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卡雷的特工世界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43grfd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勒卡雷2020 年12 月12 日去世,令人扼腕叹息。勒卡雷享年89 岁,一生笔耕不倦,2019 年还出版了第25 部长篇小说《外勤特工》(Agent Running in theFi el d)。
  勒卡雷是间谍小说大师,早期作品题材集中在冷战期间东西方谍战,后来主题更为广泛,涉及从二战后到今天西方各国情报机关参与的反恐、反黑金行动,以及这些机构从事的一些正当性存疑的活动。故事精彩曲折,对英国社会的阶层架构,特别是中上阶层的言行与价值观的描述入木三分。他的小说全都是间谍题材,常被归于类型小说作家而受评论界轻视,从未得过像小说布克奖这样的文学奖,但是,喜欢他作品的人却认为他的贡献远超于间谍小说这一类型。
  在他的小说中,我读到的第一本是《黑金叛逃》(Our Kindof Traitor),在此之前,我也听过BBC 电台根据勒卡雷以乔治·史迈利为主角的系列小说改编的广播剧,被英国与苏联之间的间谍战故事深深吸引。《黑金叛逃》在情节上似乎有点虎头蛇尾,但书中对人物的刻画让我十分佩服,特别是善于描摹英国中上阶层人物,这一点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这些人物曾属于英国不言自明的“统治核心”圈子,而英国的间谍长期以来也是从这些人中选拔。在英国的社会阶层里,这些从小就读寄宿学校,在最好的私校里读完中学,在牛津剑桥拿到学位的人,被认为自然拥有三项品质:天生聪明而知识广博、乐于冒险并不拘于礼法、极为忠诚却不怕犯上。
  这听上去有点像007,但是勒卡雷小说里的主角却没有007 的好命,他们更多面对的是失败、挫折、沮丧、背叛,胜利是暂时的,失落却是永久的。他的小说其实是在打破英国中上阶层“天生优秀”这个幻影,这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他自小在典型的英国寄宿私校中长大,曾因厌恶严苛的舍监而退学,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被招入英国间谍机构MI5,后转入MI6派驻德国,身份曝光后离开情报机关成为作家,经历了一个从体制内变成局外人的过程,回头看自己的社会阶层,眼光格外犀利。
  这些对英国社会阶层的观察,是勒卡雷作品超越一般间谍小说的地方。我对他的欣赏,除了喜爱他的小说之外,还源于对他所流露出的世界观的认同。比如他对学习外语的重要性的认识,我就很少在其他英国作家的文字中看到。他曾在2017 年写过一篇文章,從自己学习德语的经历出发,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更真切地观察自己的文化背景、行为举止、思考方式。这一点我感同身受,而他却能将此表达得既清晰又优雅。他对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使他成为一个坚定反对英国脱欧的人士,曾通过《外勤特工》中一个角色之口,对英国脱欧的现状提出了强烈批评。
  得知勒卡雷去世的消息,我把他1963年出版的《柏林谍影》(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找了出来。书中对“正义”一方使用非道义手法的质疑,似乎从未过时。
其他文献
马塞尔·普鲁斯特  如果一个人1分钟读500字,保持每天专注阅读1小时,那么读完一本240万字的小说,需要80天,两个多月时间。  听上去,这好像是个能实现的挑战。然而事实上,对于拥有七卷书、四千多页、两百多万字的文学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真正读完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部被外界调侃为 “因为很少有人能读完才出名”的小说,实际上在“意识流”小说界,拥有着开先河之显赫地位。  小说以“回忆”为镜头,以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在各个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但经过多年努力,仍然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向禅师请教。禅师叫来正在砍柴的三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个施主到五里山,打几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柴火。”年轻人和三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  等到他们返回时,禅师在原地迎接他们。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4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
