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说话”能力训练,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说话训练方法的指导,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中充分调动学生说话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会说、敢说的基础上逐步向着规范、准确、有条理和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等较高层次迈进。从“言之有物”到“言之有序”逐渐提高为“言之有情”“言之有理”,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谈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关 键 词】 说话能力;小学生;素质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早就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良好的说话能力是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多种能力的依托和促进,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表达不清、内容空洞、词汇贫乏、重复啰嗦、颠三倒四等问题。针对小学生口语交际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方法,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利用日常的生活,练习说话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说话,时时有练习说话的机会。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说话,逐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
  闽南语是漳州地区的主要方言,但其说话的语序、发音都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别。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对于提高说话能力较为不利。如何创造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在日常的交往中互相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普通话的速度。为此,教师要求学生不但在课堂上要讲普通话,课间休息时与老师、同学间谈话也得用普通话。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说普通话的机会,使之成为一种日常用语。
  教师应该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在交谈中的发音和语法上的错误,并鼓励学生间谈话时相互监督、提醒,有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以保证交谈训练的质量,做到寓教于乐。如在课间休息时,有的学生总爱和老师一起聊天,老师要求学生都用普通话说,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不习惯,说话不连贯,常常有发错音,用错词夹杂等现象,如一学生着急地说:“老师,他给我打。”他表达的意思是他被另一位同学打,等处理完事情后,教师私下对学生刚才说的话进行纠正:“老师,我被某某同学打了。”这种现象是普遍问题。为此,教师可用句式训练:“我关灯了。”改为被字句:“灯被我关了”是正确答案,如果改为“我被灯关了”,此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同学们知道这就闹笑话了。再如“母鸡”,闽南话是“鸡母”,一着急学生就会说成“鸡母”。经过反复矫正、引导,学生才能流利、规范、准确、有条理地说话。
  二、利用课堂的教学,练习说话
  (一)课前五分钟的说话训练
  开展课前“五分钟讲话”活动,让学生讲每天的见闻、报刊上读到的消息,广播里听到的新闻,电视中看到的镜头,生活中高兴的、惊险的、有趣的、伤心的事等等。这些事情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就有话可说,兴趣盎然。但是得注意:①在说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说事情时: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要素不能少。其中重点是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要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说的方法要多样。可以让学生自说自听,同桌互说,你说我听,我说你听,还可以在小组内说,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说。③要注意说后的评价。说好后教师评议,学生评议。说得好的地方及时进行表扬,不好的地方及时指出,让说的学生明确优缺点在哪里,以便于及时改正。④如果当众说话要求学生表达要清楚,语流要顺畅,语法要合乎语言习惯,做到神情自若、落落大方。动作表情切合说话内容,注意形体造型美,并且要有礼貌。切忌吐舌头、玩小辫、摸耳朵、卷衣角、搔脑袋等一些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二)课上多形式的说话训练
  语文课上,复述、回答、讨论等都是说的实际训练。教师特别重视在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多进行切磋讨论。这样既培养了阅读能力,又使说话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1.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启发学生通过换偏旁,加偏旁,从字的形状,字的结构意义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再将生字扩词,通过造句理解字义。如在“窃”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窃”是一个形声字,上面的“穴”字头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跟洞穴或者是什么隐蔽的地方有关系,下面是一切的“切”,表示读音,来引导学生记忆字的结构和含义,又把“窃”与“窍”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加以区别。同时,教师还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找生字,弄懂生字的发音和字意。如“窃”学生查字典后汇报:“窃”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偷,第二个意思是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第三个意思是谦辞,古时候的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如“窃以为”。通过讨论,学生认为《窃读记》课题里的“窃”应该选择第二个解释。理由是选第一个解释“偷”后面应该是跟着一个表示什么东西的词语,比如窃书就是偷书。而课题中“窃”的后面是“读”,是指做读书这件事,所以选“偷”的意思就不合适了,应该选“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暗中、偷偷地读书。通过多说多练,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能自学生字、生词,且能在日常说话中不断运用新学的生字、生词,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2. 利用课文小标题,指导学生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如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在了解了课文的小标题后,可让学生利用课文小标题,让学生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因为小标题的提示回答起来比较简单,所以在练习时参与的面很广,不会说的学生几乎没有,学生的兴致较高,都愿意说。相信只要抓住教材中的点滴,反复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定能得到提高。同时,这样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句,将课文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复述时,要求学生尽量用到课文上的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自己稍加整理,然后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复述出来。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在备课时,教师就考虑到这一类介绍性的说明文复述起来可能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因而,教师想到了转变复述角度,化物为我,采用拟人的方法进行复述训练。让学生扮演玻璃来做“自我介绍”,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说话能力。   4. 模仿文中句式,练习说话。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灵活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语言训练的迁移点,让学生从文中悟出说写规律,从而使不拘一格、精彩纷呈的语言表达变得有章可循。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借助课文中特殊的语言形式,精心为学生设计说话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用“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句式练习说话,让学生学会动静结合地表达,并掌握排比句式的用法。教学《颐和园》一文时,可让学生按“向下望……向前望……向东远眺……”的句式练习说话,指导学生按“所见—所闻”顺序连贯有序地表达。在训练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了由简单的操作到复杂的模拟迁移和创造,提高了语言表现力,实现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飞跃。
