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并快乐的成长

来源 :电影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ingkaoy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景振奋人心
  众所周知,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票房已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二,是中国电影产业近10年来的一大飞跃。通过数据对比显示,中国在10个重点票房国的票房增速排在全球第一,艺恩咨询副总裁候涛先生依据数据分析就大胆预言:中国在2017年票房产出会超过美国排在全球第一位,2022年中国票房大概是美国市场的2倍,这一结论几乎得到嘉宾们的一致认同,是此次交流的一大共识。尽管中国电影票房的快速跃进令人振奋不已,但行业内的诸多忧虑也是有根可循的,因而业内人士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引发更加慎重的思考。在中国电影爆发式增长中,企业的核心战略动向将会如何?怎样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或处于领先地位?
  什么是值得关注的
  1:理性扩展影院大有裨益
  现今电影行业的现象可谓喜忧参半,不少嘉宾都开门见山的直面现今电影产业的挑战。针对影院扩张和整体发展的现状,时代经典集团总裁印钢先生指出:2012年全国有超过 100家影院投资公司在投资建设新的影院,至2012年底全国约35家院线公司,其中最小的一家院线只有2千万票房,某些院线收入较低是一个突出且不容忽视的现象。不可否认,不少人盲目地的投资电影院,没有合理的规划,造成影院数量增加、影院租金上涨(最高增至16-18%)实际有效盈利的影院却不多,影院因为这一系列原因无法大战拳脚。衡量已知数据表明,中国至去年年底已经有超过 15,000块银幕,不到25%的银幕一年可收益一百万元的票房。现今已经经营的影院超过半数以上处在亏损状态,为了维持电影院的正常运转、弥补亏损,偷漏瞒报现象屡屡出现。杜绝投资的浪费造成的损失,用理性、慎重的眼光看待扩展的。将眼光放的长远些,做的慢、却精致一些不是一件坏事。
  2:如何让电影的投资与回报成正比
  “中国电影看起来很美”,是北京新影联院线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群飞先生对现今电影产业的看法。除了各公司不断圈地增设影院的同时,他对现今的电影产业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电影挣钱吗?他算了这样的一笔账:2012年国内生产的故事片为745部,国产票房达82.73亿元,假设每部投资一千万元,简单换算投资为74.5亿元,如果按照投资回收40%的票房来计算,只能收益33亿元(理想状态),投资的70多亿收效却不尽如人意?这样的假设无疑大部分投资会亏本。每年国内几乎产出1,000部影片,但进入影院的只有不到了200部。所以电影真的赚钱吗?尽管电影数量增长迅速,同样电影投资需谨慎,精确估算回报效益,才能有效避免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影片从投拍初期就计划好成本、预算、做足准备功夫,在发行、放映操作流程上严格把关,才能做出更多具备实力的作品。
  3:从非票房收入中找突破口。
  视线转向票房收入的统计,在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远大于非票房收入,在美国则刚好相反,非票房收入大于票房收入。印钢先生认为,影院票房无论多高,其中50%左右的收益都归于片方,影院还需负担租金等高昂费用,折旧下来所剩利润不到20%。如何提升影院的效益,着手点在影院的非票房收入处,这类收入无需分摊收益,且成本较低,确实是影院需要正视的出口。客户去影院消费的时候,如若票价过高,他们对其他类别的消费(饮料、卖品等)欲望会降低;反之如若票价较低,客户有可能更加倾向考虑其他消费。印钢先生认为:“现今票价贵的原因是,是许多电影人没有想清楚该从票房盈利或非票房盈利着手”。时代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曾就此提出过“1 X理念”,X指的正是非票房的收入。北京博纳国际影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巍先生也同意应增强非票房收入来增加影院收益的观点,他认为电影人应该反思怎样营造影院气氛,使观众不得不前来消费,但同时如今的整个社会现状、运作体系均使非票房收入的改善蒙上一层白雾,但可以肯定这已经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在投资和决策上影院固有不足,电影本身的发展又有何局限呢?
