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班级读书文化,创设班级书香特色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班风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多年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笔者以“读书”为主题,以创设“书香班级”为特色,通过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开展有关读书的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做真正的朋友,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文化氛围。那么如何营造班级读书文化,创设特色书香班级,让孩子们沐浴书香成长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室是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注重营造教室的文化氛围,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无声的语言,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息,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笔者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个角落都会说话、都在育人,整个教室空间充满书香氛围,具体做法是:
  1.设立图书角
  充分利用教室前面的“图书角”,积极发动孩子们参与“捐两本读百本”的捐书活动,共享读书资源,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随时可以读书,发挥图书角应有的“文化”作用,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孩子们通过独立阅读和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爱上阅读。
  2.设立“天天诵诗词”一角
  在黑板的一角设立了“天天诵诗词”这一园地,由学生负责每天抄写一首古诗,让全班同学抄在诗词积累本上,并熟背。教师可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来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或让学生谈谈对古诗大意的理解,然后在学期末召开一次古诗词朗诵大会,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情况。诗词一角激发了学生对诗词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3.开辟书香园地
  在教室内设立书香园地,利用这个园地,不定期地展示读书主题的专栏,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效的手段。如,展示学生制作的好书推荐卡,粘贴学生阅读感悟,展出学生获奖习作,刊出学生的读书报和老师推介出的阅读方法指导等。小小的一块书香园地就是大大的一片天,它成了孩子们读书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二、“导读周”激发课外阅读热情,促进阅读动力
  为了使学生尽快与书成为朋友,把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定为“导读周”,首先由老师和语文成绩优秀学生代表组成“导读”的主讲团,充分利用班会课宣讲“名人读书故事”,鼓励全班学生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老师在“导读周”期间上以“我读书,我快樂”“好书伴我成长”等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学生走近阅读、喜欢上阅读,并鼓励学生以“连滚带爬”的方式去海量阅读。
  三、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提升阅读实效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营造书香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建好了班级图书角,创设好浓郁书香氛围的班级环境,同时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共同的读书兴趣,把学生的读书热情推向高潮。
  1.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1)好书推荐,层出不穷。为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发挥好书的作用,笔者每月为孩子推荐一本书。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加强,每月的“好书推荐”形式也不断变化,层出不穷。由老师推荐转成他们自己的介绍推荐,并把书目的作者、书内容的简介或者精彩片段制作成“好书推荐卡”张贴在“书香园地”里,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和阅读。
  (2)阅读分享,精彩纷呈。为学生搭建了阅读分享的平台,在阅读交流会上,有的学生分享了人物美好善良的品质;有的学生道来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还有的学生讲述了“最有趣”“最难忘”“最精彩”的情节……这样精彩的阅读分享,既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动力,又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有效推动了班级阅读水平的稳步提高。
  2.开展阅读卡和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为了让学生养成摘抄和撰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记录读书卡和撰写读书笔记,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卡和读书笔记。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阅读卡和读书笔记的评比活动,把获奖的阅读卡和读书笔记在“书香园地”进行展览。以此树立榜样,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
  3.举行朗读比赛
  为了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充分感悟美文的韵味,我们每学期期末都举行班级朗读比赛,要求人人参与,孩子们既是选手又是评委,根据每个选手的朗读情况及时给予评定。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每个人既得到了他人的评价,也评价了别人,从中既锻炼了每个人的朗读能力,也更深刻地感悟了优秀诗文的魅力,大大提高了阅读水平。
  通过以上多方践行,笔者班上的学生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不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而且具备了会选书、会读书的能力,内化读书内容,能够独立思考,整个班级书香四溢,阅读实效显著,书香班级特色明显。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能力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数学技能。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关注计算教学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计算方法,形成综合的数学思维。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阐述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进行计算教学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着数
目标学习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布卢姆认为只要有最佳的教学,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都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  如果只有学习目标没有高效管理,那学习目标的达成就有可能成为水中花,镜中月。  核心一:目标管理是班级工作推进的核心  目标的管理是一个工作的循环,是一个不断提升和改进的过程。它要经过四个阶段才能做好目标的管理。  第一个阶段为目标的制定(计划),就是制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完成
【摘要】情景创设可以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情景创设可以将知识寓于生活当中,使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使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情景创设可以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情景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关键词】数学;情境创设;课堂  什么是情景创设,情景创设即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读者、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创设在数学教学中有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有了明显的发展。 由于高中阶段划分重点和非重点,客观上形成非重点高中生源质量差、数学学困生数量多的局面。学生虽然有提高成绩的愿望,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多,如何做到笃实基础、培养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当前数学教师们聚焦和关注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非重点高中;数学;学习;教改  数学是对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进行研究和探索的
【摘要】教育学生如何去写作的最终目的,应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而在于培养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们拥有更加健全健康的人格,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与善良的心灵。因此,作文的教学不应该是束缚性的,而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启发。  【关键词】自由作文;“放”;“导”  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考试能拿高分,便让学生背作文,抄作文,或跟着老师的
【摘要】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翻转课堂,其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十分适合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借助云平台的功能可有效地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平臺推送的任务,能提高其学习的主导性与合作精神。  【关键词】初中英语;翻转课堂;语法教学;AiSchool云平台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16-18日,第七届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在佛山市南海区南海执信中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99位优秀班主任同台竞技,吸引全国各地上万人前往观摩学习。  本届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广东省中职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南海区教育局承办,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教育局、佛山市南海区南海执信中学协办,南方日报社、“南方 客户端”媒体支持。  大赛主题“不
【摘要】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方法,其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学生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的美,进而获得良好的鉴赏能力。但传统音乐鉴赏的教学法多以简单的“你教我学”模式代替直接体验,减弱了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由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想法。  【关键字】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学生参与意识;引导策略  高中音乐鉴赏课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必修环节
【摘要】在改革过程中,我觉得语文教学中的“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教师的动,还是学生的动,又或者是教学内容的动,都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本文是笔者在学校开展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真实感受。  【关键词】教学风格;教学内容;学生  历来,语文课都像一杯慢热的清茶,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学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冷淡,心里是何等的心痛。我心痛:祖国美丽的文字,古人蕴含美与哲思的文章就那
近日,由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主办的首届花都区幼儿园园长德育能力大赛在花都区第一幼儿园举行。大赛分“德育故事叙述”“德育主题活动设计”“案例分析”三個项目进行,全体参赛选手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幼儿园园长的良好精神面貌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幼儿园园长的德育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的水平。本次大赛搭建了园长德育学习和交流的有效平台,将有力推动地区幼儿园德育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