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中国的发展

来源 :中国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00582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开放,中国需要建设自己的金融中心。在这种背景下,香港证券市场作为亚太重要金融中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香港特有的地缘环境和政治环境,香港金融市场与成熟的金融市场如纽约、伦敦市场有着重大的区别,也不同于国内的上海、深圳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开放程度的增加,中国需要建设自己的金融中心。在这种背景下,香港证券市场作为亚太的重要金融中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二三十年,香港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而且,这已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和特征。二十多年来,香港金融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面对金融市场全球化发展态势,香港金融业凭借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雄厚的实力,相继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经历了数次金融风暴洗礼后,香港金融业变得更加成熟。
  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内地将继续深入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速度维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并将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来与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密切相联,并以中国内地市场为依托。中国的繁荣发展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一个强劲的推动力量,也是它相对于亚洲其它新型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优势所在。
  同样,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于中国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香港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及其制度设计对于我国更好地促进香港金融市场发展,或者对于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甚至是通过建设完善的金融市场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香港具有特殊的地缘环境和政治环境,香港金融市场也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特点,与成熟金融市场如纽约、伦敦市场有重大的区别,也不同于国内上海、深圳市场。研究香港金融市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香港金融市场具有极其独特的地位
  香港背靠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大陆,与中国大陆的紧密关系不言而喻。同时又由于其一国两制的政治安排以及长期殖民的历史,使得其与世界真正的金融中心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这体现在资金流动的自由,监管制度的国际化等软约束上。
  因此可以说,香港金融市场即使从世界范围内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地位也是未来几十年无法轻易取代的。国内上海、深圳市场即使在交易规模、上市公司数量上可以超过香港,但香港作为大陆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纽带的重要作用是很难超越的。
  
  (2)香港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的价值
  当前的形势下,国际上的资本对于人民币需求是巨大的,但限于国内的资本管制,无法自由进出,因此香港作为国内金融市场的桥头堡的作用就体现出来,香港是国外资本买到人民币资产的最便捷市场,同时又可以保证巨额资金的实时流动,因此是国外资本的首选。同时,国内大量的资本对全球投资欲望一样强烈,香港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又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国内资本试水海外投资的第一站,地位同样不言而喻。因此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投资理念的资金在香港这个市场碰撞、交流,形成了香港这个独一无二的金融环境。
  香港有发达的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手段和工具,而香港的经济也同时受国内、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影响,使得其经济和市场波动都非常巨大,这样巨大的波动一方面确实加大了香港本地的贫富分化,同时也增加了香港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这也是香港市场的魅力之一。
  
