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的写作分享会

来源 :少男少女·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车过韶关市不久,便进入广东省著名的风景区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省内面积最大,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自然遗产地。与鼎湖山、罗浮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四大名山。
  “颜如渥丹,灿若明霞”是丹霞山独特的风景,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一个个屹立的山头像“满面红光”的光膀子大汉,瞰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
  看着这些“大汉”,眼前便活现出山上“荷香双沼”“漏米洞”等胜景,我想起了多年前写的《丹霞山》:
  一湾锦水绕山流,绿缀丹崖景倍幽。
  雾衬骄阳飘绮帛,霞飞玉女枕江头。
  荷香沼阔临池赏,漏米洞高翻磴游。
  竟日流连行又止,仙台爽气尽清眸。
  这次来丹霞山并不轻松,我除了要担任“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生自然观察写作大赛”的评委外,还领了一个任务——跟热爱写作的中小学生举行一个“写作分享会”。
  要命的是,这个“写作分享会”是临时增加的任务,我既不知道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也没时间准备讲什么内容。
  我想到一句老话:“靠山食山”。
  这个“写作分享会”,我决定和学生们分享读山、写山的感受。
  2
  2019年8月5日晚上,“写作分享会”在“燕语呢喃”客栈举行。
  我面前扇形一般坐着的,是近50个中小学生,他们是来山上进行自然观察写作的研修班的学生。
  看着他们一脸准备要“受教”的表情,我暗暗对学生们说:“等一会儿,我要让你们成为主角。”
  我让学生们通过公众号阅读一篇文章:《“真假”丹霞谁睹目,千里奇缘我与山》。
  这是一位10岁小学生写的现场作文,获得“第一届广东省中小学生自然观察写作大赛”一等奖。
  随后,我邀请3位学生站起来,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3位学生谈完读后感,仍有学生举手想发言。
  主持人望了我一下,询问是否还允许他们发言。
  我表示希望继续听他们的观感。
  前面的学生大都从该文内容、修辞等入手,称赞它写得优秀。他们都谈得有根有据。
  到了最后,一个男生站了起来,他语气肯定地指出:“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是有一点遗憾。它写雨中登丹霞山,但只写了雨,没有写风!如果写出风雨中树和草的摇晃,我觉得会更加有动感……”
  大家都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山的刚硬和风中草木的招摇,会有动静结合的美态。
  我立即表扬了他的勇敢:即使是“一等奖”的作品,也非尽善尽美。读书要善于思疑,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3
  接下来,该轮到我谈对读山、写山的感受了。
  这时,主持人忽然加了“戏”:“同学们,如果你们有写好文章的,读出来,请老师给点意见……”
  这出“戏”突如其来,由不得我反对,相反,我喜欢这种交流的形式。
  只是,凭耳朵来“读”别人的文章,并要即时给出修改的意见,有点难度。
  近来,我也习惯了用耳朵来“读”名著,可要听别人的作文,得更加用心才行。
  一个女生站起来,读了新写的游丹霞山作文。
  我听她重点说到游览时见到一块摩崖石碑,便问她那是什么年代的碑?这碑对她有什么“触动”?她答不上来。
  我对她说:“就算我们是带着写作任务去游玩,也不可能拿着纸和笔,看到什么都记录一番,因为那样会破坏了我们的游兴。但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是应该要记住的,比如那块碑有一定的年代感,碑文的内容有触动你的地方,就应该认真记录下来。如果一时没有纸和笔,可以用相机拍下来,回去再回忆、整理……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会具体,而不是‘流水账’。”
  另外一个女生也站起来读自己的作品。她用了很多美丽的文字来形容丹霞山的美丽。
  我问她:“在你的文章中,代表你的‘我’在哪里?”
