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刀尖上颤抖的灵魂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9706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坡居士该死多少回
  “乌台诗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主角是大文豪苏东坡。在此案中,东坡先生经受了100多天的牢狱之灾,差一点脑袋搬家。同样的事件,如果发生在明、清两朝,结局绝对恐怖,不仅苏东坡自个儿要掉脑袋,不知道还会株连多少人。
  说苏东坡差点儿“脑袋搬家”,绝不是危言耸听。从御史台弹劾他的奏章中可以看出,参与弹劾的官员是铁了心要将他往死里整的。
  御史中丞李定在“札子”中称:“臣窃谓轼有可废之罪四……”然后一一列举,其三曰:“轼所谓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所谓言伪而辨。当官侮慢,不循陛下之法,操心顽愎,不服陛下之化,所谓行伪而坚。言伪而辨,行伪而坚,先王之法当诛……”在李定的弹劾奏章中,出现最频繁的字眼是“废”和“诛”。“废”可理解成废掉一切职位俸禄,也可理解成包含“废”掉被弹劾者的肉体;“诛”可理解成谴责,也可理解成“诛杀”。这是中国文字多义带来的弹性空间。这个空间是留给皇上去定夺的,而对苏东坡恨得磨刀霍霍的李定,心中想的当然是后者——从重从速将这个家伙彻底“废”掉。监察御史里行舒亶的“札子”,将苏东坡的罪愆,几乎推向必死无疑的地步。先言:“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然后列举具体诗文,坐实东坡讥讽变法的行为确凿无疑,并将此种讥讽行为直接与对皇上的态度勾连,用心狠毒:“其尤甚者,至远引襄汉梁、窦专朝之士,杂取小说燕蝙争晨昏之语,旁属大臣,而缘以指斥乘舆,盖可谓大不恭矣。”“乘舆”代指皇上,“大不恭”律该处死。文中又进而“点”皇上之“火”来“烧烤”苏东坡:“臣独不知陛下何负于天下与轼辈,而轼敢为悖慢,无所顾忌,以至如是。”最后恳求:“按轼怀怨天之心,造讪上之语,情理深害,事至暴白,虽万死不足以谢圣……伏望陛下体先王之义,用治世之重典,付轼有司,论如大不恭,以戒天下之为人臣子者。”
  一“死”不足,需“万死”,不知苏东坡这条命可以死多少回?
  参与弹劾的尚有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国子博士李宜之等,数箭连发,用语皆杀气腾腾:“愚弄朝廷”,“为恶不悛”……罪该当诛!
  君子耶,小人耶
  平心而论,东坡先生被拘捕,险至杀身,遭此厄运、磨难,自身也有该吸取的教训。我看到的传记和文章,几乎都把东坡说成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恐怕也不太符合客观史实。余秋雨先生在《黄州突围》一文中,把“乌台诗案”的原因说成是因东坡“名太高”而遭遇一帮小人“嫉恨”,完全是脱离史实的臆断。“乌台诗案”的生发,不仅仅涉及变法与反变法政见的分歧,还有“私怨”在其中发酵。
  构建此案的主角是李定,曾是王安石的弟子。其時,李定是被皇上倚重的执掌御史台的权势熏天的人物。他的存在,对东坡来说,是一颗时刻可能被引爆的“地雷”。大多史家习惯将李定说成是迫害苏东坡的“小人”。苏东坡的文名越是响亮,李定“小人”的恶名也就越昭彰。但细究起来,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历史上很多人物,也不是用“君子”或“小人”就可以简单划分的。“君子”与“小人”间,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小人”向前一步可能是“君子”,“君子”退后一步可能成“小人”。某人在某件事或某时段有君子之风,而在另一件事或另一时段,则可能比“小人”还卑劣。