  香港金融中心与内地相比的特点
  
  1、多样化的充满活力的金融机构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包括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接受存款公司和除此之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银行业向集团化发展
  由于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英资银行尤其是汇丰银行在香港银行业中长期占据垄断地位。近年来,随着中银集团业务的发展以及其它外国资本的扩张,香港的银行业逐步形成英资银行、中资银行和外资三大银行集团。英资银行集团主要由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组成,是香港最大的银行集团,其中汇丰银行是香港最大的银行,汇丰的分支机构遍布全港,大约占据了存款市场的30%,其中在港币存款市场中的比重更高,达40%,更重要的是,汇丰银行曾经享有类似中央银行的特权,这种特殊地位不仅使它对香港的金融政策有重大的影响,而且使它在同业竞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50年代以来,汇丰开始国际化扩张,1992年,汇丰迁册英国,意在淡出香港,但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香港是汇丰银行获取巨额利润的重要来源地,汇丰银行仍将把香港作为一个重要的业务基地,并由此扩展中国的业务。
  中资银行集团包括中银集团下属的13家姐妹行和嘉华银行、友联银行两家中资银行。改革开放以来,中银集团从服务于内地对外收支结算,为内地驻港工商业融资发展到积极参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各种金融活动,在存款业务方面,中银集团积极扩大分支行建设,增加业务品种,开展金融创新,近20年来,存款年平均增长超过20%,在香港存款市场中的占有率也达到了20%以上;在贷款方面,中银集团积极支持当地的建设,贷款中有9成用于当地,同时亦对一些国内项目放款,加强中港金融业的合作。1994年,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参与港币发行,中银集团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香港银行业的第三大势力是外资银行集团,主要包括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跨国银行附属机构。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中,外资银行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2009年底,香港145家持牌银行中有135家是外资拥有的银行。外资银行在吸收港元存款和开展当地信贷业务的条件不及本地注册银行,但在境外货币借贷方面却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大量调入海外资金,扩张境外业务,是香港银行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外资银行也以香港为通往中国的窗口和进军亚太地区的桥梁。
  除了以上三大银行集团外,香港还有少量华资银行。华资银行的历史比较悠久,在60年代以前占有重要的地位。70年代以后外资银行大量涌入,业务日趋激烈,而华资银行资本较小,仍保持家族经营方式,在竞争中落后于外资银行,在60年代中和80年代初的银行风潮中,多家华资银行倒闭或被其它银行接管。在夹缝中生存的华资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贴身”的服务,与之加强合作,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挥应有的作用。
  (2)金融机构向多样化发展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以银行业为主,但随着它的发展,其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保险公司是香港最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香港的保险业历史悠久,70年代后发展迅速,在亚洲保险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亚太地区的再保险中心。截至2010 年6月30日,香港共有170间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105问经营一般业务,46间经营长期业务,其余19间则经营综合业务。同银行业一样,保险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很高,过半数为外资保险公司。在各种保险公司中,人寿保险公司以保费形式吸收中长期储蓄,并将所积累的资金用作放款和投资,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投资基金公司是香港近几年来兴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基金公司在60年代就已产生,但其发展是在80年代以后,这一期间香港注册的基金公司猛增,至1989年巳达到690支,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投资基金公司,投资基金公司有积少成多和分散风险的优点,易于吸收境内外资金,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有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
  香港的金融租赁业自70年代开始发展,主要是由外资银行介绍推广而发展起来的,80年代后得到普及,到1990年,香港的租赁公司巳达103个,补充了银行中长期信贷形式较少的弱点,使短期融资与中长期融资相配合,使香港的金融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2、不断完善的金融市场
  香港的各种金融机构各具特色,功能多样,广泛的资金借贷、证券买卖、外汇和黄金交易活动,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国际金融市场。香港的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比较成熟,股票市场发展迅速,而商业票据、可转让存款证等短期资金市场、债券市场以及期货市场发展不快,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小。形成香港国际金融市场这个特点的原因主要是:
  (1)香港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保守的财政政策,只有在极少的年份才出现财政赤字,因此港府很少发行债券,而且由于没有中央银行,就不需要有大量的短期债券作为调节金融市场的工具。
  (2)香港的金融体系是靠银行来推动的,银行和企业的关系相当密切,企业需要贷款和透支十分方便,不必靠发行票据和债券来集资。
  (3)香港没有完整的公司资信等级考核制度,这些原因造成债券、存款证、商业票据等工具也不活跃,从而阻碍了这些市场的发展。
  
  3、独特的金融监管体制
  香港金融监管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的监管组织框架,这种组织结构既能保证市场监管的全面,又能保证监管分工的合理与有效。二是完善的市场环境中的自律行为,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约束,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基于行业长期发展利益之上的行业自律。三是不断完善与有效施行的法规制度。
  
  4、监管体系的独立性与制衡性
  香港金融监管体系主要分为三部分:银行业的监管主要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证券及期货事务监管委员会负责监管证券和期货业务,保险业务监理处负责保险业的管理。三个主要的监管机构分业监管,各负其责,分工合作有序。然而,近年来国际混业经营的总体趋势对这样的分业监管提出了挑战。为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香港金融监管机构齐心协力,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信息交流。香港金融监管的明确分工是防止政出多门与权力覆盖的前提,是保证监管效率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的紧密合作才形成了疏而不漏的监管网络。金融管理局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管委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一直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真正的中央银行。通常属于中央银行的职能,是由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及私人商业银行来共同执行的。委员会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主要内容是对每家涉及共同监管责任的机构或金融集团委派一位联络人,以改善双方信息资料的交流,并就承担共同监管责任机构的政策和监管事宜举行定期监管会议。这份备忘录正式确立了金管局和证监会之间的协作关系。此外,金管局还积极加强同本地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当局的合作,以避免双重监管或监管不足。
  
  5、行业自控与自律
  内控机制是香港监管体系的基础,它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具有自我检查和约束功能的内部审计稽核部门,对自身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香港金管局认为,“审慎管理风险的责任主要落在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人员身上。金管局的监管目的,是制定和加强一套最低审慎标准以及监察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素质,从而加强银行管理层的自律性和控制。”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香港的监管当局非常注重银行内部的风险约束机制,将外部监管作为对银行自律的监督、确认与补充。香港金融的自控与自律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完善细致的法令法规的约束是香港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立的基础,同业问的竞争与同业监督是香港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另一重要组成。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维护行业信誉、保证行业市场公平有序成为共识,行会制度在香港的监管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公会根据1981年颁布的《香港银行公会条例》正式成立,银行公会表面上是银行同业自律的行业组织,实际上是香港政府对银行业进行间接管理,贯彻港府金融政策的工具。所有持牌银行都必须加入银行公会,银行公会最重要的作用是统一制定港元存款的最高利率,并且与港府和财政司保持密切的联系,贯彻其政策意图。
  
