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探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rwz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传播是时代赋予博物馆的历史使命,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公众参观博物馆里的文物,可以受到文化的渲染,博物馆如何发挥文化传播的功能是每个文博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以会宁县博物馆为例,探讨基层博物馆进行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传播
  博物馆镌刻着城市的文化印记,承载着人类发展的记忆,是历史与文化的精神家园。博物馆如何发挥传播历史文化的功能,担负起时代赋予博物馆的历史使命,是每个文博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以会宁县博物馆为例,探讨基层博物馆进行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
  1 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使者
  一百多年来,博物馆在中国走过了一条极不寻常的道路。1905年,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清末状元张骞在江苏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从博物馆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博物馆是先进文化理念的产物,它来源于中国早期的先驱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而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博物馆事业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1971年故宫博物院重新开放,金缕玉衣、马踏飞燕等稀世珍宝的出土和展出引发了博物馆研究的高潮;1972年长沙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和展示,引起了世界的轰动;1973年出土文物展览第一次走出国门,承载着中国古老文明的稀世珍宝所到之处皆引起轰动。人们盛誉“文物传真情,友谊连四海”,文物展览已成为那个特殊时期的新外交名片,为中国树立了鲜明的文化形象。由此可见,博物馆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以文物为核心的展示,体现的却是文物的核心价值——文化。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和保存地,还承担着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
  2 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传承文化使者的角色
  博物馆是古老的也是时尚的,它既见证着古老文明又散发着时代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能够活起来。”“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文化该如何有效传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每集5分钟的微记录模式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让原本高冷的文物褪去神秘的面纱,使人们了解中华文明,并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深情对话。这种成功的创新表达,使文物像一封温情的家书,即便穿过千山万水,依旧传递着别样的情怀。故宫博物院发布首款主题功能游戏和首张古画主题音乐专辑,拉开“智慧故宫”的序幕;《上新了·故宫》让故宫博物院再次迎来高光时刻。近年来,从QQ表情包、主题漫画、创意周边到综艺节目,逗趣可爱的文物表情包以及轻思维、巧传播的文创产品赋予传统文化一副“青春面孔”,使传统文化从旧时的“王谢堂前燕”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博物馆正以温暖、时尚的形象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这也为探求创新博物馆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途径,会宁县博物馆也开启了文化传播的创新之路。
  ①精品展览为实现文化传播提供有效途径。会宁县博物馆成立于1990年10月,是集收藏、教育、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县级博物馆。现藏有陶器、玉器、书画等各类文物1093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76件(套)、三级文物753件(套)。在众多的馆藏文物中,以马家窑文化彩陶、清代宫廷和地方名人书画最具特色。馆藏早期猛犸象头骨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被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会宁县博物馆发挥馆藏特色,精心策划了“祖厉遗珍——会宁县博物馆精品书画展”“祖厉陶韵——会宁县博物馆馆藏彩陶精品展”“猛犸象展”等系列精品展。近年来,二维码、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为博物馆展览展示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应利用各种技术传递历史信息,力求古老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大众品味悠久史韵,感悟远古文明,获得精神与情感的享受,收获不一样的博物馆之旅。
  ②馆际交流实现跨地域文化交流互鉴。会宁县博物馆自实施免费开放以来,注重馆际交流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馆际交流模式,提高馆藏文物的利用率和免费开放的惠民实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玉泽陇西——齐家文化玉器展”,展览选用会宁县博物馆收藏的8件齐家文化玉器,展览先后在北京艺术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交流展出,对齐家文化玉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馆内的齐家文化玉牙璋被称为“牙璋王”,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由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白银市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山水因缘——范振绪书画艺术展”在甘肃省博物馆首展开幕,并先后在白银、靖远等地巡回展出,展览的成功举办已成为省、市、县三级博物馆联手推动文物“活起来”的典范;会宁县博物馆馆藏10枚铜镜“亮相”白银市博物馆“鉴容正仪”联展,实现了跨地域的文化互鉴;“移动的壁画——民乐县博物馆馆藏精品水陆画”来会宁县博物馆交流展出,为大众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
  ③亲子互动活动拉近家长、孩子和博物馆的距离,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会宁县博物馆精心策划开展的社教活动“印文化”“拓文化”,让孩子感受篆刻艺术方寸之间的万千气象,领略“印文化”“拓文化”的艺术魅力,播撒艺术的种子。如“七夕——我在博物馆里做陶器”活动,为学生讲述了会宁彩陶的那些事儿,解读陶器制作的奥秘,感受泥与火的完美结合、土与水的亲切交融、质朴与浪漫的和谐统一,体会远古先民的智慧。每年暑假的“大手拉小手”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为学生志愿者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在博物馆的学习,将文化根植于心,肩负起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我是陶器可不淘气”“我为文物代言”等活动,招募了一批批的小讲解员,他们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小使者,为观众送上了别样的讲解服务。一件件文物和历史故事串联成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稚嫩的童声在展厅内回荡,温暖着参观者的心灵。
  ④流动博物馆、会博大讲堂让历史文化“动”起来、社会教育“活”起来。文物展览、故事演绎、数字文物展等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向青少年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也让边远山区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感知历史、拓宽视野。会博大讲堂系列之《陇上名人》《古堡靓影》《会宁人说会宁事》,带大众感受会宁的悠久历史,了解丝绸之路上的会宁及古堡文化。“祖厉陶韵——会宁县博物馆彩陶精品展巡礼”让青少年品鉴史前彩陶的精美,感悟华夏远古文明。流动博物馆进农村、养老院、孤儿院,为群众送去历史文化知识,也送去会宁县博物馆的温暖与关怀。
  ⑤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实现将博物馆带回家。文创产品是传播文化的载体,秉承独具匠心的设计初心,小产品承载大文化的传播理念。会宁县博物馆以馆藏翁同龢、王杰等状元书法作品为设计元素,设计出文创产品“状元镇尺”,寓意会宁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也承载着对会宁学子再创历史辉煌的美好祝愿。我们还制作有彩陶相框、猛犸象拼图、LOGO手串、书签等产品,扫描文创产品背后的二维码,观众就能获得博物馆馆藏信息,随时随地亲密接触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帮助博物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当中,真正地把博物馆带回家。
