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手型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策略研究r——以江苏省F大学为例

来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新手型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一名新入职教师向合格教师过渡的关键.文章采用访谈法对江苏省F高校近三年入职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培训中存在重理论、轻成效,并且缺乏个性化指导以及明确的标准和管理机制等问题.因此,为提升新手型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文章提出完善培养体制、提高对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明确教学实践能力标准、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和建立全过程的培训模式的策略.
其他文献
具身认知理论作为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为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知识与身体、知识与行动、知识与情境三个维度关系的理论基础,教师通过完善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习体验来增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生教育是引领“双一流”建设朝着纵深方向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坚强保证,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地方高校实现“双一流”目标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为保障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构建了自身增能、外部赋能、多元参与的研究生质量保障“5S”建设体系框架,为地方高校实现高质化研究生培养目标提供新思路.
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期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现实手段,其地位十分突出.文章通过探讨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思政元素与授课环节的融合实施方式,创造性提出“三育四式”实践模式来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授课的同步进行,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投身行业建设,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新农科建设奏响的“三部曲”已为高等涉农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新标、“双一流”建设加速了“植物营养学”课程变革.文章以“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为例,提出了“知识学习课堂”“案例翻转课堂”“田间实践讲堂”相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植物营养学”教学质量,为现代农业中传统经典课程建设金课提供必要支撑.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核心专业课“大气污染工程”和“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学习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文章基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旨在打破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等视角,优选前沿和工程应用的教学资源、改革多元化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实验教学能力培养,同时结合“流体力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最终促进“OBE理念+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
人才工程化能力是人才的创新能力体系支柱.进入新世纪,各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从研究式理论培养转向工程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立足工程化教学方式的改革,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文章以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为例,系统阐述了工程化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为加速工程化人才建设,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奠定理论基础.
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型的构建是以“金课”教育目标为指导,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实践共同体理论及产出导向法为依据,并从实证的角度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实践中构建语言知识的能力.
随着破“唯”相关系列政策的出台,破“唯”环境逐渐形成,但当前破“唯”环境下研究生毕业达标要求仍存在部分硬性要求与矛盾化要求等宏观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研究生毕业达标要求的破“唯”环境有效、合理化,了解研究生眼中的多元毕业达标要求是必要的.文章通过调查发现:在研究生的观点中毕业达标要求应更偏向于研究本身,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性考核,强调研究生研究思维、方法及深度、质量的成长与水平变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四史”教育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意义,深入开展“四史”教育也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任务.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网络环境为研究背景,深入分析“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四史”教育与网络思政相结合的可行性,进而提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政的应用路径.
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从课堂教学、研讨班、学术报告三个维度出发,阐述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三者的不同作用,提出三者之间的协同育人是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期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