  6、法规的及时完善机制
  香港强调金融法制化管理,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种金融条例、法案,定出金融行为准则。主体法律框架的稳固与实施细则、补充的不断完善,形成了香港法规多层次和及时应变的特点。以银行业为例,《银行业条例》是香港银行业的基础法规,构成了银行监管的第一层法律框架银行业条例规定金融管理局可以通过发出业务指引的办法,对银行业条例进行补充。通过树立与发展并进的思想和建立及时检讨修正制度,使得香港金融法律体系在反复的检讨与思索中不断演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业务、新产品的不断涌现。
  
  香港与内地各金融细分市场
  
  1、股票市场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赖于其极活跃的股票市场。香港股票市场从1981年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经纪协会算起,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1969-1972年又相继成立了3家证券交易所,形成4家交易所并立的局面,也是香港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股票市场之一,股票交易也成倍增加了。1986年,4家交易所合并为联合交易所,股票市场进一步发展。
  目前,香港交易所是全球主要交易所之一,20lO年6月底,港交所在全球交易所排名高居第6名,市值22000亿美元。仅次于东京,在亚洲排名第二位。2009年,以首次公开招股的集资额计算,香港在世界排行第一。除发行新股所得的资金外,在交易市场筹集的资金也达3,939亿港元。
  
  2、债券市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债券市场发展一直是弱项。香港债券市场的规模较香港股票市场小得多。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如纽约、东京债券市场相比差距较大。香港的金融配套发展十分先进,企业能以债券市场以外的其他方式有效集资,而香港政府的财政管理又向来稳健,毋须经常通过发债应付开支,使香港无论是公债,还是 公司债的供应均十分有限。2008年年底,香港公债和公司债的数量分别为280亿及720亿美元,数目分别为生产总值的9%和33%,债券总额为生产总值的43%,在亚洲区只排第六,对比美国、日本及英国的超过200%和欧元区的超过150%更是微不足道。
  香港债券二手市场更是不活跃,公司债券的周转率只有5%。香港的公债现在主要为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表现较活跃,周转率超过三成,但其交易主要源于货币供应的变动。
  香港债券市场一直面对一些根本限制,因此,奢望香港本地债市规模能够发展至如美国、日本那样的规模,债券总价值动辄超过本地生产总值是不现实的。尽管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但香港经济规模有限,并非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其他国家和机构一般不会选择持有港元资产为储备,故企业及其他政府对港元债券的需求及不上美元、欧元及日元债券等,而且在联系汇率下,美元与港元间的风险不大,发行人及投资者更愿意以市场更大、流通性更高的美国债券取代港元债券。
  即使香港本地企业亦会通过美元债市集资,再作币值的对冲控制风险,加上香港企业的国际业务不少,对外币亦有一定需求,都大大降低了市场对港元债券的供应和需求。另一限制是投资者的取向,投资者一般视政府债券为获得稳定回报的投资,往往在中标以后则一直持有至到期日,对债券的取态是较高息的定期存款,在二手市场出售的意欲并不高,这令债券流动性不足,亦限制了政府债券的吸引力。
  香港政府为了搞活香港债市,已订立计划发行政府债券,推出共值100亿元的机构债券,发行期限分别是两年、五年及十年期,已在去年及今年年初先后三次发行。根据计划,政府债券最高未偿还本金总额,不能超过1000亿元或等值款项,而所得款项将由金融管理局新成立的债券基金管理负责管理,而不会作为政府开支,表明政府不是以债券来维持公共开支。
  根据政府相关网页的资料,发债计划有以下目的:
  (一)确保市场有稳定及持续的公债供应;
  (二)满足退休基金及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对能配合其长期港元负债的投资需求;
  (三)满足零售投资者对稳定的投资产品的需求:
  (四)透过在计划下发行总额较大的债券,改善债券第二市场的流通量;
  (五)扩大港元债券的投资者基础;
  (六)推动本地债券市场发展成相当的规模,使其达致可获环球基准债券指数认可的规模,从而吸引海外投资者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
  2007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并实施了《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境内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经批准可以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所谓人民币债券是指境内金融机构依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该《暂行办法》出台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已分别于2007年6月、8月和9月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这可视作两地债券市场的首轮对接。2008年底国务院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允许在内地有较多业务的香港企业或金融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从而使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主体从内地银行扩大到香港银行和企业,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宗数和金额也将逐渐增加。
  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下,中央或将确定香港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这将给香港的债券市场带来巨大机遇。
  根据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截至2010年3月底,香港债券市场总规模约为11,930亿港元,其中外汇票据及债券6125亿港元,其他债务工具5800亿港元。3基金市场
  在香港,单位信托基金(UnR Trust Fund)是仅次于认可接受存款机构的另一种重要的金融机构。目前,以管理资产额计算,它是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
  香港证监会所调查的基金管理业务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以及证监会认可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机构方面包括从事资产管理和顾问业务的机构,以及从事资产管理及其他私人银行活动的银行。
  
