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蒙太奇,穿越时空的魅力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cbr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打造广播蒙太奇的传播效果,需要多做些功课。如:把握节点,策划先行;提高执行力,将好的策划与强有力的执行相结合;多种方式呈现,让采访的过程成为报道的一部分。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8分钟》广播节目从不同侧面介绍冬奥筹备进展情况,时空场景通过记者的现场报道交替呈现,打造了时空穿梭的广播蒙太奇效果,突破了广播线性叙事的时空局限性,延展出丰富、深厚的内容。
  【关键词】广播蒙太奇 策划 现场 音响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冬奥)进入北京时间,广播怎样创新表达才能有新鲜感?由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以下简称北京新闻广播)采访部创作的《北京8分钟》節目,没有停留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上,而是把“平昌冬奥会会旗交接”当做一个新闻由头,从北京鸟巢、延庆、京张高铁、河北张家口崇礼不同侧面介绍冬奥筹备进展情况。节目的时空场景随着记者的现场报道交替呈现,打造了时空穿梭的广播蒙太奇效果,提升了成就报道的新闻性和动感,突破了广播线性叙事的时空局限性,延展出丰富、深厚的内容,受到听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评选中荣获优秀奖。广播蒙太奇的魅力打造,依靠的就是以下几点。
  一、多做些功课,把握节点,策划先行
  《北京8分钟》这个新闻专题的策划建立在节目组对于冬奥筹备工作的了解以及对“冬奥进入北京时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性的把握之上。2018平昌冬奥会会旗交接在2月25日进行,而早在2017年12月,节目组就开始策划、反复推敲、商议方案,2018年1月中旬进入实施阶段。
  节目组决定用交替进行的记者现场报道打造“时空蒙太奇”,带领听众穿越平昌、北京、崇礼等多地,“听见”冬奥进展。由于对冬奥筹备工作的了解,节目主创人员很快确定了采访点位,每个点位讲述冬奥的一个方面。其中,鸟巢作为“双奥之城”的地标,用来展现“三亿人上冰雪”的推进情况;延庆,用来体现“绿色冬奥”;京张高铁,体现冬奥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崇礼,展现冬奥惠民。
  形式确定之后,具体节目做多长?每个场景具体怎样呈现?最初,节目组在这几个问题上的意见并不统一,直到确定《北京8分钟》这个标题,节目组才像找到了串珠子的金线。这是一个巧妙的选择,题目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节目名字相同,能够起到“借力打力”的传播效果。同时,8分钟也对节目的时长做出了限制。对于广播而言,10分钟是一个听觉疲倦期,8分钟的时长刚好避免了这个问题,也能让主题更加集中。但8分钟内呈现5个点位,就要求记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高度凝练地呈现内容,不能有一句废话。于是,在采访没有开始之前,记者就已有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规划:平昌交接(1分钟)——冰雪鸟巢(1分40秒)——绿色海坨(1分30秒)——高铁速度(1分30秒)——小城冬梦(1分40秒)——北京8分钟表演结尾(40秒)的架构。
  平昌冬奥会恰巧在中国的春节期间,采访难度很大,节目组又在节目制作上打出了提前量。在外出采访之前,采访部领导把收集整理的北京冬奥筹备的进展情况、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背景情况、北京市两会期间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的音频等相关素材发到了《北京8分钟》采访群,供记者参考。
  考虑到平昌的低温对设备的影响以及现场的不确定性,节目组准备了前方记者平昌现场口播和无口播直接用电视直播开头的两个方案。
  策划者想得多一些,功课做得足一些,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就会顺利很多。
  二、好的策划与强有力的执行相结合
  农历腊月二十七日,刚刚结束北京两会报道的记者们投入了《北京8分钟》的先期采访。两天的时间,6名女记者自驾辗转四地,其中包括两次长途夜奔,非常辛苦,但仍然做到了以下3点要求。
  (一)无现场不新闻
  为了充分体现现场感,所有的报道都在现场完成。在京张高铁正盘台隧道的施工现场,记者冒着零下17摄氏度的严寒,穿着被“冻僵”的胶鞋,深入“大河奔涌”的隧道施工现场,与工人攀谈、交流;在崇礼,为了搜集到清晰生动的音响,记者把自己裹成了“粽子”,在吹得人摇摇晃晃的大风中采访。在延庆的张家营镇采访完,天色如墨,借着手机的微光,记者姑娘们靠相互打气摸索着走下山。
  在地下30多米的隧道、在海拔1000多米的瞭望塔、在冻得伸不出手的滑雪场写稿播报,过程虽然很辛苦,但节目组始终认为:无现场、不新闻,对自己的要求多一些,后续节目的可听性就强一点,这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汇聚成河。
  (二)尽量使用有画面感的语言和音响
  在以往的主题报道、成就报道中,受篇幅限制和写作习惯的影响,记者常常会不知不觉采用很多概括、总结式的语言,而在《北京8分钟》中,节目组力求做到使用具体、有画面感的语言,比如在京张高铁崇礼支线正盘台隧道采访时,工程师一开始是这么介绍施工难度的:“隧道穿越侏罗系上统张家口组多期喷发火山碎屑岩,处于富水区,地质条件复杂,涌水量大。”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介绍无疑会给听众制造收听障碍,通过深入交流引导,最后的介绍变为:“2017年10月份到现在出水的量应该赶上三四个西湖了。”施工使用的三臂液压凿岩台车,则被形容为“跟一个变形金刚机器人一样,三条手臂进行凿岩打孔,伸展开能达到十七八米”。这样的语言会更有利于听众在脑海中构建画面。
  因为节目只有8分钟的时间,所以节目组在音响使用上遵循一个原则:留下那些具体的、有画面的声音。
  【超级爽!像一阵风似的把你从顶上吹下来,你就是那片叶子!”(孩子形容冰雪之乐)
  【(延庆农民)Wellcome to 延庆!
