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3种新型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D16,D22,D29的抗肿瘤活性作用及其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机制。MTT法检测D16,D22,D29对MCF-7、HCT-116、A549、HeLa以及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测定D16,D22,D29对HDAC及其HDAC-1的酶活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D16,D22,D29对HeLa细胞周期及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测定D16,D22,D29对HeLa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3(Ac-H3),p21cip/WAF的蛋白表达影响。结果显示
其他文献
用GC/MS法研究淡竹沥的化学成分,初步鉴定了95个峰的34种成分。
鬼臼毒素衍生物0AMD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显示了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OAMDP能诱导
从蝴蝶戏珠花(Viburnum plicatum Thunb.var.tomentosum Miq.)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1),isotachioside(2),tachioside(3),koabura
为了制备同时具备磁性和荧光性的双功能纳米粒,采用有机模板和反相微乳液相结合的方法,将Fe.O4磁性纳米粒包裹在二氧化硅(SiO2)中,形成核壳结构,然后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
为了得到具有糖基转移酶活性的重组蛋白,从万古霉素产生菌总DNA中克隆万古霉素糖基转移酶基因gtfE,连入pET-37b构建表达质粒并转入大肠杆菌B121(DE3)表达,体外测定纯化后的重组蛋
建立恩替卡韦5个光学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采用Chiralpak AD-H手性柱(250 mm×4.6 mm,5μm)在正相条件下进行同时拆分,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乙醇-二乙胺(70∶6
2012年5月,FDA批准新分子实体1个,新剂型2个,新复方剂型1个。新分子实体为治疗罕见遗传疾病——戈谢病的E1eIyso;新剂型分别有他扎罗汀泡沫剂和异维甲酸胶囊;新复方剂型为治疗季节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6月1日~5日召开。2011年Medco Health Solutions的一份报告称,全球范围内,每年医疗保险公司花费在癌症治疗上的费用估计达到800亿美元,同时预测至2013年
分离鉴定大鼠灌胃丹酚酸C后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代谢样品用强阴离子交换小柱固相萃取方法进行制备后,采用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ESI/Q-TOF MS/MS),在负离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