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炫不媒体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电子艺术节
  
  上海电子艺术节是上海举办的一个新型文化项目,作为上海新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每年10月举办一届,中心活动区域长期落户在浦东。“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于10月18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展览部分为期一个月)。本届以“城市化风景”为主题,划分三个模块展区:“浦东呼吸”、“杨浦微波”、“徐汇剪影”。
  浦东呼吸:“电子风景”新媒体艺术展、“河流体”全景户外开幕特演、“风·水全知”浦东户外跨界展演、“地平线”户外装置群展。
  杨浦微波:“蓄与化”青年新媒体艺术作品展、户外公众互动装置、LED公众互动秀。
  徐汇剪影:徐汇户外跨界展演、WORKSHOP国际联盟、eARTS学术研讨会。
  (上海电子艺术节网站:www.shearts.org)。
  
  所谓“乱世出英雄”,或者说“浑水好摸鱼”。我们的作品《地平线 | Horizon》因为兼备了多项新媒体艺术特点:新技术、数字化、计算机图形、网络、互动等等(现场版归属到互动装置类,就差机器人和生物技术了),于是成功跻身于“上海电子艺术节”之“杨浦微波”中,“‘蓄与化’青年新媒体艺术作品展”。作为《地平线》技术团队——斯悟大泽(Swoon Dazzle)有限公司的成员,我终于在忍受了八年“电工/程序员”的称呼后,享受了一周“艺术家”头衔,也由此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探索了上海电子艺术节的个中奥妙。
  
  炫目1:
  科学家会艺术,谁都挡不住
  新媒体艺术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它的快速发展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开始盛行之后,直到国内渐渐出现新媒体艺术节,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于是一部分先技术起来的艺术家,或者先艺术起来的科学家,迅速登陆这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一时间,艺术馆与科技馆同时展演新媒体作品,观众走马观花地探索各种互动系统,艺术家与程序员坐在一起开研讨会,好不热闹。
  个人理解,新媒体艺术,是当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就像传统艺术会使用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等工具,新媒体艺术的实现形式或者说实现载体,则是计算机、电子器件、影像、网络等。除了应用新科技,“过程”、“互动”及“参与其中”亦是其特色。目前有一部分作品是在用新的技术手段去表现传统观念,不知道当人们使用新技术就像使用画笔、摄像机等一样熟练时,会产生真正属于新媒体特有的艺术内容,还是新媒体已变成旧媒体?
  无论新媒体艺术走向何方,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终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手段”做骨架,“想法”做灵魂,至少科技与艺术两个领域的人有了交流与合作的舞台。
  
  炫目2:
  地平线,就是地平线
  地平线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正如哲学家米歇尔·赛尔(michel serres)所说的,地平线是一种“清晰的模糊体”。它非常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同时,地平线也是一个空间和邻里空间建立联系的特殊手段,使各个空间之间彼此相互渗透。空间可以突破所有的界限和领地,并从外部空间里吸收精华。
  我们的《地平线》,本身是一个网站(www.horizon08.com),它通过遍布全球的网络,把不同的人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对“地平线”不同的理解(照片),收集起来,在同一时间场合集中展现。展厅现场版,使用4台投影仪拼接超宽弧形屏幕,并使用轨迹球加强互动体验,同时配有背景音乐。我们没有完全用地理的概念来说地平线,而是通过网络平台将信息可视化,即信息美学,以现场互动的形式,诠释出大众眼中对“地平线”的概念。
  在日益普遍的便携技术使用和管理的互联网应用背景下,数字网络和物理空间这两者的关系日益密切。作品中,在宇宙里的每个星体,代表一个地球中的城市,星体的亮度跟城市中图片的数量成正比,图片数量越多,星球越亮。图片内容反映了图片作者对该城市以及地平线的理解。
  


  
  炫目3:
  多眼看“势利眼”
  新媒体作品的动机、制作作品时的状态,国内外略有差别,这有一部分是因为所处的大环境不同所致。老外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常常处于“Enjoy”的状态,不论作品艺术性或象征性的高低多少,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本身,而国内特别是大陆的新媒体艺术家们就没有这么轻松,有太多的人在等着挖掘作品意义。关于这一点,某参展作者说:“国内的策展人,往往会追问作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要求作品内涵要达到一定深度。”而另一位台湾参展作者则说到:“平时做东西主要是因为好玩儿,然后有空再参赛,情势所趋。”
  参展作品中,《势利眼》是一件有意思的作品,虽然形式并不算新鲜,但它体现了新媒体作品的特点:观众参与到系统互动之中。更主要的是它同样以flash为核心技术,这直接勾起我的共鸣。
  影像中密布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观众,无论你走向哪个方向,眼球都会转动过去。作者称这代表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审视”,例如,从小被老师审视,长大后找工作被面试官审视等。影像投影前放着一把水泥铲,可以用它把所有眼球涂抹掉,但数秒后,水泥掉落,眼球又重新生长出来,预示着“审视”的社会现象并非一朝一夕。
  


