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所得税费用”核算变化辨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与原来《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核算理念完全不同。本文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所得税》主要变化和所得税费用的简便核算作简要分析,明确其差异,为企业核算所得税费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所得税费用 会计准则 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收益
  
  一、《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中所得税费用变化比较
   1.会计科目的变化
  《企业会计制度》所采用的会计科目是“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所采用的会计科目是“所得税费用”,突出了所得税是“费用”要素,纠正了将“所得税”作为利润的传统观念。
  2.核算内容变化
  《企业会计制度》的所得税是按税法计算的当期应缴所得税十当期发生或转回的收入、费用的时间性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的所得税费用是当期所得税费用(按税法计算的当期应缴所得税)十递延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收益(资产、负债暂时性差异变化导致的)。
  (1)当期所得税费用,是以税法为基础计算的当期应缴所得税,即从“会计收益”调整为“计税收益”再乘以当期税率。
  (2)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递延所得税费用,是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及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产生的。
  递延所得税收益,是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及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产生的。“新准则”将上述两方面都称为“递延所得税费用”(“收益”为贷方)。
  (3)“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产生的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情况包括: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情况包括: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3.所得税费用核算程序变化
  (1)《企业会计制度》的所得税的核算程序是:
  ①由“会计收益” 调整为“应税收益”,包括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
  ②将“应税收益”×当期税率=当期所得税费用;
  ③计算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④由于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的调整数(原债务法下)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十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十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十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企业会计准则》的所得税费用核算程序是
  ①由“会计收益” 调整为“应税收益”,包括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②将“应税收益”×当期税率=当期所得税费用;
  ③期末,确认“暂时性差异”,剔除不能确认数额;
  ④将期末能够确认的“暂时性差异”×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调整额,根据调整额,作上述“递延所得税费用”确认的账务处理。
  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十(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变化示例
  所得税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其中:
  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一减少)一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十减少)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①一般情况下计入利润表;②企业合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调整商誉;③确认时计入权益的交易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权益。
  示例1,任我行公司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金额及计税基础如下表:
  该公司2007年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7年该企业应交所得税为5.28万元。则该公司2007年所得税费用为:
  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十(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确认的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50×33%=16.5(万元)
  确认的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0×33%=3.3(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16.5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10)一(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3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1)=4.2(万元)
  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5.28十递延所得税费用4.2=9.48(万元)
  示例2,假设康熙公司 2006年、2007年和 2008年每年应交所得税均为 3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6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万元,2007年资产减值准备转回3万元,2008年资产减值准备转回2万元,无其他会计与税法差异,假设2006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0,所得税税率保持不变。则该公司各年的所得税费用计算如下表:
  注意:在采用资产负债表核算递延所得税时,如果预计转回期的税率能够合理确定,发生时按预计转回期的税率核算。另外,不论发生或是转销期间,如果税率变动,均应按变化后的税率进行调整。
  另外,我国现行税法允许企业亏损向后递延弥补五年,新准则要求企业对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应当以可能获得用于抵扣尚可抵扣的亏损的未来应税利润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当对五年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能在以后经营期内的应税利润充分转回作出判断,如果不能,企业不应确认。
  三、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
  企业在所得税费用核算时必须注意,不是所有的暂时性差异产生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都计入递延所得税费用。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二十二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该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对企业合并的处理不同,可能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比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通常应调整企业合并中所确认的商誉。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指南》.经济管理出版社
  [4]《企业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大连出版社
其他文献
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终端,由于其分布较广、线路较长、资金流量大等特点导致加油站资金安全始终被企业管理阶层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以加油站资金安全风险管理为
电视采访的过程实质是一种记者与被采访者的情感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者以从采访对象的身上获得真实而有效的新闻信息为目的。在这一互动过程中,采访对象在心理上对记者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大多使用经配制、灭菌后的脱水培养基,这些培养基贮存后是否满足《中国药典》2015年版、《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GB4789.28-2013)的要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保险人缔约说明义务是指在保险合同的订立前,保险人向投保人解释、说明保险合同的内容与条款的义务。由于说明行为与信息提供难以分开,这一义务也包括保险人的资讯、提醒、建
头颈部放疗仍是头颈部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其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涎腺损伤导致口腔干燥进而引起一系列口腔疾病,目前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水通道基因转导给此病症的治疗带来新的
技工学校的实践应用是整个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实践应用环节是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直接关系到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加强
为了使职业教育适应于市场经济,适应于岗位群的需要,首先对市场进行人才需求调研,通过社会调研将用人需求归纳为七项典型工作岗位,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每个工作岗位应完成的任
荔枝色彩绚丽如丹,鲜果似锦;而介绍荔枝的这篇文章融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于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也是一幅绚烂多彩的锦缎。这两幅锦缎在文
六西格玛以新颖的理论和成功的实践,特别是在给通用电气等企业带来巨大变化和利润之后,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六西格玛的核心、特点入手,介绍了这种管理方法在中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