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内容产业背景下的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建设

来源 :新世纪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gnet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字内容产业的崛起为古籍再生性保护事业的持久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论文着眼于当前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新机遇,在介绍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字内容产业背景下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字内容产业 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字资源 古籍保护 江苏
  分类号 G255.1
  Abstract Rise of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has injected new impetus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new chance of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books, introduces the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book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draw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of ancient books in Jiangsu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Keywords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Ancient books digitization. Digital resources of ancient books.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Jiangsu.
  跻身国内文化产业第一方阵的江苏省,正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快速迈进。而大力发展江苏地区的数字内容产业,是促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也为江苏古籍保护事业及其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
  数字化的潮流,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而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更是出现了千帆并举、百舸争流的局面。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 Industry)是一个以创意为核心、以数字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型产业群[1],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产业,一方面数字内容产业与互联网、通信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数字内容产业的出现也体现了文化产业与信息和通讯产业的交叉渗透。
  自诞生之日起数字内容产业就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其蕴含的内容属性和数字化的特点,同时迎合了“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要求,亦已成为当今文化内容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助力。我国非常重视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等多个中央政策文件中指明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方向。
  从2003年至今,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11年数字内容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较2010年同比增长了10%[2]。而中国数字出版产业2012年总产出达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增长了40.47%[3]。同时,我国拥有庞大的数字内容目标消费群体,而且数量还在逐年上升。截止到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4]。这些数据表明,数字内容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众多的消费群体,可持续发展趋势十分稳固,这些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为开展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夯实了基础。
  江苏十分注重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要大力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积极运用科技提升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着力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2011年出台的《江苏省关于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从而增强江苏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因此,以数字化高新科技为代表的创意产业新业态,正推动传统的文化产业向创意高端变革,已成为江苏实现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途径。
  2 数字内容产业背景下古籍数字资源的开发
  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见证。而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及古籍内容的再现,开创了古籍利用与再生性保护的新模式。当今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为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古籍数字化开发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加速融合,极大地增强了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为古籍数字化拓展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的组成部分,古籍数字资源为基于本土文化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供特色的数字素材,从而推动了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内容产业又是一个高成长性、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有着深远的隐含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生产力和国家形象,可以使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国内乃至全世界得到弘扬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应积极采取发展具有本土数字内容产业的政策,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文明的精髓,以维护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在各类文献中,古籍独具特色,蕴含着独特的文献价值、艺术价值,彰显着古老文明的魅力。因此,着眼于古籍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既是慎终追远,对历史和传统的守望和传承,亦是楚璧隋珍,使之成为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   从2011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发实施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该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依托图书馆馆藏优势,建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公共文化资源库群。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经济基础,江苏以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等为建设内容,构建内容丰富、技术先进、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力争在资源生产、服务能力、影响效益、运行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领先地位。
