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信念的产生机制——社会认知视角的三种解释

来源 :心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心理学将阴谋论视作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信念,并定义为人们将重大的政治或社会事件归因为有权力的群体或个人暗中预谋以达成其目的的解释倾向.社会认知视角为个体这种阴谋论信念的产生提供了三种解释.错觉模式感知导致人们认知上倾向于在不相关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敏感性动因觉察影响人们过度感知并假定事件背后的动因、目的和意图等;投射是将自己愿意参与阴谋的意图归因于事件中的他人.
其他文献
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反刍思维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调查684位大学生(被试平均年龄为20.26±1.08岁),探讨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在压力和睡眠质量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压力对睡眠质量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压力可通过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的独立中介作用及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睡眠质量.本研究揭示了压力和睡眠质量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深化了大学生压力对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
针对辱虐管理给建言构成的负面作用,目前少有研究从员工管理认知的应对角度去考虑如何消减这一影响.本研究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在洞察互动公平与辱虐管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深层调节这类基于认知调整的情绪劳动策略会帮助削弱辱虐管理对员工互动公平的不利作用.由于互动公平将直接影响员工向领导建言的动机,进而预测,深层调节与辱虐管理的交互会通过互动公平的中介影响员工建言(防御性和亲社会性建言).通过对103个国企团队中530名员工分三阶段的调研,研究假设均得以验证.本文从员工基于调节认知以管理情绪的策略启发,揭示了深层调
从进化心理学生命史理论视角探究童年环境和典型消费行为的关系.通过专项问卷调查收集1028个有效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证实童年环境的核心变量——童年社会经济地位显著影响成年后的绿色消费和炫耀性消费行为,生命史策略和"团结和谐"的传统价值观维度在其中分别起显著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有助于理解炫耀攀比、奢侈浪费等非理性消费的深层原因,并从生命史和价值观角度提供可能的解决思路,为大众培养健康理性消费提供借鉴.
采用探测词再认范式,考察社会层级的内隐刻板印象.结果发现,在能力推理上,无论地位高低,个体对高权力推理为积极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消极,对低权力推理为消极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积极;在热情推理上,无论权力高低,个体对高地位推理为积极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消极,对低地位推理为消极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积极.这表明,权力和地位在热情和能力维度的刻板印象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权力正向预测能力,地位正向预测热情.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考察了网络游戏中虚拟商品感知易用性对其使用意愿的影响,以及感知有用性、玩家神经质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虚拟商品使用意愿问卷、感知易用性问卷、感知有用性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分量表对559名有过网络游戏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虚拟商品的感知易用性可显著正向预测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2)虚拟商品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受到玩家神经质的调节:对于低神经质的玩家,该间接效应显著;而对于高神经质的玩家,该间接效应不显著.
本研究基于进化领域的生命史理论,采用实验法探讨性别比、童年经济状况和女性长短期择偶偏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女性在长期择偶中更为重视男性的"好爸爸"和"好资源",在短期择偶中更为重视男性的"好基因";感知性别比和童年经济状况在女性长期择偶"好爸爸"偏好上的交互效应显著:童年贫穷女性在"女多"情境下会明显提高对长期择偶"好爸爸"的偏好水平,童年富裕女性在性别失衡情境下对长期"好爸爸"的偏好保持相对稳定.
旅顺大屠杀是日本侵华史上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的大规模屠杀.大屠杀不但暴露了日军的残暴和野蛮,而且也进一步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疯狂性和残忍性.该书是一本汇集了与旅顺大屠杀相关的中外资料及研究成果的资料集.除了大量的题词、照片外,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内容:一是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与大连人民的反抗斗争.日军在旅顺屠杀的资料主要收录甲午战争时期日军旅顺屠杀的中外档案、口述资料、外国记者报道、日本报刊报道等;大连人民的反抗斗争资料主要收录辽南地区爱国抗日斗争等资料.二是旅顺大屠杀研究.主要是中外学者对旅顺
期刊
人类的生存繁衍依赖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与冲突行为的研究近年来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实验程序操纵Chicken Game中博弈同伴的特点,考察个体在社会困境中面对不同特点同伴时的合作行为.结果发现:(1)同伴道义论组和功利论组总和解率没有显著差异,同伴竞争组和合作组的总和解率也没有显著差异.(2)在与道义论以及合作型的同伴互动时,个体的行为没有明显受到上次博弈反馈的影响.(3)当同伴为功利论时,相比于上次博弈个体选择和解而同伴选择进攻,双方都选择和解时个体在当前博弈中更倾向于和解;(4)在同
本研究基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探讨了不合规任务对新员工工作投入的动态影响机制.通过收集分析71名新员工连续5个工作日的追踪数据发现,不合规任务会诱发新员工的不愉快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投入,工作成长观能够有效缓冲这一负面影响.以上结论拓宽了不合规任务的影响后果,并为如何干预不合规任务给新员工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了启示.
基于三重影响模型和客体化模型,探讨媒体形象内化与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外表的社会文化态度问卷、自我客体化问卷、荷兰人饮食行为问卷、自我同情量表四个量表对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媒体形象内化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2)自我客体化在媒体形象内化与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自我同情调节媒体形象内化与自我客体化之间的关系,随着自我同情的增加,自我客体化的中介作用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