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源问题”的再思考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ning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位数学教师,每天都需要面对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学生、学科、课堂。对这些“源问题”的思考,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理念的变化,融通目标、知识和教学的关系:目标之源——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知识之源——基于数学学科本质的感悟;教学之源——实现课堂人际交往的生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源问题学生学科课堂
  每一位数学教师,每天都需要面对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学生、学科、课堂。笔者称之为“源问题”。一切数学教学问题,如学情分析、教学設计、课堂生成等,都基于并指向“源问题”。缺乏对“源问题”的思考,我们的教学就缺失了“起点”和“终点”,尽管在“过程”中费心费力,但很有可能是偏向的、低效的。应该说,对“源问题”的思考,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理念的变化,融通目标、知识和教学的关系。
  一、目标之源: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小学数学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都有相应的目标。如果把这些目标归一探“源”,那就是“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发挥数学学科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抽象:从“生活世界”到“数学世界”
  抽象就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小学数学中大部分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抽象而来的。引导学生经历抽象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和思维。例如,教学《认识平行》一课,首先,呈现生活中的铁轨和车道线,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平行”,发展具象思维;继而,让学生用手势比画,并闭上眼睛在头脑里再现,发展表象思维;再次,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这样的一组直线,“抽”去铁轨、车道线的非本质属性,发展抽象思维。
  (二)推理:从“数学世界”到“数学世界”
  推理就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推理方法是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例如,教学《认识平行》一课,引导学生通过对几组平行线的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如不相交、方向相同、距离相等。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例如,建立平行线的概念后,判断一组直线不是平行线时,引导学生这样推理:因为平行线是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而图上的两条直线相交或延长后相交,所以不是平行线。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能够发展理性思维。
  (三)建模:从“生活世界”到“数学世界”,再到“生活世界”
  建模就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广义地看,所有数学知识都是模型。数学建模是一个从“生活世界”走向“数学世界”,又走回“生活世界”的过程。例如,从生活情境中通过抽象和推理建立“平行”模型后,利用“平行”模型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教材都是按照这样的逻辑结构编排的。教师只有把握了教材的意图,理解了教学的目标,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二、知识之源:基于数学学科本质的感悟
  知识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知识教学应该走向何方?是简单地接受和记忆,满足于会做题、做对题,还是走向数学内在,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我想,每一位数学教师都会选择后者。数学知识之“源”是数学的学科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概念化:从现象走向本质
  数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概念化”就是把不同的因素加以联合、概括并使之同一的过程,也就是从“现象”走向“本质”的过程。体会“概念化”的数学本质,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不被现象所困阻。例如,生活中的“平行”是一种现象,但数学研究的是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因此,“平行”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一系列数学化的活动。
  (二)结构化:从孤立走向联结
  数、数量及其关系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忽视了关系,就失去了数学学科的本质。关系形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化”能够促进知识的理解、记忆、迁移和生长。教师要注重数学的“结构化”,促进学生把教材上零散的知识变成头脑中联系的知识,以提升对数学本质的把握。例如,教学《认识平行》一课,通过一段动画沟通“平行”与“相交”“垂直”“重合”“平移”“距离”等的关系:一组相交的直线沿交点旋转,形成“垂直”,继续旋转形成“重合”;再通过“平移”产生“距离”,形成“平行”。此外,还要沟通“一维”(平行线)、“二维”(平行面)、“三维”(平行空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三)审美化:从冰冷走向美丽
  在不少人看来,数学知识是冰冷、枯燥的。其实,走近数学的本质后,数学之美无处不在,令人惊奇甚至震撼。比如数学的“过程之美”: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臻美的过程,“平行”模型的建立就是一个不断抽象、不断追求美的过程。再如数学的“形式之美”:数学是用简洁的符号、普适的规律来表达现实世界的。又如数学的“实用之美”: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大多是“平行”和“垂直”的现象呢?说明数学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的。
