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懂了生命的意义——读《跟妈妈一起坐牢》有感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幕降临,合上了书,我掩卷沉思,潮水般的思绪向我涌来,咸咸的泪水也禁不住流了下来。这是对敌人憎恨的泪水,这是对杨开慧敬佩的泪水,这是对千千万万为今日幸福而失去生命的英雄怀念的泪水。故事讲述了8岁的岸英与母亲杨开慧在狱中与敌人的斗争。他们不愧为是毛泽东的好妻子、好儿子。杨开慧为了革命事业,每天都生活在危险中。1930年10月下旬的一天,杨开慧被逮捕了,还有年仅8岁的小岸英也被一同抓入 As night fell, I closed the book, and I veiled my thoughts. The tide-like thoughts came to me, and the salty tears could not help but shed. This is the tears that are hated by the enemy. This is the tears that Yang Kaihui admires. This is the tears of the memory of thousands of heroes who lost their lives for today’s happiness. The story tells the story of 8-year-old Kiyohiko and his mother Yang Kaihui fighting with their enemies in prison. They deserve to be Mao Zedong’s good wife and good son. Yang Kaihui lives in danger every day for the revolutionary cause. One day in late October 1930, Yang Kaihui was arrested, and Xiaoan Ying, who was only 8 years old, was also arrested.
其他文献
60年前的“二·二八”说来已经事过境迁,往事一派茫然。2007年2月28日,60年前的那段历史,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然而,历史的失误所带给台湾住民心灵上粉碎性的创伤,却至今未愈
过去一年,中国茶界冷静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市场,无论是在理性的认识上还是在务实的实践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在弘扬中华茶文化上,茶人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
在澳大利亚,没有什么比悉尼歌剧院更为著名,更值得骄傲的了。她是悉尼港湾里的一颗明珠,是一段凝固的音乐,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这座独具艺术魅力的歌剧院,当年却差点
1.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2.大哥,你要砸就砸我吧!3.这是病人与病人之间在探讨病情,你瞎掺和啥呀你!4.大哥,我真抽了!5.拐一年卖一年,缘分啊!吃一堑长一 1. The gap betw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我国文学出版的大社,最近,在1月份的图书订货会上一次推出小说家邱华栋的三部长篇新作《贾奈达之城》、《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注意以及国外汉学家的极大兴趣。有评论家欣喜地指出,“一向惯于描写当下的城市生活的邱华栋,在这三部作品中对自己的写作来了一次非常漂亮的成功转型。”  小说在雄浑壮阔的印度南亚次大陆和中亚新疆展开,描绘了主人公在征服中亚帕米尔高原上的雪峰时
2013年1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部署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
北京的一家《青年周末》刊出一则报道,说是北京高中语文课本换血,除了将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掉了鲁迅的《阿Q正传》,另外还作了一些篇幅的调整,因而闹出不小的动静。 In Be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
韩石山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本书是一部作品精选,以文人为题,缘文论史,既有严肃的研究讨论,又有轻松的撷英拾趣。 Han Shishan, editor of Sha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尤其是研究“左联”的历史时,一般都要提及三十年代演出德国剧本《炭坑夫》这件事。但是关于该剧的作者,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汉语研究界一直语焉不详,而且甚至至今一直存在着错误的说法。笔者现根据在德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解开这一现代文学史上由来已久的谜团。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左翼文坛倡导普罗戏剧运动,上演反映工人无产者生活的剧本。1929年11月,经沈端先(即夏衍)、郑伯奇、冯乃超、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