  4、衍生品市场
  香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期权,从股指类再到货币、利率类衍生品的发展历程。香港期货市场首先推出的是商品期货,其接连推出的棉花、原糖、黄豆和黄金均未获得较好效果。香港专家学者从商品期货交易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提出了香港期货市场要走“金融化”道路的主张,被香港政府所采纳。1986年5月6日香港推出了恒生指数期货,拉开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序幕。由于恒指期货推出后反映强烈,交易兴旺,使得香港期货市场步入了“金融化”的轨道并逐步发展成一个地区性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心,恒指期货也成为世界上比较成功的股指期货之一。对香港股指期货市场乃至衍生品市场的研究对我国未来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香港各类基础金融市场工具的多样性使其衍生品市场亦呈现出多种势态。伴随着品种的多样化趋势,市场交易规模也不断扩大。据统计,无论是期货市场还是期权市场,交易的合约数量都急剧增加。1991年期货总交易量为3075张,2001年达到95262张,10年间增长近30倍。近几年,恒生指数期货的日平均成交量由2002年的19602手增加至2006年的5149l手,小型恒生指数则由4552手增加至8665手,H股指数期货从3196手增加到19759手,恒指期权从4369手增加到l 6582手。
  但香港多种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并不均衡。香港金融衍生品产品主要以恒指期货及其期权、H股指数期货及期权、小型恒指期货及期权为主。就期货市场看,2001年恒生指数期货及小型恒生指数期货在8个期货交易品种总交易量中占88.74%,2002年所占比重达到95%。2006年恒指期货市场占有量进一步增大。就成交量而言,恒生指数期货为各类衍生产品中成交量最高的品种。恒指期货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以恒生指数为标的。恒生指数是反映香港蓝筹股价变化的指标,也是亚洲区广受欢迎的指数。同时,它也广泛被用来作为衡量基金表现的标准。
  
  5、货币市场
  香港的货币市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短期存款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外汇基金票据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
  5.1 香港短期存款市场
  短期存款市场是企业和个人将资金借予认可机构的场所。香港有三类认可机构可以吸收存款,它们是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接受存款公司。这三类机构在资本额、可吸收存款的数额、期限及存款利息方面的规定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吸收存款的竞争力也是不一样的。
  5.2 香港同业拆借市场
  香港同业拆借市场是香港货币市场中形成最早、发展最完善的一个市场,在整个货币市场中 起着基础地位的作用。香港认可机构吸收的存款有两类:港币存款和外币存款。港币资金拆借是通过香港港币同业拆借市场进行的,外币资金拆借则是通过亚洲美元市场。参与拆借活动可以是香港本地的认可机构,也可以是香港以外的认可机构。港币同业拆借主要是在港内同个之间进行,外币同业拆借主要是与港外同业进行。
  在港币同业拆借市场上,资金的成交价格称为同业拆息率(HongKong Interbank OfferRate,简称HIBOR),它是由同业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一般来说资金拆借期限不同,拆息率也会不同。HIBOR反映了整个货币市场的资金水平,是决定大额存贷款利率的基础。
  5.3 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市场是大型工商企业筹措短期资金的市场。工商企业通过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发行的商业票据是一种短期、无抵押借贷凭证,发行机构有责任在债务到期时以贴现方式向投资者偿还本息。商业票据的期限通常都在1年以下,在香港主要有30天、60天、90天、和180天几种。
  商业票据市场在香港的货币市场中出现较晚。首宗商业票据是由香港地铁公司于1977年发行的,期限为360天,总额为5亿港元。
  5.4 外汇基金票据市场
  外汇基金票据市场是香港地区的特色,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货币市场,因其较其他货币市场风险低且流动性高,所以发展迅速。外汇基金票据是由港府以外汇基金的名义发行的短期无抵票据,其性质与其他国家政府发行的短息国库券性质相同。
  5.5 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是香港接受存款机构间相互拆借外币头寸的市场,也属于同业市场。由于这一市场所进行的交易主要是美元资金,所以又称欧洲美元市场。欧洲美元市场也是由电话、网络等电信基础设施相连接的无形市场。与港币同业拆借市场不同的是,市场参与者除香港本地三类接受存款机构外,还包括海外的金融机构。实际上香港的欧洲美元市场是全球离岸美元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香港欧洲美元市场拆息率的变动不仅反映出全球美元资金的供求状况,而且也与美国以及全球的经济息息相关。另外,通过观察欧洲美元市场拆息率的变化,也可以预测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政府货币政策。
  
