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萌发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有多大关系。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一、学生的厌学心理主要表现
1.为他人而学。他们内心的一致感受是,自己根本不想学习,但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又不得不学,觉得是为别人而学。
2.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烦恼、苦闷,一提到学习就觉得痛苦,觉得学习是一件毫无乐趣可言的事情。
3.逃避学习。他们试图逃避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不愿意参加考试,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等等。
二、学生厌学在行为上的主要表现
1.没有成就感。成就感是一个人坚持某项工作的重要动力所在,如果屡遭失败,则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即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使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无法完成学习的要求,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降低学习动机水平。
2.丧失学习兴趣。每个人在自己感兴趣或具有个人意义的领域,自然会投入时间、努力和精力。兴趣是个性倾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个人力求接近探究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与倾向。学生对某一课程感兴趣,则会产生学好这一课程的兴趣动机,若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大,就需借助外力促其学习。
3.人际关系不良。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较差,不能正常地与同学进行交往。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不能很好地处理,最后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往,缺乏同龄伙伴的关心,从而感到在学校没意思,因此产生厌学心理。再者有些年龄较小的学生因受到大同学的威胁而又不知该如何处理,从而对学校生活产生恐惧,开始逃避上学最终也会产生厌学心理。结交不良朋友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生在学习期间社会交往群体的好坏非常重要,一个群体对于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这个群体成员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结交的是一个消极的群体,那么在这个群体中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感受就会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就会产生不爱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想法。
4.学习负担过重。尽管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过重,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如何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学习动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个人在良好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或能力。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丧失了学习动机的学生,也可以重新获得这一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目标。强调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而不是显得比他人聪明能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这在很多教师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学习中总是有失败者的。持这一观念的教师不妨改变自己的评价方式和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如果按照单一的目标要求,用传统的考分评价,则肯定有一部分学生的分数较高,而另一部分人分数较低。如果给学生制定个人化的目标,进行纵向评价,使每个人的参照对象是他自己,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没有进步作为评价标尺,淡化横向的学生之间的比较,则会让更多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不是在横向比较中的担心、焦虑和自卑。
2.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归因倾向。归因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推理,寻找其产生的原因。归因理论家韦纳指出,归因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来源,归因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四种类型:能力、努力、难度与运气。学生中存在不同的归因倾向,一些学生倾向于把学业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把学业失败归因于努力和运气。这类学生容易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观念,认为只要肯努力下工夫就可以学好,而遭到失败只不过是偶然的事情;另一些学生倾向于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能力,认为努力也没用,只好碰运气或靠人帮助。这种归因倾向的学生易形成自卑心理,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这种无能感很容易泛化,往往一门学科的失败就使得这类学生认为自己在所有学科上都是无能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归因因素中的努力因素对激发学习动机有重要作用。因为努力因素是受意志控制的,所以我们应当尽量使学生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到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圍。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班级学习氛围,教师应真诚地接纳每一个学生。对于那些考试成绩较低的学生,尤其要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并尝试各种方法让这些学生不要认为自己对学习无能为力。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合作而力争进步的气氛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十分有好处。在集体生活里,培养学生在班级和学校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学校生活的愉快,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机会,如郊游、运动会、劳动实践等,培养班级凝聚力和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实践证明,教师在克服“学生厌学心理”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每个学生都能克服“厌学心理”,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
一、学生的厌学心理主要表现
1.为他人而学。他们内心的一致感受是,自己根本不想学习,但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又不得不学,觉得是为别人而学。
2.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烦恼、苦闷,一提到学习就觉得痛苦,觉得学习是一件毫无乐趣可言的事情。
3.逃避学习。他们试图逃避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不愿意参加考试,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等等。
二、学生厌学在行为上的主要表现
1.没有成就感。成就感是一个人坚持某项工作的重要动力所在,如果屡遭失败,则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即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使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无法完成学习的要求,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降低学习动机水平。
2.丧失学习兴趣。每个人在自己感兴趣或具有个人意义的领域,自然会投入时间、努力和精力。兴趣是个性倾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个人力求接近探究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与倾向。学生对某一课程感兴趣,则会产生学好这一课程的兴趣动机,若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大,就需借助外力促其学习。
3.人际关系不良。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较差,不能正常地与同学进行交往。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不能很好地处理,最后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往,缺乏同龄伙伴的关心,从而感到在学校没意思,因此产生厌学心理。再者有些年龄较小的学生因受到大同学的威胁而又不知该如何处理,从而对学校生活产生恐惧,开始逃避上学最终也会产生厌学心理。结交不良朋友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生在学习期间社会交往群体的好坏非常重要,一个群体对于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这个群体成员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结交的是一个消极的群体,那么在这个群体中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感受就会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就会产生不爱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想法。
4.学习负担过重。尽管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过重,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如何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学习动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个人在良好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或能力。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丧失了学习动机的学生,也可以重新获得这一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目标。强调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而不是显得比他人聪明能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这在很多教师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学习中总是有失败者的。持这一观念的教师不妨改变自己的评价方式和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如果按照单一的目标要求,用传统的考分评价,则肯定有一部分学生的分数较高,而另一部分人分数较低。如果给学生制定个人化的目标,进行纵向评价,使每个人的参照对象是他自己,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没有进步作为评价标尺,淡化横向的学生之间的比较,则会让更多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不是在横向比较中的担心、焦虑和自卑。
2.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归因倾向。归因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推理,寻找其产生的原因。归因理论家韦纳指出,归因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来源,归因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四种类型:能力、努力、难度与运气。学生中存在不同的归因倾向,一些学生倾向于把学业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把学业失败归因于努力和运气。这类学生容易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观念,认为只要肯努力下工夫就可以学好,而遭到失败只不过是偶然的事情;另一些学生倾向于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能力,认为努力也没用,只好碰运气或靠人帮助。这种归因倾向的学生易形成自卑心理,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这种无能感很容易泛化,往往一门学科的失败就使得这类学生认为自己在所有学科上都是无能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归因因素中的努力因素对激发学习动机有重要作用。因为努力因素是受意志控制的,所以我们应当尽量使学生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到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圍。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班级学习氛围,教师应真诚地接纳每一个学生。对于那些考试成绩较低的学生,尤其要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并尝试各种方法让这些学生不要认为自己对学习无能为力。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合作而力争进步的气氛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十分有好处。在集体生活里,培养学生在班级和学校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学校生活的愉快,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机会,如郊游、运动会、劳动实践等,培养班级凝聚力和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实践证明,教师在克服“学生厌学心理”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每个学生都能克服“厌学心理”,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