  4:对观众多负一点责任
  这就不得不说起影片的审查和分级制度,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年年被提及,却始终未见真章,黄群飞先生披露:电影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他强调如今电影正面临“全民审查”的压力,这种压力导致了审查的实施出现各类障碍,广电总局如何树立起权威性值得深思。再者,电影的分级制度是行业给观众的一把衡量电影的尺,为像儿童这类观众人群规避不适宜的选择。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采用这种电影分级制度,并被公认为全世界最理想的电影选择方式。对观众负责,意味着观众需得到电影更多知情权,这甚至与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5:让中国电影为世界传递一些正能量
  此外,了解中国电影在国外的票房收入和销售收入的真相会让人大跌眼镜,其数值连年下降。2012年中国电影国外收益为10.63亿元,较上年少了9.83亿元,减幅为48.04%,黄群飞先生列举了一些国产片海外电影的真实票房数据,数值均在几万、几十万美元不等,例如国内成绩斐然的《小时代》在海外仅收获2.35万美元,与此同时电影票房的统计也存在模糊概念,合拍片的统计标准存在出入,不好定义。海外低靡的票房成绩也反映着中国电影走出世界的尴尬局面,如何提升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所有电影人需尽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电影也必将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也考验着电影人的制作功力,让更多人喜爱上我们本土的作品。
  对策、战略、战术
  1:非一线城市一跃成为影院重点发展对象
  现今电影产业内部结构正悄然改变,用户端的差异性改变了现有的产业模式。侯涛先生依据数据分析,站在用户端的角度进行讨论。他认为现今更多年轻观众群体(例如90后群体)进入影院,这类群体对影院内容、服务的需求与30岁左右人群存在差异性,更偏向于消费服务,这将有可能引发电影发展的新趋势。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观影人次比例下降可以观察到,更多观影人群出现在二线、三线、四线城市。这也表明整体一线城市的票房推动力下降,而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影响力提高。艺恩2012年数据显示:在2015年后,非一线城市大概能贡献全国2/3的票房,以及全国4/5的银幕数,而这正是行业内人士关注的新市场和新区域。在建设和发展影院来说,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实力值得关注,并作为新的策略和方向的考量因素。印钢先生也指出,电影院是长期的投资,在扎堆大城市时,需花时间了解下“空白的区域”,插空布局。规划市场包括深入了解区域的潜力,非一线城市的潜力也正日益体现出来,需引起投资人士足够重视。   2:无差别对待实现影院品牌化
  影院投资讲究战术,印钢先生的观点是“影院的投资商应该量力而行”,忌讳好高骛远。我国的影院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扎堆效应明显,而投资商在投资前应从自身的能力出发,充分考虑市场的容量,例如专注于做好某一个区域。他也强调,在影院建设的决策中,千万不要有地域歧视。影院如若想做成全国性的、甚至走上国际的品牌,更加不应存在地域的差别,实施统一的标准对影院不无益处。
  3:鼓励消费者走入影院
  建设影院的战略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市场发展空间的准确估计也给从业者增添了信心。从战略角度出发,通过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和数据比对,印钢先生预测中国市场可容纳银幕数超过15万块,中国的观众人次可达40亿,相比美国的数据,中国的电影票房可超过2000亿元。2000亿元看似天文数字,却毫不夸张。假设建设影院指标在每3万块银幕一人、服务半径不小于3千米、每家影院不小于6个厅、每人十块钱的票价来计算,2000亿元是可以实现的。这些惊人的预测数字都在阐述一个观念: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电影的潜力是大家所认可的。如今中国人均每年观影的次数不足一次,而其他国家则远超这个数字,试想想中国人至少每人每年去观影一次,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样的发展空间呢?除了影院正在进行的扩建有助容纳更多观众外,鼓励更多人走入影院确实意义非凡。电影人应考虑如何做好电影、影院体验,吸引更多人接触影院文化,扩大消费人群。
  营造优质影院
  1:开启“四代影院”新时代 ?