  江苏高度重视数字内容建设,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全省共有23个图书馆自建了112种各类型数字资源,其中省馆自建22种,10个市级馆共自建39种,13个县(区)级馆共自建50种,自建资源总量达到11TB[5]。而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中,古籍数字资源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成为未来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重点。据统计,全国公共图书馆收藏古籍约2750万册,江苏就有近332万册,占总数的12%,。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所收录的全国善本共56 787种,其中江苏有9000余种,占总量的16%[6]。如此丰富的古籍资源,为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丰富宝藏。
  3 现阶段江苏古籍数字资源的建设
  古籍数字资源是基于古籍内容整合、有序的数字资源集合。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加工、重组及存储,不仅达到古籍保护的目标,同时还能为基于本土文化的数字内容产业提供中国文化内涵的重要素材。因此,遵循古代典籍存续和衍生的基本规律,实施古籍文本的数字化“解读”工程,充分发挥古籍数字资源的教育功能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是用好、用活江苏丰富古籍馆藏资源的重要任务。
  3.1 江苏省馆藏古籍资源分布
  江苏古籍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各级古籍馆藏机构共有69家,馆藏古籍总量近468.3万册。其中,公共图书馆有48家,收藏古籍为331.6万册,占江苏古籍总量的71%。仅南京图书馆一家收藏的古籍就达160万册,其中的善本14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7]。11家高校图书馆馆藏古籍总量约98.3万册,其中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就达40多万册。另外,文博等相关机构共10家,收藏古籍38.3万册,如苏州博物馆收藏古籍10万册,其中善本为722种3350册(件)。
  2008年国务院批准公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2392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8]。江苏省就有8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数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在首批公布的古籍名录中,江苏入选292部,列全国各省(市)第一。截止到2013年3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已评审并公布四批,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江苏珍贵古籍共计1211部,占全国总量的10.66%。
  3.2 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2007年8月,“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南京图书馆正式挂牌,这是全国首家正式挂牌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这为江苏省古籍数字化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目前,江苏省参与古籍类数据库开发的机构主要包括:图书馆(含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学术科研及文博机构、数字加工(出版)企业,总共有30家。参与古籍数字化加工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也必然带来古籍数字资源开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9]。其中,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工作主要是根据其馆藏资源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特色较为鲜明但封闭性较强。而学术机构的古籍数字化项目,多出于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其注重的是学术价值。数字企业的古籍数字化工作主要根据由市场需求或潜在的市场需求来决定,所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占主导地位。从构成数量来看,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的开发仍以公共图书馆数量居多,共有16家,占江苏古籍数字化加工主体的53.3%;高校图书馆有9家,占30%;数字加工企业2家、学术相关机构有2家、文博机构1家。在所开发的古籍数字资源库中,以古籍书目类数据库的数量居多,共有29种,占42%。其次是图像型数据库,有26种,占37.7%。江苏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发的反映地方文献(地方志)的古籍数字资源库也较为突出,共有10种, 占14.5%。
  3.3 江苏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为国内古籍馆藏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江苏在经济、技术与资源支撑方面具有开展古籍数字化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江苏古籍数字资源的开发,现阶段仍以书目类数据库建设为主,全文数据库仅占17.4%。同时,未形成共享共建机制,数据资源开发深度有限,古籍数字化建设规模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未能形成古籍资源数字化的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营的并行模式,其数字资源的社会价值和产业价值并未得到完全释放。第三,江苏参与古籍数字化建设的机构仍以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为主体。尽管也有诸如日本凯希多媒体公司(昆山数字化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等,但未真正形成古籍数字资源开发的行业规模。而从国内现有的古籍数字资源库成果来看,专业的古籍数字加工企业是古籍数据库产品运作最为成功的主体。
  4 江苏古籍数字资源的发展策略
  “十二五”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也是江苏文化建设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江苏省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江苏文化产业信息化进程,实现文化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的升级,并建立以文化资源数据库和公用电信网为基础的文化信息网络,实现文化资讯上网运行。而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需着眼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需求,探索古籍数字化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并行的模式,从而推动江苏古籍保护事业的滚动发展。
  4.1要将古籍数字资源建设融入到数字内容产业中
  数字内容产业是由“数字”和“内容”两部分组成的,它是以文化产业为主的内容产业与信息产业交叉融合的产物,准确反映了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产业变革的趋势。《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这说明我国已经将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视为推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古籍数字化蕴涵着对中国文化传承、阅读方式变迁和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深远影响,更易于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得更久更广。   将古籍数字资源建设融入数字内容产业中,不仅对古籍文献自身价值进行充分揭示,还可以通过古籍数字资源增值性开发渠道,着眼于本土文化的数字素材挖掘,利用资源重组及创新,服务学习与研究、文化与生活、休闲与娱乐等数字内容产业领域,以促进古籍价值传承的良性循环。
