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编创过程中的文化底限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有着丰厚的土壤,56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舞蹈,这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源所在和动力源泉,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专业的学生也好、编导也好、老师也罢,我们都希望能把民族民间舞的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作品或组合编创过程中去,那么在运用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作品或课堂训练组合时,如何界定在编创过程中遵循的一定之规,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本文也是根据笔者个人的所学、所思与所想,从课堂教学组合编创和民族民间舞蹈舞台编创过程中的两个不同角度去阐释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在编创的道路上虽大师无数,但都无法去模仿,唯有以自己的理解、认知与实践,才可能寻得适合自己的编创之路。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创;文化
  一、民间舞蹈的定义
  世界各国都存在民族民间舞蹈,对其民族民间舞蹈的定义也有一定的差异,因学者不同而有别,有的称“民间舞蹈”,也有的称“民俗舞蹈”,还有的称“民族民间舞蹈”等。虽称谓不同,但所指对象都是指民众负载的舞蹈。《中国舞蹈词典》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解释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以及他们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等。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民间舞蹈在不同地域,由于民间舞艺人的个人风格和技术水平的不同,还会出现同中有异、各具个性特色的情况。”根据民族民间舞蹈的定义可以看出,民间舞蹈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民众是民间舞蹈的创作者与负载者;第二,民间舞蹈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第三,民间舞蹈具有广泛性、社会性;第四,民间舞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绝对的变异性;第五,地域文化是民间舞蹈的背景,因此具有民族地区的差异性;第六,民间舞蹈的传统性与民族性等。
  二、编导在舞蹈编创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
  舞蹈编导着实是一份要兼具脑力、体力、感性、理性等很多特性于一体的工作,在编创作品的过程之中,编导会将自己的认知、观念等赋予作品之中。正因编导在编创作品的过程之中,会不断构思,挖掘作品的主题内容、人物情感等,不断对其作品进行“深耕意识”的剖析、挖掘,不断推翻、修改,才能完成一部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其过程之艰辛,正如一位母亲十月怀胎一般。那么回归主题,一个作品呈现在舞台之前,首先需要舞蹈编导对作品进行构思,其作品的主题、结构、题材、样式的呈现先进行构思,在这项工作完成之后,会进行相关题材的资料搜集、田野采风等工作,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再次对初次构思进行修改,而后进行音乐的剪辑和动作的编排。大部分编导会自己去寻找音乐素材,然后剪辑合成自己初始的舞蹈作品音乐,少有人一开始就直接去找作曲家来给舞蹈作品写音乐的。接下来动作的编排也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一部分,动作的合理性、可舞性等都考验编导的个人编创能力,动作编完之后,会教给舞蹈演员,在教授动作的过程时,会根据演员的个人能力等因素会稍作改变,但不能影响作品的表达,演员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等因素进行表演,这个过程,编导还要对服装、道具、灯光等进行构思,直至作品呈现在舞台之上。编导还会随时推翻自己之前的构思和理解,根据当时的灵感和理解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三度创作,直至达到自己满意的标准,因此,一个好作品的呈现,其背后凝聚着编导诸多的付出与精力!
  三、民族民间舞蹈在教学编创过程中的意义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其组合的编创目的是训练学生能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体态、风格、表演等元素进行掌握,训练身体的灵活性,进而培养民族民间舞蹈的演员、编导和教员等,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组合编创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其训练价值,通过组合的训练,让学生可以掌握什么,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通过组合的训练之后,能否让学生达到训练的目的,能否让学生掌握该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体态、技术和表演风格等,这些都是教师在编创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标准,又因为是课堂教学组合,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因此,在每个组合编创时,需要考慮该民族的文化、宗教信仰、习俗、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尊重该民族的文化习俗。
  四、民族民间舞蹈在表演编创过程中的文化底限
  在舞台表演编创过程中,编导要不断尝试创新,既要创新,便不能被太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所以编导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敢于尝试打破常规,勇于破除习惯性动作路线和传统性编舞方式,做到破而后立,在动作编创的过程中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规定”之内,时刻考验编导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果不敢尝试创新,对一个编导来说就无法编创出立于当下好作品,表演编创过程不同于教学,他需要编导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决心,打破惯性去重新构建,是编导要经常去尝试的事情,唯有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推翻自己之前常用的思维编创模式,才能寻到更好的编创途径,“新”与“变”是舞蹈编创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在表演编创过程中是需要勇于尝试创新,不断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才能寻到更好的风景!