  如何打造高品质、高效益的影院呢?印钢先生语重心长说道:“影院的建设者应该考虑为何要建立影院,如何建立口碑、效益、经营管理好的影院。”如今影院的建设大部分集中在购物中心,形成一种独特的电影业态。世茂影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先生针对这一点提出了“电影院与商业地产跨界营销”的理念。优质的购物中心促使影院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到达2012年全国大概有3100家购物中心开业,而80%均设有多厅影院。这也表明影院的发展与购物中心间的紧密联系。影院的概念也随之重新定义,影院的功能、定位、空间、跨界消费都赋予了新的概念。电影院从传统影院转向电影娱乐、体验、消费的空间,并迈向电影娱乐、科技、商务、文化、消费等创新电影消费时代。因此刘明先生还提出了“影院能否摆脱商业业态配角”看法,并率先发起了“四代影院”的概念。目前大部分影院只作为商业地产核心娱乐的配套业态而存在,人气、品牌、租金收益都不及其他服务类项目。刘明先生认为“四代影院”是影院摆脱“配角”定位的新模式。“四代影院”的概念是迎合时下主流消费群体的价值观,创造新型娱乐商业消费平台,并主导其他业态生存和发展,成为商业跨界营销的平台。这类影院的运营,需要依靠高科技的应用,整合电影元素的消费平台,扩大非票房消费力和经营能力。当然,建设新型影院模式仍是新颖的概念,对未来影院制造非票房收入却是个突破性的创意,其部分作用或可使传统影院的业态升级,缓解电影行业的“三高”现象(物业租金高、投资成本高、经营成本高)。
  2:观影技术越来越重要
  除了建设创新型的影院概念外,影院建设与管理的技术问题也是本次论坛被提及的一大重要观念。投资商和影院在扩展影院规模、市场占有率、服务等方面,还需要谨慎的直面影院本身存在的技术性问题。针对影院本身存在的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主任陈江先生总结了影院的三大关注点:观影条件、观影效果、技术管理。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影院观影条件的弊端颇多,从座椅排距到银幕宽度、亮度均匀度、噪声等因素出发深度剖析,不少影院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影院设计者对影院设计并没有专业清晰的理念。即使电影业内人士认识到观影效果的不足,却未提起足够的重视。陈江先生认为,影院的技术参数需要两方面来维持:投资商的理念和设计师水平决定了影院的装潢与放映质量、放映配备、系统等关键因素;管理者的日常维护决定了电影的放映质量。影院在未来的竞争当中,除了规模与市场占有率等因素考量外,修缮自身的品质尤为重要。观影条件和放映效果的重要性也必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未来影院趋势
  1:影院观影体验无可取代
  预测电影未来走向时,影院将会消亡的言论被屡屡提及,如今互联网、各类终端设备的诞生更令不少人质疑影院的存亡。影院发展下去的结果会接近饱和或停滞吗?对此几位嘉宾表达了积极的态度。黄巍先生认为,电商的冲击是不少购物中心现今正面临的问题,但去影院观影也属于体验类业态,这类消费不能在网上解决。影院体验是适合一家老小人群齐分享的服务,影院的性价比颇高,这也使影院的存在难以被替代。印钢先生认为,影片的内容增多,各类终端都可以达到观影的效果,但影院能为观众营造的是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类体验是在其他各类终端上都难以获取。刘明先生更是举例说明了这点,例如巨幕带给人们的观影震撼,全景声音响带给创作者的创作空间,都是一种特殊、不可取代的观影体验。众人对影院的持续发展都表示了信心与决心。
  2:关注新技术
  影院的观影体验促使影院追求新技术的发展。巨幕的推广、银幕的制作、音响效果升级、3D、4K、高帧频等运用都在刷新人们的观影体验。譬如本次论坛中跃狮五维集团执行创意总监姚开阳先生就提出了大屏幕化与特效化的影院新型体验,阐述了4D影院为观众带来的观影效果;欧司朗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Günther Feuereisen先生为观众展示了来自德国的精湛氙灯技术,从欧司朗的技术发展历史到领先的照明技术、激光技术,再谈到欧司朗与巴可长期合作的项目等领域;巴可中华区发展总监陈栩翔先生为观众讲解了市场对放映设备需求的变迁,以及巴可对不同类别影院的放映解决方案。本次论坛在推动各路商家精心探讨商机的同时,强调了提升商品质量与技术的重要性,督促影院打造更优质的技术,以增强影院的技术效果。
  3:民营企业发力重塑业态
  既然如此,未来影院将会有怎样大规模的发展趋势呢?候涛先生依据数据分析时总结为:国退民进。艺恩数据显示,在2003年10家Top10的影院管理公司中,4家为民营公司,贡献市场份额为26%,至2015年后预计可达8家,市场份额为42%。 公司的飞速发展与影院的布局息息相关,布局正确则发展步伐加快。他预测2015年之前影院发展核心依然靠新建影院,影院的增多带来更多的票房,到2015年后更多依靠外延式增长,通过并购、投资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黄群飞先生总结道:“中国电影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对于电影人来说未来的十年始终是痛苦并快乐着的。”对未来展望,不少嘉宾都持有积极态度,期望电影走入健康良性发展的正轨。如今正视影院的发展问题,了解市场需求,作出合理市场规划,对症下药,才会在激烈的竞争赢得机遇,为影院带来更多可观的裨益。
其他文献
