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社:青春正飞扬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es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27日,《莫愁·小作家》主创走进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与大丰高级中学文青文学社的社员们一起,讨论选题,畅谈文学。编辑们被文青社社员们的文学热情深深感染。
  未来,《莫愁·小作家》将走进更多学校,去发掘更多的校园文学社,发现更多的文学之星。期待校园文学社与我们联系。
  邮箱:gegepretty@163.om
  手中一杆笔,挑起高山流水
  “此时,傍晚的日光如练三千,悄无声息地倾下,温暖了整座城。
  繁华千种,抵不过岁月流年。
  红颜易老,伤不起光阴似箭。
  真的,韶华易逝。可蓦然回首,仍有你们一直相守。
  过去的一年,文青,是我们奋斗的战场,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我们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也许,作为文青编辑部的一分子,你的胸膛之中同我一样,有千言万语难以诉尽。
  别着急,好好想想过去大家一起走过的文学编辑路,好好想想那坐在电脑前敲着键盘改稿的日日夜夜,好好想想聚会时同伴们的笑颜……”
  在2019年的末尾,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文青文学社编辑束艾橙写下上面这段话。热爱写作的束艾橙说,手中一杆笔,能挑起高山流水,能绘出清荷秋月。无论伤感寂寞,抑或欢快闲适,文字总能如明月清风般让人陶醉,如落花斜阳般引人感慨。
  而文青文学社,给了她以及她的同学,这样一个舞台。
  自主编排,收获颇丰
  大丰高级中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在全校实行“三自教育”,即自主管理,自主學习,自我发展。文青文学社自2012年创建以来,全面贯彻大丰高级中学的“三自教育”的教育理念,杂志的组稿、编辑、排版、印刷工作以及宣传、招新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我们虽然隶属于学校学生会宣传部,但实际工作并无老师参与。学校的‘三自教育’模式,同样也是文青社工作的模式。成员自主报名,由上一届文青社社员通过笔试和面试等方式筛选产生,再根据个人特长与爱好分配到栏目创作、文字编辑、美术编辑、摄影编辑等岗位,各司其职。为了不占用社员的学习时间,《文青》杂志一年两刊,于寒暑假期间编辑制作,文编写稿审稿,摄影提供图片等素材,美编排版制作,最终由社长联系校外印刷厂印刷。”2019届社长兼美编统筹、高二(4)班学生单天阳介绍说。
  《文青》杂志征稿和销售活动都颇受同学们的欢迎和支持。2019年暑假新刊刚出时,社员们恨不得等在印刷厂门口,就为了与新刊第一时间见面。社员们趁着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机会,举办杂志售卖活动。通过全体社员的努力,售卖活动收获颇丰。“在运动会上,看见同学们拿着杂志,热烈地讨论着,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杂志啊,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肯定。而我多么幸运能加入文青这个集体。”上届摄影统筹傅思理一脸骄傲地说。
  出售杂志的所得,除去印刷等成本,其余的钱用来给同学发稿费。“文章被录用后,作者能拿到30元稿费。虽然稿费不高,但也算作是对同学的一种鼓励,一种认可。”单天阳说。
  而每一期刊物,他们都倾注了很多心血。从主题、栏目、配图,到版式设计……社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往往要开好几天选题会。他们根据当下热点,搜集同学们当下关心的话题,形成方案,拿到选题会上讨论。课余时间、周末、甚至晚自习放学后,他们见缝插针地讨论每个选题的可行性、受众程度。“社员都很负责,热情高涨,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贡献力量。虽然高中学习很紧张,但做杂志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我们都愿意为此努力。”文青社文编统筹王轶彧动情地说。
  热爱与坚持,快乐与纯粹
  《文青》杂志的内容也紧扣学生生活且跟随时代的脚步,用文字描绘生活场景,传达同学们对生活的热情。文青社还开设了公众号,内容随社会热点而实时更新。《文青》杂志通过这种方式体现青少年对社会的关注,同时引发学生关注社会。
  “文青社是一个大家庭,它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团队,更是一个怀抱共同爱好的同学们的集合地。”新一届文编张泾玮说,“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一切的文字都显得真实、富有生命力。当同学们的稿件一篇篇发来的时候,我们看到每一篇故事都寄托着梦想与希冀,充满着他们日常生活中或许说不出口的复杂情感。透过他们的文字,我们能走进他们的内心,进入他们的世界。”社员们从这些小点出发,将欢乐传递给每一位读者。
  “每一期杂志,我们都倾注了很多,从标题的选取,版块的创新,到同学们的投稿,文编们的审稿,到美编,摄影选材编辑……就我个人而言,在写稿、审稿的时候,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自己对文字的热爱与坚持,还有同学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这样的青春令人感动。”王轶彧寥寥数语道出了编辑一本杂志的笑与泪。