  三、利用创设的情境,练习说话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可以把课堂变为商店,医院甚至是车水马龙的街道等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片段。如上《小小推销员》一课时,教师把教室当作商店,老师扮演推销员向学生推荐一种有效的学习用品,学生扮演顾客。在推销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无意注意中初步感知推销的方法,及老师在推销时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做推销员的兴趣。学生像玩过家家那样,都很乐意去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看的同学也很感兴趣,并懂得对哪些方面进行评论。引导学生从礼貌用语、售货员的态度、售货员与顾客的一问一答等方面进行评论。这课堂气氛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
  课文中人物说话的技巧,也为我们提供了语言的范例,认真学习并研究它,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编演课本剧,借师生动作的演示,语言的定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细致观察课文中有关情境的再现,语言的精妙,获得较鲜明的感知印象。如上《晏子使楚》一文时,分若干组,让学生上台,戴上头饰分别装扮成课文中机智勇敢的晏子,傲慢自大的楚王,故事中的配角——士兵,一遍遍演示,一遍遍背诵,一遍遍体会,演示者背“台词”(课文),作为观众的同学们也一遍遍默读着“台词”,极度兴奋。又如《将相和》《杨氏之子》等,让学生毛遂自荐,在课堂进行课本剧的排练,再现人物个性化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在不同对象面前“说”的能力。
  还可采用让学生做主持人、演讲、讲故事、参加辩论会等训练形式。如学习《窃读记》后,结合单元口语交际,召开一次辩论会,就“开卷是否有益”进行辩论。要求辩论的双方不仅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语意要点,还要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和说话不充分的地方,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四、利用大量的阅读,练习说话
  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光凭多种形式的训练还不行。因为说得具体、生动的前提是要有话可说,学生的脑中有丰富的词语、句子的积累。那么这些丰富的词语、句子从何而来呢?主要是从学生平时的阅读中来。教师在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优美段落外,更应推荐一些引起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或学生自己的作文习作。
  1. 读背课文语句,以读促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背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把大量的语言积累起来。在课堂内应让学生有大量时间朗读,课文熟读成诵了,文中优美的语句就在脑子里了,语言的积累也就实现了。如《桂林山水》一课中,描写桂林山的一段很美,这里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想象情境,再熟读到背诵。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语言积累,当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他们就会想起这一段,就会依照这样原方法说出看到的情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了,语言积累增加了,再经过自身的内化吸收,在今后的说话中就能做到“厚积薄发”。
  2. 加强课外阅读,以读促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扩大知识面,积累语言,积累文化。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0万字。课外读物中精彩的语言文化底蕴更为深厚,因此对文中的精彩语言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多摘抄。同时要求学生把这些佳词妙句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朗读,熟读背诵,使之烂记于心。可以说没有平时的“书声琅琅”,就没有语言表达上的“朗朗上口”。课外的语言积累,需要反复读,吟诵,在朗读中品味,把这些语言材料印在喉舌上,烙在自己的心坎里,关键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说来才能朗朗上口。
  3. 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习作,以读促说。老舍曾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通顺不通顺,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够妥当处。”可见,用阅读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这对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表达能力。平时,要求学生写完文章后,至少要读三遍,一是默读,二是朗读,三是指读。另外,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家长、朋友听,以求别人的指教,把文章改得更生动,改得更切合实际,同时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总之,“说话”能力训练,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说话训练方法的指导,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中充分调动学生说话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会说、敢说的基础上逐步向着规范、准确、有条理和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等较高层次迈进。从“言之有物”到“言之有序”逐渐提高为“言之有情”“言之有理”,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谈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庆松. 浅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J].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3(36).
  [2] 梁捷. 说话能力发展助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 何秀明. 浅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J]. 小学教学参考,2012(18).
其他文献
Flavonoids from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an antioxidant, markedly improve memory impairments and neuronal injuries. In the prese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not only affects the site of the injury, but can also induce neuronal apoptosis at the spinal cord. However, many acupuncture clinicians
目的探讨二维及微团培养对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体外高密度二维及微团培养方法培养兔软骨细胞,从细胞形态、细胞外基质表达情况分析软骨细胞表型的差异。结果高密度二维
建立了可用于描述单级入轨飞行任务的动力学模型。选取了一种升力体外形的单级入轨飞行器作为算例,对水平发射的优势进行了论证。结合英国HOTOL的起飞参数对算例的水平发射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金融服务与互联网信息产业相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网上银行应运而生。近年来,网上银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但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
高等职业教育是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偏重于实用技术的传授,而忽略了美的教育。美育是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在探讨美育
根据清华知网最新出版的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提供的数据,2012年有色金属(冶炼部分)复合影响因子为0.722,影响因子学科排序升至第10位。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衰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平均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把学生当主人,努力提高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中,只有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在班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