  她有点惘然。
  散文中的“物”与“我”,这正是我今天想重点讲的问题。
  4
  虽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但绝少只写“景语”,而不写“情语”的文章。
  作者如果没有写出对风景的感受,它的美就是别人的风景,对作者没有特殊的意义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是提醒写作的人:不要空洞地发议论,要结合事物来写作,用包含了作者情感的“景语”来表述思想,文章会显得比较含蓄,有韵味。
  我以大家都看过的《“真假”丹霞谁睹目,千里奇缘我与山》为例,指出它在行文中,“物”与“我”结合得不错:
  虽然我们在钻山洞、征服险峻的“一线天”时,狠狠地抱怨“雨水将台阶上的青苔溶化了,两者‘中西合璧’,摇身变成一种‘滑跤剂’,为我们这群侧着身子努力竖着向上爬的‘异类螃蟹’设计了层层关卡障碍”,但是,当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时,大家都不得不赞叹:“这雨,来得真巧,真好,真妙呵!”瞧!这雨是一位伟大的展览师,为我们褪去了丹霞山的那层“白霞衣”——在毒辣阳光的强烈照射下,丹霞山竟朦胧披上了一件“白衣裳”,那“颜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色彩似乎被直白的日光所“沾染”,一下子黯淡了不少。而这雨却令丹霞山现出了“原身”——那一块块巨岩闪耀着金、橙、黄的三色光芒,与日光相互辉映,快活而自豪地宣布:“我就是丹霞的石,丹霞山的‘骨干’!”那一棵棵粗壮高大的梧桐拱卫在巨岩身边,骄傲而欣喜地叫道:“我就是丹霞的树,丹霞山的‘铠甲’!”连那依附在巨岩上的青苔小草也大大方方地说:“我就是丹霞山的‘肌肤皮毛’呀!”别以为丹霞山仅此而已,我那“伙伴”还有更微妙的景致呢——“丹霞瀑布”!原来,倾盆大雨刚过,山上的雨水积得多了,便如瀑布般顺着巨岩“飞流”直下。于是,岩石经过这“瀑布”的冲刷,一边淌着未干的水,一边通过水珠对日光的折射,绽放出更耀眼夺目的光辉;群绿有幸得到那流水的爱抚,棵棵都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几株兰花的脸上,挂着丝丝露水,正朝着“瀑布”脉脉含笑,想报答这“滴水之恩”……好一股“丹霞瀑布”!好一座壮丽雄伟的丹霞山,和那一阵功劳盖世的雨!
  这篇文章的结尾,作者还是“跳”出来发出感叹:
  瞧!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多彩丹霞,这就是我心中唯美而又可爱可亲的“伙伴”!让我们诚心诚意地爱丹霞,护丹霞,让丹霞山更加环保美丽吧!
  “这就是古人谈写作时说的‘卒章显志’。”我解释说,“‘志’,就是作者想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褒,或贬,总之要有一个态度。”
  这个“志”,就是“我”想在文章中表达什么。
  如何写山?我交给学生们两个参考的“志”:
  一个是努力就能成功的“志”:山登绝顶我为巅。
  一个是人生永远要有追求:人生没有最后的山。
  前一个“志”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后一个“志”,是出自美国作家弗兰西斯·拉塞尔的散文名作《最后的山》。
  读《最后的山》,就是这堂“写作分享会”我留给同学们的作业。
  5
  这个“写作分享会”,大家都成为主讲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也都是听众——聆听不同的声音,别开生面。我相信大家都有收获。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都去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生自然观察写作大赛”。
  感受过飞鸟的喜悦、见识过古树的风采、触摸过丹石的壮丽,我想:丹霞山瑰丽的身姿、奇石、异卉、古寺,一定会被他们赋予了新的生命。
  后来,我听说他们中有人获得了这次写作大赛的好成绩。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但我知道:
  只要他們用心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享受爱护环境的乐趣,从实地中寻找写作灵感,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一定会写出佳作的。
其他文献
一  一阵微弱朦胧、似有似无的琴音,从十四街飘来,两公里外的十一街上她昂起头,缓缓朝琴音来源处走去。  “嘟——嘟——”一位摩托车司机狠狠摁了几下响铃,朝马路上的她粗声嚷道:“喂,小姑娘,过马路看着点嗨。”  她的眼眸依旧直直地瞅着前方,跟着琴音不紧不慢地走去,旁若无人。  “嗖!”一辆小轿车与她擦肩而过,前面等着绿灯的路人低声嘀咕,“这孩子怎么不守交通规则?真没教养。”她听见了,可是眼中依然无神
期刊
时至今日,我还在为那次成功的书写而骄傲!  那是去年新年时,花都区政府组织该区书法爱好者开展了现场“写春联送爱心”的活动,我作为学校推荐的唯一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  腊月二十九这天,我早早地来到区政府门前。广场上已围满了人,大家热情似火,喜笑颜开,也许是这种别开生面地写春联方式吸引了人们吧?放眼望去,广场上已摆好了几排桌椅,桌旁有二十多岁的青年,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有头发花白的老者,而我是其中