  五、总结
  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传承性,那么在民族民间舞蹈编创过程中的文化底限,我以教学编创和表演编创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叙述说明其过程中的文化底限如何把握。首先是教学编创方面,因其训练价值、训练目的和训练意义,以及教学组合的传承性,兼具有育人育德的功能性,在其民族民间舞蹈的组合编创过程中,必定需要遵循其民间舞蹈组合的训练性和科学性;其次是在表演编创的角度来说,即是编创,便需要创新,需要打破惯性思维和传统方式,不断改变之前的惯性思维模式,做到破而后立,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在表演编创的角度上,不要被传统和常规束缚舞蹈编导的变性思维模式,勇于创新和探索新的编创途径,才能做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做到传承创新,服务当代。
  参考文献:
  [1]《舞蹈文化概论》朴永光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2
  [2]《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舞蹈卷,罗雄岩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论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要求为引领,以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为宗旨,设计基于产业链节点业务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路径,并结合海南重点发展产业、以共享农庄为产业基础载体,针对共享农庄产业链的节点业务,提出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产业链开发思路。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实验;产业链;节点业务;共享农庄  引言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必
期刊
1.作品简介  本文隶属于创新创业项目大学通项目中比赛制作部分实际执行部分,基于大学通指导理念,完成对于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阶段对于制作类比赛的探索,将大学本科生在竞赛方面的理论进行实践,完成对于创新创业项目在在整个项目中在竞赛实操方面的理论实践,总结出相应经验并完成对于整个项目理念的完善。以下内容涉及实用新型专利及对应产品说明与设计理念均为“大学通”创新创业项目创新理念模块的实践部分,并已经获得省
期刊
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是学校完善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发展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同时
期刊
摘要:近年来,微课以其教学主题突出、教学方法创新的特点掀起了一股热潮。如何准确的评价学生微课自主学习效果已成为微课设计者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数学模型如AHP模型等,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本文基于材型学生《物理化学》微课(基于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的自主学习情况,使用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结果非常準确,可以
期刊
摘要:通过项目组三年的研究和实践,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基于跨境电商平台指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应该协同育人共同创新创业。首先,在专业设置尽量做到与跨境电商匹配;其次实施以学分制为主个性化培养方案;构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学校、企业、学生、老师共同参股建立跨境电商企业;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近年来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在线判题系统进行辅助教学。该系统针对不同知识点提供了难度等级不同的且较贴合实际应用的编程题目,学生可以在线编程、调试、判题以及比赛等。此外,教师能够通过该系统实时有效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薄弱点。实践证明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编程能力,减少了教师工作压力,改善了C语言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C语言;在线判题;编程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
期刊
摘要:“设计”源于啦丁文,其本意是“微章、记号”,及事物或人物得以被认识的依据或媒介。在中国,“设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指预想、策划,“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艺术比设计起源的早的多。本文是主要介绍艺术设计中的设计美的审美观念和构成法则。  关键词:设计;设计美;审美观念  一、艺术设计的含义  艺术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这是由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前提所决定的。它和艺术不一样,艺术主要强调无为
期刊
摘要: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创新实践教育为我国工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如何将学科平台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新工科人才培养有效衔接起来,使之共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是新工科建设时期创新实践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本文根据国家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探讨了新工科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分析了基于学科平台对大学生培养方案的作用,阐述了深化创新能力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方法。  关
期刊
摘要:针对现在大学生普遍害怕数学和厌学《高等数学》的情绪,阐述了《高等数学》实践与反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现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习惯于中学反复式教学方法,阐明了如何进行《高等数学》实践与反实践改革和改革的手段。  关键词:高等数学;厌学;实践;反实践;教学改革  一、实践与反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新时代迫切要求学生能在变化与竞争的社会中立足和发展。数
期刊
摘要:技术的快速发展急速推动人类学习方式的不断演进,信息素养的培养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交互动画、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信息技术产品逐渐走进课堂教学环境,互动媒体所带来的双向信息传播、非线性互动模式、多维感官刺激,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促进师生交互和协同学习,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总结出基于多媒体技术学习的以下要点和原则。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息
期刊