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停下来!滚石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鲍勃·迪伦,我们却也不了解鲍勃·迪伦。

  无论是从《阿甘正传》的Jenny Curran口中缓缓唱出那句“一个男人要经历多少路途,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还是来自于搜索鲍勃·迪伦时的音乐排行,《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In The Wind)这首歌曲一定位居前列。我们反复谈论他不参加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中的潜在叛逆,却可能不知他性格里的从一而终,在得到CBS公司正式的签约机会时,他就这么回答过专访他的宣传部部长,对方问,民谣是怎么样的音乐?人们都期待着听到一些深刻而富有哲学性的、足够云里雾里的答案,但鲍勃·迪伦却浅浅说道,那是手写下的歌儿。
  而后在自传中,鲍勃·迪伦提及这场见面,坦白简洁地表明了对这类问题的厌恶,以及对于解释的烦躁难耐。在描述大多数情境和人物时,他都免不了批判的态度,带着未曾完全融入的身姿置身其中。但谈及喜爱的歌手时,他的言语是融洽和睦,兴致勃勃的,好像夏风与午后阳光一并把杂尘吞下,随着水流声消解,他听那些歌,一遍遍地,在收音机,在房间,直到心灵相通,他时常真挚称赞那些歌手,“我们好像是同样的,他的音乐理念与我一致,他无可挑剔,如果我不写歌,就会选几首他的去录……”
  那时他一反往常,却又寻常。“事实上,我想为任何人演奏。” 鲍勃·迪伦说。
  在独道与审视的目光下,鲍勃·迪伦的另一面温柔博爱,而大多数人不愿意这么去解读他,好像如此对于摇滚歌手是不尊重的,而其实影生于光,鲍勃·迪伦回回把痛苦丢入歌词中搅拌捞出,却并不是为了炖出几大锅毒蘑菇恶魔汤,虽然有时他的讽刺强烈不加掩饰,但也饱含关切,譬如《像一块滚石》(Likea Rolling Stone)中境遇的反差中带着些引以为戒的规劝,还有《我逝去的岁月》(My Back Pages)中对于平等的戏谑,对于自身道德的反思。这一张名为《鲍勃·迪伦的另一面》(AnotherSide of Bob Dylan)的民谣专辑实属民谣,不再有曾为众人所爱的抗议性。当鲍勃·迪伦发现自身作为抗议歌手的标签化后,毅然决然脱离了。
  他的一生无法标签化可能也和这种努力息息相关。
  “鲍勃·迪伦不需要赋予任何标签。”艺仓美术馆馆长余光照在接受《小资风尚》杂志采访时强调道。在为鲍勃·迪伦艺术大展详尽准备的过程中,他越发了解鲍勃·迪伦可以挖掘的巨大深度,称他以具有画面感的通俗美式英语创造出的直观意象让人产生深深的共鸣,即是“像滚石砥砺前行”,但鲍勃·迪伦本身却不是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输出源,他只是传达出一种人生总会不断前进的态度,好像潮水总会推进涨落。“那么就按着他的意思来就好。”馆长余光照这么说。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了解鲍勃·迪伦的路,或者不去了解,鲍勃·迪伦大几率是不在乎的,“就因为你喜欢我的东西,不代表我就欠你什么东西。”他说过。

  “我们希望能把他的艺术,除了音乐之外,视觉、雕塑,让大家在参观的时候能亲身体验,有一个沉浸式感受,从多维度,声音、影像、视觉来感受他作为一个文化巨匠的成就。”馆长余光照解释道,由此他们精选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鲍勃·迪伦最为重要的二百五十余件艺术作品,包含手稿、素描、油画、雕塑以及影像等资料,展现鲍勃·迪伦作为音乐人、诗人之外的另一重身份。“视觉艺术是这次大展呈现的重点,只不过整个视觉艺术呈现的过程里,线索是跟他的音乐、歌词、文学创作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次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的巡展力图通过别样的方式展示全面的鲍勃·迪伦,带来了海量收藏和多维视角。
  “我不知道为什么数字3比数字2的超验力量强,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单单看到这句话,好似是哲学性的,鲍勃·迪伦就是带着这种力量,而知道它存在的情景——仅是在描述音阶的奇偶体系所带来的不同旋律给人的感受时,这种现象似乎又耐人寻味了。我们对鲍勃·迪伦的了解常是碎片式的,以为这么贴近了鲍勃·迪伦的内核,而后退一步,所拼凑的整体仍有残缺。
  如此看来,倒也正如鲍勃·迪伦所言,飞鸟也为天空所禁锢着。只是這飞鸟曾试图不断拓展飞行的边界。当苏兹带鲍勃·迪伦走入绘画之门后,他从画家雷徳·格鲁姆斯(Red Grooms)支离破碎却又充满完整性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与自己相同的脉息,他开始画细碎的小物件,再到更大整体,鲍勃·迪伦曾用清晰现实的笔触和分明的色彩画高架桥和棕榈树,用黑白勾勒房屋树木线条,如同它们本身映在我们视网膜的那样,却也有穿着黑色内衣裤,笼在一片红中的金发女人,身着皮衣背朝诡异红色天空与车辆的郁郁男子,这些笔触则是抽象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了解鲍勃·迪伦的路,或者不去了解,鲍勃·迪伦大几率是不在乎的,“就因为你喜欢我的东西,不代表我就欠你什么东西。”他说过。但了解起来的话,会发现鲍勃·迪伦的难以定义,像一团巨大的云朵,却又有所形状和感受,他曾试图追求模棱两可中的表达,因为这之后人们解读出什么,就全取决于自身的立场。
  他爱个人化,“我能做的一切就是做我自己”,循着内心去生活,因为他说“如此就可以迷惑别人”,也因此,鲍勃·迪伦的复杂性,是情理之中。只是,在这个泛娱乐化的快节奏时代,还有几人愿意“笨拙”地反复推敲呢?