期刊
初三那年,我们班来了一位副校长协助管理我们班级事务,这位副校长因为声音和样貌酷似刘德华而在学生中非常有名。他叫刘春,中等身材,皮肤黝黑,平时不苟言笑,在这之前我对这位校长的认识就仅限与此了,后来的事却让我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  七碗饭的记录  那时我住校,学校食堂的饭菜很差,正在长身体的我们饭量很大,经常饿肚子。有一回放假,几位同学一起出校找了家小餐馆吃饭,六个人点了几个小菜,那真是风卷残云,吃了
期刊
成立于1999年的廣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墨缘书法社,它的诞生,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突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李文辉老师和周美英老师的精心组织、指导和培养下,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墨缘书法社先后参加全国、省、市各级书法比赛,书法展览和各级评选活动共114项,计896人次,取得成果960项。其中荣获各等级奖578项,入选展览296项,84人成功加入省、市、区各级书法
期刊
在奶奶怀里长大的孩子,对奶奶始终是有着深切感情的。  两三岁的时候,我因为嘴馋,将外层是甜的黄连上清片“(编者注:一种非处方药)”,一片片地吞了下去。那天晚上,我就发烧了,所有人都來了。妈妈和几个阿姨不停地轮流把我抱在怀里拍我的背,我没有反应,只是发着高烧熟睡着。后来奶奶将我抱到她的怀中,一点一点地喂我喝热水。渐渐地,人都散了,奶奶还坐着喂我喝水。终于,所有药片都吐出来了。奶奶激动得哭了,都顾不上
期刊
编前语  用典是诗词创作中常见的手法,在古代它是诗人诗词创作的源泉,在现在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治国理政的思想利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总书记用典,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根据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通知要求,广州市教育局举办了“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征文比赛活动。  我刊开辟“习习新风”专栏,将陆续刊登部
期刊
“瀹”字的智慧  进入初中后,第一次踏进执信中学的大门时,“崇德瀹智”的四个大字便深深吸引了黄梓萌。当时,她还不知道那复杂又显得很古老的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怀着心中的疑问,黄梓萌进入了这所古色古香的学校就读。  果然,执信中学的语文老师不久便给她们讲述了校史和校训,讲到校训时,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了一个大大的“瀹”字,注上拼音“yuè”,写下注释“疏通”,告诉他们这个字也就是融会贯通之意
期刊
我驻足于文学门口,千里莺啼鹂鸣之声经久不息,墙角数枝梅实是暗香扑鼻,一枝红杏也悄然跃出墙头,也不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飘荡在耳畔,侧耳细闻,吴侬软语也轻微作响……  我像被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离开了现实,踏入文学的大门,进入浪漫世界。  鲜美的芳草,缤纷的落花,引我缘溪而行,眼前的人们笑靥如花,热情好客,在浪漫的世界里怡然自乐;我顺溪而下,“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近在咫尺;忽闻林间传来阵
期刊
下午自习课后,我最喜欢绕过长长的林荫道,去足球场散步。我喜欢闻林荫道两旁马鞭草的味道,它结合了柠檬、蜜蜂花和天竺葵的香味,可以让人放松,平衡紧张与压力。它可以让万种美好重新回来!我想:失去的东西会重新回来吗?爱情、时光、曾经的辉煌……但更主要的是,我希望在足球场上看到他进球后欢呼跳跃的身姿。  这天,我又走在充满香味的林荫道上,直奔足球场,轻盈的脚步下,耳边伴着我的,是MP4里黄家驹的《海阔天空》
期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作《冬夜读书示子聿》,强调“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当今,习总书记用它阐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今天,它同样激励着我不断向着生活的顶峰攀登。  那天的天气并不算好,湿润的空气令不平整的石壁变得更光滑,这让我对这面石壁的攀爬变得困难起来。土黄色的石壁上方有着一块凸出的部分,那便是仰角。它的底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