为什么近几年电影市场很火,但反倒放缓了开店速度?  开始做多厅影院的时候还是很谨慎的,因为当时没有现在这么旺,所以在选址、前期测算都非常谨慎,相对来说我们的步子缓、也稳。当时可选性很多,都是开发商主动接洽。到现在全国有十几家店,经营状况都很好。原因是一方面前期工作做的比较多,步子比较稳,最早的会员体系建立都很稳当。并且刚好国家对电影市场的推动力度也比较大,我们也算是借势发展。但现在市场发生了一些变
虽然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仍在感受着经济困境的影响,但我们的行业,尤其是电影院市场,却在持续推进。电影技术传统上就走在运动图像发明的前列,今天我们走进2013年情形仍然如此。从图像捕捉到显示,我们前进道路上每迈出一步,数字解决方案的创新都在改变画面创作、观看乃至体验的方式。  SMPTE在2012年的重大成就以及对2013年的拟议计划也反映了这种变化。在人气很旺的2012年“NAB大展电影院技术峰会”上
铜锣湾天枰倒塌、土瓜湾冧楼大型灾难事故、飞机闹市紧急迫降、消防员出入火海救援……爆破和高空拯救等危险希数极高的场面比比皆是,谢霆锋被赞 “最玩命"的一次。这就是由英皇电影投资1亿5千万港元与寰亚电影有限公司合作制作,以香港消防处特种救援队为题材,由郭子健导演,由谢霆锋、余文乐、任达华和胡军领衔主演的香港剧情灾难电影《救火英雄》,且看谢霆锋、余文乐眼中,这是一部如何讲述兄弟情的戏。  电影中国:可不
作为与张艺谋、陈凯歌同时代的“第五代导演”,黄建新近来鲜有导演作品问世。那么这些年他究竟在做什么?原来,黄建新不仅是较早涉足监制行业的大陆导演,也是较早与国外、港台电影团队合作的电影人。由他监制的电影,几乎都是几千万以上的大制作,市场上的巨无霸,操作的是主流电影市场,比如《小夜刀》、《杀死比尔》、《木乃伊3》;比如《墨攻》、《建党伟业》、《十月围城》、《武侠》、《投名状》……今年五一档,一方面甄子
接上期  三.招标采购  程序  一般规定  影城采购项目,均应先行完成立项审批。  对于影城所遇到的制度中没有列明的招标采购业务,具体的经办权限需报院线公司审批,审批流程为影城经办人——经办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影城财务副总——影城总经理——院线公司成本控制部门负责人——院线主管成本副总经理——院线财务部门负责人——院线公司主管财务副总经理——院线公司总经理。  如需报集团审批事项,由
由宁敬武执导的新作——首部瑶族歌舞电影《旺都之恋》预计将于年底上映,得知该片选用了索尼4K摄影机PMW-F55拍摄,本刊近期采访了该片导演宁敬武和摄影师韦长川,请主创谈谈拍摄4K电影的体会。  宁敬武,中国第六代导演。199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获硕士学位。代表作《无声的河》、《夺子》、《极地彩虹》、《惊情神农架》等以影片曾荣获华表奖优秀影片奖和导演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在国际上荣
“ 1823年9月1日,他们要抛弃他??”——原著《the Revenant》  1803年,美国以1500万美元从法国手中购得了相当于当时整个美国国土面积的大片土地,史称路易斯安那购地,开启了美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西进运动。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同样的故事在美国开拓者与印第安原住民之间反复上演:驱逐与反抗驱逐,交易与撕毁交易……这部帮助小李子斩获小金人的《荒野猎人》描绘的正是开疆拓土的光辉下小人物
2013年NAB展电影技术高峰会由SMPTE联合举办,探讨了从4K和8K、到高帧频(HFR)、沉浸式音响、数据密集型工作流程等创新,所以,谁比制作过《阿凡达》与《泰坦尼克号》并荣获奥斯卡的制片人乔恩·兰道更适合主旨演讲呢?  兰道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同工作,是新技术使用的拓荒者。兰道透露,他们这对搭档正在计划《阿凡达》续集,水下表演的电影拍摄离不开这些技术作为讲故事的工具。  “几年前构思的故事
根据农业厅开展领导干部包村联县(市)增收活动统一部署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我站于5月下旬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包县住村点,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农业发展为主线,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以延伸产业链为主导,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致富进程,住村以来,我们先后采用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入户询问、召开村民座谈会和书面征询意见等方式,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  
传真制作有限公司的定名有着一个很重要的含意—传达最真实的声音。想给大家知道好的声效制作不只是外国才有,大中华电影圈都有这个本事可以做到国际级的声效。  公司自1989年成立至今已有28年,在这28年期间,电影从光学年代,进化至数码年代,声效制式从单轨道,发展至双轨道,再到基本的杜比5.1环绕声,杜比7.1环绕声,甚至近年研发的沉浸音格式如Auro-3D垚,DTS:X,杜比全景声都渐趋普及。但作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