  说李定是随时可能被苏东坡引爆的“地雷”,不仅因为李定是力主变法的御史台高官,手中握有监察弹劾“利剑”,而且另有缘由。从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发生往前推至熙宁三年(1070),李定任秀州军事判官,是一个地方小官。这一年,王安石的变法团队推行青苗法,与司马光的反变法团队正为此法是否可行争论不休,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此时李定应调至京城,等候新的任命。远离京都的李定,对朝堂之上变法之争的“口水仗”已形同冰炭,一概不知。他至京都拜见的第一位官员是反变法派人士李常。李常问:“南方之民,以青苗为何如?”李定据实相告:“皆便之,无不善者。”李常听了,神态有点诡异地提醒他:“今朝廷方争此,君见人切勿为此言也。”李定感到蹊跷,我说的是实情,有何不可言说呢?随后又去拜见王安石,将青苗法在底层受百姓所喜之情如实相告。王安石听后“喜甚”,太好了,他正需要来自底层的最有说服力的反馈,让它成为回击反变法派的证言。于是就将之引荐给神宗皇帝。正为青苗法是否推行犹豫不决的神宗听后大悦,将李定批付“中书”,拟安排至知谏院,担任监察御史里行。
  李定给王安石、神宗皇帝提供的信息,成了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压舱石”。李定以“火箭式”上升速度被提拔重用,从最底层小官,一下子进入朝堂中枢,同时也遽然成为朝廷两派争斗中的焦点人物。对李定的重用遭遇强大阻力。尽管有皇上“手诏”,但先后有三位中书舍人拒绝起草诏书。这还了得,连皇帝想任用的人,也敢抗命设障?这是谁的天下?统统调离。李定终于坐到了监察御史里行的位子上。他成了王安石、神宗皇帝眼中的“红人”,也成了反变法团队必欲将其万箭穿心的靶标。
  要扳倒李定,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和证据。围绕青苗法再打“口水仗”显然是不行了。在那个年代,要让一个人的“人设”瞬间崩塌的核子武器是什么呢?真的要佩服反变法派的快速反应能力,他们“扒坑”的速度和深度,简直超过今日网民。
  仅仅在李定上任数日,监察御史陈荐就上章弹劾李定,其母死后匿丧不报。
  李定父亲李问除正房外,还纳有小妾。在李定任泾县主簿时,一位曾是李父小妾、实际已改嫁多年的仇氏死去,传闻是李定生母。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
  这还了得,贪恋官位、不尽孝道,是破坏人伦道德的品行大问题,司马光、苏东坡都先后接连上章弹劾,用语尖刻犀利。皇帝下诏令江东淮浙转运使衙门调查此案。时隔不长,转运使上呈报告称,查阅以前档案,只有李定因父亲年迈请求归家赡养的文书,无其母死亡记载。传闻有一名仇氏女子去世,但无法确定是否李定生母。
  神宗允许李定上章自辩。李定上章奏称,他不清楚自己是否为仇氏所生,曾询问父亲,父亲否认仇氏是他生母,故未给仇氏守丧。此事成了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李定父亲否认仇氏为李定生母,那么总该告诉李定他的生母究竟是谁,难不成连自己的儿子是谁生的也弄不清楚?此时李定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要不然登门一问便知。李定也不太可能连自己生母也不清楚,其背后的隐情大概不便为外人道。   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有一段关于此事的记载:“仇氏初在民间,生子为浮屠,曰了元,所谓佛印禅师也。已而为广陵人国子博士李问妾,生定;出嫁郜氏,生蔡奴。”这段文字证明,李定的确为仇氏所生。但这个仇氏先后三嫁,李定父亲是她的第二个丈夫。在她死时,已经是郜家的人,与李家恩断情绝。因此她死后,李定父亲否认李定为仇氏所生,不愿儿子为这个改嫁他人妇的小妾守丧。这是李定一段非常尴尬的隐私。虽无法明着为仇氏守丧,却要求弃官回家赡养老父,实际是以“心丧”自处。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李定不是为贪恋一个小官位,不愿尽孝道的人。
  但反变法派抓住李定这段无法明言的隐私纠缠不休,有人质疑,李定道德卑下,怎可居高位?有人要求让李定离职,为母补丧,实际是要将李定赶出御史台。苏东坡是在李定守丧事件中,攻击李定最凶猛者之一。如果不是王安石为李定力辩,李定必然要从九天之上,跌到尘埃沟壑中去。王安石从三个方面说明李定“不当追服”母丧的理由,有理有据,连皇上也表态:“李定处此事甚善,兼仇氏为定母亦未实否也。”李定虽然暂时躲过一劫,但口碑形象总是大受影响,职位也因自请解职而有所下调。此事也成了李定心中始终在流血的伤疤。