  
  作品名称:《地平线》
  艺术家:温京博、杨韬、罗霄、王浩丞、杨帆
  作品类型:互动装置
  展览及研讨会过程中,《地平线》幸运地享受到各种评论:
  “这个好,能看懂。”
  “有台北市吗?哦,台北只有一张图片啊。你们可以从google抓图。”
  “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形式?想表达什么?它的艺术性在哪里?”
  “我很喜欢星空的这种感觉。”
  “它的商业价值在哪里?”
  “不要把非艺术做成伪艺术。”
  ……
  
  影像使用flash脚本编程语言ActionScript3.0做互动控制。用摄像头捕捉观众的移动,让眼球始终跟踪观众新位置。用附在水泥铲上的任天堂游戏机“Wii”的手柄控制水泥的涂抹。摄像头、Wii手柄等,均是现阶段新媒体艺术作品热门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作者,正是认为“做东西首先是因为好玩儿”的那位台湾同志。
  
  罗 霄
  从事新媒体、游戏开发。在软、硬件技术、音频、视觉等领域均有涉及。着眼于艺术与技术的相互促进。认为“手段”是骨架,“想法”是灵魂。
其他文献
搞笑源自生活  或许因为我的大学生活与社会交往最频繁的人就是卖光盘的,每每和摊主们交流就好像看到了一个清新的世界。他们熟悉手中每一张CD,了解世界上每一种音乐的风格,可以轻松地将一首曲子和周围的景致联系到一起,让每一个买CD的人们对他手中的专辑期待万分!这不仅仅是一张CD而是一种生活情趣,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2005年上半年,我为北京服装学院云裳剧社10周年做DV秀时认识了李宏宇,几个月后我们
期刊
2006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民族学会、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2008)世界大会筹委会、广州市社科联、中山大学主办的“‘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中山大学召开。这次大会有500多人报名参会并提交了论文,有来自法国、英国、加拿大、印度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农民走进学术会堂    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邓启耀、张江华、陈
期刊
作为故事片大师,阿仑·雷乃(Alain Resnais)的《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已经成为电影经典,而他在1955年“不经意”间拍摄的纪录片《夜与雾》被誉为对战争最负责任的思考。  阿仑·雷乃在生活中谦虚谨慎并且略带羞涩。“他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倒不是因为他幽默的讽刺,而是因为他的认真与负责,他似乎总是喜欢穿那件红色针织衫、深灰色夹克和军大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穿着。”一位朋友这样
期刊
在很多人看来选择纪录片这个行当,理想主义勇气绝对大于商业利益的驱动。成功的独立纪录片人给公众的感觉也是社会责任与道义的荣誉多于“成功人士”的自居。纪录片有没有市场、纪录片能不能给独立纪录片人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如果全部给予否定显然有失偏颇。市场是存在的,一直从事纪录片研究与教学的北京电影学院老教授司徒兆敦认为,如果站在世界电影的大竞技场上,中国能够与“列强”争夺市场的只有纪录片
期刊
片名:《Death of a President》(《总统之死》)  发行时间:2006年  地区:美国   类型:犯罪 剧情 惊悚 神秘   导演:Gabriel Range  主演 Becky Ann Baker    Michael Reilly Burke    George W. Bush   Patrick Clear  Robert Mangiardi     有人评价,“如果布什死
期刊
2006年12月10日, “2006大学生DV有奖征集” 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DV的创作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与大学生DV爱好者进行了现场交流。陈汉元、宁瀛等业界知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由人民网与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2006大学生DV有奖征集”活动从2006年4月份开始,到10月31日截止,共收到包括香港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123所
期刊
简介: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副总编辑      早就听传闻说,南方一些都市报出新闻现场都是摄影记者摄像记者一起上了,一直想证实这件事。一天晚上,正在办公室加班,收到了李洁军的短信:“怀旧海魂衫的创意不错啊!”李洁军曾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摄影部主任、首席摄影记者,现在已经荣升为副总编辑了,但是仍旧主抓视觉影像这方面工作,正好可以向他探听一下虚实。  在电话里,那边同样加班的李洁军说他
期刊
简介:  新华社摄影记者,1990年 独自潜入伊拉克采访海湾战争;曾任新华社驻中东记者;当选全国十大新锐青年;记者生涯十六年,多次历险,著书四本:《我钻进了金字塔》、《重返巴格达》;《我在美国当农民》、《我从战场归来》  足迹:  最高他上过珠峰大本营,最低他下过死海,最冷的地方,他去过南极,最热的地方,他到过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最危险,他采访过海湾战争,最悠闲,他跑到美国当了一次农民,这就是外号“
期刊
◎类型剧情   ◎语言华语   ◎导演魏德圣   ◎编剧魏德圣   ◎发行ARS Film Production   ◎级别美国PG   ◎片长133 分钟   ◎首映台湾 2008-08-22    好电影首先得有好故事。  台湾电影《海角七号》就是这样。   故事的起源来自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邮差偶然间发现一个历经几十年岁月沧桑的邮包并最终将这些信交到了收信人的手上。  1945年日本战败,一
期刊
吧主说话:  “六十秒,这是我们对学生最基本的影像训练,”北师大的张同道老师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对于学生关于一分钟影像的锻炼。结果显而易见,在过去几年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学生的作品在各类影展中频频获奖,而学院内部逐渐形成的作品展映与交流的传统也深深影响着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尽管系主任王宜文老师总是很谦虚地说:“咱们是一所综合类院校,”但让人不由自主地把这些作品与一些专业类院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