  6、黄金市场
  香港黄金市场已有90多年的历史,其形成是以香港金银贸易场的成立为标志。1974年,香港政府撤消了对黄金进出口的管制,此后香港金市发展极快。由于香港黄金市场在时差上刚好填补了纽约、芝加哥市场收市和伦敦开市前的空档,可以连贯亚、欧、美,形成完整的世界黄金市场。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引起了欧洲金商的注意,伦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银行等纷纷来港设立分公司。他们将在伦敦交收的黄金买卖活动带到香港,逐渐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当地“伦敦金市场”,促使香港成为世界主要的黄金市场之一。
  目前,香港黄金市场由三个市场组成:
  (1)香港金银贸易市场,以华人资金商占优势,有固定买卖场所,主要交易的黄金规格为5个司马两一条的99标准金条,交易方式是公开喊价,现贷交易;
  (2)伦敦金市场,以国外资金商为主体,可以通过金银贸易场的电子盘交易;
  (3)黄金期货市场,是一个正规的市场,其性质与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的商品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性质是一样的。交投方式正规,制度也比较健全,可弥补金银贸易场的不足。
  
  7、外汇市场
  香港外汇市场是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国际性外汇市场。自1973年香港取消外汇管制后,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外汇市场越来越活跃,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外汇市场。70年代以前,香港外汇市场的交易以港币和英镑的兑换为主。70年代后,随着该市场的国际化及港币与英镑脱钩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了市场上交易的主要外币。香港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港币和外币的兑换,其中以和美元兑换为主。另一类是美元兑换其它外币的交易。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近一次(201009)发布的外汇市场的情况报告,香港是继英国(18536亿美元),美国(9044亿美元),日本(3l 23亿美元),瑞士(2626亿美元),新加坡(2660亿美元)之后的第六大国际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额为2376亿美元。
  香港外汇市场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港元兑外币的市场,其中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加元、澳元等主要货币和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当然也包括人民币。二是美元兑其他外汇的市场。这一市场的交易目的在于完成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的资金国际调拨。
  在香港外汇市场中,美元是所有货币兑换的交易媒介。港币与其他外币不能直接兑换,必须通过美元套购,先换成美元,再由美元折成所需货币。
  香港外汇市场是一个无形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交易者通过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电脑网络进行外汇交易。香港地理位置和时区条件与新加坡相似,可以十分方便地与其他国际外汇市场进行交易。
  香港外汇市场的参加者主要是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该市场的外汇经纪人有三类:当地经纪人,其业务仅限于香港本地;国际经纪人,是70年代后将其业务扩展到香港的其它外汇市场的经纪人;香港本地成长起来的国际经纪人,即业务已扩展到其它外汇市场的香港经纪人。
  市场参与者分为商业银行、存款公司和外汇经纪商三大类型。商业银行主要是指由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等组成的汇丰集团、外资银行集团等。市场交易绝大多数在银行之间进行,约占市场全部业务的80%,存款公司作为独特的金融实体对香港外汇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暂停申请新银行许可证时期(1975-1978年),存款公司是在香港设立银行的间接方式。香港外汇市场上有1家外汇经纪商,它们是香港外汇经纪协会的成员,会员资格使它们得到了香港银行公会的认可。香港166家持有许可证的银行只允许与香港外汇经纪协会的会员进行交易。该外汇市场上多数交易是即期交易买卖,远期交易和掉期交易约占20%。
  
  8、保险市场
  香港保险业始于1841年英资仁计央行在香港设立机构经营航运、贸易保险业务,至今已经有1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二战后,由于香港政府对保险业实行“积极不干预”政策,使得香港保险业发展如虎添翼,不仅保费收入高,保险公司数目也多。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保险业以财产险和货运保险为主,80年代寿险业兴起并开始发展,从90年代起,保险业竞争日趋激烈。
  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的保险业发展并不是十分理想,竞争激化使保费率下降,经营成本增加,但由于香港寿险市场还未得到充分发展,所以尽管竞争十分激烈,寿险市场的前景依然乐观。
  现在香港是亚洲主要的保险中心,以人均保费计算,香港是区内第二发达的保险市场,仅次于日本,已经吸引了不少全球顶级保险公司来港 设立分支机构。与此同时,随着区内保险市场的更趋开放,不少外国保险及再保险公司在区内更积极的拓展保险业务,而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这一进程明显加快。一些外国保险及再保险公司均扩展在香港的地区性业务,配合区内保险市场的发展。
  根据香港保险监理处的统计,截至2010年3月31日,香港共有170家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105家经营一般业务,46家经营长期业务,其余19家则经营综合业务。
  
  香港与内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对比分析
  
  香港银行业在亚洲金融风暴以前,业务比较集中在一般的商业银行业务,证券方面也有参与,但收入占整体银行收入比例并不算高。不过在金融风暴以后,客户的贷款意愿比较低,导致香港银行一般的贷存比例平均是比较低的,只有59%至61%左右。近年来,大量资金涌入香港,再加上监管当局已于2001年7月取消了所有利率管制,各家银行展开了激烈竞争,存贷款利差一直在收窄,从2000年的2.14%下降到2010年底的1.32%,下降速度很快。香港金管局注意了这样的发展势头,也积极推动银行向一些收费、佣金业务方面拓展。佣金费用占银行的收入比例,在过去十年有大幅增长,大概从10年以前的17%增加到2009年底的44,9%。经济调整过程中,银行业务多元化对银行业务方面是有帮助的,所以这方面香港监管当局是持支持态度的。
  