  “《文青》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展现自我、绽放自我的平台。它,见证着我们的这段青春岁月。”在和《莫愁·小作家》主创见面会上,社员们骄傲地说。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有道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男女青年虚二十左右就得谈亲事。生了姑娘的人家自是没什么烦恼,因为“一家有女百家求,媒人如云车如流”,可生了小伙的人家烦恼得很。  堂叔默言是四爷爷的长子,长相斯文,从小读书比较好,于是四爷爷一门心思地培养他,眼巴巴地盼着他考取大学跳出农门。书卷气十足的堂叔,第一年不幸落榜。堂叔咬牙去了复读班。  第二年,命运之神依旧没有眷顾堂叔,他再次落榜了。四爷
期刊
王晨羽: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三(6)班学生,获得第20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三等奖,“微校園联盟杯”全国中小学网络作文大赛特等奖等。近日,她接受《莫愁·小作家》采访,畅聊阅读与写作。她说,阅读如同是她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而写作让她回归内心,体悟自己对世界与生活的感受。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写作的提高是需要摘抄积累的,但摘抄只是第一块砖,而如何运用得当
期刊
从朋友处得来书法家张幼兰老师的自传《岷江恋》,可惜是打印本的残稿。虽然不是全本,但一口气读完,还是可以窥见张幼兰跌宕起伏的一生。另外还有一本她和丈夫陈怡先生合用的笔记本,泛黄的纸张上,字迹早已淡褪,或记录日常琐屑,或纵论天下时事,或谈读书感想,或记书信往来,或作诗抒怀……所涉极广,一页一页,我虔诚地翻阅,张幼兰传奇一生,随时光之河,瞬间倒溯至我眼前。  四川眉山,这个不断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里的地
期刊
我出生在川北农村。小时候,关于物质的记忆是贫瘠的。逢年过节,很难从集市上购买到包装精美的应节物品,可节日气氛并不寡淡,特别是中秋节,母亲舂的糍粑又香又糯,是记忆中最美味的食物。  往往在中秋节前十天,母亲便开始准备过节的食材了。新收的糯稻晒在场子上,母亲总要顶着日头,张开手指,把那一片金色拨了又拨,让每一粒稻子都享受到阳光的亲吻。太阳晒过的糯稻,散发出清新的香甜。母亲说,稻谷一定要翻晒好,干透了,
期刊
我喜欢水的味道,从小便是。  关于家乡水的记忆总是裹挟着水汽,它不似北方水的厚重,江南的水汽總是亲和的,十分柔和,又十分坚韧。  幼时的记忆中,我与外婆一同睡在水边的渔船上,船底凹下去的黑木板是童年最舒适的床铺,抬眼便可见缕缕月光从船蓬中的缝隙洒下来。四周的水波汇聚,船轻轻晃着,宛如母亲哄孩子入睡,鼻尖闻到的是菱角刚拔开的清新,是莲开一瞬间的芬芳,是水边芦苇花穗的淡香,它就这样萦绕着我,一同揉进我
期刊
幸福从来不是想要得到什么,而是珍惜已经拥有的,不辜负身边的每一次花开花落,不忽视身边的一点一滴。本期“新表达”以“珍惜当下,感恩前行”为主题,展开同题创作。黄文玉与吉诗雨两位同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此主题的理解,给我们启示。日照摇金,月笼流银,木心心有锦缎,醉看万斗烟霞;呖呖莺啼,翠袂摇摇,黄庭坚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我们总歆羡文人们精神的美丽与安宁,却始终仰头耕耘,在天的浩翰中流失了手中
期刊
故乡的秋,是一年中我最喜欢的季节。窗外,华灯初上,暗淡了远方的星光。尽管课业的重负让我无暇骋怀分神,可思绪总禁不住随阵阵秋风飘回到故乡。  自来到城中,繁华缭乱迷双眼,学业纷繁压两肩,当一切情景浓烈似酒,扑面而来时,淡然如水的故乡似乎慢慢淡出了我的脑海。每当我面对波涛滚滚的宽阔河面,我总会想起曾经的小桥流水、涟漪点点。见惯了路边芳香醉人的百花争艳,我总会忆起家门前的株株银杏,亭亭无语。  秋日,银
期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白蒙蒙的水汽笼罩在田野上,又氤氲着潜入灵堂之中。  白色的光晕下,她的遗像兀自安然。岁月静好,似你犹在。案桌上红烛燃起,偶有黑烟袅袅。北风也为你轻柔,拂过,幡飘动着。  门外,嘈杂的人声中,相守一生的他静静地坐着。“朝花向晚,总是做梦人的一厢情愿,不能消世间风雨,只能看一场美丽的花落人亡,艳骨留香风流委地。生死相望本太痛,身为看客也担不起这份破灭。”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
期刊
“朗月寒星披汉瓦,疏风密雨裹唐风。”卢照邻笔下的“朗月寒星”“疏风密雨”,正是曾经繁荣的长安城。  彼时的长安城繁花似锦,古色古香,涌现了许多名人。“诗仙”李白留下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千古名句,“诗圣”杜甫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长安秋日美景,“诗佛”王维描绘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隐居生活。  古时的长安少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唐朝的长安
期刊
《留白》是作家韩丽晴写给《莫愁·小作家》2019年10期的卷首。  我没有匆忙去读这篇《留白》,因为作为写作技巧的留白,实在是不招人待见。与之相对的“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甚至是“反复点题”“关键词高频出现”之类,在应试式写作的当下更受欢迎。  然,《秘密》(本刊2019年9期卷首)一文的余波似乎还在,又加好奇心的挑逗,我还是心念着《留白》。  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的《留白》远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