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壁框架件类疲劳测试的振动试验台设计

来源 :机床与液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sw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一种薄壁框架类零件的疲劳振动试验台,通过振动平台底座和端头夹具的夹持,在活塞式激振器的振动试验下,经由数据采集系统来预测构件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此振动试验台有效地完成了薄壁框架类零件的疲劳振动试验,适用于薄壁框架件的裂纹分析和振动时效的试验。
其他文献
传统精密检测仪器只能以不动点为基准进行固定式测量。为了实现精密检测仪器跟随机床主轴移动同时进行高精度回转检测,提出了一种新型精密检测仪器机械结构方案。设计基于该结构的检测方案并对误差进行分析,提出误差补偿的计算方法并利用MATLAB进行数据拟合。该方法思路新颖、方案可行,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针对多轴机床随位动态特性难以高效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有限元建模方法。该方法先根据结合部建模方案对机床进行子结构划分与前处理,再用弹簧-阻尼单元表征子结构间结合部的连接特性,最后通过局部坐标变换调节各子结构在机床中的位置与姿态,从而完成整机的参数化有限元建模。运用所提方法,建立了某型五轴动梁龙门立式车铣复合机床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仅需单次有限元前处理,即可快速预估机床工作全域内不同位姿下的结构动态特性。预估了该机床前5阶固有频率以及0~150 Hz频带内刀尖点频响函数在工作全域内的分布规律,为机床
华为在“智能世界2030论坛”发布《智能世界2030》报告。这是华为首次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对未来10年的智能世界进行系统性描绘和产业展望。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为该报告所作序言中提出,“未来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本报告给出的预见仅是为科技工作者思考未来智能世界提供一个参考,鼓励创新思维,探索颠覆性技术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为进一步探究螺杆压缩机油气分离器安装套筒结构对内部流场及分离效率的影响,采用PumpLinx软件对有无套筒及不同套筒布置结构下的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安装套筒装置前后压力变化曲线,发现有无套筒装置压力变化差别不大,说明套筒并未对压缩机的整机功率造成过多损耗。通过对比套筒正置、倒置以及未安装时的流场分布图、速度矢量图,发现套筒的安置有明显的增加碰撞、减少湍流以及整合流场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正置与倒布置相比具有更好的油滴撞击和整流效果,进而得出在油气分离筒入口处布置朝上型套筒能提升油气分离效率的结论
通过SolidWorks建立一个带有初始轴弯曲故障的双圆盘转子系统,将建立的3D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并进行模态以及瞬态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其前3阶模态,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弯曲轴的径向位移不断增加。以1阶固有频率为基础,在1阶固有频率附近选取几个不同的转频,通过瞬态分析得到关于双圆盘转子系统不同转频下的时域图。通过机械故障综合模拟实验台完成相应的实验,以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光频原子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研究方向。相对于传统微波原子钟,它利用原子(离子)在光学波段的跃迁辐射,稳定度、不确定度明显提升,可以预期光频基准钟和守时钟的发展将对下一代导航定位、时间保持等应用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将整体提升国家时频体系的守时能力,增强引力波探测等前沿科学的研究水平。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的仿水黾微型机器人可在红外光与磁场的联合驱动下,实现可编程多模态运动,在微型机器人联合驱动、微流控输运、环境监测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界中许多昆虫都具有独特的材料特性及优异的运动性能,如昆虫体表往往具有超疏水特性,能快速在水面滑行、跳跃;有的则具有轻薄的折叠翼、灵敏的复眼;还有能爬行、能钻土、能游泳、能飞翔的昆虫。如何模仿昆虫研制出功能新颖、
针对滚珠丝杠副温升问题,分析丝杠温升主要来源,建立热力学理论模型。以某加工中心进给用滚珠丝杠副为研究对象,分析丝杠螺母副温升变化情况以及导致变化的原因。滚珠丝杠副在加工中心强切削的工况下,丝杠因热膨胀所引的轴向起位移约为1.8μm。设计螺旋式内冷结构丝杠,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丝杠空心式与螺旋式内冷结构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丝杠表面温度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越均匀越好;螺旋式内冷结构比空心式内冷结构径向温度分布更均衡,整体降温效果更加明显。
传统液压系统在主动型负载工况下,易出现气穴现象,从而造成压力波动、流量失控、气蚀等现象。以基于机液压差补偿的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简化液压系统原理图。为避免气穴现象,对进、出口节流特性进行分析,得到进、出口节流面积比μ的最小值。采用仿真软件AMESim,分别对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和负载敏感系统进行建模,并进行液压缸伸出工况和缩回工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载敏感系统中,随着负载F的增大,进油腔的压力会低于0,即出现气穴现象;而在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中,通过改变进、出口面积比μ,可以实现进油腔的压力保持
为满足某大型飞机双路刹车压力伺服阀静、动态性能测试的需求,研制一套可实现双路压力伺服阀实时测试的具有柔性化负载加载的测试系统。分别从集成化油路设计、可调容腔模拟负载设计以及双路实时测试实现等角度开展研究。试验结果与设备长期运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测试系统与装备满足实际测试功能与测试精度的要求,且工作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