  【原先的崇礼可破可破了,都没法儿说。刚嫁过来的时候,我(愁得)上火,连吃饭都没法儿吃。
  【(记者)那您觉得现在变化大么?   【变化可大!一年比一年好。咱就靠这个雪场。
  【(记者)每天咱看着这个雪道是什么感觉?
  【(刘)那是钱儿啊!在咱这儿开冬奥会,来的人肯定多。(笑)
  这样的话比什么总结报告都更有说服力。
  (三)《北京8分钟》成品就是要正好8分钟
  为了正好8分钟的时间,节目被反复删改,“分秒必争”。冬奥会旗交接当晚的20点30多分,节目组接到了平昌冬奥会现场记者发来的“最后一塊拼图”,现场记者发挥出色,口述正好压在“2022欢迎来北京”那句京剧唱腔处,形成了压混的完美效果,给了节目组一个惊喜。记者还精心挑选了“北京8分钟”表演中,习近平总书记诚邀各国朋友来北京看冬奥会的讲话,提升主题。经过多次合成剪辑,成品节目时长正好8分钟,并在北京新闻广播当日22点的整点快报中播出,第一时间在电波中呈现。
  从采访环节到后期制作,节目组一直在给自己“加活”,事实告诉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多一点,节目后期的瑕疵就会少一点。
  三、多种方式呈现,让采访的过程成为报道的一部分
  在融媒体时代,仅有广播报道是不够的。在采访的路上,节目组有意识地拍摄了大量照片和短视频,包括即兴创作的一段“三句半”,让采访的过程也成为报道的一部分。《北京8分钟》播出时,北京新闻广播官方微信也同步推出了幕后花絮,第二天,还推出了记者手记《6个女人的8分钟》,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结尾用了记者王劲清采访结束后发到节目群里的一段话,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次行程之前,我对这次报道的结果是特别期待的,但是48小时的采访结束后,我的心态反而有变化,不管将来的作品能走多远,我们只管耕耘好就行了,因为到目前为止真的是拼尽全力了。不管在隧道和斜井深处吸尘两个多小时,还是深夜从宣化高铁施工山沟奔赴崇礼,不管是在万龙冻得流眼泪鼻子酸疼,还是大喘气爬上海坨山旁的瞭望塔采访成稿后摸黑再下来……都让我看到了自己对于这份事业的热爱并没有随着岁月而减分毫,我还是当年那个充满激情和干劲儿的自己,只是更加稳重和理智。都说不忘初心,当初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目标和心愿也正在慢慢清晰。我在采访中铁隧道集团书记的时候,他说自己30多年来都是奋战在一线,已经建了很多条铁路,他退休后第一个愿望就是把当年建设的铁路都走遍……能做一名铁路人,今生无悔。这句话很让我感动,前方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真心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正是本着这样的态度,才有了穿越时空的《北京8分钟》。
  实事求是地说,《北京8分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作品,因为要在8分钟的时间里完成5次场景转换,记者的播报又太满、太快,没有给听众留下太多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在节目播出之后,节目组又进行了一次“复盘”,发现《北京8分钟》在广播蒙太奇呈现方式中,音响使用方面留下了很多遗憾。比如现场机器巨大的轰鸣完全压过了我们录制的流水声,让记者口述的“我现在所在的2号斜井,水流湍急完全就是一条地下河”这样的形容显得有些不够让人信服;再比如,几次时空的转换,节目都是通过记者接力的方式完成的,这样的方式略显重复单调,其实每一次时空转移都是有现场的,节目主创人员应该更大胆一些,直接用有代表性的现场音响来切换衔接。像节目的最后一次转换,从崇礼直接切回平昌,用了8分钟文艺表演的音响,效果更好。
  广播未来依旧有很大提升的空间。真正的广播蒙太奇是通过音效、音响、音乐、解说等多种音响元素巧妙地排列组合,让听众听见新闻事件并运用合理想象使之比实际所见更为丰满的表现方式,是能真正体现广播魅力的报道形式。《北京8分钟》刚刚走在路上。
  融媒体时代,广播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把声音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因为声音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避免视觉的审美疲劳。通过《北京8分钟》的采制,节目主创人员领悟到,音响不是文字的注解,广播媒体最终依旧要靠“声音”说话。
  (本文编辑:宁黎黎)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第54届(2017年度)亚广联入围作品在思想价值、新闻价值上的追求与定位,以及评委们的评判趋向,凸显了本届评奖活动“以人为本的思想、精致的音响以及广播应对媒体融合趋势”的评判特点。  【关键词】新闻价值 精品化音响 新媒体态势  笔者看来,“新闻的价值判断”和“叙事中的故事化表达”刚好是新闻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了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而这个社会价
期刊
【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新闻广播紧跟党的领导,不断强化舆论引导力,持续融媒创新,积极传播中国声音,新闻媒体的政治担当和社会服务作用得到有效体现。广播新闻在重大时政和民生事件报道方面精心组织,通过系列报道增强媒体公信力,应急体系构建初见成效;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持续引入创新技术,“中央厨房”建设稳步推进。  【关键词】新闻广播 舆论引导 融媒创新 社会责任
期刊