骇人听闻的强奸案发生后,民众在里约热内卢街头集会抗议“强奸恶俗”  近日,巴西社交网络上广泛流传一个约40秒的视频,一名裸体、失去意识的女性躺在一个床垫上……被两个男人拍摄,这俩人都衣服齐整,轮流对她上下其手并嘲笑她。在发布该视频的账号被封锁前,相关内容已经获得了超过550多个“赞”,评论中充斥了“笑脸”和“大拇指”。评论者用低俗的语言谈论女孩受到的伤害,并说这毫无疑问是“她自己想要的”。  视频
在意大利米兰,杜莫广场31号藏着很多秘密。  看上去别无二致的临街店面,快时尚品牌比肩而立,店内人头攒动;尚不为国人所熟知的意大利本土品牌,热情地接待来客。再朝建筑内窥视,某国际咨询公司的米兰办公室也踞于此。  但这些都不是这座建筑吸引我们目光的原因。鲜有人知,这里还是米兰设计“弄潮”全世界的“轮毂”,当今顶级时尚品牌几乎有半边天都在此“安家”。后起之秀  1958年,罗马大酒店聚集了当时意大利高
在咱们班,可谓是群“星”荟萃,不信?往下瞧。  咱们班有严谨懂礼的庄子——庄恬昕,还有能言善辩的孔子――孔令康,如果说这些是“天纵之圣”的话,那么咱们班还有穿越式人物,一向不苟言笑的白子画――张晨宇是也。他不仅与《花千骨》中的白子畫长相貌似,而且性格也相仿。不过,今天重点要介绍的是我的同桌――谢靖!  谢靖,又名谢村长,因喜欢多管闲事而受老班“赐名”。话说谢村长长得极像宋小宝,可称之为宋小宝翻版。
孙越  德裔英国核物理学家福克斯(1911-1988),生于德国的吕塞尔斯海姆,是世界少有的天才。他的数学成绩在中学时就突出,25岁就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前往爱丁堡大学,在犹太理论物理学家玻恩教授的实验室工作。  1940年,希特勒厉兵秣马,意欲称霸欧洲。英国政府决定投资兴建提炼铀235的秘密工厂。1941年,福克斯获准参与玻恩教授领导的原子弹研发小组。他除了参与科研,还负责监视纳粹
列支敦士登的山谷  提起去欧洲旅行,我们总会想起流行歌里唱的“圣马可广场、凡尔赛回廊”,即那些颇有名气和口碑的“景点”。它们寄身的国度,虽然未必称得上幅员辽阔,但总还是有着想象中“国家”应有的大小,且因地域的铺陈混合着千姿百态的文化、自然风光。  但在欧洲大陆上,还有一些国家,有的夹在两国之間,有的身居别国之中,是狭小的“国中之国”。如果到这些国家旅行,小到半小时能逛完首都,最大的也不过一天之内就
“Rosh HaNikra”—一个被称为“鸽子洞”的天然岩洞  听从当地人的推荐,我将以色列的最后一天留给“Rosh HaNikra”—一个被国人称为“鸽子洞”的天然岩洞。星期六的清晨,我从特拉维夫出发,街道上一片沉寂,一路向北,畅通无阻,此时的犹太教徒们仍在睡梦之中。  每个周五的日落时分到周六的日落时分,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所以在以色列,法定假日是周五、周六,周日人们重返工作岗位。按照犹太人
郑板桥辞官后,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不得不靠卖书画为生。鉴于郑板桥的名气,社会上各类求板桥作画的人是络绎不绝。可郑板桥的画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巨贾,他就是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索我画,偏不画”。一次扬州有一个盐商,为了附庸风雅,想让郑板桥帮自己画一幅画,并承诺会重金酬劳,郑板桥素闻此人不学无术横行乡里,因此拒绝为其作画。  眼见吃了闭门羹,这位商人并没有死心,而是想出了一个对策。
60年前,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创作了震撼当世的《寂静的春天》,以一则“明天的寓言”描绘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自然世界造成的深刻影响。  从前,春天,繁花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狐狸在小山上吠鸣,鹿群静悄悄穿过笼罩着晨雾的原野。但从某一天起,一切开始变化:乌鸦、鸫鸟、鸽子和樫鸟的合唱消失了。寂静取代了一切。  2020年过去,也有一些声音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去年1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