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血管内造影在血液透析动静脉通路中的应用

来源 :临床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血管内造影对血液透析动静脉通路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构建CO2密闭输送与全自动注射系统,对海南省人民医院4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液透析动静脉通路进行CO2造影.造影前后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及CO2剂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安全地完成检查,40例(100%)都可获得比较清晰影像,能基本达到临床检查及治疗需要.造影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3例(7.5%)有轻度一过性肢体末端疼痛.不同部位不同血流下的CO2造影有不同的使用剂量.结论 CO2血管内造影可安全、可靠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通路的功能评价.
其他文献
传统中药生脉饮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可有效治疗多种类型心血管疾病,且疗效较好.研究发现,生脉饮主要通过抗氧化、抗凋亡、调节心脏免疫微环境、降低心肌损伤、改善心肌纤维化、抑制心脏重塑及改善心肌脂质代谢等机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局部缺血预处理(LIPC)可由各类损伤阈值以下的应激源或刺激触发,通过激活大量保护性级联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和转录因子等,诱导脑缺血耐受(IT),减轻此后严重缺血造成的损害,从而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近年来,基于对脑LIPC分子作用靶点的深入研究,许多物理刺激和药物被认为可模拟LIPC从而诱导脑IT.本文就近年来LIPC脑保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探索和优化缺血预处理策略提供新思路.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rAd-p53联合TACE(实验组)和单纯TACE(对照组)治疗PLC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5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3项,前瞻性队列研究7项.共计684例患者,其中rAd-p53联合TA
钙化防御又名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UA),主要见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小动脉钙化和微血栓形成,可导致组织缺血、梗死.钙化防御患者因剧烈疼痛、伤口不愈合而频繁住院.临床常根据皮肤活检、组织染色及影像学结果对其进行诊断.钙化防御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控制感染扩散及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本文就钙化防御的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有限且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故其预后极差.本文以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为出发点,从MDSCs在肿瘤转移中的机制、免疫抑制机制和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三个角度出发,总结M DSCs促进胰腺癌生长、转移及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胰腺癌的治疗寻找新方向.
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病情发展.目前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治疗方案分为传统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由于传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部分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非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对非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利用人体成分监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测量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人体成分相关指标,分析其测量结果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MHD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06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使用BCM对患者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测定,包括水负荷(over hydration,OH)、脂肪组织指数(fat tissue index,FTI)、瘦肉组织指数(lean
目的 在实施简化枸橼酸抗凝、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模式后稀释的治疗情况下,在当前公认的滤后游离钙目标控制范围内,探究静脉壶及之后体外管路中血游离钙水平是否达标.如未达标,则进一步探讨新的滤后游离钙控制目标设定.方法 纳入重症医学科使用Aquarius机器治疗的62例成人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32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16例;试验组30例患者,包括男16例,女14例.两组患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位相中尿红细胞数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经皮肾活检确诊为DKD的患者基线尿红细胞位相、年龄、体重指数、血压等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资料.分析患者尿红细胞总数、畸形红细胞数、畸形红细胞率与重要临床指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以患者1年内进入终末期肾病或因肾脏原因死亡定义为肾脏终点事件,通过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方法比较具有不同程度尿红细胞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于青少年期,具有侵袭性的恶性骨肿瘤,易发生肺转移进而导致患者死亡.当前骨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骨肉瘤患者的远期预后仍较差,对其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认识依旧不足.近年来,人们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的小核仁RNA宿主基因(SNHG)在调控骨肉瘤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骨肉瘤治疗的新靶点.因此,本文就SN HG及其亚群在骨肉瘤生命活动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作一总结,以期为骨肉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