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漏刻》的杂谈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我要对《漏刻》这部小说集的书名做一些说明:它的副题原本是“古典精神系列小说集”,然而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副题被定成了丛书名。于是只有将错就错,副题被改成了更容易理解的“新历史小说集”—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理解,一位研究历史小说的学者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所谓的新历史是指哪个年代之后的历史?
  她将“新历史”理解为新的历史时代,而一时忘却了“新历史主义”这个概念。关于书名的小故事中,还有一点令人困惑:单本书是如何被视为丛书的?或许是原副题中的“系列”一词令繁忙的工作人员产生了误会。这倒颇有一点博尔赫斯式的喜感,一本薄薄的书被误认为一套系列丛书,由此实现了它一种玄学上的自我增殖,这和博尔赫斯“沙之书”的意味不无相似之处。我想,博尔赫斯一定会愿意这种事落在他自己的头上。
  书名《漏刻》同样不太容易理解。当人们初步了解到这是一种原理和沙漏相同的计时工具时,通常都会问,用“沙漏”这个词做书名不是更好吗?既一目了然,也更富有诗意。起初我也想用“沙漏”来着,但古代中国并没有沙漏这种东西,我们用的计时工具是水漏,它的名称就叫作“漏刻”。我还在网上搜到了一些关于漏刻的古版画图片,但封面设计人员并没有向我索要,而我也不太习惯干扰设计者的思路。它们并没有用上。
  对于“时间”的概念我一直都很着迷,我对历史学的热爱大概源出于此:一切故事都与时间的推移有关,而历史学的目的是尽量将时间的痕迹记录下来(虽然实际上适得其反)。我从小就对“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之类的话语有深切的感受,这倒并不是感叹人生易老,而是惊讶于时间的造化:仅仅是时间的流逝,就能衍化出无穷无尽的悲欢离合;而这造物主虽无处不在,却无色无味、无影无形,即便你使用漏刻或日晷这样鬼斧神工的器具,仍然不能真实地捕捉到它。如此玄妙的事物,值得用一系列精心写作的小说去表示膜拜。
  在记忆中,对历史小说的训练从我的初中时期就开始了。那个年代电视机尚未普及,值得一读的书籍也并不多,而语文老师规定每人每天必须交一篇日记,“有意义的一天”“记某某同学二三事”之类的题材只能对付几天,时间久了,老师便默许学生们以写小说代替日记。班上的男生都开始了长篇连载小说的写作,其粗糙和荒谬的程度颇似后世的网络文学。我在初中三年写了两部章回体历史小说,其中一部是仿照《水浒传》写的,书名叫《庆历英雄传》,写的是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百名好汉聚义造反的故事。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明白自己为何特别痴迷《水浒传》,现在就很清楚了:《水浒传》里的“时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于故事而言,充斥着无穷的可能性,以至于某个人随便从中撷取一段,就能衍生出一部几乎同样伟大的小说《金瓶梅》;另一个人想逆转水浒人物的命运,便写出了一本杰出的《荡寇志》;它的续作《水浒后传》也可圈可点,在大量平庸的古典小说里算得上一部不错的作品了。这是所有其他的名著都不可能做到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小说同样百读不厌,但它们的“时间”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小说自身已经将各种可能性关进一个笼子里,几乎没有办法在它们限定的范围内进行伟大的再创作。《红楼梦》所有的续作都不能令人满意,而关于《三国演义》更是没有任何像样的衍生作品。
  很长时间里,我一直对这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读到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中的一段话,顿时豁然开朗:
  他认为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
  同样,博尔赫斯也是一个拥有着开放“时间”体系的作家。他的某些作品,虽只短短几页,却对后人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一篇译成汉语只有两千字的《双梦记》,到了墨西哥作家科埃略手里,便成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他凭借这部小说一炮打响,成为世界名家;而《特隆,乌克巴尔,奥尔比斯·特蒂乌斯》很可能给所有那些辞典小说提供了灵感,如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等,至于韩少功的《马桥辞典》,则只能算是博尔赫斯的重孙辈了;《死亡与罗盘》在推理小说史上应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开启了符号学推理小说的辉煌时代,我相信伟大的意大利作家埃科的《玫瑰的名字》,这部横空出世的杰作的灵感,一定是受到了《死亡与罗盘》的启发。此外,《傅科摆》的构思显然也是来自博尔赫斯的小说。对埃科的模仿又衍生出两条路径:纯文学的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以及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在中国,博尔赫斯的徒子徒孙不乏其人,如格非、孙甘露等人。
  仅仅因为对“时间”概念的不同处理方式,写作上便有着天壤之别。当我在大学时期开始写作时,对“时间”已经有了朦胧的意识,“古典精神”系列小说的构想也就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了。为了编辑这部小说集,我重读了自己“古典精神”系列中的所有中短篇小说。我惊讶地发现,在想象中宏大浩瀚的系列小说架构,真正完成的却只有寥寥的十几篇。这又是一件颇有博尔赫斯式意味的事情:
  “如同所有的作家一样,他拿别人已经完成的作品来评价别人的成就,但要求别人拿他构思或规划的作品来评价他自己。”(引自博尔赫斯《秘密的奇迹》)
  长期以来,我沉浸于对“古典精神”系列小说的构思当中,满足于它在脑海中的丰富和增长,陶醉于它在想象中的不断变化,而并不急于将它写出来。一方面,叙事学上的完美主义倾向严重地限制了我的产量。在《漏刻》一书的自序中我写道:“我的作品数量并不多,这并不是因为我不能够快速地写作,而是因为我一直梦想着一种对我来说完美的写作方式:梦,历史,思想,语言的清澈透明,情调的古典庄严,以及笼罩整个作品的一种巨大的同情和悲悯,我渴望自己能将这一切熔于一炉。假如我一生中能够创作出哪怕一篇达到这個要求的作品,我也可以幸福地瞑目了。”事实上,我有一两个短篇小说或许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但我的终极梦想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大部头作品,这个目标仍然十分遥远。
  另一方面,随着岁月增长,我对“古典精神”的理解产生了巨大的困惑。最初想到这个概念时,我只读过一些《资治通鉴》《史纲评要》之类的历史著作,那个时期的我天真地认为古代中国人和现代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至少先秦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为了更加精准地理解“古典精神”,我开启了系统读书的工程。但当初步研读了《尚书》《易经》《三礼》《诗经》等先秦著作后,我惊讶地发现,其实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从来也没变过。当然,也可能是所有这些先秦典籍,都经过了后儒的解释和篡改,以至于看起来和后世的观念差别不大,也就是顾颉刚等人的古史辨派所说的“层累的造成古史”。无论如何,即使古人有什么不同,在史籍中也是看不到多少痕迹了。这样一来,我的写作的依据便产生了动摇,我必须重新思考这个系列小说的出发点。
