理想与追求的下一代茁壮成长,才能托起真正的“中国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于2016年6月在山东曲阜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上,第一次接触到了由美国密歇根大学陈蔚云教授带来的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本文在总结陈蔚云教授展示课流程的基础上,对技能主题取向(Skill Theme)课程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该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启示:即改变固有的技能教学思路,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运动参与
摘 要: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师要尽快与传统的角色分离,更新教育观念,从高师音乐教育教学规律出发,重新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及角色定位。对过去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及对学生的影响进行反思,以形成符合高师音乐教育教学规律和发展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音乐教学观;教师角色定位;转变  21世纪教育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培养。随着音乐教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增加学生的信息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不仅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更要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适应了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学
摘 要: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对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作用毋庸置疑,而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次要人物也不可忽视,对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角色;小演员;柳妈  在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中,我们往往会在主角身上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忽略了对配角的鉴赏,而在艺术创作当中,有一句话叫做“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任何角色我们都不能低估了它的分量。《祝福》中的配角柳妈,用的笔墨不多,但是写得
关键词:西苑学区;体育学科;展示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1-0073-01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学区的体育教学工作一直秉持着科研引领、扎根课堂、注重实效的原则,2013年,学区11所学校有幸参加了《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的相关子课题研究工作。两年来,各校体育教师在专家引领下,立足课堂,积极实践,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音乐课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生的喜爱,因为音乐课上他们能够尽情地演唱和快乐地创编。因为他们的创作不像在语文数学上有局限,而是自己思维的完全呈现。那么在音乐课上,怎样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力发挥到最佳,怎样让学生在“三学”(遂州外国语小学校课改教学模式“三学一论坛”,正面思考、反面质疑、合作学习和论坛展示)当中完成思维、质疑环节的目标呢?  要让学生能够思维发散,很好地进行课堂的思维和合作,就要有良好的课堂评价
摘 要:一件与体育教学课有关的安全事件让我们感受到对学生信任的尴尬,引发了我们对学生尊重教育的思考,通过对初中学生发展特点和教育事件本身的分析,指出具有教育责任的体育教师理应突破体育学科教学的局域性,在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用自己的智慧在尊重、信任与怀疑之间寻找到合理的关联,才能让信任与尊重教育体现出真实的价值。  关键词:尊重与信任;教学事件;学生特点;教育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教师应从激发兴趣、学会积累、感悟生活、勤于练笔、精炼语句五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作文,学会作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使他们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生活,找到写作的活水之源,从而达到提升写作能力,增强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作文教学;现状分析;探究性学习;运用  写作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任入手,鼓励学生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也表达,激励学生
和煦的四月,暖风习习,阳光明媚,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安排下,黄陂中心小学“黄荆杯”青年优质课大赛在开学第九周热烈地举行了。这是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是为他们提供了成长的摇篮,作为评委的我尽情欣赏了年轻教师的风采。我为他们高兴,为他们祝贺,为他们兴奋,更为学校能涌现出这么多优秀、年轻有为的教师由衷地感到自豪,为学生感到庆幸。  听着这些年轻教师的课,让我反思,让我畅想,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获取知识最原始的本能是好奇心,如果一堂课从头到尾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那知识的获取完全被动,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削弱甚至消失,“后遗症”是很严重的。  如何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自己获取知识,这是教师技巧所在,因此注重学生的“亲历性”,落实学生个体的参与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