【摘要】兰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落实进行时》节目融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把一档“你说我听”的广播节目,转变为融合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等全媒体传播优势资源的全新栏目,从节目制作、节目追踪落实、节目选题策划等方面进行创新,体现了主流媒体核心价值,在引导舆论、助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广播问政 融媒体 创新 引导 舆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
期刊
编者按:创新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线,也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的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提到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引领者,广播电视媒体一直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创新节目创意、策划、形式和播出方式,大力发展融媒体传播,努力构建舆论宣传新格局。  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者深
期刊
【摘要】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作品《保持通话》关注了一场生死时速的紧张救援,记者捕捉普通人身上的闪光一瞬,采用双线索的叙事方式,创造性地使用音响素材,打造了一个短小精悍、扣人心弦的广播纪录片。本文以这篇作品的采编过程和创作思路为例,着重探讨广播新闻创新创优过程中,在选题立意、叙事方式、音响使用等方面的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做法。  【关键词】“小”人物 双线索叙事 广播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G222 【
期刊
【摘要】2017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了广播的媒介优势,并在新平台、新服务、新渠道和新形态方面积极探索,节目运营中渗透着互联网思维,契合了当下社会化媒体的宏观语境。本文从传播平台、服务、渠道、形态等方面分析新语境下的广播创新策略,包括社会协同内容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构建多元化社交网络、重视声音的交互性等。  【关键词】广播 创新创优 社会协同 个性化 交互
期刊
【摘要】对新时代的广播电台来说,节目的价值拓展要与时代接轨,要根据受众对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及时创新节目内容与运营模式。广播电台唯有掌握能充分体现节目社会价值的拓展要素,才能通过差异化的项目运营,避开激烈的传媒竞争,赢得先机。  【关键词】体育类节目 拓展要素 资源优势 价值体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广播节目的价值拓展要以社会问题为导向,善于发现社会需求。在众多民生需
期刊
为庆祝建党97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12集大型广播纪实文学作品《梁家河》,6月28日起由总台全媒体矩阵推出,迅速形成传播热点,海内外反响热烈,产生巨大影响力。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通过央广中国之声、文艺之声、娱乐广播、华夏之声、中国乡村之声、国广环球资讯等广播频率连续播出,央广还以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等5種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讲。国广从7月1日起通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期刊
【摘要】 移动互联时代,具备伴随属性的音频已成为夜间收听活跃度最高的互联网产品之一。本文以夜间陪伴类音频平台“程一电台”和“夜听”为例,从其兴起背景、应用场景化、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四方面对夜间陪伴类音频平台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探析。  【关键词】音频平台 场景化 程一电台 夜听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互联网夜间陪伴类音频平台的兴起  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用戶上网时间的碎片
期刊
【摘要】主流媒体肩负着创新党的理论宣传的职责,新媒体环境下,理论宣传工作也要创新思维,以易于受众接受的新方式加以呈现。上海东方广播中心《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系列节目以融媒体传播打破地方广播节目的地域限制,贴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听众的收听习惯,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功能,增强受众的参与性,实现双向互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融媒体 理论宣传 创新 引导 贴近  【中图分类号】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