  1、香港银行业特点
  1.1 香港没有外汇管制,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香港政府对外资企业,包括金融机构,不实施优惠及歧视。法制健全,银行业条例能跟上业界发展,只限定不允许开办的业务种类而不是规定可开办的业务种类的普通法制度有助金融创新,传统中介地位下降、混业经营及金融超级市场概念日渐普及。市民对金融工具和市场较熟悉,有足够的专才和计算机系统配合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出,市场监管及市场自律相对完善。
  1.2 香港银行以客户的需求来创新产品,而不是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或某个概念来研发产品。新产品研发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销售给客户并创造价值,因此,每次研发前都有严格细致的市场需求分析及财务评价,建立专门的产品研发团队,遵循严格的流程。一个新产品研发的完整流程通常包括深入分析明确客户需求一建立研发团队一撰写产品研发报告一产品开发一用户测试一确定目标客户群体一测试市场反应确定分销战略一进行销售培训一产品完成并全面推向市场。这种“以市场特定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研发团队而非专门研发机构为平台,遵循严格研发流程”的研发机制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够始终将产品创新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相关部门的资源,产品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客户群体。
  1.3 高效的风险管控。香港商业银行将风险分为八大类,每一类风险都有防范和管理措施。一是风险管理制度健全。包括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适当监察;适当的政策、程序及限额,以管理各项业务活动所引起的不同风险。二是有独立性较强、专责、统管银行所有风险的风险管理部门。三是专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总监。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最终审批,以及这些政策的修改,然后呈交董事会批准。四是风险管理工具丰富。运用各种技术,评估银行在“紧张”的经营环境下,可能受的影响。如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能否负荷得了;利率在短期间升降不同幅度对银行的盈亏有多大影响等等。
  
  2、利率垄断制度导致内地银行对利息净收入的依赖过高
  利息净收入目前仍是国内外绝大多数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香港以及国际大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一般在45%~65%之间,而国内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多在75%~85%之间。
  垄断的利率制度(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降低了国债和央票发行成本的同时也人为压低了公众储蓄存款的利息收入,既为央企和国企等大中型企业提供了廉价资金,也为银行提供了丰厚的利差和低风险的客户,以目前30万亿储蓄存款规模计算,居民储户每年向银行和企业转移数千亿财富。
  根据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后,不管存款或贷款的利率变动区间,都远比现在还大,对于大额的存款或贷款,将给予个别化的利率定价。在竞争的压力下,平均存贷利差必定缩减。目前中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都不到20%,利率市场化后将不得不全力发展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的比率必将上升。为了扩大利差,银行会较积极地对中小企业贷款,就不同企业的风险收取不同的利率,像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可到20%一样,可逐渐取代民间的高利贷。地下金融的规模会大为缩减,银行将以薄利多销,差异化利率策略与发展中间业务生存。
  
  3、非息收入与银行所处经济和监管环境密切相关
  非利息收入占比一方面取决于银行自身的业务能力,还与银行所处经济和监管环境密切相关。金融管制环境相对宽松,特别是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一般较高。以美国为例,1927年《麦克法登法案》、1933年《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和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使美国商业银行经历了一个“放松管制一加强管制一放松管制”的过程,成为影响银行收入结构变化的最根本原因。20世纪以来,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上呈现“U”型变化趋势,从1980年前后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40%以上。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国内商业银行不能从事上述业务,使非利息收入相对较少。
  因此,要准确对比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应当剔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开办的“保险”、证券经纪、股票承销等牌照因素的影响。以几家香港大型商业银行为例,2007~2009年全部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为40%~45%,剔除牌照因素影n向后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约为20%~30%。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金融环境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融资渠道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对银行的业务结构产生直接影响。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间接融资占比较高,而发达国家则以直接向资本市场融资为主。在我国企业融资仍以贷款为主要融资来源的经营环境下,中国银行业不断推进经营转型和结构调整,收益结构显著改善,贷款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逐年下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非利息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占比也有了一定提高。
  香港银行在内地开展的业务利息净收入占比也远高于在香港本地,也从侧面验证了经营环境对业务结构的影响。
  