  ⑥新媒体的利用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闭馆月余,博物馆内万件馆藏文物噤声失语。如何让人类的历史文化瑰宝发挥其文化价值,会宁县博物馆积极创新,开启“云游博物馆”模式,为传统文化传播释放活力。依托微信、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通过“码上看展”“云直播”“微视频”“H5”等模式传达文物之美,传递文物的声音,讲述属于文物也属于我们的故事。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让服务大众的方式和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有了更多可能。“云游博物馆”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博物馆人的初心。
  3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对博物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场馆“云服务”“新传播观”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博物馆人——文化工作的守望者和传播者,应该秉持初心不改,肩負使命前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要从藏品中获得灵感,善于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梳理甄选精品素材,对展览和藏品进行背景知识的深度聚焦和延伸解读,通过多个渠道传播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用匠心呵护遗产,用智慧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韩晓.浅谈新媒体对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作用——以首都博物馆为例[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8(00):127-13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唐朝,北方草原上的少数民族是草原丝绸之路开发、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草原丝绸之路先后交替被少数民族突厥、回纥、奚族、契丹、室韦等掌控,他们与唐朝时战时和,促进了大唐盛世的繁荣和草原丝路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北方;唐朝;少数民族;丝绸之路  唐朝经济、文化的极度繁荣,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许多国家都循着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当时这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唐都长安城作为世界级的大都会,以博大恢宏、顶
期刊
刘狄洪(1944.4.1—2016.5.10),曾用名刘杕洪,又名刘秋洪。刘狄洪被公认为油画大师级别的艺术家,是因为他拥有油画表达生命思考的独特技法通径,别人能看到这种技法通径的实施:用色彩渲染张力,用形态安定心力,虚实对调,造化出超越自然的动逸,也生发出心定禅道的安谧,把油画的形态美与意境美完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崇高的生命观,成为油画艺术焕发形韵皆成的时代范本。  我们不妨通过《常德-河伏
期刊
摘 要:天水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旅游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优越的生态气候条件等在推动全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盘活这些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力度不够,旅游投资不足,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不集中,区域联合发展理念不强,停车场等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可供参观的内容和体验、消费项目单一,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天水市文旅
期刊
摘 要:以位于杭州的南宋御街—严官巷遗址为例设计一套虚拟活化文物的交互装置,为博物馆、景区、文化机构提供具有创新性的展陈解决方案,以应对游客越来越丰富的文化消费需求。主要立意点是文物数字化和科艺融合,前期调研、实地测绘和收集文物资料,用艺术化、游戏化使游客产生兴趣,技术上使用了三维动画技术、3D电影放映技术、计算机编程和人机互动硬件现成品应用技术等跨学科声光电的多领域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科艺融
期刊
摘 要:醒狮是融武术、音乐、舞蹈等为一体的体育竞技活动,自明清发展至今,受到广东、港澳乃至海外华人的喜爱,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及现代发展的旺盛生命力。而醒狮的发展与推广,离不开20世纪黄飞鸿系列电影取得的成功。2012年,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和南海黄飞鸿中联武术龙狮协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将醒狮表演与专题陈列展览“天地一飞鸿—黄飞鸿生平与影响陈列”相结合,实现了非遗传承、文化传播与旅游效益共赢
期刊
摘 要:陶鼓是史前打击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现代鼓类乐器的雏形。文章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齐家文化陶鼓为例,对史前陶鼓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浅谈;史前时期;陶鼓;特点;作用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2200—前1700年。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较广,地跨甘肃、陕西、青海、宁夏、内蒙
期刊
摘 要:博物馆作为载体反映着历史文化的脉络,最能体现国家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章以山西博物院为例探析博物馆如何充分反映一个地域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特征,最大限度地传承与表达地域文化,给受众者更好的观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地域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博物馆;传承;山西博物院  地方性博物馆有收集、研究、展示地域历史文化的社会职能,对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时代精神风貌的传承和弘扬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摘 要: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少古建筑,但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的存在,很多珍贵的古建筑群遭受了各种各样的伤害,进而造成某种文化断层。文章以曲阜“三孔”为例,主要探讨如何建立古建筑群安全防护体系。  关键词:古建筑;“三孔”;安全防护体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文化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孔子的故乡在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这“三孔”是中国千百年来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
期刊
摘 要:契丹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在其逐渐壮大之后,尤其是建国前后秉承着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不仅发展自身的思想和文化,也在吸收周边国家和部族的先进文化。与其地域相连的中原地区因为地缘关系也顺势成为他们主要的学习对象。“双陆”正是在契丹人对中原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传播到了契丹人生活的草原地区,并在这里生根发展,以至于辽代很多契丹贵族都与双陆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键词:双陆;契丹;游戏  双陆,
期刊
摘 要:古籍装具作为保护古籍的第一道“大门”,对古籍的保存状况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者对山西博物院馆藏古籍善本保存状况和其装具类型、状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分析不同装具及其保存状况对古籍保存状况的影响,为全面开展古籍及其装具的修复提供了数据基础。  关键词:山西博物院;古籍;装具;破损调查;破损类型  山西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山西博物院古籍善本整理、研究与编目”项目研究之一,是调查研究山西博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