  三、教学之源:实现课堂人际交往的生成
  传统的教学强调“知识”的存在而忽视“人”的存在,导致课堂呈现出干巴巴的知识传递而非活泼的生命活动。事实上,教学的本质是人的交往活动,知识只是交往的载体。交往是课堂之源——尊重人的生命性体验,关注人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交往,促进元认知
  良好的课堂交往首先来自深度的自我交往,即对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要促进学生的元认知:我是怎么思考的?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改进。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自我交往的机会,拓展学生探究的空间,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例如,教学《认识平行》一课,让学生自主画平行线。从在方格纸上利用直尺的两边画,到在白纸上利用另一把直尺作工具画,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否定自我、改变自我,与自我开展深度交往。   (二)同伴交往,培养合作力
  学习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交往活动。学生在自我交往中产生的观点需要在一定的场域和群体中进行交流,才能赋值、增值。倡导交往型课堂,就是要创造学生交流的机会,引发学生观点的碰撞。课堂不应该是一种声音的独奏曲,而应该是不同声音的交响乐。
  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和行为,如独霸话语主动权、嘲笑别人的失误、不听他人的建议等。由于缺乏教育的机会,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而发生在每一天的课堂交往,能够丰富教育机会。比如,乐于倾听他人的观点而不霸占话语权,这是尊重、接纳;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自我封闭,这是自信、分享;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而不一味坚持,这是自省、改进;善于帮助他人并乐意接受他人,这是关怀、合作……
  (三)师生交往,体现主体性
  师与生、教与学是教学中最核心的关系,所有的教学观念和行为都建立在这一关系的基础上。相比于知识传授有主、客体之分,课堂中师生的交往关系应该是一种“间”性的关系,是一种你影响我、我影响你的关系。在課堂交往中,教师应该更好地发挥“诊”和“导”的作用。
  首先,通过“倾听”诊断学情。学情不只反映在知识的学习上,从“交往”的角度看,课堂中学生的一个表情、一句话语、一种行为都是学情的体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例如,教学《认识平行》一课,要求学生不借助直尺的两边等,在白纸上画一组平行线。即使同样是“画错”或“不会画”,学生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一种是画了一条直线再任意下移后显露出“气定神闲”的表情的;一种是同样这样画后显露出“将信将疑”的表情的;一种是怀疑上述方法后寻求正确方法而不得时显露出“一筹莫展”的表情的;还有找到正确方法后显露出“豁然开朗”的表情的……
  其次,通过“串联”引导学习。课堂交往中,教师的任务不是控制、代替,而是串联学生与自我、与他人的联系。例如,对上述第一种学生,串联其与其他学生的联系:他这样画对吗?为什么?在同伴的交往中引发观点的碰撞:这样画,尺下移时会晃动,两条直线之间距离不相等,就不“平行”了。对第二种学生,串联其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画平行线的方法是“平移”,以前我们学习的“平移”是沿着方格的,这样画是“平移”吗?有没有其他方法?对第三种学生,串联其与生活的联系:(呈现塑钢窗“平移”的短视频)窗子为什么能平移?能不能也给尺子装一个“轨道”?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下,5G技术凭借其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以及高可靠的特性将推动视频成为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
期刊
当下司法外的调解主体参与家事纠纷的调解处理的社会效果不强,诉与非诉处理矛盾纠纷的衔接机制建设不完善,导致大量家事类纠纷直接涌入法院。以应用对策的视角,依法厘清诉与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以医疗领域为例,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虚拟医疗助理、病历分析、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基因测序等应用场景,由此产生了大量"人工智能
【正】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伊利、光明、蒙牛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奶牛养殖业已成了相当一部分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兽医医疗事故在内蒙古部分地
电影《小偷家族》作为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一直颇受外界关注,本部影片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导演是枝裕和在电影中所塑造的六个主要人物形象,正是这六个人物形象的自
目的: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终死亡教育,帮助临终患者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减轻临终患者对死亡的恐惧感和不安情绪。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并已知晓病情的肿
设计素描是适应设计专业各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增强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即敏锐的视觉感受能力;培养分析、观察、理解、判断形象
随着人们对手机诉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手机的评价标准已不单单停留在功能上,手机的易用性与好用性是人们在新时期对手机设计的新要求。如何实现手机的多功能与易操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