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贡献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阐释者、发展者和捍卫者,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批判风格的形成,并率先提出实现正义的阶级力量;《反杜林论》通过对永恒正义的批判,在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历史特性;“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不仅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根基,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关于生产正义决定分配正义的核心观点,而且拓展了正义的话语空间。通过梳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贡献,可以折射出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思想伙伴关系,有力驳斥二者之间存在思想对立的错误观点。
其他文献
海外学者撰写的毛泽东传记纷繁多样,不同版本的毛泽东传记具有不同的特色。俄罗斯学者亚历山大·潘佐夫的《毛泽东传》、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以及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的《毛泽东传》在当今海外毛泽东传记中具有很大影响。本文以这三本《毛泽东传》为研究文本,对比不同学者笔下毛泽东传记的不同特点,分析其研究中存在的共性,对比其研究中存在的差异以及问题,以期推动对海外毛泽东研究的了解。
共产国际是20世纪上半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在其存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曾一度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新高潮。但是,自其成立以来,国内外关于它的是非功过一直争议不断。在共产国际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外左翼政党、左翼组织、左翼学者集中发表了一系列反思性文章,也举办过一系列纪念性活动。他们在对共产国际的历史缘起、历史影响和历史遗产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同时,对当今世界形势进行具体分析和研判,进而提出重建国际联合的种种畅想。总的来看,他们是希望通过回顾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主张加强国际团结以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历史修正主义集中表现在对二战历史的重新书写和德国历史罪责的重新评价上,是一种泛政治化的历史编纂思想。两德统一前后,德国知识界先后兴起了颠覆二战历史逻辑的“旧历史修正主义”和强调“大轰炸受害者”角色的“新历史修正主义”思潮。德国历史修正主义对19世纪以来德国史学秉持的理性主义传统造成了严重冲击,对当前德国政治右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在方法与风格上继承了后现代主义史学,并发展为后现代主义史学的一种异变形态。希望夺取左派话语权的“新右派”知识分子团体、以科尔为代表的少数德国右翼政治家、渴
纽约左翼论坛是国内学界追踪西方左翼思想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面对持续的经济政治危机导致的极端运动和法西斯主义苗头的激增以及全球生态危机的加重,2019年纽约左翼论坛提出“还有什么可以做呢?”这一主题,聚焦于特朗普主义、美国多方面的现实困境和如何在21世纪对抗资本主义三个问题。作为给左派提供交流的平台,纽约左翼论坛鼓励各种富有创造性的提议,现代性、民族国家、种族制度、性别压迫、现代政治、殖民霸权、阶级统治等都被纳入此次论坛的批评视野。我们应用辩证的眼光,既借鉴它们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剖析和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揭露,也
2019年9月22—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术交流代表团由辛向阳副院长带队访问日本,期间先后与日本社会主义理论学会、日本社会主义协会、日本共产党(以下简称“日共”)中央附属社会科学研究所、日本国立御茶水女子大学、北海学园东北亚研究交流中心、北海道大学斯拉夫及欧亚研究中心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及相关单位进行学术交流。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承办: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 重庆2019年9月27—29日。
期刊
2020年是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为了继承和发扬恩格斯的思想遗产,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与应用,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拟于2020年10月上旬在天沐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纪念恩格斯诞辰二百周年”。
历史只有在时间的反复冲刷和人们的不断追思中才能展露其真实意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回顾跨越一个世纪的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之路,历数中国共产党坚守与发展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累累硕果,“中国奇迹”无疑是百年历程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映射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色和真理光辉。澄明中国奇迹究竟“奇”在哪里,有何超乎想象之处,对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探寻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攀高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
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成功发动和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创建了共产国际,全力支持全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列宁改变了整个人类20世纪的历史。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实际出发,及时提出新经济政策,尝试借助市场的力量发展经济;晚年对如何反对官僚主义保持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性质做了深入思考与探索。这两项工作对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意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分析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腐朽性、寄生性、垂死性,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