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导学,以“题”促教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ond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充分发挥问题的导向功能,通过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笔者对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法;问题情境;问题导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遏制。然而,“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离不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将问题的导学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仍处于主导地位,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问题参与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为了一开始就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笔者在上课伊始就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受侵略的灾难史,在此期间,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这些侵略者好比张牙舞爪的恶狼。然而,在一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连这些西方侵略者都震惊地将日本唤作‘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是什么原因致使同为侵略者的西方国家这般评价日本?日本在中国犯下了什么样的滔天罪行?在日本的殖民侵略下,清政府和中国百姓又面临怎样的灾难?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甲午中日战争》。”
  这样的问题导入一下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想马上翻开课本一探问题的究竟,激发了学生历史探究的欲望,立即使干瘪的历史丰满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现实,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决定着提问的成效。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紧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在,更要贴近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这一知识内容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纸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大家觉得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②在纸发明之前,古人用什么材料替代?③是什么原因促使蔡伦改进造纸术?④纸的发明对文化的传播起着什么作用?这种问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有利于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获得对历史知识的新体验。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其并不是孤立的,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联系,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以历史的视野分析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台湾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的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在教学“一国两制”这一国策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或“大家是如何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句话的?”引导学生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横向联系,学会以历史的眼观分析和看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师生探究,解决问题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活动,是彼此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过程。在初中历史的问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创设师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例如,在教学“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这一知识章节时,我为学生创设了探究问题“请计算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的时间各是多长。”“请分析统一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情况。”“在分裂时期是否蕴含有统一的因素?”“请分析各个时期人民开展了哪些反分裂斗争?”“民族的统一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比较系统,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围绕问题搜集资料,整理并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共同解决历史探究问题。
  总之,问题教学法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以“问”导学,以“题”促教,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邱新平.谈初中历史“问题教学”艺术〖=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4).
  〖=2〗王松光.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湖南省岳阳市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降低了知识大面积记忆的难度,却更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无形中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开卷考试的独有特点,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其获取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思想品德的信心,成为当前中学政治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并丰富教研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与探究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势在必行。 
摘要: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轻松、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灵活采用多种教法,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从多种途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快乐学习语文。  关键词:语文;想象力;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要努力把学生的想象振
大学生辅导员不仅要帮助大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还要帮他们端正态度,培养良好习惯,在大学阶段获得真正的成长,这是一个要有很强责任感的工作。因此,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了解他们共有的特点,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等,从集体到个体,贴合实际地引导学生成长。  一、案例背景首都体育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于2013年6月29日召开了的共青团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九次学生代表大会。按照要求,运动
摘要:农村学校的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乡土性课程资源,这应该成为农村品德教师们教学中的常规动作,成为有效提升品德课堂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把握品德课程方向的前提下,联系农村学生的学情灵活应用教材,把可利用的自然、人文、生活、物产等乡土性资源有效融入品德课堂,达到“润物无声”的道德教育境界。  关键词:利用;乡土资源;品德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
项目支持:新疆大学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C程序设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XJU-SRT-1318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三期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JU2013JGZ11,XJU2013JGZ20,XJU2013JGY41]。  作者简介:钱育蓉(1980—),女,山东武城人,博士后,新疆大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要想既快又准的解决,必须寻求简捷的方法.有时所遇见的数学问题看似很难,但只要我们“脑筋急转弯”,就能巧夺天工.所谓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策略,就是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选取一个或几个特殊值或利用特殊图形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的一般规律,从而获得解题途径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是归纳思想在解题中的具体体现.本文谈谈如何运用由特殊到一般来快速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通过条件特殊化,直接求得结论
摘要:德育是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和学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特点对德育方式进行了探究,认为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的人格影响、恰当的沟通方式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收到了严而有度,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言传身教;目标激励;沟通方式;活动引领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高师院校的教育中起着主航标的作用。它不仅是书记、辅
作者简介:欧阳清泉,男,中共党员,中学政治教师,湖南省江永县第三中学副校长。摘要:“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生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向生活回归,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
思想品德课,从字面理解,学科注重思想的指导,注重人格的塑造,注重品德的修养,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这是比传授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育人工程。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说: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宿迁,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古楚大地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比较完备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培
摘要:欧洲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1989年下半年,东欧剧变和美苏首脑马耳他会晤是欧洲雅尔塔体系崩溃的开始。德国的统一标志着欧洲分裂的消除,象征着战后美苏分治欧洲的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瓦解。苏联的解体使国际关系和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以美苏两极为根本特征的雅尔塔体系彻底崩溃。  关键词:雅尔塔体系;东欧剧变;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