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应用问题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中,情境创设与应用早已不是一个时新话题,却是一项常说常新、无限发展的教学实践课题。就语文学科来说,其自身蕴藏着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等基本特征,要想在课程体系活动中“沿波讨源”并充分显现它的“美”,我们须要借助一定的外在因素和力量。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和实施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学科及其教学活动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根本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境教学活动,无论对于启智益能还是情感教育,始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学用结合,创设生活化情境
  “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强调生活是创作诗画的活水源头,它与“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语文学科及其教学活动来说,一旦远离或摆脱生活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必然会走向“水月镜花”“空中楼阁”的困惑境地。与之相应的是,积极开展语文生活化情境教学活动,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不断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认知和情感。
  如学习《十八岁和其他》时,笔者紧扣“體验”和“对话”,联系实际生活,并从两代人的矛盾归因总结中对学生进行启发:你是否同意“父亲”归纳的原因?你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你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发生过矛盾吗?双方分别怎样处理的?你对父母的做法认可吗?时至今日你又作何感想呢?学生感觉像是在讲述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并且获得了极其生动的情感体验,在对文本深化理解的同时完善了自我人格。这就是生活情境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激发情趣,创设活动类情境
  托尔斯泰强调:“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属于人的原发动力,它虽然无法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却往往在指向、稳定和强化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正能量作用。“强扭的瓜是不甜的。”对于教师来说,切勿“牛不喝水强按头”,而是想方设法地让“牛”去主动喝水、喝足喝好,这才是我们应予考虑和必须做好的事情。
  比如,在《雷雨》教学结束后,笔者组织并引导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在相互合作中自制头饰和道具;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和心理等,开展故事情节的表演活动;各小组间开展竞赛,共同评选出数名优秀个人表演奖、最佳小组表演奖、最佳小组创意奖等奖项。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从准备、表演到评选等环节,从个体阅读、小组合作到集体交流,全班无一人不认认真真、尽心尽力,全都兴致勃勃,活动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深化效果,创设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技术不仅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先进独特的良好支撑,而且在校园构筑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时至今日,多媒体教学掀起阵阵热潮,形成了一种无可逆转的发展之势,并且在引领与助推、破解与扩容、启迪与唤醒等方面充分发挥不容忽视的支撑作用,越发赢得师生的认可、青睐和推崇。
  以《琵琶行》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把文字描述与音律节奏紧密结合的经典之作”,其教学重难点集中体现在“人物情感变化及诗歌主旨”和“成功的音乐描写”上。为了更好地深化和体现教学效果,笔者设计并安排如下:借助多媒体了解它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在个体思考和自由合作中学习字词句;再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秋风、秋声、秋色(秋意)与夜晚相结合,模拟秋夜阴冷凄凉的氛围;激情赏析课文,深刻体会作者与琵琶女的兴致变化。如此而为,既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让他们快乐享受、轻松学习,较好地实现了“化难为易”目标。
  四、发展思维,创设问题类情境
  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活动就是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和心灵沟通过程,也是对学习思维进行训练、培养和不断发展的过程。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呢?以问题设计和提问为引擎的问题类情境教学不失为一剂“良方妙药”。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的问题整合方法主要有:①对于多个浅显的问题,从中提炼出一两个有价值的。②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寻找各自的解决思路,以此引领合作探究学习活动。③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坚持“以小见大”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透过表象并从隐含意思上进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众钗出场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有鉴于此,有教师“曲问”如下:“与她人相比,王熙凤的闪亮登场颇有些与众不同。从她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及其长相、装束和行为中,从黛玉心想和贾母笑骂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了“牵引推拉”的巨大作用。
  情境类型的创设绝非仅仅上述几种,实际应用起来也是自由灵活、变化多端的。作为方兴未艾的一种新课程活动模式,情境教学前景广阔且潜能巨大,我们应为之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一般会设置若干训练,这些训练形式的设计颇为重要。它既要有明确的教学指向(学习目标),又要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如果语文课堂的训练形式失之于程式化,久之,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就像鲁迅先生在《社戏》里所写:“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了。”过于程式化的语文课堂可能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十分广阔,既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发展思维,提高自学能力,也能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丰富教学内容,增强知识的可感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积极运用比较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面对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的中职学生,比较法更是切实可行,能够更有效地激
对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扭转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理论为基础的扭转极限分析方法.首先,对组合梁扭转问题进行了讨论,确定其分析方法;将组合梁计算截面进行
工程地质勘察作为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其勘察结果好坏,对工程选点、设计、施工具有直接影响,而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建设单位必须重视水文地质勘察。进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方式也开始转变。高中语文教学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程特点  新课程改革是针对传统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出来的,响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课程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教师是中心,在课程
磨矿是选矿期间非常重要的环节,球磨机是当前选矿过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磨矿设施,属于磨矿过程中以及选矿过程中功率最大、能耗最高的设施.球磨机能耗量大小可决定整个矿厂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要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授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是结构动力反应计算和抗震分析的基础.本文运用Algor有限元计算软件中的空间板单元,对一座建成已一年多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进行了动力特性理论分析,
影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只有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所有因素严加管理,才能保证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定目标。本文就此阐述电力
微课,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碎片化地学习,为高职院校改革教育方式、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目前面临改革瓶颈,通过微课资源建设可以有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