  从青苗法之争,到纠缠攻击李定的人格问题,所谓的变法与反变法之争,有多少是真正出以公心,出于真正的理性思考,是令人生疑的。
  元祐二年(1087),李定死后“家无余赀”,“诸子皆布衣”,证明其人在仕途上一不贪财,二不为下代谋官位,算得上是一位自律尽职的官员。后人骂李定为“小人”,除了在“乌台诗案”中要置东坡于死地外,还真列不出更多的事实。
  李定对当年弹劾他匿母丧的官员耿耿于怀是必然的。常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见君子也有复仇之心。更何况,东坡在外调任职期间,又继续在李定的心头“疮疤”上撒盐:有一位名朱寿昌的官员,小时与母离散,做官后辞职四处寻母,终于在同州母子相遇。东坡作诗赠朱寿昌:“感君离合我酸心,此事今无古或闻。”东坡有感而发,李定也不是傻瓜。这回抓到苏东坡的把柄,当然是要把他往死里整,一吐心中恶气了。
  有多种野史笔记记载,李定虽然对东坡恨得咬牙切齿,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对东坡的文学才华却也给予高评。就在东坡下狱后某日,李定“于崇政殿门忽谓诸人曰‘苏轼诚奇才也’”。众人听之,无人应答。谁也摸不准这位正当红的御史中丞,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怎么忽地冒出一句对东坡的赞语。是为试探他人心态?随后,他又自言自语:轼“虽二三十年所作文字诗句,引证经传,随问随答,无一差舛,诚天下之奇才也”,并为之感叹不已。人真的是很复杂的动物。我们该如何给李定一个恰如其人的定评呢?
  如果一定要將他人格元素中分子的构成,在显微镜下解析出来,恐怕当今那些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也难以为之吧!
  落井下石与以身试刃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从徐州知州调任湖州知州,到任后例行公事写了一份《湖州谢上表》。这种文字只要用“官话”“套话”表达对圣上的感恩就好,不需要像诗文写作那样体现个人性情的。偏偏苏东坡不甘寂寞,在谢表中塞进了一点不合时宜的“牢骚”。就是这“牢骚”,挑逗了高居庙堂的变法派年轻官员的敏感神经。他们显然已经收集了很多东坡讥讽新法的诗文,就差一根“导火索”来点燃库存的“炸药”。
  《谢表》中称:陛下“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那些主持变法的官员,一见“追陪新进”“老不生事”这类字眼,头就炸了。
  入狱后,东坡也“供认”他寄给友人的很多诗文,对新法存在讥讽、批评,乃至“攻击”。如《山村五绝》之四是“攻击”青苗法:“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说发放的青钱,农家子弟在城中一晃就花光了,不过学了一点城里人语音的皮毛,对抑制高利贷不起任何作用。再读《寄刘孝叔》:“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诗中涉及对保甲法、方田均税法等新法接连颁布推行带来的弊病。客观地说,东坡先生“处庙堂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可敬可佩,但对新法的讥讽不无偏颇,以某个局部现象来代替全局否定新法也未必精当。而李定等借此构造“文字狱”、堵塞言路,要将东坡这根“刺”连根拔掉,当然是令人不齿的恶行。
  笔者至此,只是展示了“乌台诗案”更为复杂的某些状况,既无意于维护所谓“小人”李定,也无意于在变法与守旧两派间作学术是非评判。我更为关注的是,在东坡落难时某些人的心态和人格表现。“轼得罪,捕诣台狱,亲朋多畏避不相见”,乃至有人趁机落井下石。所谓世态炎凉,古今皆然,用不着在这里一一道来。倒是那些在诗案发生后,不怕家破丢官、以身试刃、为东坡免予受害公道直言,凸显士人良知、风骨、真情者,如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值得我们铭记。因有他们的存在,方使我们身处“精致的利己主义”、士风滑落的环境中,不至于陷入绝望。