  4.2公益性古籍数字资源建设需要与市场推动相辅相承
  古籍是特殊的信息资源,而古籍数字化是古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中文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籍数字资源建设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发展是传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普遍公众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古籍彰显价值、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公益性数字化不同于商业性数字化,不依赖于市场,其建设经费应主要来自政府的投资。江苏省各级图书馆立足于馆藏特色资源的建设,对地方文献古籍率先实现数字化并提供网络共享服务,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地域文化建设之路。
  但是,仅靠政府投入还不足以支撑古籍数字化的整体发展,古籍数字资源加工企业在出版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设有专门的研究院和开发中心,而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公司在国家版权局登记有UniHanOCR、全文检索、数码翰林在内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对于古籍数字资源开发,数字加工企业在数字出版技术、资金的运作和投入、电子商务营销等方面都有着成功的运营优势。因此,我国未来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发展应在立足于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
  4.3古籍数字资源开发有利于地方文化的内涵建设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为江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建设文化大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数字内容产业肩负着发展和继承优秀文化的重任,将数字内容产业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相连,尤其是地方历史资料、地方特色文献等,建立地方特色古籍数据库,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并支持地方文化发展。
  江苏各级古籍馆藏机构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保存的地方历史文献资源非常丰富。而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建设地方古籍特色数据库,不但可以深度开发馆藏古籍文献资源,促进区域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馆藏机构服务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社会职能。以苏州方志库为例,该资源库是以苏州图书馆馆藏地方典籍为基础,搜集了包括苏州府县志、乡镇志、人物志、园林名胜志在内的地方文献,共计209种,对了解与研究苏州几千年文化提供帮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另外,昆山图书馆、吴江图书馆、常熟图书馆也都建有方志数据库。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古籍类数据库不仅凸显了馆藏特色,对保护和传播地域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 结语
  数字内容产业背景下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与发展,对于推动古籍再生性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将古籍数字资源建设融入到数字内容产业中,是江苏古籍数字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为江苏地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罗海蛟.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是国家级的战略决策[J].中国信息界,2010(3):25-28.
  [2]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3] 赫振省.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4]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24]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2/t20150203_51631.htm.
  [5] 加快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努力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EB/OL].[2015-03-01]http://www.nlc.gov.cn/dsb_zt/xzzt/sztsgtggcgzhy/hyclxz/201210/P020121015617416764410.pdf/.
  [6]蔡晓川.江苏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数字化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6):93-95.
  [7] 全勤.省级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3(1):22-25.
  [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国发〔2008〕9号) [EB/OL].[2014-11-15]http://www.gov.cn/zwgk/2008-04/29/content_957266.htm.
  [9] 李明杰,俞优优.中文古籍数字化的主体构成及协作机制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0(1):34-44.
  葛怀东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 210038。
  (收稿日期:2014-12-15 编校:刘明)
其他文献
2002年初,学术界一场关于抄袭的官司在重庆市的高校闹得沸沸扬扬,因为官司的原、被告均是西南师范大学的教授。我作为该案被告陈国生的诉讼代理人之一,经历了这场官司,虽说过去了
重点学科图书馆建设项目成果《文献知识集成应用系统》一书,2011年6月已由军事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系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军事信息管理系王兰成教授等四名军队作者,在完
“纸本档案所附照片”是档案信息化中的一个盲点,缩微复制和数字化扫描都把它排除在外,其根本原因就是对这些照片的特点和价值没有科学的认识。本文对“纸本档案所附照片”这一
本文针对军队档案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阐述了在军队档案自动化建设中标准化的作用和需求,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正> The 5-year results of the Ocular Hypertension Treatment Study was published in June, 2002 by Michael Kass and co-investiga- tors. The onset of glaucoma was
深圳市目前有208家律师所、3500名律师,常住人口每1700人拥有1名律师,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每10万人有一名律师),接近香港的水平。
笔者聆听了美国档案学者对谢伦伯格“双重价值论”的阐释后,联想到国内档案界人士对这一学说的认识,产生一些想法,供大家思考。
档案人员队伍、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网络、档案管理设施、档案法规制度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素。应正确认识和处理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努力夯实档案信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实习生小陈结束实习之际,恰逢五一前夕。为答谢她的辛劳,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夏日,我带上她和两个去年刚加入律师队伍的助理,一起去绍兴县安昌镇,考察一下神往已
食堂是高职院校日常教学、科研等活动开展的主要保障。从日常管理细节入手,分析我国高职院校食堂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流程为主线,以安全、优质服务、精益管理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