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应当本着艺术创造和科学性精神相结合的观点,扎扎实实的研究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勇于探索,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其中首先要注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曾经有一位特级教师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课,他在上课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在英国伦敦珍藏着一本著名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的科学日记,上面有“1821年到1831年的几千个NO字,一直到1831年8月29日才在日记本上记下了Yes”这是怎么回事呢?然后简单的介绍了法拉第从1820年到1831年历时11年的研究“让磁生电”的实验装置,并用演示实验做给学生看。这样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教学艺术,她的美妙之处在于把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把艺术渗透于科学之中,她的教学完全可以与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比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就是要求教师着眼于“激励、唤醒、鼓励”来研究教学方法,可谓至理名言。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要使它们想学、爱学、学有兴趣、学有收获。”她的观点也反映了孔子“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物理课堂中的趣与乐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精心设计,艺术构思的结晶,能够启动学生的思维,成为打开知识门扉的钥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内动力,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磁铁。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众人是圣人”在反复研究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吸取营养,在课堂教学中,我着眼于物理教学的趣与乐下了一番功夫。 例如:在讲力的概念的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内容是:一天课间,有位同学向老师报告说张明打我,老师说:“当然你也打他了,”这位同学又说是张明先打我的,老师说:“你说的不对,不实际。”这位同学又说:“他用很大的力打我,而我只是轻轻地打了他。”老师又说:“不对,你一派胡言。”于是这位同学非常委屈,可是过了一会他和老师都笑了,从物理学的角度,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谁说的不对?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吸引了所有的同学,讨论得相当激烈,最后使同学们对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快乐的情境接受了知识。
又如:在讲“二力平衡”一课时,我反复研究了前几届学生在这部分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往往忽略了二力平衡条件中的前提条件,于是在课堂上引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典故,并且讲述了这个典故的出处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明确了二力平衡条件中的第一个条件与后三个条件的关系是毛与皮的关系,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了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
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我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再如:教学惯性概念时,我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悬念也是触发兴趣的方法之一,悬念设之于课头,则必然是整堂课的中心,悬念设之于课尾,则一定是下一个中心的预告。但悬念不可设立过多,不然就形成了多中心,必然分散情趣,反而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一般说来,课中不宜设悬念。 悬念设之于课头,其目的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例如,在讲“动量定理”一节时,我引入:1962年一架“子爵号”客机在美国的伊利奥特市上空与一只天鹅相撞,客机坠毁,17人丧生。同学们就呈现出“一定要探个究竟”之势,求知的热情油然而生。 若悬念设之于课尾,则应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因而激发起继续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完“磁场”一章后,学生对电产生磁的各种现象、磁对电的作用、磁的本质都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师生共同概括、回味这些知识感到收获很大,这样“电生磁”的课题便圆满结束了。如果不失良机,再把本节课与下节课的关系提前给学生暗示,让他们对下节课的学习也产生迫切的要求,效果就更好了。因此,这时我们可以提出“磁生电”是否可能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曾有不少物理学家探索过,如科拉顿曾设想用磁铁插入螺旋线圈中,看是否有电流产生。他把线圈的引线接得长长的,将电流计放在隔壁的房间里。一切准确就绪,他把磁铁插入线圈中,然后急忙奔向隔壁,却未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法拉第也是探索者之一,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个既有难度又有意主我的课题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悬念:“磁怎样生电呢?”“科拉顿为什么失败的?”“法拉第是怎么成功的?”……尽管教师不布置预习,学生都在心理上急切地希望知道这个究竟,下一节课虽然未上,早已产生了渴望学习的愿望,必然会带着问题去翻阅书本,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曾经有一位特级教师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课,他在上课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在英国伦敦珍藏着一本著名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的科学日记,上面有“1821年到1831年的几千个NO字,一直到1831年8月29日才在日记本上记下了Yes”这是怎么回事呢?然后简单的介绍了法拉第从1820年到1831年历时11年的研究“让磁生电”的实验装置,并用演示实验做给学生看。这样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教学艺术,她的美妙之处在于把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把艺术渗透于科学之中,她的教学完全可以与一首优美的抒情诗比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就是要求教师着眼于“激励、唤醒、鼓励”来研究教学方法,可谓至理名言。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要使它们想学、爱学、学有兴趣、学有收获。”她的观点也反映了孔子“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物理课堂中的趣与乐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精心设计,艺术构思的结晶,能够启动学生的思维,成为打开知识门扉的钥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内动力,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磁铁。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众人是圣人”在反复研究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吸取营养,在课堂教学中,我着眼于物理教学的趣与乐下了一番功夫。 例如:在讲力的概念的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内容是:一天课间,有位同学向老师报告说张明打我,老师说:“当然你也打他了,”这位同学又说是张明先打我的,老师说:“你说的不对,不实际。”这位同学又说:“他用很大的力打我,而我只是轻轻地打了他。”老师又说:“不对,你一派胡言。”于是这位同学非常委屈,可是过了一会他和老师都笑了,从物理学的角度,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谁说的不对?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吸引了所有的同学,讨论得相当激烈,最后使同学们对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快乐的情境接受了知识。
又如:在讲“二力平衡”一课时,我反复研究了前几届学生在这部分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往往忽略了二力平衡条件中的前提条件,于是在课堂上引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典故,并且讲述了这个典故的出处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明确了二力平衡条件中的第一个条件与后三个条件的关系是毛与皮的关系,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了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
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我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再如:教学惯性概念时,我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悬念也是触发兴趣的方法之一,悬念设之于课头,则必然是整堂课的中心,悬念设之于课尾,则一定是下一个中心的预告。但悬念不可设立过多,不然就形成了多中心,必然分散情趣,反而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一般说来,课中不宜设悬念。 悬念设之于课头,其目的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例如,在讲“动量定理”一节时,我引入:1962年一架“子爵号”客机在美国的伊利奥特市上空与一只天鹅相撞,客机坠毁,17人丧生。同学们就呈现出“一定要探个究竟”之势,求知的热情油然而生。 若悬念设之于课尾,则应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因而激发起继续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完“磁场”一章后,学生对电产生磁的各种现象、磁对电的作用、磁的本质都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师生共同概括、回味这些知识感到收获很大,这样“电生磁”的课题便圆满结束了。如果不失良机,再把本节课与下节课的关系提前给学生暗示,让他们对下节课的学习也产生迫切的要求,效果就更好了。因此,这时我们可以提出“磁生电”是否可能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曾有不少物理学家探索过,如科拉顿曾设想用磁铁插入螺旋线圈中,看是否有电流产生。他把线圈的引线接得长长的,将电流计放在隔壁的房间里。一切准确就绪,他把磁铁插入线圈中,然后急忙奔向隔壁,却未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法拉第也是探索者之一,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个既有难度又有意主我的课题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悬念:“磁怎样生电呢?”“科拉顿为什么失败的?”“法拉第是怎么成功的?”……尽管教师不布置预习,学生都在心理上急切地希望知道这个究竟,下一节课虽然未上,早已产生了渴望学习的愿望,必然会带着问题去翻阅书本,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