  值得记取的第一人,当属驸马都尉王诜,字晋卿。王诜是皇帝女婿,也是中国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书画艺术大家。他的代表作《烟江叠嶂图》,绢本水墨,纵26厘米、横138.5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东坡曾为其画题诗:“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这首题画诗长达30行,落款是“右书晋卿所画烟江叠嶂图一首,元祐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子瞻书”。王诜与苏东坡初识于何时,无从确知。只知“乌台诗案”发生前,苏、王之间交往很多——诗词唱和,互赠藏品,志趣相投。东坡曾为王诜的收藏室作《宝绘堂记》。王诜常送一些宫内果品和酒给苏。苏东坡外甥女出嫁缺钱,还曾向王诜借钱200贯。
  朋友归朋友,患难时刻方显友情厚薄有几分。
  这位王诜在“乌台诗案”中,为东坡犯了几乎比东坡自身还要重的“罪”:泄露内廷核心机密。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在第一时间获知御史台将派人拘捕苏东坡信息。他立即派人前往润州密告苏辙,让苏辙快速转告其兄。王诜所派的使者,与前往湖州拘捕苏东坡的官员皇甫遵几乎同时离京。要赶在皇甫遵之前,让东坡获得信息几乎非常困难。但老天爷帮了王诜和苏东坡的忙。皇甫遵因携子同行,他的儿子在途中生病,耽搁了半天,使得苏东坡提前获知抓人信息,心理上有所准备。   王诜除了“泄密罪”,还有一重罪是帮苏东坡印制那些讥刺新法的诗集。与“乌台诗案”牵连的官员有数十人,大多最终被处以罚铜若干。包括接受东坡诗文的司马光也被罚铜。但对王诜的处罚似乎比苏东坡还重:“追两官勒停。”剥去所有冠冕,一夜回归布衣。当然“驸马”还是“驸马”,只是“都尉”没了。难不成让公主成寡妇?
  已经致仕居家的原副宰相张方平,对此可能惹祸上身的事,完全可以装聋作哑。无人会责怪他关键时刻当“缩头乌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但他甘冒“株连”风险,上奏疏自称“伏老田庐”“自干鼎钺”,恳请“陛下圣度,免其禁系,以全始终之赐”。文中引历史案例:“昔季布亲窘高祖,夏侯胜诽谤世宗,鲍永不从光武,陈琳毁诋魏武,魏徴谋危太宗,此五臣者,罪至大而不可赦也。遭遇明主,皆为曲法而全之,卒为忠臣,有补于世。”伏望圣上扬宽大之德,弃瑕含垢,包容苏轼这样的不世之才。
  这份奏疏欲请南京(今河南商丘)官衙上递,府官不敢受。张方平复令其子恕持至登闻鼓院投递,但恕生性胆小懦弱,徘徊而不敢投。这份奏疏最终有未送达神宗阅示,未见记载。从事态进展信息看,似乎并未投进。但张方平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举动,让我们赞叹。苏东坡出狱后,看到了这份奏疏的副本,其情绪表露是“吐舌色动久之”。人问其故,东坡不答。他的弟弟苏辙看了副本后,理解了其兄为何“吐舌色动”,曰:“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今安道(张方平)之疏乃云‘其实天下之奇才也’,独不激人主之怒乎!但一时急欲救之,故为此言矣。”或问:“要想救东坡,该如何说得体呢?”先生曰:“但言本朝未尝杀士大夫,今乃开端,则是杀士大夫自陛下始,而后世子孙因而杀贤士大夫,必援陛下以为例。神宗好名而畏议,疑可以此止之。”苏辙之思虑,果然要老辣得多。什么叫智慧,这就是了!尽管如此,张方平以致仕老臣,甘冒获罪之险,挺身救东坡的言举,仍让后人感佩不已。
  这就要说到苏辙了。苏氏兄弟情谊之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足喻之,堪称古往今来兄弟之情的典范。东坡在被押送京城途中,曾萌生投水自尽的念头。而打消这念头的原因,就因为他想到了弟弟苏辙。他担心因为他的自杀让弟弟伤痛欲绝。而苏辙在上疏中表示,愿意放弃自己的官位,免其兄一死:“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在奏章中,苏辙的措辞可谓有勇有谋、情理交融、无懈可击:“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讬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
  果真是知兄莫如弟。在皇帝面前,先代兄作自我谴责和批评,态度诚恳令圣上无法不动容啊!