  4、拓展非商业银行业务,稳步推进综合化战略,提高非息收入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将综合化经营和大力拓展非银行业务纳入其未来发展战略体系之中,这也是提升盈利能力,保持经营效益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政策变化和市场环境加快业务整合,实现渐进式发 展。
  根据我国金融改革的总体安排,监管当局将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框架下,逐步放宽商业银行的经营边界。这也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只能是渐进性地进入非商业银行业务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把握政策松动的时机,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培育综合化经营的先发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谨防“唯全能化风险”。例如,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过度分散会降低运作效率,造成管理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的浪费,新兴业务经验不足导致的失误会拖累整体绩效与品牌形象。总之,商业银行综合化是有限度的,一味追求业务产品体系的全面,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起到提高银行竞争力的效果。
  因此,在综合化转型过程中,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特色,有选择性的配置业务结构。
  
  香港与内地金融创新机制对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趋势直接引发了国际金融领域一场以金融创新为主导的“金融革命”,从而使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机构及其管理方法创新。在讨论香港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之前,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一个地区的金融创新不同于纯经济学或金融学意义上的金融创新;二是地区或国家意义上的金融创新有时候是谋求对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相对优势及高效率。
  所有的金融创新越来越明显的体现着一个特点,就是真正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因需求而创新。创新是追求利润的结果,而面临的激烈竞争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创新本身也随之演化为竞争的组成部分。谁的创新赢得客户和市场最广泛的认可,谁就将成为竞争的胜出者。这既是企业创新的直接动力也是地区金融创新的直接动力和基本方向。金融创新活跃期将因此得以延续。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最重要的45项金融创新中,美国就占了25项。这与美国的文化不无关系,美国的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它对新事物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创新人才是肯定的,并通过一代一代连续创新使之完善。香港在百年殖民统治历史中,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使港人以反应迅速、高效率而著称于世。香港特区政府也强调香港未来的成功将有赖于不变的基础:资金及资讯的自由流通、法制和独立司法制度、廉洁高效的政府和简单的低税制,没有外汇管制,并拥有透明的监管制度及一流的电讯基建。香港的这些基本制度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香港金融创新的步骤
  1.1 形成第一创新主体。所谓第一创新主体是指预见到潜在的利益,并认识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得到这种潜在利益的决策主体,它对创新起主要推动作用。
  1.2 第一创新主体提出创新方案,若还没有可行的现成方案,那就促成形成相关创新方案。
  1.3 在有了若干可供选择的创新方案之后,第一创新主体按照最大利益原则进行比较选择。
  1.4 形成第二创新主体,它能帮助并促成第一创新主体的创新方案的实现。
  1.5 第一创新主体和第二创新主体共同努力,实现制度或产品的创新。
  
  2、香港与内地金融创新的差异
  2.1 创新动机差异。香港的金融创新主要基于追求利润和规避管制两个目的,其真正动机实际上是对市场份额和资源的争夺以及利润的诱惑。而内地的金融创新偏重于社会稳定、忽视金融创新的市场特性,微观上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或负效益的金融创新。
  2.2 创新主体差异。香港的创新主体是在市场经济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各类金融机构,因此,具有很强的金融创新内在驱动力,它是香港金融创新坚实的微观基础。内地金融创新主体不明,金融机构还没有真正做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金融机构缺乏金融创新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金融创新不够主动积极。这也是内地现有的金融创新多为外部力量推动而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创新环境差异。金融创新需要适宜的金融环境,既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内地的金融创新环境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不利于创新;二是金融管制相当严重,如利率水平、信贷规模、业务范围、资本市场等都存在严格的管制,使得金融创新的空间有限。
  2.4 创新效果差异。同香港进行横向比较,内地金融创新效率不高,一世金融创新缺乏系统性,使得创新成果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二是金融创新活动缺乏科学性,使创新产品的优势无法发挥;三是金融创新缺乏规范性,不按国际规例办事。以金融市场创新为例,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遵循“先货币市场”,后资本市场的发展顺序。内地在发展金融市场时却采取资本市场先行且优先发展股票市场的策略。结果导致股市结构失衡,投机盛行。
  2.5 技术支撑差异。当代金融创新深受科技进步的影响,目前香港由科技进步而引起的技术性金融创新日益代表着国际金融创新的主流和方向;受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内地的金融创新多为逃避管制的创新,技术性金融创新是内地金融创新最薄弱的环节。
  