  也许,“古典精神”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尽情想象古代中国的“新历史小说”。未来的写作,我大抵只能尽量以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历史故事,而不再指望能找出什么不同的特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文联)
其他文献
采访人:刘凤  刘凤(以下简称刘):万老师,您好!从您承担和主持的课题以及学术成果来看,您这么多年关注的重点一直都在戏曲上。从戏曲志到非遗,再到您的学术论著,无一例外,都体现出对戏曲的深度关注和关怀。  万叶(以下简称万):我从年轻时到现在始终没有离开过戏曲,可以说戏曲贯穿我整个工作生涯。  刘:听说您20来岁进入戏曲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了戏曲而工作着,而且可以说,您的生活也满满地都是戏曲。
期刊
主持人语:近些年来,随着“重返80年代”成为学界热点,重新评价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这一次“重返”虽仍在部分延续“再解读”的逻辑,但其不免有抬高或美化80年代的意味。如果说当代文学整体上要高于现代三十年这一观点有其部分可取之处,那么毫无疑问90年代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相比80年代的热闹与潮涌不断,90年代更沉潜而厚重。在尝试了文学的各种主义和探索之后,90年代文学趋向于保守沉寂同
期刊
主持人语: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于中国电影是一个难忘的“我和我的祖国”的丰收年,从年初的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到年尾的《少年的你》,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电影人的个人追求与时代召唤之间的澎湃互动,一道谱写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文艺观在中国电影银幕上的璀璨风景。  就电影艺术本身而言,2019年是新中国电影文艺的70年,也是中国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40周年,对于中国台湾电影而言同样
期刊
《黑指—建一座窑送给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9年7月,以下简称“《黑指》”)是彭学军“男孩不哭”组合作品中的新作,也是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的重点作品。早在2015年,彭学军已陆续推出了《戴面具的海》《浮橋边的汤木》《森林里的小火车》等三部作品,刻画了一批善良懂事、坚强勇敢、活泼机灵的小男子汉形象,其中《森林里的小火车》获2015年度中国好书奖,《浮桥边的汤木》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
期刊
包括美术在内的所有艺术文化,都是因为包含有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之功能性价值才被不同人群所喜欢,甚至依赖的。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崭新的伟大国家里,美术自有一套独特的意识、思维、理想、行为与价值模式体系。毋庸置疑,中国自己的美术文化体系这个心灵视像之河,无论经历多少新与旧、古与今、中与西、本土与外来、承传与变革之拷问,至今依然是碧波荡漾地流淌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润泽着中华各族群民众的心灵。在1990年,一些历
期刊
一  你写的是景德镇吗?若是被这样问及,我会断然否定—写景德镇?我哪敢!的确,我敬重这座城市,这份敬重是我一次次地去到那里之后慢慢建立起来的。  一次次地去到那里是为了采访,为了完成这本与瓷和窑相关的成长小说。陶瓷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代表,它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史。童年、童趣、童真,一个孩子的精神成长和心灵发育如果和陶瓷的种种交织在一起,会有怎样的烂漫与别致?这样的想法令人激动,而我想探寻的,不仅
期刊
《梦落纽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9年)是旅美华人作家夏婳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改革开放大潮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三位新移民女性在海外失婚的故事,引起對中西不同文化语境和不同代际的道德价值观的反思,实现对人性美好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夏婳,江西南昌人,加拿大籍旅美华人女作家,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举家移民加拿大。离开故土的她遭遇过一段艰难的打拼过程,一次偶然的投稿开启了她的写作之旅。到目前为止,夏婳已经出版
期刊
毫无疑问,网络文学在当下的中国文学中,不仅是体量最为庞大的,也是最有活力的部分。对于与網络一起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年轻人来说,网络文学更是构成了他们“文学生活”的重要方面。面对当下浩瀚的网络文学“现实”,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都不能对之视若无睹。网络文学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以年轻人为主的网络读者,而且深刻地改变了当代文学的格局。在当今纯文学、网络文学和以青春文学为代表的类型文学三足鼎立的格局中,
期刊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这里的“智能”涉及意识、自我、思维(包括无意识思维)等方面[1]。人工智能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智能搜索、语言和图像理解等方面均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进展非常迅速,已经开始向艺术领域大幅度挺进:2016年,由谷
期刊
本期文艺家:万叶(1937— ),男,江西广丰人,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饶师范学院弋阳腔研究所和弋阳腔研究基地顾问。承担与主持《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曲艺志·江西卷》《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等多个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与国家基金课题,其中《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曲艺志·江西卷》获全国艺术科学编纂成果个人一等奖和文化部集体奖,《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