  又云:“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出世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为无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不愧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神宗皇帝及东坡的“敌手”,还能说什么呢?如果那个年代有律师这种职业,苏辙就是一等一的辩护律师了。
  东坡生死关头,最为人称道的,还有与李定同处变法派阵营的人士,也发声为苏东坡辩护。其中有退居金陵的老宰相王安石,以及在朝任职的其弟王安礼等。最有分量和影响力的当然是王安石的表态:“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当副相王珪在神宗面前试图落井下石时,当朝宰相章惇也表现出君子之风,为东坡免于一死投了关键一票。
  东坡有诗《王复秀才所居双桧》:“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足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李定等人在“蛰龙”二字上大做文章,认为有诬诋皇帝之意。“大不恭”又多一证据。王珪对神宗皇帝说:“陛下飞龙在天,而轼称地下之蛰龙,其不臣如此!”神宗似乎觉得如此牵连有些勉强,曰:“彼诗人之言安可如此论?”章惇反驳王珪:“龙者非独言人君,人臣亦可以言龙也!”神宗赞同章惇的看法:“自古称龙者多也,如荀氏八龙,孔明卧龙,岂人君耶?”退朝后章惇责问王珪:“你这是要使苏轼家破人亡吗?”王珪面有愧色:“此舒亶言也。”章惇讥刺道:“舒亶的口水也可以吃吗?”王珪是典型的风派人物,谁得势就舔谁的屁股。时人称其为“三旨宰相”:“上朝取旨”,皇帝表态后说声“领圣旨”,退朝后告知僚属“已得圣旨”。这回他想趁机捞一把政治稻草,谁知投机未成头撞墙了。
  围绕这首可能给东坡带来死罪的诗,在狱中也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狱吏在审讯时问:“云公作桧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有无讥讽?”东坡答云:“王安石诗云‘天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此龙是也!”这个智慧巧妙的回答,竟让狱吏也笑了。这个东坡太有才了,居然搬出王安石的诗做“挡箭牌”。这样的天才人物,连狱吏也很欣赏呢。
  刚刚就任宰相的吴充,引前朝典故说服神宗赦免东坡。吴问上:“魏武帝何如人?”上曰:“何足道。”充曰:“陛下动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弥衡,陛下以尧舜为法,而不能容一苏轼,何也?”上驚,曰:“朕无他意,止欲召他对狱考核是非尔,行将放出也。”
  最终究竟是何因素左右了神宗的态度,很难定于一论。让笔者心动的是,在东坡下狱,众危之,莫敢正言时,有谁挺身以颈试刃?那是一些在刀刃上颤抖的灵魂,是中国士人文脉中最弥足珍贵的稀有金属。
  城头变幻“朋党”旗
  有学人认为“乌台诗案”算不得“冤案”,苏东坡在此案中确有过失。但“乌台诗案”在北宋政坛开了一个“以言获罪”的坏头。随着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苏辙等巨公伟人的相继谢幕,北宋政坛被团团乌烟瘴气笼罩。政见之争完全堕落为朋党之争、意气之争、利禄之争、宠幸之争、小人恶争,诸如士人良知、民生疾苦、忧乐天下的情怀荡然无存。
  “城头变幻‘朋党’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庙堂之上不再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而是不停地翻烧饼。即便东坡这样的大文豪,也难免陷入“恶斗”的泥淖。司马光重返政坛任宰相尽废新法、清算新党时,东坡也重返朝堂。“君子报仇”的时刻到了。他又揪住李定的所谓母丧问题猛踹一脚,在奏状中认为对李定的贬斥“难议于二千里”,也就是将李定流放两千里也不算远。真够狠的。
  大宋江山如同一艘巨轮,就在这样充满腥臭的唾沫四溅中颠覆、沉落……
  (本文中所引内容出处注释略去)
  责任编辑 林 芝
其他文献
退休谈话那天,我突然接到电话,说是父亲快不行了,要我有空马上回去。接完电话,我立马挂通妻子的手机说了情况,连家也没回,就开着车子往邵武奔。  给我打电话的是侄儿标,他是我二弟的小儿子。二十几年前,二弟、三弟在邵武城关买地合建了一座房屋,几个侄儿结婚后就各住一层。标跟他爷爷特别亲近,他们爷孙就同住一层。  往年父亲都是在我身边过春节的,四五月份开春之后再到我两个弟弟那去住。无奈我的小孙子出生不久,妻