  3、内地金融创新的问题
  3.1 原创性金融创新少,吸纳性创新不够科学。内地原创性金融工具很少,绝大部分属于吸纳性创新。在吸纳性创新中,部分金融工具的使用不够合理,缺乏科学性。这一方面是内地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所限,也与金融机构独立性较小和金融监管有关。
  3.2 金融创新的主体素质不高,缺乏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内地金融机构尚未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缺乏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金融机构的创新往往是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国有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使得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缺乏公平。
  3.3 缺乏金融创新的有效环境。从香港金融创新的过程来看,金融创新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环境;一是金融管制的放松;二是市场公平竞争。内地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欠缺。
  3.4 金融创新缺乏系统性。金融创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市场型创新和制度创新,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在现实中,来自市场方面的金融创新总是先于管制安排的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又使工具创新的成果规范化、合法化,并最终保存下来。反观内地,在制度变革方面与其说是制度创新,还不如说是一种人为的政策安排,这种安排还不能与国际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因而它就难以随市场型创新而相应变化。
  3.5 金融监管滞后与金融创新发展趋势不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机构多功能综合化业务的开展,迫使金融监管范围、手段、内容、体系等发生一些对重大变化。竞争、创新、管制环境是促使创新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内地由于存在管制等诸多问题,使创新环境难以形成。主要表现为:1.行政干预过多,金融管制行政性过重,这不仅无益于金融业的规范,还会抑制创 新。2.内地实行一行三会的分业管理模式。业务创新过程中易形成业务混淆和交叉,造成监管不到或不足的真空地带。3.监管技术受金融信息约束难以形成高质量的监管手段。
  
  中国内地金融中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金融市场结构有待完善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债券市场有了一定发展,商品期货市场品种逐渐增加,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起步。但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相比,与成熟市场以及一些新兴市场相比,中国的金融市场在规模和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2、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尚未形成真正的资本约束机制,市场价格对社会资源的引导和企业行为的约束不够有效,市场效率有待提高。
  
  3、金融机构综合竞争力较弱
  我国的金融机构整体规模偏小,盈利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如证券公司过多依赖佣金收入,银行过多依赖利差收入。行业集中度不高,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在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创新活动受到一些体制和市场环境的制约,创新过程较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创新的动力和投入。另一方面创新活动中未能有效控制风险,导致创新成本增加。
  
  4、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一直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特别是证券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投资者结构有所改善,但是,总体而言,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整体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
  个人投资者尤其中小个人投资者比例偏高,投资者持股期限较短、交易较为频繁。近几年机构投资者获得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其在市场上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保险资金、养老基金在市场的投资规模仍然偏小。
  与境外成熟市场同类机构投资者比较,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普遍较短,交易比较频繁,短息投资特征比较明白。同时,现有各类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理念、风险控制、投资标的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同质性,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
  
  5、法律环境有待改善
  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市场的一些体制性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加以解决。同时,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既有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需要不断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监管体制落后于市场发展
  对市场的监管一定程度上依赖行政手段。长期以来,发行人、投资者和中介服务机构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程度较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这种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市场本身的资本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对市场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行政手段。同时,市场的外部触发机制如民事赔偿制度和刑事责任追究机制等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种过于依赖行政监管的局面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另外,监管协调机制有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自律组织功能不健全。自律监管不足
  目前,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所等行业自律功能尚不完善,对证券监管机构的依赖性较大,独立性不够强。行业自律组织在加强业务培训、促进行业交流、组织从业资格考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行业自律的功能未充分发挥。同时,自律组织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行业整体利益,改善行业发展环境以及推动行业创新方面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诚信环境和股权文化的建设有待加强
  金融市场的诚信水平,直接关系到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健康发展。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各种相关法律法规逐步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需要不断完善修订,执法和惩戒的环节也存在许多疏漏之处,同时,市场对于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也远远小于成熟市场,虚假信息披露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投资信心,影响了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金融市场评级机构的运作尚未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形成有效约束,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其他文献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愚我之见: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是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帖,语句简洁,文理通畅,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清楚,准确连贯,没有语病。  语言表达又分为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两种。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所以,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
期刊
【摘要】开展审美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和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以及审美能力,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个性,达到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与审美教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把审美教育贯穿到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
期刊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体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培养班级生生教育、生生管理的能力。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培养班级生生教育生生管理的能力。  一、共同制定班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接到新的班级,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班规的制定要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
期刊
伴随着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何在初中音乐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结合我这些年来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实践,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工作浅析如下:  一、把准音乐教学的定位  “音乐课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按照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我认为可以把音乐课教学目标定位为:  1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案例教学是在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把实践中所形成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等与教学有关的事实筛选、整合,组成事实材料,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既能增加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
期刊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
期刊
著名教育家霍懋珍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就不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新课程改革也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单纯的知识培养向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转变。为发挥教学的最大功能,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认知因素,还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
期刊
【摘要】新课标要求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跃,让学生说话。针对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激情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激情教学  On the political passion teaching in junior significan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Zhang Fan  【Abstract】New curricu
期刊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另外,文学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精髓,并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重要性做以浅要分析。  【关键词】文学教育;中学语文  Se
期刊
所谓‘气场’ 某种角度上说就是磁场。它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及精神境界。于是乎, 新课标下的语文 ,这种“气场”就是扣住教材让教师与学生间形成共鸣、共振的良性互动,从而使语文课堂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使师生产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共同教学体验。这种体验其实就是学习的氛围的营造。因为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精神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促进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