其他文献
“这次‘聚裂’的主题是更实验的版本,仿佛若有光。我们把这个作品放到空间里,想和观众有一个直接的对谈,观众不只是观众,他们可以参与其中。”  “聚裂”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年创办的实验戏剧项目,关注动态的发生,指向一切时间性的、强调经验和体验的表演。英文译名ReActor意味着“聚裂”对行动和表演的重新诠释。  今年的主题“仿佛若有光”,基于PSA中庭独特的建筑结构,展开了一场探索游戏。每位表
期刊
几年前,我碰到一个酷爱哲学的小朋友,看着《权力意志》和《悲剧的诞生》然后很严肃地问我: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一时语塞,很想要找些正能量的东西去引导孩子。经过深刻反思之后,我却发现身边很多人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质疑。然后他们显得毫不在乎甚至漠不关心,我不得不陷入沉思。由此,我想到了西西弗斯。  恰逢这一期的选题是《像—块滚石》,我看到了西西弗斯接受地狱般惩罚的工作:每天推一个永远都会滚下来
期刊
永利皇宫路氹是一家可以乘坐缆车进入的酒店,在缆车上可以眺望占地26,783平方米的表演湖,大量的气爆喷泉和数控喷泉随着音乐起舞,幻彩金龙,令宾客目眩神迷,沉醉于水舞、音乐与光影之中。阳光灿烂的白天,可以看到水珠反射的彩虹,入夜,五彩灯光把喷泉渲染得美轮美奂。  澳门永利皇宫酒店设有1,706间优雅华贵的客房,其中540间为表演湖景套房,房內设有独立客厅和特大落地玻璃窗,可以欣赏表演湖景致;198间
期刊
田纳西之后再无璀璨如斯的音乐之乡  1955年,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一座当时所有美国人都想去朝圣的城市,一个年轻人坐在Sun Records的门前,等待老板山姆·菲利普斯的到来,这个年轻人——也就是后来用音乐征服美国的“黑衣人”约翰尼·卡什,由此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唱片合同。  而此时,同样在Sun Records的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已经开始了他的走红之路。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被美国南方歌
期刊
托斯卡纳,錫耶纳的乡野一个乌托邦庄园里,一群好像饱经爱海浮沉的中老年人告诫一个寻爱的少女:没有爱,只有爱的证据。
期刊
90年代,摇滚乐的黄金时期,与美式摇滚的狂野烟熏嗓喷发不同,英伦摇滚略带迷幻迷离的嗓音,反而像是在耳边呢喃着对新纪元的期冀与不安,那是一个最混沌的安逸年代,造就了许多未来数十年难以取代的经典。  英伦摇滚与威士忌之于我,在每个生命的阶段里都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与搭配。20岁的我,刚刚脱离十几岁时的稚气,跟着三五好友坐在海岸边上,几个shots的Jameson爱尔兰威士忌与啤酒,咚咚咚一个个帅气的将它
期刊
长久以来,鲍勃·迪伦一直是一个神话。他是诗人迪伦、作曲家迪伦、音乐家迪伦、歌手迪伦、演员迪伦、专栏作家迪伦、神秘主义者迪伦……他身上的标签很多,却仍不够多。因为想要给《答案在风中飘》《像一块滚石》或是《白痴风》的创作者打上一个标签,把他归入无论哪个流派,都可能是徒劳的。  在许多人心中,鲍勃·迪伦是音乐史上抗议歌手的代言人,事实上他的抗议时期主要是在1962年到1964年之间。他写下了许多伟大的抗
期刊
如果说深受无数文艺青年喜爱的《戏梦巴黎》探讨了青春的不羁、梦想与自由,构建出一个乌托邦式的浪漫青春王国,那么贝托鲁奇1996年的这部《偷香》显然简单纯粹得多,它的核心是少女的成长。电影里19岁的丽芙·泰勒光脚走在意大利乡间,青春的暗香浮动,这片沉寂的大地也再次鲜活起来。  《戏梦巴黎》是项偞婧从小喜欢到大的一部电影,激发了她对年轻和自由的一种幻想。为了这次的《偷香》主题拍摄,项偞婧重看了一遍电影,
期刊
“真正的苏有朋心里散发的火,正在出现。”在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苏有朋说他越来越像自己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影响,不再为活成别人想象中的样子而努力,他正在试着放松些,随心而行。音乐这件事一直搁在心上  从偶像歌手,到演员、导演,导师,苏有朋的职业身份在不停地变化,随着这种变化而发生的是他的不断进阶以及自身可能性的不断扩张。  今年下半场,苏有朋会发布一些新歌,以音乐人的身份做一些自己喜
期刊
Ziggy在1942年出生于密苏里州,他在16岁的时候拥有了一台二手摄影机,出于对摇滚乐的狂热以及对时代变化的前瞻性,他扛着摄影机出现在各种摇滚乐表演现场,记录了The Beatles、The Beach Boys、The RollingStones、Velvet Underground、The Who等诸多乐队的早期现场。  1956年,Chuck Berry的《Roll Over Beeth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