土 壤  我们的手,将我们作为弱者的形象  固定在一张又一张白纸上  ——写作  在他人的哭声中站定  内心逼迫我们看见、听见的  我们全都看见了,听见了  抑郁,在几乎每一点上恶化着——雾顺着  粗粝的树干和  呆滞的高压铁塔向四周弥散  雾中的鸟鸣凌厉,此起彼伏,正从我们体内  取走一些东西  我们的枯竭像脏口袋一样敞开着  仿佛从中,仍可掏出更多  我们身上埋着更多的弱者  诗需要,偏僻而坚
可以忘却一生的荣光  不能忘却一生的苦难  那是革命的开端,血雨腥风  都要用嘴唇去舔  用思想去指示革命的火焰  十八个村庄用头颅去顶破黑暗  用红旗去烘托新生的太阳  抗捐抗税,抗擊军阀的火枪  从这村村东到那村村西  革命走得踉踉跄跄  天空中饱含着雷电和血斑  多少烈士牺牲在回家的路上  烟雾中有不死的歌谣  尘土里有不死的瓦当  三朱游击队用出发去迎接解放  革命烈士纪念碑用高昂的身姿 
从小就知道琅岐岛上的龙台村有一则关于驸马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约是这样的:  说是在宋代,龙台村出了一位状元叫林存,被皇帝招为驸马。一个晚上,林存与公主在床上嬉戏过后,神采飞扬地描绘起自己的老家来。他说,自己的老家有“千里花园,万亩鱼池;双龟把口,五虎守门”。还说,自己从小就是在“玩龙台,睡凤窝,吃金舂白米,佐银鱼干汤”中长大的。另外,老家还有“日出西洋镜,雨落打十番”的美景,以及“双狮戏珠,九龙卧
李玉珍,90岁,江北区原干菜果品公司调研员。参加过“学运”“工运”,担任过川东游击队交通员,帮助过“江姐”的儿子彭云,还曾连续三天三夜为“11·27大惨案”英烈收殓遗体。  1986年12月离休后,李玉珍一直“离休不离岗”,坚持不懈为党工作。2008年任江北区破产改制企业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李玉珍坚持开展丰富的支部生活,还上门慰问无法参加活动的老同志,给他们送去学习资料。在她的影响下,2009年
今夜她心事重重  在云朵里踱步  找那個曾经追着她跑的人  曾经多幸福。她走,那个人也走  她跑,那个人也跑  她停,那个人也停  她进林间  那个人就爬到树上  她过湖面  那个人便跳进水里  她到省城  那个人就跟去省城  今夜她还是她,而那个人却成人山人海  那个人做过许多傻事,比如  月下独酌,水中捞月  那个人后来变得精明了  比如留在省城
李月峰的题材常常剑走偏锋:她笔下多有来自底层甚至可以归入“边缘”的人物,他们或者因为某种特别的境遇,或者因为某种与生俱来的禀赋和天性而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无论是《此地》中开小档口的离异女人那欢;还是《此处有掌声》中窥见了丈夫婚外情,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一个“生育工具”,夫妻之间陷于无性状态的肖玉……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敢作敢当,甘冒风险,因为家庭不幸、婚姻不幸,更不惜以一种飞蛾扑火的姿态追求身心的
故 居  光线从百出的漏洞射进来  窗棂后挂着蛛丝  主人不知去了哪里  网上粘住的蚊子,被风干  屋后的竹林有鸟在鸣叫  有雾开始升起  无人居住的屋檐  青苔是它老去的胡子  青 石 断 桥  坚持了多年  青石桥终于忍受不了孤独  断了  那一日,我体内的青石桥  整夜仰望星辰,倾听流水  它的绝望在于  无论孤独多么阔大  无论如何忍受不了  作为一座形而上的桥  永远都断不了  落
成长的路,很长  曾经多少次与你擦肩  读过的书,明了主张  曾经多少次领略过你的容光  我心中的梦啊  萦绕过你的名字,你的慈祥  无论是悲怆,是沧桑,还是辉煌  我走的四季里,都静静地收藏  你的胸怀,你的智慧,你的能量  那是,一个世纪的光芒  跨越山与海的博大  天地玄黄与人间正道的交响  你的光  把距离拉近,把心照化  那是,当下伫立的履步与时尚  因为那束光  我们可以面对面对话  
●一体化联动发展,最难的就是利益均衡,因此,抓住这个“牛鼻子”就成了重中之重。要主动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参与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完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风险共控、责任共担机制。  在中国西南地区,有两座灿烂的“双子星座”城市,那便是重庆和成都。  然而,重庆直辖19年来,成渝之间从味蕾之争到性格之争,再到产业之争,大家彼此都不服输,你追我赶,几乎没有停止过,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